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膽小,有什麼補救的辦法沒有?

重頭再來254860354


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膽小,有什麼補救的辦法沒有?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有出息,最聽話的那個,但實際上往往事與願違。有時候孩子,根本不聽家長的話,哪怕孩子自己都知道你說的是對的。家長有時候又忍不住火氣,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覺得十分傷心,家長自己也非常後悔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01 大吼大叫只是一瞬間的,帶來的傷害常常是長久的

有些家長怒火攻心的時候,各種話就會對孩子忍不住說了出來:“你再不聽話,我們就給你扔大街上不要你了”

!“這都做不好,你笨的和豬一樣”!“看你那熊樣,你還能會點什麼,就會吃”!
很多情況下,家長利用自身的力量和權威地位,對著孩子大吼大叫,家長短時間的氣可能宣洩出去了,但是會給孩子帶來長久的傷害。這實際上就屬於一種語言暴力,而孩子又常常沒有反抗的能力,可怕的話語無形中給孩子造成巨量的傷害。孩子會認為自己真的做什麼都不行,在吼叫聲中讓孩子產生了恐懼,在恐懼中成長的孩子又產生了逃避心理,做什麼都開始縮手縮腳,生怕遭到家長的指責,逐漸變得內向又膽小。

02 對孩子大吼大叫後如何進行補救

立刻向孩子道歉。每個人都有忍不住的時候,孩子明知道你說的對的時候還故意調皮確實讓人生氣,但是對孩子發火之後,請認真向孩子道歉。因為犯錯誤的人已經從孩子轉變成了家長,你要以對待一個平等的人的態度對待孩子,告訴孩子媽媽(爸爸)剛才對你發脾氣了,是我的錯,讓你傷心了。然後再耐心和孩子講解為什麼剛才跟你生氣,咱們以後都一起改正錯誤。

積極鼓勵孩子。孩子出現內向、膽小的表現時,一定要迅速干預,這可不是孩子長大就會自然好起來的事。要對孩子經常進行鼓勵,放大孩子的閃光點,要和告訴他,你做的非常好,哪怕他取得一點點進步也要以堅定的口吻對他進行鼓勵,可以親親他、抱抱他,溫馨的愛意可以重樹孩子的自信。因為孩子此時已經出現了膽小和內向的表現,要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要孩子敢於表達就要予以肯定。

多帶孩子和同齡人交往。小朋友再內向也渴望享受玩耍的快樂,有群同齡的小朋友更是再好不過了,如果擔心孩子內向膽小不敢打招呼,我們可以在孩子的不遠處陪著他。讓他儘快融入孩子的群體,如果孩子不好意思回來尋求幫助,不要逼迫孩子,要鼓勵他去參與。或者家長多帶點玩具,請別的孩子來陪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孩子們熟悉起來了往往就會更加放開了。

03 將來我們該怎麼做

學會控制情緒。將來的生活中依然免不了磕磕碰碰,如果對孩子實在太生氣,也請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以暫時離開一小會,或者把自己生氣要說的事和自己的伴侶先講講。生氣冷靜10分鐘後,再說話的言語攻擊性就會小很多。

不要越廚代庖。這是家長經常做的事,就是代替孩子做主,讓孩子在處理他能力範圍內

的事務時,獨自做決定,讓他變得膽大一下。更不要不許孩子做這個,不許他玩那個,有的家長怕孩子受傷,就不許他滑冰,覺得他會造髒衣服,就不許他打籃球,那孩子最後還敢做什麼?但是,家長應該積極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尤其是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自己要採取什麼態度和措施來進行引導,而不是直接決定他必須要做什麼。

注意說話方式。不要再當著孩子的面說他“膽小、內向”,更不要當著外人的面這樣講,父母反覆強調之後,孩子就會更加自卑,真的認為自己膽小又內向了。平時多與孩子進行交流,遇事先問問他們的想法,少用諷刺性口吻去和孩子說話。

尤其在說話方面,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比如帶孩子參加婚禮,可以提前告訴他:“一會要放鞭炮,如果覺得太吵了,可以把耳朵捂上。”不要說:“一會要放鞭炮,會嚇到咱孩了,快捂上耳朵。”這就等於暗示他,會嚇壞他。等快參加宴席時候又可以提前告訴他:“一會可以看見許多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咱們主動和他們打招呼,他們會喜歡你的,而且我會一直在你身邊的。”不要說:“一會可以看見許多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你得有點禮貌,咱們主動和他們打招呼。”

言傳身教樹立榜樣。自己做不到的事有時候家長會讓孩子去做,孩子做不到又呵斥他,比如漢堡薯條炸雞,家長自己都忍不住想吃,非要讓孩子不吃。又比如家長成天拿個手機玩遊戲,卻禁止孩子看電視。美其名曰:你眼睛沒發育好,容易近視,我成年了所以我玩了眼睛沒事。上樑不正下樑歪,自己都沒做好的事,如何讓孩子心服口服,所以平時還要加強言傳身教,讓孩子看到哪些事是應該做的,哪些事是不應該做的,不要沒事就以大人身份去壓制孩子。

問題出在大人身上,而表現卻在孩子身上。為了他的一生,請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尊重他自己的選擇,好好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奶爸和你聊育兒


首先回答您,是可以補救的。既然您已經意識到了是因為自己的大吼大叫對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那我們現在就來說一下改正的方法。

您說的這個情況,其實我也經歷過,也是從那個階段走過來的。先來跟您說一下我的經歷。


我家兒子今年馬上6週歲了,一週多點會說話的他,從小開朗自信,口齒清楚,禮貌大方。見了人不用我提醒會主動問好。現在想想,跟家長有很大關係的是,我愛看書,他小的時候我會跟他說很多的話(普通話)。即使他聽不懂,我心裡煩悶了也會跟他說說,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的語言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3週歲上幼兒園的時候,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覺得很自豪。


他的變化始於4週歲的時候,準確的說是我的變化。因為我生了二胎了,陪伴他的時間減少了一半甚至更多,女兒身體不好,所以有時候兒子玩耍的時候鬧出很大的動靜我會說他,一次兩次不聽,就會喊他。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但是等我女兒大點我再回頭看看我兒子,變得膽怯、羞澀、不自信。一遇到事情就往我身後躲。我一下子心慌了。

現在想來,我的暴躁可能始於二胎以後生活的雜亂無章與工作,讓我心力交瘁,無意間兒子成了我的出氣筒。

發現問題以後,我馬上做了三件事:

第一、向兒子認錯

先向兒子道歉,告訴兒子是媽媽錯了,不該動不動對你大吼大叫。以後媽媽堅決改正

第二、約定一個方式,以免下次媽媽發脾氣兒子沒法控制

我兒子和我約定,下次你再生氣想喊我,我就摸摸你的臉,你就小聲一點,不要再對我大吼大叫。

第三、和孩子約定好,互相監督

告訴我兒子,媽媽很愛你,只是有時候犯錯誤了媽媽控制不住。和兒子約定互相監督。並不是說媽媽訓你了,就是不愛你了,媽媽犯錯你也可以批評。


現在兒子馬上6週歲了,正在慢慢恢復自信,活潑開朗。但是過程很漫長,開始做什麼事情之前都會看你的臉色。怕你再衝他大吼大叫。但是現在他會跟我理論,好多了,做事情之前徵求一下我的意見,我會給他自主選擇的權利。媽媽覺得這件事這樣做比較好,但是媽媽會尊重你的選擇。有時候兒子會採納,有時候會依從自己的想法。

雖然不是主攻心理學,但是我也瞭解。
根據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3-6歲的孩子處於主動感對內疚感時期。主要表現為孩子想要幹什麼,但是如果孩子幹了一件事受到了批評,孩子就會覺得我錯了,馬上就會退縮了、畏懼了。作為父母,要培養孩子的主動感,要教會孩子怎麼做,而不是去責備孩子做的不好。

其實現在想想,他也只是一個孩子而已,需要媽媽溫柔和愛。

站在媽媽的立場上,我覺得也沒有錯,孩子也不能不經歷一點點挫折,長大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我現在壓力這麼大,孩子為什麼不讓我省點心。

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我還是個孩子,做事當然不能和成人比,為什麼媽媽就不給我犯錯的權利。

而且根據“踢貓效應”來看,其實大多發脾氣的,並不是因為孩子真的犯了天大的錯,大多是因為媽媽在生活中和職場上,有些不順利,遷怒於孩子了。假如今天彩票中了500萬,我相信孩子犯錯誤了大多家長都會去耐心跟孩子解釋,而不是衝孩子大吼大叫。


所以,想要改善孩子的性格,首先大人要成長。不能情緒化,心情要淡然一些。有很多的“自閉症”和“抑鬱症”孩子,是和大人有很大的關係的。過高的期望逼的孩子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逃避不願意面對的。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個職場媽媽,育兒路上陪你一起成長。有育兒問題和建議,隨時歡迎來諮詢。

(文章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好媽媽學育兒


我也經常對女兒大吼大叫,但前段時間女兒一句話,我再也不敢了!明白再不控制自己情緒,孩子都會被我害死!

老公在外地,我一個帶娃,兼顧上班,晚上

還加班,一天忙的陀螺轉。好不容易到家停下來,女兒東問西問,要我幫這幫那。本來工作事多加班,最近因為女兒晚睡上學遲到,被老師說,我又遲到被老闆說。現在她又折騰,我忍不住發火了,大罵她,責怪她,把責任情緒都推到她身上。女兒哭了,哭的很傷心,哭著哭著睡著了。。。事後又心疼不已,但每次看到她礙我事,依然控制不住發火!

直到2月24號晚上,幫女兒洗臉洗腳,女兒突然冒出一句,媽媽,以後不要打我了!當時我整個人懵了半天,原來這段時間我給女兒留下這麼壞的印象。我面目猙獰,嘴齒不饒人的樣子全深深印在她腦海裡了!

唯一讓我值的慶幸的是,女兒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了,也會開始拒絕說不了!不會被罵的不吭聲,或者以別的方式叛逆我,或者性情大變,沉默寡言,冷暴力。她還是個健康的孩子!趁她沒有被物化之前,我真的需要好好調整自己的狀態和心態了。

女兒之所以敢說不,和平時她爸的寵愛以及平時和她溝通的表達方式有很大的關係!他爸除了不犯原則上錯誤,基本都是寵,給足了安全感。而我平時雖然比較嚴厲,但很多事情會徵求她的意見,比如我想吃她的零食,可不可以吃一點你的蛋糕,媽媽好餓了,看起來好好吃哦!再比如她要我幫忙開電視,當時正忙,我會直接表達,媽媽現在有點忙,可不可以等五分鐘?再比如她不願意分享零食,我會建議她分享零食,上次哥哥給了你兩包餅乾吃哦,這次可不可以也分享點哥哥吃呢?

大多都是以徵求她的意見為主,如果她不願意,也會問為什麼,要是她實在不願意,我們也不會勉強。她這麼小,以自我為中心是可以理解的。這是人的本性,好的留給自己。這是與生俱來!我不喜歡在公共場合為了維護別人和自己的面子,委屈自己的孩子!明明對方孩子錯了,偏偏教育自己孩子謙讓,大人不記小人過的樣子!做錯了道個歉,我們還是好朋友。

我為什麼說這些,如果孩子長期被吼的膽小,內向,那麼需要重新建立信任,安全感和良好的溝通方式了,當然自己的情緒控制也非常重要!經常和孩子擁抱,親親,對孩子說我愛你,晚上半夜孩子睡醒,給足一個擁抱,再繼續睡。帶孩子的真的非常不容易,一起加油!


復古平民公主


根據我多年的班主任經驗,孩子內向、膽小是多種原因導致的,並不只是吼的問題,而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幾點:

一、女強男弱家庭

曾經有這麼一個男生,高一開學後不久就休學了,原因是這個孩子非常內向,不適應高中生活,內向喜歡某個女生,但是又不知如何表達,於是搞了個惡作劇,給女孩發了個恐嚇信息,他媽媽在他的日記裡,也發現了孩子寫的很多不太正常的日記,對女孩充滿了威脅。於是主動聯繫學校,讓孩子休學了。

在這過程中,我跟他父母接觸過幾次,最大的印象就是這個家庭的話全讓孩子的媽媽說了,嘟嘟地說個不停,而孩子的父親,整個過程顯得非常木訥,基本上是一言不發,孩子也是父親的性格,可以想象這個家庭的日常是什麼樣子的,這種環境對孩子影響非常大。

二、擁有一個“巨嬰”的父親

這種類型和第一種類型基本相似。我一個鄰居家的孩子,上完初中就輟學了,父母急著給張羅婚事,以便早抱孫子。誰知道,結婚後,男孩根本就沒有擔負起任何做父親的責任,一天到晚玩網絡遊戲,根本不和對象交流,雖然有了孩子,但是基本上沒有管過,孩子慢慢長大,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膽小。

三、過早把孩子送進寄宿制學校或者學屋

老家有個親戚,家裡有工廠,孩子小的時候,正式工廠起步階段,兩口子都一起經營工廠,孩子沒人管,但是又非常重視教育,把孩子送到城裡的一所最好的小學,但是因為無法住宿,所以在學校旁邊找了個學屋,就這樣一住6年,到了初中,又送到一所寄宿制民辦中學,所以孩子到了高中,基本上不和別人交流,說話聲音非常小。到了大學後,他爸爸想鍛鍊他,給他錢讓他請輔導員或者請宿舍舍友出去吃飯,他竟然都不敢請。假期回來,他爸爸讓我繼續開導他一下,結果說著說著,一個男孩竟然哇哇大哭起來。

四、父母經常打鬧,家庭不和諧

一個從小就親眼經常看到父母打架、吵架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也因為沒有安全感,而變得膽小、內向。

可以說,90%孩子的問題,都源自家庭和家長,其中家庭關係不和諧,父親長時間缺失是主要原因。有人說:母親決定孩子的智商,父親決定孩子的情商,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研究發現,在大腦負責記憶和思維的區域內,沒有父親的細胞;而在負責情感的區域,沒有發現只含母親基因的細胞。相反,只含母親基因的細胞,出現在負責語言和計劃能力的“執行區”。因此,他們相信對人類來說,母親的基因在大腦皮質的形成中有更大貢獻。

所以,當孩子出現內向、膽小的問題時,要想改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親的迴歸,讓父親多陪陪孩子,多帶帶孩子,多做一些冒險的、刺激的優秀,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才是解決的關鍵,而且發現越早,越有利於解決問題。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想說一定可以補救的,心理學是一個open的學科,任何時期開始心理教育,給予孩子心理營養都不晚,而且你已經意識到了問題,說明問題已經解決一半了。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先說說我經歷吧:我是一個9歲女孩的媽媽,我女兒上學前也是內心、膽小,說白了是沒有安全感。跟我對她的管教太嚴,有時候脾氣不好,衝孩子大哄大叫有關。


學習心理學,慢慢意識到孩子的問題,發覺孩子內心是缺乏心理養分的,安全感及其不足,也沒有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即使自己很優秀,也骨子裡有很多的自卑,讓我非常的著急和傷心。


1.當我意識到問題以後,先正視自己,為什麼給孩子提供了這樣一個養育環境,通過剖析,發現原生家庭真的給我們父母帶來了很多影響,可父母我們無權力選擇,但我們可以回顧自己的童年,去與自己和解,可以改變的是事情帶給我們的影響。


先要做自己的好父母,鼓勵、欣賞、讚美自己,告訴自己這麼多年來很不容易。當真正自己不缺心理養分的時候。我們來給孩子去補充心理營養。


2.給女兒鄭重的道歉,告訴她,媽媽以前做的不好,媽媽也不懂,媽媽也沒有學會如何當媽媽,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果管理和教育你,好像之前只會用大喊大叫,告訴她,媽媽真的也不會,請她原諒。當我這麼說時,我們母女都流下來幸福和感動的淚水,真的不容易,作為一個媽媽可以給女兒道歉。


3.給孩子做心理養分。孩子多年在喊叫環境生長,會有很多情緒,恐懼、害怕、擔心,這時候大腦經常處在緊張焦慮狀態,需要重新調整。改變家庭環境,改變喊叫,開始鼓勵、陪伴和讚美孩子,鼓勵孩子一點點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把自己膽小和內心的感受在適當的時候表達出來,要接納孩子的感受。媽媽知道你有一些害怕,不太敢當眾說話,我們可以在家裡練習一下。慢慢的,當孩子內心的負性情緒被處理,當孩子的內心和膽小可以被父母接納,慢慢孩子的問題反而解決了。


給孩子心裡補養,任何時候都不晚


多年的兒童心理教育工作,每當回憶曾經這段經歷,都經常被自己感動,感到到自己能意識到問題,並及時剎車,及時調轉方向。


樓主今天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問題真的已經解決一半了,只要持續的給自己和孩子增加心理養分,相信你的孩子必能長成參天大樹。


心理諮詢師心雨


看到這個標題,從心底裡覺得應該寫上點什麼。

我家有兩個男孩,而且性格都屬於比較活躍那種。用我婆婆的話說,從早到晚,除了看電視、睡覺、看書那會兒,基本上就是一出出的武打戲。精力那是相當的旺盛。

在有孩子之前,我看了很多的文章,心裡就暗暗決定,以後我的孩子,再皮,也不能語言暴力,一定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溫和的態度,講道理的語氣,來跟他們溝通。力求讓他們養成冷靜、成熟的性格。

所以老大小的時候,我很少大聲吆喝他。不管他再怎麼的無理取鬧,始終耐著性子講道理。但是這種情形在老二出生之後,就改變了。

兩個孩子,雙重的打鬧,加上還要兼顧工作上的壓力。讓我的耐心變的沒有那麼好。特別是老大進入到小學之後,輔導作業簡直就是噩夢。各種寫作業的毛病,一併爆發,讓我有限的耐心很快就消耗完了。也開始出現大吼大叫的情況。

但是我發現,吼叫是會有一定的作用,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吼叫過後,頂多半天,他就又故技重施。而且,因為我深知吼叫教育的壞處,經常在吼叫過後,仔細觀他的反應,並且及時的進行關懷教育。不管是具體到那件事情還是媽媽吼叫這個行為。所以,老大的性格並沒有特別的內向,也不會膽小。但是確實有些不夠自信。

所以,我覺得,如果形勢所逼,無可避免的對孩子大吼大叫。一定要在事後,進行及時有效的親情干預、關懷教育。不能放任不管或者是心裡難受。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媽媽對他吼叫的目的,以及媽媽對他的愛。另外一點就是,吼叫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行為,不僅僅是

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性格形成。更重要的一點,對吼叫者本人的心情和身體都是不好的。長期的發火、焦慮,很容易讓女人患上乳腺、扁桃體、卵巢方面的疾病。所以,能避免一定要避免發火。立規矩、講道理,不一定就必須要大吼大叫。堅持原則,對錯分明,即便是普通的音量,一樣可以讓孩子體會到你的認真。

那麼怎麼改變孩子膽小內向的性格呢?

1.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孩子很容易被大人的情緒感染,也會模仿大人和大人學習。所以,如果家長們情緒很大,愛發脾氣,那麼當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也會發脾氣、大吼大叫。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

2.尊重孩子。

孩子也需要尊嚴,就算孩子犯錯了,家長也應給予孩子尊重。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喋喋不休抓住這個錯誤不放。要給孩子彌補錯誤的機會,給孩子尊重,否則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孩子當做成年人一樣的溝通,和聲細語的用淺顯易懂的道理進行雙向溝通。

4、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夫妻和睦,婆媳關係融洽。

其實要做個統計的話,一般孩子比較膽小的家庭,多是女強男弱型。爸爸多數在家地位比較低。夫妻之間的溝通也多少有點問題。有的是家裡經常爆發一些婆媳矛盾,小的爭吵不斷。當孩子深處這樣一個環境中,不自然的就會受大人情緒影響,習得一些大吼大叫、指責埋怨的行為。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的孩子,特別優秀,整個求學階段,都是最好的學校,後來以高分考上了北大。我們溝通的時候,他們就提到過,每當他們家裡有事情需要處理的時候,大家會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每個人輪流發言,從來不會爭吵或者貶低對方。回家後,大家也是各做各的事情,做飯的做飯,看報的看報,孩子自覺主動的在自己房間寫作業或者看書。

4、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宣洩情緒。

如果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發脾氣,那麼家長可以先觀察,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詢問原因,並哄哄孩子,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隨後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的宣洩情緒,找到健康的、有效的宣洩渠道,及時有效的調整自己的情緒。畢竟,他們還小,後面必然會經歷很多的事情,其中不乏不順心的事情,沒有一個良好的調整情緒的方法,對他們一生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大家都說,性格決定成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話,誠然有理。所以啊,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如果你存在大吼大叫的行為,那就趁現在還來得及,調整教育方針,做出及時的干預。相信,假以時日,每個孩子都是可以成為棟樑之才的。


逍遙散人ELla


當然有補救的辦法。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個階段,最初在1~3歲,3~7歲,7~20歲,重塑的難易程度不太一樣。解決問題先找原因。

孩子膽子小,不僅僅是因為你經常大聲。1.每個人品種不同,有些小孩兒就是會相對膽小一點。這個是可以通過生日來分析的。2.父母的相處模式,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模式。3.父母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這裡尤其是媽媽。這幾條路都要去調整。

我姐姐家的小女孩是6號人本身就會敏感、害怕犯錯,我姐姐是7號,又是347情緒波動大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快,但是敏感的孩子去的也不快。同時她的工作壓力也大,經常胸悶,又陷在我父親前幾年走了的不安與遺憾之中。孩子與家長溝通不僅僅是語言或肢體,她會感知到你的能量狀態同時複製過去。久而久之,我們妞妞講話最大聲都很輕,膽小很小又害怕犯錯。當我進入心靈這個領域之後,慢慢去幫她們調整。現在小妞活潑開朗,姐姐的小葉增生這些都好了很多。

你不用自責,儘快找到合理的途徑幫助到你就好了呀!做一個幸福快樂的媽媽,才能養出聰明活潑的小寶貝!



意啟動


我們家之前也是這樣的,我的情緒不穩定時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還有情況是我是個急脾氣,這兩種情況下,我都會對孩子大喊大叫,後來就如同你所說的那樣,好像孩子變得內向,且我一揚手,他都會慣性用手抱頭!此時我就發現事情嚴重了,這樣下去我家孩子豈不是被我毀了!我家這個孩子他是男孩,他本身性格就有點不是調皮型的,再被我這樣一折騰,解決肯定是悲的,後來為了改善以上關係,我做了以下事情

1、開始出去學習,學習心理學,瞭解心理原理

2、參加自我成長療愈的讀書會和沙龍

3、參加《正面管教》育兒工作坊

4、參加《非暴力溝通》讀書會

5、約相同類型朋友經常一起聊育己育兒

6、看許多育兒書籍

7、看許多療愈自己心理的書籍

8、嘗試去實踐做“知道”“悟到”“做到”“得到”

9、學會成為傾聽者,多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10、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11、多與孩子真誠溝通,平等溝通

12、與孩子成為朋友

以上僅是我現在做的,現在我做到了傾聽他內心的聲音,我做到了與他有事就溝通,不再說教了,而是言傳身教了,也不再打他了,對他有更多的耐心了,總之,要學會示弱,關係自然就和諧了!



文夢語


為什麼會對孩子大吼大叫,確實容易讓孩子變得內向,膽小,不自信。可能我們潛意識並不希望事情發展成這樣,我曾經也無數次反省自己,孩子這麼小,我這麼大,對他發火,對他吼叫公平嗎?

也許是我們對孩子太嚴厲,以至於孩子稍微犯點錯,我們就不能忍受,我們自認為對他兇,吼他,是希望他好,卻沒想到我們的這種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變得膽小。

我家孩子一般稍微犯點小錯,我基本上是簡單教育一下,讓他知道錯了就行。我只有在他學習的時候,在一個問題反覆給他說,他不懂,又不願意聽,還要哭的時候,是我感覺我最忍受不了的時候。你不會,我願意教你,你卻選擇逃避,不會就不做,我感覺我自己整個人不受控制,要崩潰,所以才會對孩子大吼大叫。

冷靜下來後,我也覺得自己做的不妥,但是面對這樣的孩子,學習不上進,我能怎麼辦?我不逼他學習,可能也就放棄他了。我相信長大以後,他會理解我的。相反,我不逼他,他以後出去找工作到處碰壁的時候,他應該會抱怨我,當時沒有逼他學習。



我覺得要補救,就必須找到你對他大吼大叫的原因,然後處理問題的時候,自己在心裡提醒自己冷靜,不生氣,深呼吸後在和孩子好好溝通。也許剛開始會很難,但是我們一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一方面要鼓勵孩子,多表揚他,讓他慢慢的自信起來。


陪讀媽媽談教育


對孩子大吼大叫是一種病,得治!父母不改變,孩子絕對沒法改變。首先我們必須從心底開始接納孩子。“接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很難。尤其孩子上小學以後,這一點我是感觸良深,回憶起來也是痛心疾首。孩子上小學以前,看起來乖巧可愛,聰明伶俐,人見人愛。但是上小學以後,跟其他孩子一比就落了下風。老師每天在微信群發消息,批評不認真聽講,上課講話,寫字難看......都有我家孩子。尤其每次考試,我家孩子排名都是靠後。老師還三天兩頭叫我去學校談話。就這樣我和他媽媽的好脾氣一天天變得暴躁起來,從開始禁止打罵孩子到每次寫作業就雞飛狗跳,從不動手變成天天動手。活潑愛笑的孩子開始一天天變得沉默寡言,而且每次回家開始寫作業他的雙手一直髮抖,寫字越來越差,因為他把注意力都放在擔心家長的棍棒啊,哪裡還有心思學習呢。後來,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學會接納孩子的一切。學校教育不是一切,孩子擁有快樂的心靈和健康的體魄更重要。我們跟學校老師溝通,適當減輕我家孩子的作業量,請老師在課堂上多多鼓勵他。我跟他媽媽互相監督,堅決杜絕打罵孩子。記得李玫瑾教授說過一句話,每一個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造成的。把這句話送給所有願意改變的家長。改變孩子,請家長先從自我改變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