如果他的书法还没我写得好,他有资格批评我的书法吗?我应该如何拒绝他的批评?

千千千里马


观众能有台上的演员唱的好吗?但他们有资格喝彩,也有资格喝倒彩。除非你写完别拿出来晒。


守绌田园


没有一流的书法评论家,就不会有一流的书法作品。



当下,书法圈里真诚坦率的评论和批判已很少见,俨然成了一个菜市场,书法家们谈书法、侃书法,津津乐道的常常是谁当了主席,谁的作品卖了好价钱,真正的学术评论与批叛寥寥无几。此前看过一篇文章,说贾平凹写书法,把砖瓦的“瓦”字漏了中间那一点,年代的“年”写了七条横。这些明显的错误,被某些书法评论家吹成了“极妙”,盛赞“印入字典便成圭臬”,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真诚的批评已经非常难得,每个人都应且听且珍惜。书法需要评论批判,没有交锋、争锋,书法艺术就会在黑夜中迷失沉沦。对于个体的书写者而言,如果拒绝被评论、被批判,必然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终究会成为井底之蛙。开放式学习,开放式交流,你得允许人家讲话。


后人评价兰亭者多矣,难道每个评论者的书法造诣都要超过王羲之吗?书法的评论批判,有的涉及理论技法,有的涉及气度风格,这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格局不妨大一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免,言者无罪闻者足诫,对待批评应抱有的态度,古人之言入理,不能忘记这些谆谆教诲。


坦诚的批评不排斥犀利和尖锐,但应本着学术第一、艺术第一、人格第一的原则。如果是文人相轻,蓄意侮辱,或者打击报复,不但不需要浪费耳朵听,还应该果断拉黑删除。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每个学书法的人的性格禀赋不同,修养不同,胸怀大小也不同,当面对外界对自己的作品的批评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做到心平气和地接受,说明什么?就此一点,就说明你的涵养功夫还不到家,书法是修心养性的功夫,你还需继续修炼。

我曾经在一个书法交流群里,碰到这样一个人,隔三差五地就放到群里一幅作品,让大家看,说是他们家小孩的作品。群里一般人都没有太在意,看到了经常会给个赞。但是这位仁兄后面就展示作品越来越勤,有一位书友就善意地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结果这位仁兄一下子就火了,说我们小孩子这么小,写成这样就很好了,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有本事你写几个字看看。

说实话,这位书友的字我是见过,当然比这个小孩子写的好的多。但这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这位仁兄把人家善意的建议,给当成了恶意的批评了,那位书友虽然说话比较直,但也都说在点上,但这位仁兄就受不了了。这种情况,我在网上也多次见到,当我们对某个人的作品提出不同看法的时候,或者跟对方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就有人说有本事你写两个字看看。

我是觉得,当你把作品拿出来给人看的时候,其实我们就要有个心理准备,有人会说好,有人会说不好,这也是正常不过了的事情。再说了,你拿作品出来如果只是为了让大家给你点赞,你大可建立个群,每次展示作品之前先发个大红包,然后明确告诉大家凡拿到红包者,不接受差评,我想这样就不会有人再批评你的作品了。

我每个周末都愿意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图书馆经常会举办一些书画展览。这些书画展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书画交流,来看展览的人各个层次的都有,我们也不可能要求每个看展览的人进门之前先写幅字或者画张画,水平不够不让进去看,或者写字、画画不好的人不许发表评论。

书法学习,一方面是自己学,一方面是需要多交流的,交流的目的就是找出差距。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自己的字写到一定时候,自己真的看不出哪里有不足,拿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人家善意地给你提出批评是好事情。

别管提意见的人水平如何,人家提出的批评建议,你觉得有用就接受,你觉得他说的不对,也说声谢谢,别往心里去就好了。人家愿意评论你的作品,一定是觉得你的作品还不错,值得批评。如果是一幅写的很差的作品,估计一般人也懒得去多说。

拿作品出来展示是为了交流,不是为了争强好胜,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家说你好也不见得你就真好,人家给你提出批评意见,也不见得你不行。如果因此而着急,心态不平衡,反而是你自己不自信的表现。当然,我们对事不对人,如果对方毫无书法知识,只是信口开河,乱加评论,不过分的话你就置之不理,如果太过分就果断拉黑就好。


翰墨今香


你的书法作品既然敢亮出来,就要面对所有的人,无论懂书法还是不懂书法的人,都有评论的权力,褒贬与否关键在于自我心态平衡。你的书法作品的确很好,说明那些批评你的人他不懂书法,其他人也会噗之一鼻。所以调整好心态很重要。

喜欢我的书法作品 加关注。



易墨书画


如果他的书法没我写的好,他有资格批评我吗?我应该如何拒绝他的批评?

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也常常遇到过。因为网络信息量庞大,什么样的人都有,对于书法而言,作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虽然有名的书法家有定数,但书法爱好者却数不胜数,再说书法作为一门文化艺术,自然关注的人很多。我们每当在网络上传自己的字幅(作品),总是有人点赞、有人转发、有人评价,也有人提出批评意见,比如漏字、错字等现象都是难免的,只是有些人很含蓄,也有些人很刻薄。对于提出批评意见的,我们难以判定他的书法水平,只能从他的批评内容上大概了解一些。一般对于关注我的人我都很感激,对于点赞我的人更是感谢,对于给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才是认真阅读和关心我的人。当然一些信口开河,不懂书法的人,大可不必计较,更用不着与他斗气。

写字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爱好,更多的也是让别人看的,字写的好不好也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才知道的,如果能遇上高手来指导,那就是一件荣幸的事了。我的回答可否妥当,请批评指正。以下是本人近日写的,恳请指导为盼!

另外,懂得为别人点赞,是做人的基本素养;及时给网友回复(回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天山冰川爱好书法



山城木子1


只要是我们有足够的自信,敢于把自己写的东西拿出来让人看,就不要太再意这些东西了。

别说是头条上,任何场合都一样,什么样子的人都有,只要不是恶意的,回一声谢谢就是了,必竟人家关注了我们。若是恶的,那你就追着打,直到他把你拉黑为止。

这样子的事谁都遇到过,田氏兄弟欧楷写的那么好,不是照样被人喷吗?

我也曾追打过,不过,我很温柔,转个圈就行了。

我将电话号码发给他,让他加个微信,我说我将我写的东西发过去,让他帮助临一套,按个计算,一个字一百元。

连请了几次,都不回话,最后,他就把他拉黑了。

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状况,当前应该说是盛世。江河奔流入海,搅起泥沙是正常的,无论是民间下亦或是官场的书协,概莫能外。真正的清流是在自己家的书屋里。

对于书法的认识,其理论非常混乱。无论是古人的还是今人的,我都看,我只在意我认为是对的,对我练习书法有益的东西我都去接受,用以营养自己。

我喜欢看书,可是,我不喜欢背书。

我喜欢听别人说书法,我却不喜欢听人背理论。最烦的就是出口就说某某大家说的,我情绪好了就不理他们了,实在烦了我就回一句,"你怎么认识的,知行合一,你写两下子我看看"。

作为我个人,纯属一个书法爱者,标准的草根。一不卖字,二不参展,三不领证。

练习书法是我在临退休前选择的一个爱好,用以打发余生的,仅此而已。

啰嗦的太多吧?

我传上来几个破字,也是真心的想请你指点一下。











杨炳升66


水平低的当然可以评论水平高的,但关键是出于什么用意,如果是出于污蔑、贬损、扭曲、打压,那是不能忍受的。我觉得头条中一半以上的发言是恶意的,也是外行的。


朱可莉之春


书法在一程度上,好不好,能定义吗?什么叫你比他好,什么叫他比你好?换言之,你认为他没你写的好,他还认为你没他写的好呢。

学书法,不过存同求异而已,不比电脑技术类有标准,诸如玩个游戏,谁牛?可以来几盘游戏,谁赢谁输,一目了然,可书法呢,能吗,不能。

再是,学书法,求同不难,可相互关注点个赞,来个商业互吹也行,存异才难,异?往往阐述角度不同,意见不合,甚可能相互谩骂,多少人能做到“存异”?

最后,我们说这个书法审度,就是你提的“批评”,一个很现实的事,不管谁的字,只要发出来,谁都可以去审度(你说的是,批评),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这点还不是基于一定要谁比谁好,为什么?因为审度是种品鉴能力的体现,与我们实践能力是有关,但二者没有必然联系,要知道似乎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专攻理论的人,是为学术,他们实践能力或不怎么高,但他们审度能力多是一流的,书法领域也是如此;还有一点是,什么叫无、有资格批评一个人书法,放宽了,谁可以有资格,谁可以没资格,但都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能给你起决定决定性的批评的人,也只有你去参加某书法比赛的评审团,他们说你不行,你再好也落榜,他们说你行,你写的再不好,也夺魁。

故此,本站以为,在自己角度,你认为对方写得好,对方给了你建议,你审度一下;你认为对方没你写得好,对方给了你建议,你也审度一下,不用拒绝,因为人嘛,中意的话,我们听进去了不一定去施行了,不中意的话,听不进去谈不上施行,何必伪装自己去拒绝呢。


书法学习指南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倒认为,一个在某个专业不如你的人批评你,完全可以,而且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批评和喷子是两回事,批评你的人是善意的,而且有人能批评你绝对应该心存感激,而不是拒绝。而喷子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大多属于嘴尖皮厚腹中空,大可不必理会,也不必计较。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是它的形式与理论,和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互补之处。比如傅雷先生,他的专业不是书法,也不是绘画,但他对于张大千,刘海粟,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的或批评或建议就特别中肯,切中要害,不但提出了各位大师的优点,也能指出一些客观存在的缺陷。这样的批评可以说是千金难买,求都求不来,怎么能拒绝?

《论语·子路》记载,樊迟向孔子请教学习种庄稼,孔子以“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作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郑板桥受老婆“你有你体,我有我体”启发自成一家,张旭受公孙大娘舞剑启发而书艺大进,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接受批评,听取建议,自已又有分辨对错的能力,书艺自会日精,祝你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