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的一瓶飲料,自己不喝帶回去給小孩,你們怎樣看待這同事?

提問官


我也曾做過這事,有點不好意思,偷偷帶回去的。別的同事,有些是喝幾口扔了,我有點心疼[捂臉]


小葉朝天


我就是你眼中的這樣的同事。辦公室誰給我一瓶飲料或一些比較少見的小零食,我會自己不吃帶回家給我八歲的兒子。不是因為家裡買不起,小康家庭,一個孩子,條件還行。只是喜歡開門孩子看到媽媽遞給他零食的那份喜悅。雖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孩子的世界就是這樣容易滿足的,看著他笑眯眯的小臉,說哇媽媽又給我帶吃的了,我內心就特別滿足。比自己吃了還要滿足10000倍,這大概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吧。無關其他


風信子1314


前幾年我送外賣的時候,偶爾客戶也會給我飲料小食品表達謝意,我一般都會帶回去,給孩子和媳婦,那幾年我幾乎沒有喝過飲料,因為媳婦和孩子都愛喝,我能忍住。最關鍵的問題是,那時候經濟緊張。

去年我換了工作,又回到電氣工程方面做工程師,春節前公司發的飲料,我和家人共飲,有種幸福感。錢不那麼緊了,自己也放鬆一下。

如果現在客戶遞給我飲料,我大概率會喝掉,因為這和公司形象有關,我在工作,就要為公司負責。但如果是在單位,我可能會帶回去,給兒子喝,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用行動告訴他,爸爸心裡有他,讓他懂得什麼叫愛。


錢淮文學號


1.

先講兩個真實的小故事。

故事一:

70年代初期,父母大學畢業支援三線去了一家兵工廠工作,那個時候大家的條件都不好,但是因為我剛出生的時候,父親就生了一場大病,幾年上不了班,北京、上海等地到處去看病,還欠了一屁股債。

80年代初期,我上幼兒園,比我大三歲的哥哥剛上小學。有一次,哥哥班上過“六一”兒童節,每個小朋友發了一個蘋果,一小袋子瓜子和糖果。別的孩子拿到後,直接就吃了。而懂事的哥哥,一點沒吃,拿塑料袋都裝好了帶回來給家裡人一起吃,結果路上塑料袋漏了也不知道,興沖沖的到家後,發現袋子裡只剩下了一個蘋果,“哇”的一聲就哭出來了。不過,我們一家還是高高興興的把那個蘋果切成幾塊一起吃了,過了一個難忘的“六一”兒童節。

故事二:

我上了小學後,父親從死亡線上掙扎了回來,廠裡給安排了一些輕鬆的工作,這樣可以有一些工資。但是條件依然很差,因為要還債。記得一次,我問父親,為什麼我的同桌每天中午都可以有個雞蛋吃?(我們中午帶飯到學校)。父親眼淚差點落下,每年過年還總是回憶起那個場景。

有一次,廠裡安排“為祖國大幹30天”的生產運動,每一個職工加班到晚上10點,可以領一個雞蛋和兩根油條。我和哥哥,每天晚上學習完,都不睡覺,因為知道到了10點過,父親回來,他會把雞蛋和油條帶回來給我們吃,而他吃個饅頭充飢。那半個雞蛋和一根油條,成了我小時候最大的期盼......

2.

回到這個問題,我無法知道這位同事家裡的實際情況是怎樣,既然他這樣做,無非可能有三個原因:

  • 家裡條件不好,省下點東西給家裡帶回去
  • 自己不愛喝,但是不想浪費,所以帶回家給孩子
  • 很愛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好東西,第一個想到的是孩子

我想,無論是哪種原因,我都覺得這位同事是一個好同事、好父親、好老公

3.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對於很多人,“勤儉節約”等同於“摳門兒”;“愛護家庭”也被看做是“沒出息”。而大手大腳、自我中心,反而成了“放蕩不羈”的萬人迷性格。

我並不排斥,合法合理掙到的錢,可以隨便享受,甚至可以去“炫富”,因為有一種人需要用錢才能撐起所謂的門面和自尊;

但是我堅決反對,在社會形成一種鄙視鏈,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優秀精神,打落在鄙視鏈的最下端,被另眼看待,甚至嘲笑。

4.

今天我們討論的是一瓶飲料的問題,但是真正背後討論的是:一個人的人生行為準則到底是由什麼來決定的?

在各類物質極大豐富、各種思想層出不窮的今天,“自由”、“個性”成為了主旋律,然而,恰恰是在一個個“個性”標籤的下面,卻一種缺少獨立思考能力的“無意識”的隨波逐流,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稱之為“烏合之眾”。

物質第一、享受為上的功利行為,成為了很多人的唯一行為標準,難怪很多學者都指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背後最大的隱患,是汙染了兩樣東西——一個是環境,一個是頭腦。

到底我們的行為準則是怎樣產生的呢?我想用一句話來總結:

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是時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們就愈是給人的心靈灌注了時時翻新, 有加無已的讚歎和敬畏 :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 ——康德墓碑銘文


大強師兄的小思維


太正常了,小時候我的父親就這樣對待我的,因為那時候條件不好,父親有了好吃的總想著帶回去叫我解饞,如今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父親的這個舉動已經刻在我的腦子裡,同事給的或者單位發的吃的喝的,還是第一時間收起來帶回家與兒子分享


柒零Hou大叔


這不是很正常嗎?說明他真的愛孩子,愛這個家,和錢沒關係,我老公公司發什麼東西,他都帶回來,他同事給了一些從老家帶回來的特產糖,他特意拿回來給我吃,不是買不起,而是他心裡有你,看到你吃比他自己吃還開心,就像我逛街,給他買衣服比給自己買衣服還要精心 還捨得花錢一樣,他高興我也高興,現在有了孩子,更喜歡什麼都往家拿,孩子一樂,他美的跟朵花一樣!所以,我更羨慕這樣的人,至少說明他正在為他的家庭付出,並且有個幸福的家!沒有這種家庭的人,就算你帶鮑魚龍蝦回去,也沒人和你分享,永遠體會不到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悅


不喝藥的貓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想到我老公,上大學那會他和舍友一起買的零食總會留給我多一半,同學之間分享的好吃的,他也會留給我。工作第一年一個山西同事帶了一些桃酥和平遙牛肉、單位食堂的大排骨、同事國外旅遊送的小零食等等……他都是習慣性拿著不吃等回家和我一起分享。。如今他常年出差,但每次回來都會給我帶好吃的,然後寵溺的說:可憐我媳婦是個內勤人員沒有出差的機會,沒辦法帶我媳婦一起出去吃外面的好吃的。我很喜歡這種生活中的小細節,平平淡淡卻滿滿的愛。




茶寶shero


我會把我的那瓶飲料給他,讓他一起帶回去給他小孩喝。一瓶飲料多大點事,又不是什麼特別貴重的金銀財寶。

我覺得題主糾結的方向錯了,題主不應該糾結同事不喝公司發給他的飲料,卻留給小孩喝這一行為動作。應該去觀感受這動作背後的故事,為什麼他要留給小孩喝?而不是看到同事有這樣做就開始心生鄙視,或開始跟其他人八卦你怎麼看。

一、瞭解動作背後的故事,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人

我辦公室有位同事,大家都叫他小武,小武是生產部的一名文員,自去年他將兩個小孩接到身邊讀書起,他從此你夠再也沒有參加過任何需要自費的團體活動。

有很多人總會開始背後議論他,說他小氣,說他摳門,說他對小孩不好。有一次跟他出去辦點事,恰好聊到了他為什麼不參加自費的團體活動問題。我就開始問他

我:“我發現你都不怎麼參加團體活動了”

他:“不是不去參加,是自己去參加了,兩小孩在家沒人照顧”

我:“他們不是說可以帶小孩嗎?”

他:“是可以帶小孩,可是跟他們去吃自助餐120元/位,全都AA,我帶兩小孩,三個人共360元,我開車過去還得出油費停車費,算下來一頓飯四百多,都夠我在食堂吃一個月了”

我:“也是”


大家都說小孩子一定要帶出去玩玩,帶他們去吃好吃的,讓他們見見世面。這想法初衷都是非常好的。畢竟誰都想給小孩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穿最好的。但為什麼不帶他們去吃“大餐”呢?因為工資低呀,兩娃上學開銷高呀,壓力也大呀。

其實並不是只有帶小孩出去吃“大餐”,去迪斯尼玩,去品牌店買品牌衣服,才能教育好小孩,才能培養與小孩的感情,才能能給他們最多的愛,教會他們道理。其實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教法,各有各的好。

二、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來也不要去詆譭他

題主的同事將公司發的飲料留著帶回去給他小孩喝,這說明他對自己小孩的愛,時刻想著他,有好吃的有好玩的都會第一個想到自己的小孩,並就給小孩,這是為人父為人母朋友的一種潛意識行為。也就是大家所知的愛。

可能你沒有小孩,是體會不到這樣的一種感覺的,也理解不了這種情懷。雖然我也沒有小孩,但我總會聽到朋友說:“自從有了兒子後,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我兒子”這就是親情,這就是愛。



有一次領導過生日,領導宴請辦公室所有的人去吃飯,吃完飯少不了就是吃蛋糕。在切蛋糕的時候,小武將早早準備好的打包盒放在桌子上,並說:“我的那份裝這裡面,我帶回去給我兒子女兒嚐嚐”大家都笑他,說不給,並裝作嫌棄的樣子把他的打包盒扔開。但後面給他切的那份蛋糕是最大的,並且還問他夠不夠。

大家都是同事有什麼的嗎,我們少吃點,他帶回去給他的兩小孩多吃點,小孩子嘛,比較愛吃蛋糕甜食之類的不也很正常嘛。

去年年終聚餐的時候,因菜的份量大,種類多,剩了很多的菜,還有很多菜根本就不沒動過。小武部門有位同事就問小武,要不要將哪些沒動過的菜打包給去給小孩吃?小武說可以的,當時小武正陪領導喝酒開心中,沒有空打包,那同事自己去找服務員拿了打包盒,將菜打好包,然後交給了小武讓他記得拿。

同事之間應該少一點計較,多一份理解,多一點關愛,你給他方便,他也會給你方便。這都是相互的過程,何必斤斤計較呢?如果你理解不來,就少評價,少議論,多幹實事才比較貼切。


職場小十


東西給了他,自然就是他的,不管他是因為貧窮,還是因為不喜歡喝,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帶給了孩子喝,都和任何人沒有關係。

雖然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引來嘲笑,誤解,甚至歧視,但試想一下當父母看到孩子喝到飲料時的喜悅,那片刻的小確幸,也許一切都值得。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阿姨是拼多多的忠實粉絲,經常會在拼多多上購買吃穿及生活日用品,用她的話來說是因為便宜。

一次見到四歲表妹在喝酸奶,我就讓她幫我也拿一瓶,我拿到手一看,居然是農家自釀產品,我連忙跟阿姨說:農家自釀的,很多都是三無產品,不能貪圖便宜,這是可以喝壞人的。

我阿姨回了我一句:“你以為我不知道它是三無產品嗎?但我們窮啊,孩子又想喝,我們能怎麼辦?只能給她喝這個,她喝了開心,我們也就開心。”

為了守護那一點點甜,我們願意在這苦難的人間受盡折磨。


一隻快樂的小rosu


我老公就是這樣的。他們單位經常會發一些飲料小零食,假期值班發飲料,情人節一人一袋巧克力什麼的,每次老公都會拿回來給我。我因為一些原因也跟他同部門同事有很多聯繫。他部門同事經常說很羨慕我有個暖男老公,什麼都先想到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