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因为仓位过重感到了恐惧

我从来都是满仓,加上要打新,所以一直满仓A股。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所以在年前加了杠杆,也是因为看到中国国旅因为业绩而被下杀了一些,以为加上春节红利会有所回升。

最后一两个交易日出现了疫情的新闻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如此量级完全可以控制住,反而选择加仓。世事难料。

我对于这次新型肺炎是短期不看好,目前既没有办法彻底治愈,也没有办法能缩小范围(7-14天的潜伏期,那么感染到的人万一是后半程接触到的话呢,延长开工又能延长到何时呢);长期来说,我是绝对相信我们能战胜此次疫情,从医疗人员的支援、医疗以及日用物资的调配,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齐心合力的大国,中华民族是有其生生不息的原因的。疫情不仅仅是对医疗水平的挑战,也是对人性的挑战

换到投资来说,各种旅游业、餐饮、影院等行业,总的来说靠人流量来盈利的且不是基本需求的行业至少这第一季度肯定是完了。

如果一个行业还未形成垄断格局,都处于竞争状态,那么这次疫情对那些负债率高、资金链薄弱的企业是致命打击,复工遥遥无期,需求也跟不上来。这对于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吞并市场份额的机会。很多小公司、垃圾公司在需求旺盛的时候能取得几倍于以前的利润,但面对危机之时却濒临破产。这也是“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中国国旅目前在免税行业可以说是独领风骚,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已经处于垄断地位。唯一一点风险就是免税牌照,我个人认为不会放开,放开势必会打起价格战,中免干不过外企,因为中国目前没有比较拿的出手的品牌,成本没有优势。而国家支持免税店兴起就是希望中国游客的资金回流,让“乐天”这种外企占领中国市场是国家税收的损失。

一季度报表势必不好看,但我觉得没必要恐慌,反而是加仓的好时机。因为这次疫情并没有改变行业格局,并没有出现免税店的替代品,更重要的是,免税店卖的一般都是轻奢品奢侈品,这些较高层的物质精神需求,并不会受太大影响,相反我认为在疫情结束之后可能会有报复性的消费。行业逻辑没有被颠覆,需求没有被替代。

一切的前提是要相信中国最终会战胜新型肺炎,并且时间不会过长,不能让国家经济滞留太久。选择加仓中国企业就是相信国家的未来,这是我投资的信念。

以上,都是我的想法。

但是说一套做一套,我之前是加仓了,现在却在考虑减仓或者清仓。

由于我2.4就要还款,而旅游业明显是利空,且很利空的行业。我以前相信逻辑,虽然也遇到一些不讲逻辑的事,但这一次,国旅肯定受很大影响,等疫情好转,到彻底恢复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我主要是想问问:我该秉承着危机中加仓的原则减掉适当仓位去杠杆(虽然减仓也还是满仓),还是清仓避免下跌(可是却违背了我的投资原则,感觉很是难受)。

看来一旦有着超出了自己能力的仓位,很多判断真的就太过主观且不合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