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讀三百多本英文科普原著,七歲孩子的時間是這樣規劃的

前言:

前幾天,發了博聞媽媽的一篇文章,說七歲的博聞半年讀了三百多本英文原版科學書,物理、化學都學完了初中。大家都覺得孩子很忙,時間不夠用的,博聞是怎麼做到的呢?所以請博聞媽媽寫了這篇文章:如何幫博聞規劃時間。


我其實經常被問這個問題,回答也很簡單:“呃” ~ 因為我從未想過如何規劃時間今天藉著這個問題,我仔細回想孩子前幾年的成長過程,梳理了幾條比較重要的原則,分享給爸爸媽媽們。


博聞媽媽:

一、明確教育目標


我對孩子的教育目標,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逐漸調整明確的。


在孩子四歲之前我就沒什麼大的教育目標,就陪著玩,配合幼兒園老師。不過隨著孩子升入中班,除了感覺這個孩子還算聰明外,有些方面的能力有些還落後於其他小朋友。這個時候,焦慮感自然就來了。出於教師的職業習慣,我會不停提醒告誡自己: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不同的。慢慢地,在後來的幾年中,我逐漸明確了教育目標:

身心健康、正直獨立


其實說穿了,就是二三十年後,你希望孩子具備的是什麼能力,那麼現在就是你的教育目標。

半年讀三百多本英文科普原著,七歲孩子的時間是這樣規劃的


_

二、規劃每個年齡段學習的主要任務


當你明確孩子的教育目標後,會發現“學習”是孩子以後十幾年中必須要面對的事情,所以,提前規劃好每一個年齡段主要學習方向和任務,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


根據我接觸到的孩子,個人認為6歲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閱讀,不限中英文。所以我和其他媽媽一樣,從孩子很小就開始親子閱讀。不過閱讀的書籍我會嚴格篩選,種類一定要豐富,每一類別精選幾套就可以,寧少勿多。這樣孩子的書架上不但有文學類的,還包含自然科學、物理化學、數學、歷史地理等。

半年讀三百多本英文科普原著,七歲孩子的時間是這樣規劃的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再怎麼精選書籍,有那麼多時間讀書嗎?


其實還是有時間啊,尤其是低齡孩子!


當我明確教育目標後,我就基本上沒給孩子報過輔導班,這樣我們就有相對充足的時間來進行閱讀了。每天讀一兩本,一年積累下來就很可觀了。


在這過程中,中文識字就基本完成了,沒怎麼費力氣,他自己連蒙帶猜的,五歲半就可以自己獨立閱讀了。同時,自己的閱讀喜好也十分明顯偏向於科學。很多的知識都是他在閱讀中自己看的,雖然理解力有限,不過終歸是好的開端。


半年讀三百多本英文科普原著,七歲孩子的時間是這樣規劃的


英文閱讀我用過三套分級:前期使用的是牛津閱讀樹和RAZ,現在用大貓。


分級讀物的好處在於短小,每天讀不成負擔。而且一個專題內容可以同時進行中英文相關書籍的閱讀,孩子的感受跟更棒。


關於英語網課,我們在5~7歲上過一年半VIPKID,上完了level 6後,覺得效率不高,就放棄了。不過英語的學習可不是大量讀書這麼簡單,閱讀和聽力是基礎,語法和寫作是原版娃的短板,我們現在改成線下課,跟著教材reach3,補語法和寫作的短板。


事實證明,上學前解決掉閱讀是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我們現在學習省力的原因大部分原因在於中英文閱讀已經推進了。


當然,數學也在他讀書的過程中自然學習了很多概念。我陪孩子玩了幾十套不同的數學實體遊戲,低年齡段的孩子必須要在玩中學,雖然效率不高,不過不損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容易堅持。


就這樣,我會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學習內容,安排不同的遊戲玩,上學前就把二年級的大部分數學知識學完了。至於時間安排很簡單,每天抽半個小時就可以啊,積少成多。


所有的這些,無論是中文、英文還是數學,都貴在每天堅持,量的積累就依靠日常點滴,這樣的效果最紮實。


半年讀三百多本英文科普原著,七歲孩子的時間是這樣規劃的


6歲之後,由於已經上學了,孩子需要耗費力氣來適應小學生活,所以安排不宜多,因此一年級我給孩子安排的就是讀書和實驗。


他這一年基本把我給他挑的科學類都讀完了,物理、化學、生物都在推進,也配合做了很多實驗。這樣的窄讀的優勢在於,認知水平由於積累的多,所以提升的非常快,尤其是物理,從廣義相對論到量子力學,每天都在和你討論。


我能做的就是,每次無論多忙,我都會耐心聽他說完,能解答的就告訴他,解答不了的我們倆就會百度看看;不過這樣窄讀的劣勢在於孩子閱讀偏食,所以二年級,我開始把歷史地理加入進來,帶著他慢慢進行,有聽有讀。目前,中國史和世界史都已經過完一遍,地理是配合歷史進行的。小傢伙的興致很高

半年讀三百多本英文科普原著,七歲孩子的時間是這樣規劃的


_

三、減少不必要的課外輔導班


這個大家一看就明白,每天的時間就辣麼多,你就是再有規劃,一週三、四個輔導班你也執行不了啊!


家長一定要做好心裡建設,看到別人家的娃能唱能調跳、能寫能畫時,要明白,那是要花精力耗時間的。因此回到第一個問題來:這是不是你的教育目標?如果是,那就加油堅持,如果不是,那就鼓鼓掌,給他們喝個彩,欣賞一下就得了。


半年讀三百多本英文科普原著,七歲孩子的時間是這樣規劃的


寫在最後: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不同,因此我提供的這些,不一定適合其他的孩子。不過,分享的目的並不是希望大家照搬過來,而是為尋找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規劃提供一份可參考的數據。對於教育來說,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用糾結是否超前或是已經落後。


推薦一套書,給同樣熱愛科學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