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產劇角色落魄時仍然指甲乾淨、妝容精緻?

墨娛


這個問題也是我對很多國產劇的質問之一。現在太多這樣電視劇不斷在產出。抗日神劇,仙俠神話愛情劇,等等。太過虛假,毫無真實感可言。

★抗日神劇,一度氾濫的電視劇類型。先不說歷史還原度,劇情合理度。就看看題主所說的角色妝容。直接看圖(這裡不是黑吳奇隆哈)


這是抗日時期應有的妝容?在那個混亂又艱苦的戰爭年代,大家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打扮自己,只想著投入戰鬥,不會有心思給自己化妝打扮了,實在是不真實。


帶點誇張的劇情,更有吸引力。一個66人滅一個團,手撕鬼子等神劇情。但至少人物妝容細節上能不能下點功夫?!當然這類題材電視劇也不乏好劇,如《亮劍》,很受歡迎的一部抗日劇,劇中李幼斌飾演的李雲龍,細心的觀眾可能看到了,他的衣服,妝容細節就做的夠好夠真實。據說為了拍好這個人物,他更是一個月不洗澡,不洗衣服,不洗頭,看圖

另外還有《我的團長我的團》也做的不錯


★古裝電視劇有的也稱得上“神劇”,人物造型、服裝,時尚又前衛。環境,道具,華麗堂璜。顏色閃瞎眼的服裝、太怪異的髮型、千臉一面的妝容。即便落魄最多也就臉上塗點道具灰吧。相信盛唐時期也沒達到這個時尚潮流度吧。


人物服裝設計在古裝電視劇中對體現歷史背景具有重要作用。但也要忠於歷史事實。電視劇在人物服裝設計時要儘量符合歷史史實,新潮古裝劇之所以那麼受人喜歡,其主要原因是劇中化裝造型具有時尚性,看起來不沉悶,它適當的加入了現代生活時尚的元素,使劇中的情景更加的生動,富有生命力。古裝歷史劇,古裝武俠劇,古裝神話劇及魔幻劇。不管是服裝造型還是化裝造型或者是髮飾造型在新潮古裝劇中都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但過分誇張給人的感覺就是虛假!



古裝劇裡,應真實,自然,注重細節。其實以前的古裝電視劇不是這個樣子的,演員們的造型和服裝之類的都是經過考察的,衣服都是很精美的,妝容也是要貼合了人物的個性,不像是現在。
好了今天今天就說到這了。只希望以後拍出些更加貼近生活,真實寫的電視劇。演員盡職,導演盡責。感謝閱讀,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有不恰,歡迎評論區留言補充。


經典好映像


電視劇裡的"普通人"到底多有錢?

豬年已經過去一大半,還記得年初一段“啥是佩奇”的視頻在朋友圈裡瘋狂刷屏。

看完動畫片《小豬佩奇》之後,很多人表示:原來“佩奇”是個富二代。


他家裡有獨棟別墅,出門坐直升飛機、巴士、遊艇,有自己的私人醫生,還能帶著好朋友去“白金漢宮”面見女王。

不僅是佩奇,很多我們熟知的國產影片中,也隱藏著很多“土豪家族”。

剛畢業,就能住高檔小區

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面臨的第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租房子。

朋友最近跟我說:“還記得中學時看的《愛情公寓》,將來我外出打工也要租這樣的房子。”

在劇中,一群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起合租了一套精美的四房二廳複式公寓。

除了上班,大家可以悠閒地在公寓裡談論愛情。可等到自己畢業後,朋友才發現:闖社會,真的很難。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已經三年了。每天上下班擠地鐵,加班到晚上十二點。

他租的房子是城中村,算上廁所總共也就十平米。沒有窗戶,一天到晚只能開燈度日,傢俱常年失修,下水道還經常散發著無法描述的氣味。

每當家裡人打來電話噓寒問暖,朋友都不好意思讓家裡人知道。日子過得多心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與朋友一起在魔都打拼的,還有《歡樂頌》裡的三個普通年輕女孩。

在上海,她們能跟富二代、社會精英做鄰居,還能租到一套帶隔斷的兩室一廳,而且房東只給他們每人要3000元的房租。


出門就是地鐵站,而且傢俱齊全,開車十幾分鍾就能到公司。這樣的好房子,誰不想租到呢?

唱唱歌就能有月薪6萬

誰家裡的錢也不是大風吹來的,很多出來打工的畢業生都來自普通家庭,還有一些家境貧寒的大學生,更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

還記得小時候,我經常因為依萍的苦難生活而流淚。

每逢遇到大雨,朋友圈裡流行這樣一個段子:“雨一直下,就跟依萍去找他爸要錢那晚一樣大。”

就是那個狂風暴雨的夜晚,依萍跑去陸家要錢,臨行時,媽媽文佩囑咐她:“不要把傘弄丟,一把傘要好幾毛錢。”

到了陸家,依萍看見如萍新買的手鐲花了20元。陸爸爸決定給依萍二十元生活費,可依萍張口就要了200元。

電視劇發生在1936年,那段時間上海的豬肉,每斤大約2角-2角3分錢,一銀元可以買4-5斤豬肉。而現在,上海豬肉批發價在19元一斤。

換算下來,民國1元≈現在的95元。南方物價稍微高些,我們按照100元算:

一把傘在30元以內,如萍一個手鐲要2000元,依萍要2萬元生活費。

後來依萍沒有要上錢,還被陸爸爸抽了一頓。當時,依萍發現媽媽還在幫助別人洗衣服,於是決定去秦五爺那裡當歌女。

秦五爺給依萍開價,月薪100-200元,換算過來一個月要2萬元。

依萍說:“我會成為這個大上海舞廳的臺柱。”秦五爺就預支給她100元(現如今的一萬元)月薪。

後來,依萍每天至少唱3首,摺合現如今月薪6萬元,分分鐘就能拿到。

天價學區房不是夢

好不容易在大城市裡站穩腳跟,結婚生子,還要為孩子的教育、學區房整日頭疼。

還記得小時候看的《我愛我家》,我也曾夢想著有這一套房子。

傅老大兒子志國一家三口沒有自己房子,跟老人一起住;二兒子志新30歲了還沒有正經工作,也只能賴在家裡睡客廳;加上上大學的小女兒小凡和小保姆,7口人全住在一起。

四室兩廳一衛的大房子,居住面積不會小於95平。即使現在,在北京也能算得上一所豪宅。

上小學五年級的賈圓圓同學,在和平里四小上學,位於東城區。而且在26集,志新在“家門口”的青年湖和人打架掉進湖裡。可以看出,一家人住在青年湖附近。

根據2017年的二手房數據,這樣一套學區房,至少價值1000萬。

小時候還經常看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也住著市裡的三層花園別墅,按照面積300平算,至少要一兩千萬。

大頭兒子一家住在上海,從附近的環境看,一家人有著面積相當大的庭院。雖然自家沒有游泳池,想借用隔壁叔叔家的,也能看出一家住在富人區。

對於兒子,小頭爸爸和圍裙媽媽也非常捨得花錢。因為兒子喜歡,小頭爸爸帶著他去做客輪、學騎馬,到森林裡學拉小提琴,玩滑翔翼。

上幼兒園時,大頭兒子拿出圍裙媽媽給他的一厚沓百元大鈔,去給老師的學雜費。從百元鈔的數量上,可以看出是相當好的幼兒園。

在動畫片中,小頭爸爸是橋樑設計師,圍裙媽媽在百貨公司上班。兩人雖然工作都不屬於賺大錢的級別,但是生活品質已經達到了富裕家庭的水平。

不排除他們的父輩們給予了一定經濟上的幫助,也就是說,大頭兒子很可能是“富三代”。

寫在最後

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藝術素材來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藝術家篩選,再創造。”

即使現實生活中一地雞毛,在影視劇裡還能給我們展現出豐富的一面。

畢竟,生活壓力這麼大,我們何必在電視劇裡再演繹一遍呢?


小貝保險


這個問題說穿了一錢不值。主要是劇組從上到下都不夠認真造成的。


娛眼有幾個朋友不巧正是串劇組的。工作很複雜,副導演,劇務,化妝師,服裝師等等不一而足。說實話,看他們的描述,娛眼對劇組的工作態度一度產生了懷疑。

至於角色落魄仍然妝容精緻等破綻在嚴謹的劇組是不大可能出現的。我們看《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劇,都是非常真實的還原了當時的演員狀態。《闖關東》,電影《紅高粱》《黃土地》,也都是高度還原。這裡主要原因是導演的要求。



導演要求高,做事一絲不苟,在細節出扣情節,自然讓人所有人做事都要不馬虎。這種情況,電影導演處理的更好。我們看《1942》《集結號》等,那種精細到每一處細節的情節,讓人拍案叫絕。但電視劇,因為製作週期比較長,就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演員大牌,大牌演員拍電視劇,排場大,很多人都要細心呵護。演員的意志凌駕於劇組的意志,自然也會造成化妝造型隨意糊弄下。導演拍攝時注意一點也就有了。



化妝造型師的不專業。這就回到了我們之前的話題。很多化妝造型是,服裝道具都不算特別專業,尤其化妝造型師。大多是臨時拉來的草臺班子。他們專業度本就不夠,劇組要求不嚴格,演員惹不起。自然會漏洞百出。

所以一個專業負責任的大劇,一定要全方位的專業,容不得一點失誤,不然只能露怯在觀眾面前。

娛眼看娛樂,大同與不同。歡迎關注。歡迎吐槽。


娛眼看娛樂


作為觀眾,只能無奈的說一聲早已見怪不怪了。早年還在為電視劇中明明落魄不堪淪為乞丐的主角或主配角依然面容靚麗乾淨感到驚奇,不僅僅乞丐服飾沒有絲毫髒破舊,就連臉上都畫著精緻妝容,儼然一副乞丐中的霸主姿態。後來看劇發現越來越多這樣的情節,服化道都是這個效果,稍微走點心的能夠在衣服上多加點補丁,多拉壞點布料,臉上再摸幾道黑灰都算是不錯的乞丐裝了。就是這樣“高水準”的國產電視劇,尤其是國產偶像劇一天天在觀眾面前播映。很明顯,現在的編劇導演已經覺得沒有必要把服化道搞得這麼細緻了,基本意思達到了就可以。又或者有些當紅小花在飾演角色劇情時太過矯情,不肯為戲付出,不管何時出場都要漂漂亮亮帥氣無比才不枉自己身為偶像的身份。

當然,我並不認同提問配圖中的趙麗穎屬於這一類,趙麗穎在拍戲上能吃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裡指一部分例如拍洗澡戲份都要用礦泉水的那種明星,實在大牌的令人討厭。

國產電視劇如此糊弄人,把觀眾當三歲小孩,還好每年都有認真拍電影的人,娛樂圈也不乏一些敬業的演員肯為演藝事業付出,所以作為觀眾縱然電視劇已經讓人絕望,不妨期待期待電影。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電影的專業感高級感總是凌駕於電視劇之上,這一局應該輸的心服口服。希望電視劇的投資商製作單位導演等等關鍵方能夠早點醒悟。


曉娛


現如今,提到國產劇三個字,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一笑而過,還是咧著嘴角呵呵噠?

如何看待國產劇角色落魄時仍然指甲乾淨、妝容精緻?我覺得最主要的兩個原因就是市場和演員。

市場

互聯網的興起,讓人們獲得信息的渠道變得多樣化起來,從衣食住行,再到休閒娛樂,人們追求的都是快餐文化,在這種大環境下,從影視製作人到消費的觀眾,都在發生著快速變化。

現在一部電視劇的製作週期從拍攝到上映頂多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怎麼可能做到面面精緻俱到,重利的影視投資人為了節約成本縮短週期,細枝末節的事情能含糊就含糊過去。


觀眾受現在國產劇的荼毒,看劇都會再抱著正確的心態了,追劇不再注重劇情演員演技什麼的了,只要在看劇時能暫時忘記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壓力就行,是正劇是狗血言情劇都行,哪裡還會注意什麼角色落魄時的這些細節。

演員

現在的演員,還是叫明星吧,他們賺錢非常容易,隨便唱一首歌出席一場活動,就是上百萬的報酬,而且架子比誰都大,還不能得罪他們,不然小心粉絲能罵道祖宗十八代都不得安生。有人捧著,有錢賺著,誰都不願意真正去受那個苦,意思意思就行了,得過且過。

現在還有一個現象就是顏值第一,演技什麼的往後排,落魄扮醜就要顛覆原來玉樹臨風冰清玉潔的形象,靠顏值吃飯的人當然不願意了,所以很“乾淨”的落魄越來越普遍了。


冷雨下簷


一句話,這就是明星和演員區別。

臉面、著裝、身體這是明星吃飯的傢伙,而演員更多看中的是演技、是藝術。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黃渤。

相貌並不出眾,不是什麼小鮮肉,但仍然靠著自己敬業的態度和紮實的演技,成為中國票房百億先生。


《鬥牛》劇照,已經淪為我們的表情包。

劇組的人員配置情況、專業程度。

一個電影是否成功,導演演員是功不可沒的。

一個成熟的劇組,道具場務也是需要把細節負責到位的。

化妝師簡單的噴上點泥土,就能代表你是在地裡摸爬滾打的人物形象了?

這也太不專業了吧。

成熟的人員配置,負責演職人員,才能製作出好的作品。

導演的壓力、明星的訴求。

當然國產電視劇中,有幾個導演是赫赫有名的,不都得靠著小鮮肉或者當紅花旦拉收視率麼?

當明星提出訴求之後,導演可以不答應麼?

劇組之中演員和導演是怎麼相處,咱們可就不得而知啦。

某某影星在劇組仗著自己當紅,任意更改拍攝更改劇本,這樣的消息屢見不鮮。

在這邊推薦部電影,講述電影人尊重自己的職業,用心拍好製作好自己的作品。

《心情直播不NG》

《攝影機不要停》

中國電影或者中國電視劇,要想再次衝擊一個新的高度。

細節問題,當紅影視明星的調配問題、演職人員的專業程度等等,

唯有把每一個細節處理好,用心製作,才會有受更多觀眾喜歡的影視作品。


二話影評


每次看到電視劇中的角色落魄時仍然指甲乾淨、妝容精緻,就覺得好假。

試想一下,現實生活中,一個人過得很落魄,那這個人給人的感覺就算不是灰頭土臉,應該也是臉上愁雲慘淡,無心化妝,素顏生活,而不是畫著精緻的妝,指甲乾淨,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感覺。

電視劇中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導演製片出於考慮畫面的唯美,讓演員即使落魄,依然看起來乾乾淨淨,美麗帥氣,使得畫面比較美觀,更能吸引觀眾。雖然他們出於好的想法,希望觀眾看到的是美好的畫面,但是這就有點不真實了,不符合一個人落魄的情境,會讓人出戏。


另一方面可能是演員自己要求的,有些演員比較愛惜自己的形象,不想穿髒衣服,不想化難看的妝容。還有就是一些耍大牌的明星,仗著自己有點名氣,不僅要天價片酬,還各種附加要求,不能這樣,不能那樣。曾經看到一篇報道說十八線明星演跳水戲,居然嫌棄湖裡的水髒,要用純淨水來拍,真是作的可以,咋不上天呢,這樣的演員根本就不該啟用。

陳道明說過,演戲是演員的職業,冬天在水裡拍戲,夏天穿大皮襖拍戲,這些都是演員的本分,你做著這份職業,拿著這份收入,就應該這麼做,而不是各種嫌棄,不然這就是職業道德的問題了。

希望以後的國產劇能創作好的劇本,劇情符合現實,啟用敬業的演員,拍出有質量好看的電視劇作品。


冰凌無瑕


好劇究竟需要哪些條件?

或許是優良的劇本、或許是合適的演員,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需要誠意的關鍵要素——細節。

拿一部非常成功的美劇《權力的遊戲》舉例:

劇中某個出場兩分鐘的小角色背後都有著自己精彩的家族歷史,每一件戲服上的刺繡都精美絕倫的,並帶有自己家族的鮮明特色。

拿小玫瑰舉例,在玫瑰家的全盛時期,所有衣服都採用大量金線玫瑰的元素,(可參考下圖中小玫瑰腰間的玫瑰)並運用鮮明活潑的色彩,小玫瑰開放張揚的禮服也暗示出了她想要向上爬的野心。

再說說瑟曦,她的第一次出場是在荒蕪的北境,雍容華麗的禮裙不僅能顯示出自身的高貴,還帶著一定對北境人民的不屑。

在之後的劇情中,配飾也以誇張的金飾為主,還時不時和喬弗裡穿穿相同的元素,這時的她有著對變態兒子的妥協和追隨。

但隨著家族勢力的變動和悲慘的人生經歷,瑟曦的服裝開始以黑色為主,這也正是瑟曦從“王后”到“女王”的內心改變。

最後一次瑟曦穿上鮮嫩的粉色裙子是在迎接女兒回來的時候,彌賽拉是她內心最後的溫暖和希望,但她等來的,卻是女兒冰冷的屍體。

在這之後,瑟曦徹底黑化,只穿深色的衣服,並加入了大量硬派軍人風格的元素。

僅僅是戲服都能有這麼大的名堂,可見權遊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它包括了優秀的劇本,精湛的選角,豐厚的故事背景,以及對細節近乎完美的追求。

我們在驚歎權遊的同時,也會將它和國內的熱門劇集進行對比,中國並不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度,我們有著這個世界上最為珍貴的文化底蘊。

但在現如今的影視作品中,能夠對細節精益求精,並可以代表中國特色的優秀作品卻少之又少。

相反,電視上更多的是被大量的小鮮肉“霸屏”尷尬演技。所以題主所說的落魄時依然指甲乾淨、妝容精緻便是劇組極大程度上對細節的忽略。


神的電視機


這個問題有一個永遠的教師:話劇皇帝石揮,夠大牌了吧?但為了演好一個乞丐,他到大街上直接拿他的衣服和乞丐換!

油膩膩的,爬滿了蝨子,其觸覺嗅覺的感受可想而知。

還有一個教師:大明星趙丹為了演好魯迅,生活中一直穿著魯迅那種長衫,也不怕公交車上的人們掩口而笑。

結果趙丹一輩子沒演成魯迅。

據說趙丹曾經為沒演成某角色而失聲痛哭。

過去,提倡演員體驗生活,演工農兵就得真真實實當工農兵,衣食住行不得作假,和真正的工農兵一道,而且要保證相當的時間長度。

所以,大小姐上官雲珠和張鴻眉(《小城之春》裡那個城市少女)演起游擊隊員來,顯得原生態,土得掉渣。

現在那些假模假式的表演真讓人感慨萬端啊!


大悔憶智冰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這都是導演的寬容和放縱(其實是不負責任)造成的!國產影視在質量問題上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在細節處理上出現很多明顯不符合常理的破綻,假如發起一個影視評論,讓觀眾來找“刺”,肯定是“井噴式的”!光我就能給它找出200條!

例一:戰場上的女戰士或者是國軍特工都是裝扮整潔、一絲不苟、一塵不染;(這是不可能的)

例二:追到敵人軍官和重要人物後,一般是不開槍的,而是先對話,再然後就是同時扔掉武器單打獨鬥,打個你死我活,秀秀肌肉;(這裡應該是當場擊斃或是押走)

例三:看到敵人打中同志後,急忙一下擊倒敵人,但不管他死沒死就只顧去抱起戰友來呼叫,最後又讓還沒死掉的敵人背後打了黒槍;(應該考慮到周圍安全)

例四:國軍特工們在執行任務時(追擊或是逃脫時)都是穿著皮鞋笨拙的跑著,現在扮演的的警察也是這樣;看著都累。(執行任務要著便裝、便鞋)

例五:不論游擊隊員還是軍人,在一些場合都是經常吵架抬槓的,個個爭的面紅耳赤,誰也不服誰;(軍人一般不這樣)

例六:不論國軍還是我軍,都有兩個男人同時喜歡、追逐一個女的,同樣更有兩個以上女人都偷偷的愛上一個男的 ,並因為他而互相吃“醋”、爭風,整個在上演“戰火中的愛情”;(戰爭有時會對愛情說“不”)

例七:不論武林高手還是一般人在搏鬥、比武時(結束後切換的鏡頭),大多看不出“累”來:臉上表情坦然自若、呼吸均勻;(武功再高也是累)

例八:不論何時,不管是戰士還是幹部,有心事或是出發前,都是到戰友墳前燒香(或是父母、兄妹)沒完沒了的回憶著、訴說著,有的還要和他(她)“喝”上幾口……(不能都這樣)

例九:劇中很多演員的內心獨白(心裡話,想的),有些還是保密或是不宜說出口的,這種情況應該是演員的心理活動應該用畫外音表示的,而導演卻偏偏讓他張著口說出來……(與故事情節不協調)

例十:兩個人談話片刻,往往都是一個人站起來,或是看著窗外,背對著對方繼續說……(這樣的鏡頭很多,不很明白有何意義)

…………

沒了?還有,不想說了!

真心希望導演們能夠再認真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