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清風O學生字
書法學習中,結構、筆法、節奏、風格、章法誰最難?
當然是“風格”最難。
什麼是風格,風格實質就是自我字體。能真正寫成“自我字體”,能開宗立派,絕對是大師級。
中國整個書法史,能開宗立派的能有幾人?
魏晉為什麼是書法巔峰?與魏晉文人的棄“儒”崇“道”,追求性靈自由,認知自我相關,帶來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
為什麼以前不會?因為東漢“紙”的發明帶來“書寫自由”。
為什麼以後沒有?因為“科舉制”對思想的束縛。
沒有思想自由的人,是無法理解“玄學空談”,無法理解“超脫”宇宙觀。
如何形成自己的“字體”?
一,重心調整。啟功先生就是把柳體的重心調高,結合梁詩正體,形成自己的風格。如何調整重心?如“李”,把“木”寫扁,“子”拉長,重心就上去了,形成了挺拔瘦勁的風格。
重心調整向下則字扁或梯形,向左則字勢凌厲,向右則字勢舒緩儒雅。
二,做加法,減法,移動法、拼湊法。反向法。
趙體在王羲之體基礎上做減法,損靈減險。
王鐸在王羲之體基礎上做減加法,減靈動加縱橫。
趙之謙、尹秉綬、鄧石如做加重法。
舒同是拼湊法,東抓點西抓豎。
顏真卿在歐陽詢的基礎上反向法,你瘦我則肥,你正方形我梯形。
urna風之度0
書法的三要素“用筆、結體、章法”缺一不可,其中“結體”是指字的點畫搭配、排列、組合的關係,“章法”指的是書法全幅佈局的方法,不同的佈局方法,可以形成不同藝術風格。而“用筆”指的是筆法、筆勢、筆意,那麼書法學習中,是結構難、筆法難、節奏難、風格難,還是章法難呢?
書法學習,在“結構、筆法、節奏、風格、章法”中,當屬於筆法最難,
說起筆法就很複雜了,包括正確的執筆,掌握科學指法、腕法、身法、用筆法、墨法等等,雖然筆法屬於書法技法範疇,但是如果連技巧都無法靈活運用,那麼後面的章法、節奏、風格等等都是紙上談兵,因為只有在把字寫清楚、規範的基礎上再追求寫得更美,技術達到一定程度境界,就成為了藝術,便是這個道理,
當然了,書法的書寫技法可分為三個方面:筆法、字法、章法,學習書法的人,必須先練習筆法,由筆法到字法,由字法到章法,有了書寫的技法基礎之後,還要培養書法的修養,就是全面的文化藝術修養,可以這麼理解,筆法就是書法的基礎,基礎的東西也是最難的,基礎不紮實、不牢固,連書法精神都是虛幻的,
稍微瞭解中國古代的書法家,就可以發現很大部分書法家都在學習“二王”的筆法,當然了,不只是因為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的原因,而是因為王羲之精湛的筆法將書法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地結合起來,極大豐富了書法的藝術表現力,把書法技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書法藝術進入到多姿多彩的境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筆法”更是書法的“筆墨精髓”。
詩夜城主
在書法的學習過程中,最難的是筆法和結構。因為筆法和結構是構成章法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章法和墨法。
筆法就是用筆的方法。結構指的是漢字的形體、筆畫的組合。章法就是謀篇佈局、計白當黑,字與字的呼應,行與行的分佈。
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在《定武蘭亭跋》中提出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而以故的國學大師、書畫家、文物鑑定家啟功先生認為:“用筆何如結字難,縱橫聚散最相關;一從證得黃金律,頓覺全牛骨隙寬。”
其實,我覺得他們說的都有道理!用筆和結字是一樣重要的,它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另外,書法作品的章法佈局也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一件書法作品的成功與否!
影響書法作品的章法美的因素,除了筆法、結字,墨法、款識外,還有它的外在形式。一般說來有以下三種:縱有行、橫有列;縱有行、橫無列;縱無行、橫無列。
不管是哪一種,我們在進行書法創作的時候,都要認真考慮每個字的寫法、大小、形狀的變化,墨色的濃、淡、幹、溼、枯的對比,以及字與字之間的呼應,筆畫的方圓、粗細,長短、方向、間距、提按、頓挫等的處理,筆畫之間的連帶、線條的質感和力度,力求視覺上的變化與體勢上的自然分佈。
廣州廖成文
無論什麼字,首要的講究字體結構,只有每個字寫好了,整篇再有好的章法才能出來一幅好的作品。所以字體結構是最重要的,但就漢字結構來講,漢子結構共分為五種:獨體字:如“開“字。方框字:如“國“字,半框字:如“習”字。兩面包圍:如:“廣”字。合體字:如“仁”字。對於這五種字體結構的毛筆字寫法,口訣如下:獨體字:‘’長豎通上下,長橫到兩邊。彎鉤向右展,底捺託上邊。左撇有斜正,右捺有直彎‘’。方框字:‘方框分出大中小,口曰日目田四回。國框常用二十字,大小扁窄仔細退。方框字有固定型,大小扁窄細分明。左邊筆劃要寫細,右邊方折粗才行。左上邊角有開口,右豎包橫記心中’所有方框字,內包要飽滿,豎可通上下,橫劃莫相連。一定要平正,切莫斜抗肩。半框字:‘’字型半方框,分為十種行形。刁勺山區下,月用同門風。半框分向四面空,上空下空左右空’。兩面包圍字:右上半包圍,分成五種型,戈弋戔氣裁(字頭)。字頭要記清,戈頭上居中。斜勾右下撐,包少要寫斜,包多要寫正,形成三角形,勾尖與左平。左右兩結構,字形等於三。戈字要寫長,包住左下邊。上下結構子字,戈字要寫寬,包住左下角,字形蓋下邊。‘’合體字:‘上下合體字,謹防上下串。豎可通上下,橫劃莫相連。長橫撇捺寬,寶蓋四字連。單字與雙字,上面蓋下邊。’每個字寫好了就可以練章法。章法也有總結的口訣:‘’下筆之前找字心,字心放在框中心。十二相對分橫豎,破格限框仔細分。獨體字框分固定型,上下左右各不同。若居中間需稍扁,分出上下左右中。橫對橫劃要寫平,豎高橫低要記清。‘’
草根畫苑
按提問者所羅列出來的,可以回答為:風格難第一;筆法難第二;其他第三。
書法學習中必須要明白的有三大要素:筆法、筆勢、筆意。
一、筆法。
筆法,又稱為“用筆”、“運筆”,是書法學習和創作的關鍵。
人們很難給運筆一個確切的定義,通常概括為:“用筆可作廣義和狹義的兩種解釋。廣義的是指使用毛筆的方法,狹義的是指字中點畫的寫法。”
千百年來,人們的審美習慣認為具有質感與力度的點畫是富有藝術魅力的。
質感,即點畫給人的形狀感覺。
力度,則是指點畫深入紙內凝重沉實的感覺。
那麼,具有質感與力度的點畫是如何實現的呢?歷代書法作品,以字體論有篆、隸、楷、行、草之分,以書體論有鍾、王、顏、柳等之別,其用筆均遵循一個共同的原則:中鋒用筆。
(中鋒用筆就是筆鋒在運行中處在點畫中間,墨汁由筆鋒注入紙面後,向兩邊洇化,中間濃而兩邊淡,使線條呈現力體感。)
如何做到中鋒用筆?其要求為:首先執筆要正,執筆正,鋒自然正。其次注意提按頓挫的運用。在書寫中,一經落筆運行,筆鋒就會偏向運行的反方向,此時若不加調整就直接轉向,則會出現偏鋒。因此,在轉折處必須調整筆鋒。
提按,提是提起筆桿,靠毛筆自身的彈性使筆鋒回覆到正中的位置;按是在提的基礎上,按下筆鋒,轉向寫下的筆畫。提按是保證中鋒運筆的重要手段。
頓挫,頓挫動作彷彿蓋印,需要向四面轉動用力,在轉動中使筆鋒得以調整,復歸到垂直位置。
總之,用筆的關鍵是用鋒,用鋒的要求是對中鋒的把握,而把握中鋒,提按頓挫是至關重要的。
二、筆勢。
筆勢,《中國書法大辭典》中說:“指每一種點畫依照著各自特殊的形體姿勢的寫法。”
筆勢的內容其內涵很廣。點畫自身的方圓曲直、輕重虛實;點畫間的呼應顧盼、穿插映帶;偏旁部首間的開合向背;字與字間的啟承揖讓、參差錯落,都可以說與筆勢有關。處理得當,使人感覺天然合理叫做得勢。
周汝昌先生有說:“勢就是關係。”這話至理。一個字雖然是由很多筆畫組成,但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必須一氣呵成,運筆動作連貫,只是有時在紙上運行,有時在空中帶過。因而,每個筆畫必然是這個運動過程的一部分,每個點畫絕不是孤立的,它們來有理,去有意,入有跡,出有痕,要順其自然,又要精妙入微地展現這些聯繫。古人有云:“纖微向背,毫髮死生”就是這個道理。
學習書法,筆法是最重要的,一點一畫都是毛筆的使轉頓挫形成的。但每一個筆畫又不是單獨的,它們的筆順有先後,位置有上下、左右、形狀有粗細長短。這一切都要求服從筆勢。唐代張懷瓘《書斷》中說:“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有說:“必先識勢,乃可加工。”清代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有云:“古人論書,以勢為先。中郎曰‘九勢’,衛恆曰‘書勢’,羲之曰‘筆勢’。蓋書,形學也,有形則有勢。兵家重形勢,拳法亦重撲勢,義固相同,得勢便,則已操勝算。”
要掌握筆勢,非下功夫不可,試想,結體不熟,用筆如履薄冰,那還談得上什麼筆勢呢?懷素的草書很有氣勢,那是因為他高度熟練而忘法的程度了,就是我們常說的下意識。戴叔倫詩云:“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慾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
三、筆意。
筆意是書者在長期的書法藝術實踐中形成的風格、意趣、氣韻等等。
筆法和筆勢是具體的,有跡可循,可以循而學之,筆意則是筆法和筆勢發展的結果,它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東西。好比作詩,筆法相當於詩的格律,筆勢相當於起、承、轉、合,筆意則是風格與意境。此三者相互聯繫缺一不可。
學書者要如何追求筆意呢?
首要多讀古人法帖,不僅要熟悉他們的技法,更要體會他們的弦外之音,最好能與他們心心相印。孫過庭在《書譜》中曾說:“(王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大師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己嘆。………”孫過庭理解了王羲之作品的精神境界,因而他不僅得到右軍筆法,而且也得到了右軍筆意。
其次,嚴格訓練技法,功夫要儘量到位。“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若運用盡於精熟,規矩諳熟,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可見筆意的取得,必須在筆法精熟的基礎上。
最後,“功夫在字外”。筆意是書者精熟世界的流露,當然有雅俗、高下之分。筆意的洗練,如元人倪雲林的書畫,是“洗心”的結果。筆墨的渾厚端凝,如顏魯公的書法,是他仁、厚、忠、耿的品質表現。明代張瑞圖技法相當精熟,膽識不低,唯人品不佳,深究其筆意則有過分尖刻的印象。
綜上所述,結構、筆法、節奏、章法均屬於技法範疇,是可見的是可以通過刻苦練習能達到的,唯有風格(特別是形成自身書寫風格)最難,不但需要“字內功”,還需要“字外功”。
(一家所言,希望對你能有點啟發,若有不同看法者,多多交流)
書法有云
我認為,在書法學習中,筆法最難,字法次之,風格的難度排第三。書寫節奏是由筆法和字法的嫻熟程度而定。章法佈局和墨法的處理相對容易些。章法佈局按照傳統的章法佈局最好。墨色變化在自然書寫狀態下即可。不管別人怎麼認為,反正我的觀點就是這樣的。
學書法,最難的就是筆法和字法。無論學哪種書體,筆法都是第一位的,其次才結字。結字,根據作品的章法佈局需要,是可以變化的,而傳統的筆法是永遠不能變的。一個書法家,或者是一個書法愛好者,如果把所學書體的筆法和字法學好悟透了,那就基本成功了。
書法的書寫節奏是建立在筆法和字法嫻熟程度的基礎之上的,把筆法掌握牢固了,把字法學會變化了,書寫節奏感就自然而來了。
書法作品的章法處理,實際上是書法家在認真經營“一張紙”。所謂的意在筆先,就是這個道理。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說:“意在筆先者勝,意在筆後者病。” 在章法處理上,一定要把作品中的第一個字寫好,因為書法作品中的第一個字是統領全幅作品的。書法作品的章法佈局,除了筆法不變之外,字的大小可變;字的寬窄和挺立可變;線條的粗細可變;用墨可變。
書法作品的風格,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加上兩三分自己的個性即可。為什麼說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兩三分個性呢?因為自己的個性的東西加多了,傳統元素就少了,作品就沒有古雅之味了。如果傳統的元素多了,也是不行的,傳統的元素多了,個人的東西就少了,個人的東西少了,那就是古人的書法再現了。一個書者,真正的能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筆法是書法學習的核心,用筆千年不易。筆法的習學有兩個重要內容,一是馭筆之法,就是如何控筆使筆;二是線條藝術,如何用筆勾畫出曼妙的線條。筆法心得靠深悟古人書法用筆之理,並從中總結規律,從藝術手法去解構解讀,筆法是書法技藝暴核心的元素。
結構點畫空間佈局技巧,有形也有勢,也深藏許多藝術哲理。不少人認為結構與筆法同等重要,共同構成書法的內核。但從難易程度上,抱庸認為,即便結構物象極大千變萬化,但仍屬平面空間美學,可讀可學,比筆法稍易。
餘不多談。(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什麼都難。
現在人忙於各種事務,心不能淨,又想從書法上有所作為,於是便想走捷徑。
豈知,書法之道,貴在於勤苦和堅持,它不是一時一刻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如果不知道這一點,那你永遠是門外漢。
就如別人在跑道上練習跑步,而你坐在看臺上總在問,跑得快有什麼訣竅一樣。當別人站在領獎臺上,你始終只能是觀眾。
現在書法界有件可悲的事,就是許多人為了賺錢,開班教人書法,故弄玄虛,講什麼書寫的方法,弄了一大堆理論,好像自己很有水平,也好像書法真有什麼竅門似的,就是不給人家講要勤、要苦、要堅持,結果人家花錢學了個皮毛,回家忙於各種事務,或忘記練了,或懶於練了,錢花了結果還是不會書寫,真是害人不淺。
所以,如果有人有幸能看到我此一言,又喜歡書法者,不妨按以下方法去做:
拿一本自己喜歡的貼子,每天堅持臨帖一遍,天天如此,三年便可一小成,十年即一大成,此時你便可在書法界排名了,當然假如你喜歡去排名的話。不過真到此功夫的人,心就徹底靜下來,有些人甚至徹底淨下來,而不是靜下來,精神世界會與書道融為一體,而非在市場上亂鬧騰,那個時候,書法已不僅僅是書法,而是修身養性,是生命的維護者和精神的共鳴者了。
老九231211602
書法作品中有形的用筆、結構、章法是單獨的個體,它們和諧組合在一起,才產生了無形的書法風格(人文精神)。
就像畫素描頭像作品一樣,五官要畫在頭部合適的位置,作精細刻畫,以形寫神,才把人物的精神氣質表現出來。
由此可以認為,學書法風格最難。怎樣形成個人風格呢?
臨帖時無"我",創作要形成個人風格要有"我″。指書者自我個性。用自己喜歡的碑帖和自己性情相近的風格碑帖作主帖,去借鑑融合其它作品中自己所需的風格因子。來塑造書法作品風格。
要創作出個性強烈而優秀的書法作品是很不容易的事,既不違背自我性格,又要有韻味,格調高雅,所以學書法形成自我風格最難。(個人淺見,僅供參考)。插圖為書法家啟功先生書法作品。
神韻軒書法
本文特指硬筆行書,就練字過程來看,我以為是節奏感最難!就目標來看,我以為個人風格最難!
硬筆行書,結構與筆畫是基礎,只要用心學字,用不了多久,都能掌握企大概的,但是達到自然書寫的有幾人?
一寫快就走形,怕是很多練硬筆行書,包括練字多年的,都頭痛的問題吧?練字時的行書,和日常行書判若兩人,是不是?
所以,說這個難,也確實是實事求是!
結構正確前提下,行書的自然書寫,不僅僅是軟筆的靈魂,也是硬筆的靈魂! 這要有良好的節奏感,
良好的節奏感,像是旋律,不僅僅有助於快寫,也是結體自然,作品自然,行書自然美的需要! 培養良好的節奏感,你需要熟練掌握的技巧太多了:
你要善於牽絲 你要理解並運用行書中的以圓代方吧!你也要明白以簡代繁吧!你還要知道行書的正確的筆順吧!
這些都要深刻理解並掌握,你還要有大量的練習才能熟能生巧,達到自然書寫的狀態!有良好的節奏感,就能寫出自然效果!
這些都理解,並嫻熟了,肯定是高手了!
其次是結構,結構和筆畫,是基礎,普通練字者,用心學字,不出一年,基本上都能學個差不多!
關於個人風格,我是這樣看的,不要刻意! 當你臨學的字足夠多,技巧運用足夠嫻熟的時候,個人風格的出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他可以學習,只有這個是在其他基礎之上,自然而然出來的,只是附屬性的獎勵!
所以,個人風格是個目標,也可以說是最難的,因為字成一派是很多書者的目標!
也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因為誰都有個人風格,只是有的朋友字一般,未被大眾認可而已!
關於硬筆行書的筆法,我以為硬筆的節奏感、輕重感把握到位即可,不需在這個問題上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