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产剧角色落魄时仍然指甲干净、妆容精致?

墨娱


这个问题也是我对很多国产剧的质问之一。现在太多这样电视剧不断在产出。抗日神剧,仙侠神话爱情剧,等等。太过虚假,毫无真实感可言。

★抗日神剧,一度泛滥的电视剧类型。先不说历史还原度,剧情合理度。就看看题主所说的角色妆容。直接看图(这里不是黑吴奇隆哈)


这是抗日时期应有的妆容?在那个混乱又艰苦的战争年代,大家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打扮自己,只想着投入战斗,不会有心思给自己化妆打扮了,实在是不真实。


带点夸张的剧情,更有吸引力。一个66人灭一个团,手撕鬼子等神剧情。但至少人物妆容细节上能不能下点功夫?!当然这类题材电视剧也不乏好剧,如《亮剑》,很受欢迎的一部抗日剧,剧中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细心的观众可能看到了,他的衣服,妆容细节就做的够好够真实。据说为了拍好这个人物,他更是一个月不洗澡,不洗衣服,不洗头,看图

另外还有《我的团长我的团》也做的不错


★古装电视剧有的也称得上“神剧”,人物造型、服装,时尚又前卫。环境,道具,华丽堂璜。颜色闪瞎眼的服装、太怪异的发型、千脸一面的妆容。即便落魄最多也就脸上涂点道具灰吧。相信盛唐时期也没达到这个时尚潮流度吧。


人物服装设计在古装电视剧中对体现历史背景具有重要作用。但也要忠于历史事实。电视剧在人物服装设计时要尽量符合历史史实,新潮古装剧之所以那么受人喜欢,其主要原因是剧中化装造型具有时尚性,看起来不沉闷,它适当的加入了现代生活时尚的元素,使剧中的情景更加的生动,富有生命力。古装历史剧,古装武侠剧,古装神话剧及魔幻剧。不管是服装造型还是化装造型或者是发饰造型在新潮古装剧中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过分夸张给人的感觉就是虚假!



古装剧里,应真实,自然,注重细节。其实以前的古装电视剧不是这个样子的,演员们的造型和服装之类的都是经过考察的,衣服都是很精美的,妆容也是要贴合了人物的个性,不像是现在。
好了今天今天就说到这了。只希望以后拍出些更加贴近生活,真实写的电视剧。演员尽职,导演尽责。感谢阅读,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有不恰,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


经典好映像


电视剧里的"普通人"到底多有钱?

猪年已经过去一大半,还记得年初一段“啥是佩奇”的视频在朋友圈里疯狂刷屏。

看完动画片《小猪佩奇》之后,很多人表示:原来“佩奇”是个富二代。


他家里有独栋别墅,出门坐直升飞机、巴士、游艇,有自己的私人医生,还能带着好朋友去“白金汉宫”面见女王。

不仅是佩奇,很多我们熟知的国产影片中,也隐藏着很多“土豪家族”。

刚毕业,就能住高档小区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租房子。

朋友最近跟我说:“还记得中学时看的《爱情公寓》,将来我外出打工也要租这样的房子。”

在剧中,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合租了一套精美的四房二厅复式公寓。

除了上班,大家可以悠闲地在公寓里谈论爱情。可等到自己毕业后,朋友才发现:闯社会,真的很难。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每天上下班挤地铁,加班到晚上十二点。

他租的房子是城中村,算上厕所总共也就十平米。没有窗户,一天到晚只能开灯度日,家具常年失修,下水道还经常散发着无法描述的气味。

每当家里人打来电话嘘寒问暖,朋友都不好意思让家里人知道。日子过得多心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与朋友一起在魔都打拼的,还有《欢乐颂》里的三个普通年轻女孩。

在上海,她们能跟富二代、社会精英做邻居,还能租到一套带隔断的两室一厅,而且房东只给他们每人要3000元的房租。


出门就是地铁站,而且家具齐全,开车十几分钟就能到公司。这样的好房子,谁不想租到呢?

唱唱歌就能有月薪6万

谁家里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很多出来打工的毕业生都来自普通家庭,还有一些家境贫寒的大学生,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

还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因为依萍的苦难生活而流泪。

每逢遇到大雨,朋友圈里流行这样一个段子:“雨一直下,就跟依萍去找他爸要钱那晚一样大。”

就是那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依萍跑去陆家要钱,临行时,妈妈文佩嘱咐她:“不要把伞弄丢,一把伞要好几毛钱。”

到了陆家,依萍看见如萍新买的手镯花了20元。陆爸爸决定给依萍二十元生活费,可依萍张口就要了200元。

电视剧发生在1936年,那段时间上海的猪肉,每斤大约2角-2角3分钱,一银元可以买4-5斤猪肉。而现在,上海猪肉批发价在19元一斤。

换算下来,民国1元≈现在的95元。南方物价稍微高些,我们按照100元算:

一把伞在30元以内,如萍一个手镯要2000元,依萍要2万元生活费。

后来依萍没有要上钱,还被陆爸爸抽了一顿。当时,依萍发现妈妈还在帮助别人洗衣服,于是决定去秦五爷那里当歌女。

秦五爷给依萍开价,月薪100-200元,换算过来一个月要2万元。

依萍说:“我会成为这个大上海舞厅的台柱。”秦五爷就预支给她100元(现如今的一万元)月薪。

后来,依萍每天至少唱3首,折合现如今月薪6万元,分分钟就能拿到。

天价学区房不是梦

好不容易在大城市里站稳脚跟,结婚生子,还要为孩子的教育、学区房整日头疼。

还记得小时候看的《我爱我家》,我也曾梦想着有这一套房子。

傅老大儿子志国一家三口没有自己房子,跟老人一起住;二儿子志新30岁了还没有正经工作,也只能赖在家里睡客厅;加上上大学的小女儿小凡和小保姆,7口人全住在一起。

四室两厅一卫的大房子,居住面积不会小于95平。即使现在,在北京也能算得上一所豪宅。

上小学五年级的贾圆圆同学,在和平里四小上学,位于东城区。而且在26集,志新在“家门口”的青年湖和人打架掉进湖里。可以看出,一家人住在青年湖附近。

根据2017年的二手房数据,这样一套学区房,至少价值1000万。

小时候还经常看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也住着市里的三层花园别墅,按照面积300平算,至少要一两千万。

大头儿子一家住在上海,从附近的环境看,一家人有着面积相当大的庭院。虽然自家没有游泳池,想借用隔壁叔叔家的,也能看出一家住在富人区。

对于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也非常舍得花钱。因为儿子喜欢,小头爸爸带着他去做客轮、学骑马,到森林里学拉小提琴,玩滑翔翼。

上幼儿园时,大头儿子拿出围裙妈妈给他的一厚沓百元大钞,去给老师的学杂费。从百元钞的数量上,可以看出是相当好的幼儿园。

在动画片中,小头爸爸是桥梁设计师,围裙妈妈在百货公司上班。两人虽然工作都不属于赚大钱的级别,但是生活品质已经达到了富裕家庭的水平。

不排除他们的父辈们给予了一定经济上的帮助,也就是说,大头儿子很可能是“富三代”。

写在最后

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素材来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艺术家筛选,再创造。”

即使现实生活中一地鸡毛,在影视剧里还能给我们展现出丰富的一面。

毕竟,生活压力这么大,我们何必在电视剧里再演绎一遍呢?


小贝保险


这个问题说穿了一钱不值。主要是剧组从上到下都不够认真造成的。


娱眼有几个朋友不巧正是串剧组的。工作很复杂,副导演,剧务,化妆师,服装师等等不一而足。说实话,看他们的描述,娱眼对剧组的工作态度一度产生了怀疑。

至于角色落魄仍然妆容精致等破绽在严谨的剧组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我们看《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剧,都是非常真实的还原了当时的演员状态。《闯关东》,电影《红高粱》《黄土地》,也都是高度还原。这里主要原因是导演的要求。



导演要求高,做事一丝不苟,在细节出扣情节,自然让人所有人做事都要不马虎。这种情况,电影导演处理的更好。我们看《1942》《集结号》等,那种精细到每一处细节的情节,让人拍案叫绝。但电视剧,因为制作周期比较长,就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演员大牌,大牌演员拍电视剧,排场大,很多人都要细心呵护。演员的意志凌驾于剧组的意志,自然也会造成化妆造型随意糊弄下。导演拍摄时注意一点也就有了。



化妆造型师的不专业。这就回到了我们之前的话题。很多化妆造型是,服装道具都不算特别专业,尤其化妆造型师。大多是临时拉来的草台班子。他们专业度本就不够,剧组要求不严格,演员惹不起。自然会漏洞百出。

所以一个专业负责任的大剧,一定要全方位的专业,容不得一点失误,不然只能露怯在观众面前。

娱眼看娱乐,大同与不同。欢迎关注。欢迎吐槽。


娱眼看娱乐


作为观众,只能无奈的说一声早已见怪不怪了。早年还在为电视剧中明明落魄不堪沦为乞丐的主角或主配角依然面容靓丽干净感到惊奇,不仅仅乞丐服饰没有丝毫脏破旧,就连脸上都画着精致妆容,俨然一副乞丐中的霸主姿态。后来看剧发现越来越多这样的情节,服化道都是这个效果,稍微走点心的能够在衣服上多加点补丁,多拉坏点布料,脸上再摸几道黑灰都算是不错的乞丐装了。就是这样“高水准”的国产电视剧,尤其是国产偶像剧一天天在观众面前播映。很明显,现在的编剧导演已经觉得没有必要把服化道搞得这么细致了,基本意思达到了就可以。又或者有些当红小花在饰演角色剧情时太过矫情,不肯为戏付出,不管何时出场都要漂漂亮亮帅气无比才不枉自己身为偶像的身份。

当然,我并不认同提问配图中的赵丽颖属于这一类,赵丽颖在拍戏上能吃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里指一部分例如拍洗澡戏份都要用矿泉水的那种明星,实在大牌的令人讨厌。

国产电视剧如此糊弄人,把观众当三岁小孩,还好每年都有认真拍电影的人,娱乐圈也不乏一些敬业的演员肯为演艺事业付出,所以作为观众纵然电视剧已经让人绝望,不妨期待期待电影。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电影的专业感高级感总是凌驾于电视剧之上,这一局应该输的心服口服。希望电视剧的投资商制作单位导演等等关键方能够早点醒悟。


晓娱


现如今,提到国产剧三个字,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一笑而过,还是咧着嘴角呵呵哒?

如何看待国产剧角色落魄时仍然指甲干净、妆容精致?我觉得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就是市场和演员。

市场

互联网的兴起,让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起来,从衣食住行,再到休闲娱乐,人们追求的都是快餐文化,在这种大环境下,从影视制作人到消费的观众,都在发生着快速变化。

现在一部电视剧的制作周期从拍摄到上映顶多也就是几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做到面面精致俱到,重利的影视投资人为了节约成本缩短周期,细枝末节的事情能含糊就含糊过去。


观众受现在国产剧的荼毒,看剧都会再抱着正确的心态了,追剧不再注重剧情演员演技什么的了,只要在看剧时能暂时忘记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就行,是正剧是狗血言情剧都行,哪里还会注意什么角色落魄时的这些细节。

演员

现在的演员,还是叫明星吧,他们赚钱非常容易,随便唱一首歌出席一场活动,就是上百万的报酬,而且架子比谁都大,还不能得罪他们,不然小心粉丝能骂道祖宗十八代都不得安生。有人捧着,有钱赚着,谁都不愿意真正去受那个苦,意思意思就行了,得过且过。

现在还有一个现象就是颜值第一,演技什么的往后排,落魄扮丑就要颠覆原来玉树临风冰清玉洁的形象,靠颜值吃饭的人当然不愿意了,所以很“干净”的落魄越来越普遍了。


冷雨下檐


一句话,这就是明星和演员区别。

脸面、着装、身体这是明星吃饭的家伙,而演员更多看中的是演技、是艺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黄渤。

相貌并不出众,不是什么小鲜肉,但仍然靠着自己敬业的态度和扎实的演技,成为中国票房百亿先生。


《斗牛》剧照,已经沦为我们的表情包。

剧组的人员配置情况、专业程度。

一个电影是否成功,导演演员是功不可没的。

一个成熟的剧组,道具场务也是需要把细节负责到位的。

化妆师简单的喷上点泥土,就能代表你是在地里摸爬滚打的人物形象了?

这也太不专业了吧。

成熟的人员配置,负责演职人员,才能制作出好的作品。

导演的压力、明星的诉求。

当然国产电视剧中,有几个导演是赫赫有名的,不都得靠着小鲜肉或者当红花旦拉收视率么?

当明星提出诉求之后,导演可以不答应么?

剧组之中演员和导演是怎么相处,咱们可就不得而知啦。

某某影星在剧组仗着自己当红,任意更改拍摄更改剧本,这样的消息屡见不鲜。

在这边推荐部电影,讲述电影人尊重自己的职业,用心拍好制作好自己的作品。

《心情直播不NG》

《摄影机不要停》

中国电影或者中国电视剧,要想再次冲击一个新的高度。

细节问题,当红影视明星的调配问题、演职人员的专业程度等等,

唯有把每一个细节处理好,用心制作,才会有受更多观众喜欢的影视作品。


二话影评


每次看到电视剧中的角色落魄时仍然指甲干净、妆容精致,就觉得好假。

试想一下,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过得很落魄,那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就算不是灰头土脸,应该也是脸上愁云惨淡,无心化妆,素颜生活,而不是画着精致的妆,指甲干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感觉。

电视剧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导演制片出于考虑画面的唯美,让演员即使落魄,依然看起来干干净净,美丽帅气,使得画面比较美观,更能吸引观众。虽然他们出于好的想法,希望观众看到的是美好的画面,但是这就有点不真实了,不符合一个人落魄的情境,会让人出戏。


另一方面可能是演员自己要求的,有些演员比较爱惜自己的形象,不想穿脏衣服,不想化难看的妆容。还有就是一些耍大牌的明星,仗着自己有点名气,不仅要天价片酬,还各种附加要求,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曾经看到一篇报道说十八线明星演跳水戏,居然嫌弃湖里的水脏,要用纯净水来拍,真是作的可以,咋不上天呢,这样的演员根本就不该启用。

陈道明说过,演戏是演员的职业,冬天在水里拍戏,夏天穿大皮袄拍戏,这些都是演员的本分,你做着这份职业,拿着这份收入,就应该这么做,而不是各种嫌弃,不然这就是职业道德的问题了。

希望以后的国产剧能创作好的剧本,剧情符合现实,启用敬业的演员,拍出有质量好看的电视剧作品。


冰凌无瑕


好剧究竟需要哪些条件?

或许是优良的剧本、或许是合适的演员,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需要诚意的关键要素——细节。

拿一部非常成功的美剧《权力的游戏》举例:

剧中某个出场两分钟的小角色背后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家族历史,每一件戏服上的刺绣都精美绝伦的,并带有自己家族的鲜明特色。

拿小玫瑰举例,在玫瑰家的全盛时期,所有衣服都采用大量金线玫瑰的元素,(可参考下图中小玫瑰腰间的玫瑰)并运用鲜明活泼的色彩,小玫瑰开放张扬的礼服也暗示出了她想要向上爬的野心。

再说说瑟曦,她的第一次出场是在荒芜的北境,雍容华丽的礼裙不仅能显示出自身的高贵,还带着一定对北境人民的不屑。

在之后的剧情中,配饰也以夸张的金饰为主,还时不时和乔弗里穿穿相同的元素,这时的她有着对变态儿子的妥协和追随。

但随着家族势力的变动和悲惨的人生经历,瑟曦的服装开始以黑色为主,这也正是瑟曦从“王后”到“女王”的内心改变。

最后一次瑟曦穿上鲜嫩的粉色裙子是在迎接女儿回来的时候,弥赛拉是她内心最后的温暖和希望,但她等来的,却是女儿冰冷的尸体。

在这之后,瑟曦彻底黑化,只穿深色的衣服,并加入了大量硬派军人风格的元素。

仅仅是戏服都能有这么大的名堂,可见权游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它包括了优秀的剧本,精湛的选角,丰厚的故事背景,以及对细节近乎完美的追求。

我们在惊叹权游的同时,也会将它和国内的热门剧集进行对比,中国并不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我们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文化底蕴。

但在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中,能够对细节精益求精,并可以代表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却少之又少。

相反,电视上更多的是被大量的小鲜肉“霸屏”尴尬演技。所以题主所说的落魄时依然指甲干净、妆容精致便是剧组极大程度上对细节的忽略。


神的电视机


这个问题有一个永远的教师:话剧皇帝石挥,够大牌了吧?但为了演好一个乞丐,他到大街上直接拿他的衣服和乞丐换!

油腻腻的,爬满了虱子,其触觉嗅觉的感受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教师:大明星赵丹为了演好鲁迅,生活中一直穿着鲁迅那种长衫,也不怕公交车上的人们掩口而笑。

结果赵丹一辈子没演成鲁迅。

据说赵丹曾经为没演成某角色而失声痛哭。

过去,提倡演员体验生活,演工农兵就得真真实实当工农兵,衣食住行不得作假,和真正的工农兵一道,而且要保证相当的时间长度。

所以,大小姐上官云珠和张鸿眉(《小城之春》里那个城市少女)演起游击队员来,显得原生态,土得掉渣。

现在那些假模假式的表演真让人感慨万端啊!


大悔忆智冰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都是导演的宽容和放纵(其实是不负责任)造成的!国产影视在质量问题上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细节处理上出现很多明显不符合常理的破绽,假如发起一个影视评论,让观众来找“刺”,肯定是“井喷式的”!光我就能给它找出200条!

例一:战场上的女战士或者是国军特工都是装扮整洁、一丝不苟、一尘不染;(这是不可能的)

例二:追到敌人军官和重要人物后,一般是不开枪的,而是先对话,再然后就是同时扔掉武器单打独斗,打个你死我活,秀秀肌肉;(这里应该是当场击毙或是押走)

例三:看到敌人打中同志后,急忙一下击倒敌人,但不管他死没死就只顾去抱起战友来呼叫,最后又让还没死掉的敌人背后打了黒枪;(应该考虑到周围安全)

例四:国军特工们在执行任务时(追击或是逃脱时)都是穿着皮鞋笨拙的跑着,现在扮演的的警察也是这样;看着都累。(执行任务要着便装、便鞋)

例五:不论游击队员还是军人,在一些场合都是经常吵架抬杠的,个个争的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军人一般不这样)

例六:不论国军还是我军,都有两个男人同时喜欢、追逐一个女的,同样更有两个以上女人都偷偷的爱上一个男的 ,并因为他而互相吃“醋”、争风,整个在上演“战火中的爱情”;(战争有时会对爱情说“不”)

例七:不论武林高手还是一般人在搏斗、比武时(结束后切换的镜头),大多看不出“累”来:脸上表情坦然自若、呼吸均匀;(武功再高也是累)

例八:不论何时,不管是战士还是干部,有心事或是出发前,都是到战友坟前烧香(或是父母、兄妹)没完没了的回忆着、诉说着,有的还要和他(她)“喝”上几口……(不能都这样)

例九:剧中很多演员的内心独白(心里话,想的),有些还是保密或是不宜说出口的,这种情况应该是演员的心理活动应该用画外音表示的,而导演却偏偏让他张着口说出来……(与故事情节不协调)

例十:两个人谈话片刻,往往都是一个人站起来,或是看着窗外,背对着对方继续说……(这样的镜头很多,不很明白有何意义)

…………

没了?还有,不想说了!

真心希望导演们能够再认真一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