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撵走晴雯,贾母为何装聋作哑?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王夫人究竟认不认识晴雯?这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有点矛盾的话题。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问王熙凤家中姨娘们的月例时,王熙凤特意举了几个例子,“姨娘们的丫头月例,原是人各一吊,从旧年他们外头商议的,姨娘们每位的丫头分例减半,人各五百钱,每位两个丫头,所以短了一吊钱”;“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低缓。她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就是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五百……”

王夫人撵走晴雯,贾母为何装聋作哑?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王熙凤特意举了晴雯做例子,并且和麝月放在一起。很明显,晴雯在贾宝玉房里非常重要。王夫人如果不知道晴雯是谁,这时也必定会引起注意的。

然而,到了第七十四回,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时,王夫人却根本不知道晴雯是谁:“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这丫头想必就是她了。”

总之,不管王夫人究竟认不认识晴雯,有了上次的印象,再加上王善保家的在旁边煽风点火,王夫人对晴雯的厌恶,立刻便被激发了出来,立刻就命人将晴雯唤了过来,无缘无故地骂了一顿,最后还告诉晴雯:“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

话虽这么说,但王夫人却根本就没有去回老太太,而是在数日之后,直接命人将晴雯撵了出去。彼时,晴雯因为上次受了气,回来便水米不沾牙,已经病得恹恹弱息,两个女人架着,才把她拖出去了。饶是这样,王夫人还余怒未消,吩咐道:“只许把她贴身的衣服撂出去,馀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

王夫人撵走晴雯,贾母为何装聋作哑?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王夫人对晴雯的恨,直至如此之深!王夫人先斩后奏撵走了晴雯,又过了几天,才在贾母面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提起来这件事:“宝玉屋里有一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她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她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她进来,就赏她家配人去也罢了……况且丫头们也多,若说不够使,再挑几个上来,也是一样。”

王夫人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不仅给晴雯编了一个“女儿痨”的病,还似乎开了恩,允许晴雯的家人自行给她择婿。这在贾府中,可并不是每个丫头都能享受到的待遇。

但是,这话也并没能瞒得过贾母,毕竟这位老太太,也是在豪门中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她点点头,不紧不慢地顺着王夫人的话往下说:“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她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样丫头们那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谁知变了。”

王夫人不慌不忙,不软不硬地将贾母的话又堵了回去:“老太太挑中的人原没错,只是她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是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过这件事,先取中了她,我便留心冷眼看去,她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我早就悄悄地把她的丫头月钱止住,我的月例银子里批出二两银子来给她……”

王夫人撵走晴雯,贾母为何装聋作哑?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话说到这份上,晴雯也早已撵出去了,袭人也已经半公开了,贾母也只能装糊涂了,反而笑道:“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又说贾宝玉“别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说的众人都笑了。

晴雯这件事,在众人的笑声中,烟消云散。王夫人撵走晴雯,贾母肯定是不满意的,但是,最终她还是采取了装聋作哑的方式,默认了王夫人的行径。

贾母在王夫人面前,其实一直都挺有做婆婆的威严的,她曾经当着王夫人的面,告诉薛宝钗,“你姨娘木头似的,在公婆面前就不显好”,她曾经因为贾赦要娶鸳鸯,将无辜的王夫人骂了一顿。为什么在晴雯这件事上,贾母妥协了?采用了装糊涂的方式?只因为老太太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此时的贾母,已经过了八旬之庆,古人有句话,“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八旬的贾母,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她应该也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日子不会太长久了。可是,她还有一件心事未了,还有一个人放心不下。这件心事,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这个放心不下的人,就是林黛玉。

总有一天,贾母要走的。她走了,林黛玉就完全在王夫人的掌控之下了,若是贾母硬跟王夫人作对,王夫人难免会将这笔账记到林黛玉头上。因为一个“孝”字,王夫人是惹不起贾母的,但若是没了贾母,她摆治林黛玉,还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为了林黛玉,贾母妥协了。她向儿媳妇低头了。但是,作为婆婆,贾母不能明显地表示出来自己的示弱,这是她无法启齿的一件事。晴雯被撵,贾母装聋作哑,是一种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