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2020年開端,人類彷彿打開了什麼開關一樣,整個世界很多地方都陷入了災難中。澳大利亞的山火還在熊熊燃燒,到處都是被燒焦的動物屍體。與此同時,東非正在遭遇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的蝗災,菲律賓火山爆發······而中國正在和新型冠狀病毒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

面對2020年開年的亂象,人們不禁要問:“世界怎麼了?”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其實,縱觀我們人類的歷史,任何歷史階段都無法擺脫災難的陰影,地震、海嘯、洪水、瘟疫,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一直在與各種各樣的災難做著鬥爭。面對災難,在人類的不同族群中,有人選擇逃離,有人選擇面對。而我們祖先的選擇,都變成了人類世代流傳的神話。所以,某種程度上,那些動人的神話傳說背後,也許隱藏著人類祖先的真實歷史。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對人類不同族群的神話傳說進行追溯後,我們很容易在其中找到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史前大洪水”。對於這場大洪水,世界上很多地方,比如中國、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印度、瑪雅等等地區和文明都發現了相關的傳說,看來這場洪水應該是人類上古時代所共同經歷的一次毀滅性的災難。

在這些不同的族群神話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莫過於西方《聖經》中的“諾亞方舟”和中國神話中的“大禹治水”了,他們反映了在面對人類共同的災難時,東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以及所做出的不同選擇。今天的話題,我們就從“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所談到的大洪水,以及東西方在面對大洪水時的行為選擇,來談談東西方歷史思想淵源上的差異。

一、東西方神話中的那場大洪水

在探討東西方歷史淵源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回顧一下“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這兩個神話故事。

“諾亞方舟”這個故事是出自《聖經·舊約·創世紀》中的一個神話。由於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偷吃了禁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園。後來亞當夏娃的長子該隱殺了次子亞伯,拉開了人類自相殘殺的序幕。亞當夏娃的後代遍佈世界但是無法和平相處。看來這個號是練廢了,上帝耶和華琢磨半天,決定換號重練。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上帝耶和華

上帝決定用洪水毀滅所有的人類,但是有一個人類讓上帝覺得還有搶救一下的必要,那就是諾亞。因為諾亞心地善良,忠實的信仰上帝。上帝就告訴了諾亞自己想要降下洪水毀滅人類,但是諾亞被允許建造一隻方舟,除了他自己的全家之外,還允許把每種動物帶一公一母上船來保全生命。後來方舟建成,上帝果然降下洪水毀滅世界,諾亞帶著自己家人和許多動物乘坐方舟在洪水中得以保全。這就是諾亞方舟故事的由來。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說完了“諾亞方舟”,我們再來看看“大禹治水”的故事。這個故事相比起諾亞方舟要更加複雜,因為這個故事是中國上古關於洪水的一系列神話中的一部分。按照我們中國人都知道的神話體系,洪水最初起源應該是共工撞斷了不周山,導致天塌下來一塊,把人間給淹了。於是有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的傳說。

在《淮南子·覽冥篇》是這樣記載這個傳說的:“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洪水。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女媧補天

這裡多說一句,女媧補天的材料五色石完工後還剩了不少,後來都變成了各大名著中的重要角色,比如說孫悟空據說就是女媧補天剩的石頭裡蹦出來的,賈寶玉據說也是五色石轉世,還有《封神演義》裡的石磯娘娘據說也是五色石變的,這要說起來就扯遠了,還是來說大禹治水。

女媧補天以後,天上終於不漏水了。可是人間已經流下來的這些洪水怎麼辦呢?在中國神話中,這個時期大概是堯帝在位,堯帝最初用了鯀(音同滾)治水,鯀的辦法就是四處建堤壩,結果洪水太多堵不住,最後堯帝真讓鯀滾了。後來舜帝繼位,啟用了鯀的兒子大禹來治水。大禹選擇和父親截然相反的路子,用“疏順導滯”的路子,利用水流的自然趨勢,疏通河道,引導洪水流入大海,平息了水患。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大禹治水

《史記·河渠書》是這樣記載大禹治水的:“禹抑洪水十三年······以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最終經過很多年的努力,終於將滔天的洪水導入大海,“九川既疏,九澤既灑,諸夏艾安,功施於三代。”老百姓終於可以安居樂業,而大禹也因為治水的功勳成為了一代君王。

其實,關於大洪水的神話在人類不同族群中有著廣泛的影響,遠遠不止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這兩個。梁啟超在1922年所作的《洪水考》中就曾經這樣討論這個問題:“古代洪水,非我國之偏災,而世界之公患也。最著者為猶太人之洪水神話。······而印度古典,亦言洪水。······希臘古史,則言有兩度洪水。······北歐日耳曼神話,亦言洪水。······此諸地者,散在五洲,血統不同,交通無路,而異喙同聲,戰慄斯禍,其為全地球共罹之災劫,殆無可疑。”意思就是世界各地都有關於洪水的神話,看來這個大洪水應該是全地球共同的災難。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這個傳說也在近代逐漸被考古發現所證實。1922年,英國考古隊在美索不達米亞沙漠地帶發現了蘇美爾古國吾珥城的遺址。在這個遺址的發掘過程中,考古隊發現了整整有2米多厚的乾淨黏土沉積層,經過對黏土的分析研究後表明,這層黏土屬於洪水沉積以後的淤泥。由此可見,這一代曾經發生了一場巨大的洪水,光是沉積的淤泥就有2米多厚,你就說這洪水得多大吧。

此外在中國的華南、歐洲以及北美地區,各國的地質學家不約而同的發現了一層海底濁流的沉積物,這很明顯是由海嘯造成的,這正是神話中的大洪水的直接證據。因此,根據上古神話和地質考古證據基本可以證明,地球在距今約1萬年前確實發生過一場足以毀滅人類的大洪水。

那麼,既然大洪水是真實的歷史存在,那麼東西方在面對這場洪水的行為選擇上,又有著什麼不同呢?從“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中,我們又能夠看到東西方思想中的什麼不同點呢?

二、東西方不同的選擇,昭示了神本主義和人本主義的不同

從“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中,反映了西方的神本主義思想和中國的人本主義思想的不同,由於這個不同,導致雙方對於洪水的起因,面對洪水的選擇,和神話故事的模式上都有著巨大的區別。

<strong>01 在洪水的起因方面

從上面我們對兩個神話的解讀來看,對於洪水因何而起,東西方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來闡述。

“諾亞方舟”的故事中,洪水的起因是因為上帝看到人類的罪惡決定毀滅人類。其中清晰的表現了西方的世界秩序,在神面前,人類處於完全被動的地位,神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決定人類是存在還是毀滅,而人類對於神的懲罰毫無招架和反抗能力。而人類是否生存,完全取決於上帝是否打算搶救你一下,比如諾亞就因為上帝的搶救,獲得了唯一的生存機會。這個解讀,毫無疑問是將神的地位擺到了無限崇高的地位,“以神為本”,這就是非常明顯的神本主義。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而在“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洪水的起因被歸結於一場意外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共工與祝融爭鬥,撞斷了不周山,才導致天漏水了。在這個傳說中,神的絕對權威不僅被大大弱化,神甚至還善良的幫助人類對抗洪水,比如女媧煉石補天,就是幫助人類堵住了洪水的源頭。中國神話中的神,具有的更多是博愛和悲憫,以及“救世”而不是“滅世”的善意行為,這背後是中國的“以人為本”的人本思想在神話中的體現

<strong>02 在面對洪水的選擇方面

在面對滔天的洪水,東西方神話中人物所採取的行為方式選擇也各不相同

諾亞方舟的故事中,諾亞所採取的行為方式是趨於被動等待的方式。最開始建造方舟,就是源於上帝的指示,連多長多寬用什麼木頭造都規定好了,諾亞所做的就是按照圖紙規劃施工。造好了船,選什麼動物,選多少,又是上帝的規定,諾亞來執行。洪水來了,諾亞一家子帶著一船動物只能躲在方舟裡,什麼也做不了,被動等待洪水退去和上帝傳來的信息。這麼看,上帝簡直就是個甲方啊。

而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大禹所採取的行為方式是主動行動的方式。中國神話中人並不是坐以待斃,而是主動與災難抗爭。從大禹的父親鯀開始,人們就在不斷尋求治理水患的方法。從鯀的“堵塞”方案到大禹的“疏導”方案,人類在不斷嘗試中找到了解決水災的方式。最後率領著民眾成功完成了“鑿龍門、劈伊闕、導黃河、治淮水”的宏偉工程。可以說,大禹治水的神話,詮釋了中國人面對天災時絕不服輸的精神。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strong>03 在故事模式方面

其實,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故事模式。

諾亞方舟的故事是西方神話或者寓言中經常出現的“原罪-懲罰-逃難-生還”的故事模式。這個模式往往是這樣的套路:人類有罪,然後神懲罰人類,但是也有個把幸運者會得到預警,他們可以通過逃難,在災難中得到生還。

比如在古希臘的丟卡利翁洪水神話就是這個套路,也有著人類貪婪不虔誠,宙斯降罪命令海神波塞冬用洪水淹沒世間,除了普羅米修斯的兒子丟卡利翁因為父親的提醒而躲在箱子裡倖免於難。這個故事的模式跟諾亞方舟的如出一轍。

西方的宗教傳統認為,人生來都是具有原罪的。因為人類有罪惡,所以神要懲罰人,人面對神雷霆之怒無從反抗,只能逃難,才有一絲生還的可能。因此人只能敬仰上帝,只能服從神的旨意。人們謙卑的承認自己對神的依賴,乞求神因為他們的虔誠而憐憫他們使其免遭各種威脅,從而能夠救贖自己的罪惡。

這種“贖罪”心理也是西方神話敘事之所以有這樣的模式的主要原因。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而大禹治水的故事則更像是一種宏觀敘事,其故事模式是典型的“災難-救災-重建”的模式。在中國的洪水神話中,洪水不是什麼神的懲罰,而是一種災難,是一種自然的現實產物。是災難那就得治理,所以我們的敘事更像一種災後重建的模式。

故事主角大禹的形象,也並不是什麼受神眷顧的好人,更像是一個帶領人民擺脫災難的領袖。這反應了我們傳統上更注重現實性,注重實事求是的人本思想。而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面對自然災難的時候,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治理災害,保衛自己生存的權利。

對此,梁啟超先生在《洪水考》中曾經這樣說道:“惟就其神話剖析比較之,亦可見彼我民族思想之淵源,從古即有差別。······彼中純視此等巨劫為出於一種不可抗力,絕非人事所能挽救,獲全者惟歸諸天幸。我則反是······蓋不甘屈服於自然,而常欲以人力抗制自然。我先民之特性,蓋如是也。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大禹治水雕塑

【懶龍說】

神話其實是我們所有文化、文學和歷史的源頭,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文化之根和精神的本源。它們反應了上古人類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神話既有著夢幻的色彩,又無法避免的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明記憶和精神內核。洪水神話,就是這樣一種在文明記憶深處留存的夢幻和現實交織的產物。

從以“諾亞方舟”為代表的西方洪水神話和以“大禹治水”為代表的中國洪水神話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當面對災難的時候,東西方在思維方式、行為選擇以及故事模式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西方往往推崇神本主義,認為災難是神對人類罪惡的懲罰,人在神面前無比渺小,只能被動承受神的怒火,依賴神的恩賜,乞求神的寬恕和救贖。而中國神話則體現著一種“以人為本”的思想。中國先民在面對災難的時候,不乞求什麼神的寬恕和救贖,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治理災害,勇往直前。

其實,除了大禹治水,含有中國人本主義精神元素的故事在我們的神話體系比比皆是——天裂了,我們就補天;海擋住我們,我們就填海;山擋住去路,我們就移山;太陽有十個,我們就射下九個來;天降洪水,我們就治水。我們的祖先遇到天災時候,往往都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努力與災難搏鬥。我們不祈求什麼神仙庇佑,我們只相信自己的雙手,我們從未向災難屈服,我們從不放棄希望。

有趣的是,在200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2012》中,好萊塢的編劇選擇將承載末世人類逃離希望的諾亞方舟放在中國建造。這固然有著取悅中國觀眾,示好中國市場的嫌疑,但是這種行為仍然明顯的體現出西方對於中國文化的無知。今天的中國人,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建立起“兩彈一星”的基地,在滴水成冰的東北開掘油田,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的凍土上修建鐵路,在茫茫大海上修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作為有著戰天鬥地傳統的中國人,我們不會躲在什麼勞什子諾亞方舟裡逃命,而是一定會選擇去做點什麼。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正如本次疫情一樣,我們用震驚世界的動員能力和難以置信的中國速度,在6000餘名建設者和近千臺大型機械夜以繼日的工作下,僅僅用10天就建造完成了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幾日之後,擁有1500張病床的雷神山醫院也投入使用。我們中國人再一次用自己的雙手,造就了一個新的神話。我們同時也盼望兩座醫院的相繼落成,能拯救更多同胞的寶貴生命。

所有人都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選擇諾亞方舟還是大禹治水?東西方神話中那場大洪水告訴我們什麼

最後,我想用電影《流浪地球》中最後的一句臺詞作為這篇文章的結束——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我想,這也許是我們從上古洪水神話中所應該汲取的力量吧。



參考文獻

1、《百年來洪水神話研究綜述》 鹿憶鹿 民間文化青年論壇

2、《從大禹治水到諾亞方舟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謝芸 石海英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年12月

3、《從洪水神話看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異》 李景琦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3月

4、 《鯀禹治水神話和諾亞方舟神話的同異比較》 徐露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報 2012年6月

5、《毀滅人類史前文明的大洪水》 華青明 發明與創新 2007年4月

6、《神話原型視域下的兩則洪水神話比較》 王雨 張一文 長春師範大學學報 2017年1月



感謝您關注頭條號“懶龍說”,如果您喜歡看我的文章,可以在評論下方與我留言交流,或者可以轉發朋友圈,甚至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讚賞”,為作者提供一點點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