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還在想著晚上可以去食堂買點兒湯圓,畢竟今天是元宵節嘛,可下班後匆匆趕去發現竟然連湯圓也沒有,我買了米飯和魚,來代替平時的泡麵。這個元宵節,路上連個人都沒有。
全國都在祈福這場肺炎趕快過去,節日總帶著人們的某種願景,從古至今地傳承。
這是我第一個離家在外的元宵節,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說它難忘,說實話,如果不是前一天偶然看了下手機,我差點兒忘了正月十五這個日子。平淡的工作,無聊的生活,再加上病毒籠罩下禁足的日子,沖淡了人們對節日的美好期待,但它的到來,總會給我們不一樣的感覺,不論是徹夜的狂歡還是互相守護的溫暖。
古時候過元宵節人們會去賞花燈,猜燈謎,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大人小孩吃吃喝喝,熱鬧非凡。翻開古籍中對北宋汴梁城元宵佳節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一副燈火通明,歌舞昇平的熱鬧景象。難得出門的姑娘穿上漂亮的衣服,互相呼喚,相約遊玩,羅綺如雲,與大街上懸掛的燈籠和頭頂的明月相映成輝,自成風景。街上鼓吹不絕,舞隊連亙十餘里。人們前後簇擁著,看猴戲,蹴鞠,街頭雜耍,歌舞白戲。
對於我們家來說,元宵節必不可少的項目就是看放燈的,小時候會在前一天的傍晚去村裡大隊上包燈換回來一個冰淇淋或是糖塊兒,然後在元宵節這一天拿著自己做的紙燈籠跟著爸爸去放燈。就是一大群人挨家挨戶地轉,看人家放的煙花。每次我都會很怕那個離得特別近的煙花掉下來砸到我眼睛上。後來長大我就不去了,只在他們來我家門口時出來看一眼,再後來我就沒在家了。節日啊,有熱鬧就會有遺憾。
佳節有佳餚,湯圓入水煮開,咬一口,是不同口味的餡兒帶給我們不同的味蕾驚喜。湯圓的個數是我們對自己一年的祝福。湯圓的寓意是我們對親近之人的願望,湯圓湯圓,團團圓圓。
佳節有佳話,如今的人們元宵節更多的是陪家人,古時人們會在這一天出門遊玩,於是有“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千古絕句。元宵佳節,多奇遇。
中國人的人情味和浪漫在我們繁多的節日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從漫天星星點點的孔明燈到絢爛的煙花,從不絕於耳喧天的火紅鞭炮到如今大家在手機裡搶紅包,圍坐在電視前看晚會。從廟裡的祈福到通訊錄裡發出去的短信。節日的項目有傳承也有創新,文化和背後的意義卻從未改變。我們還是那樣的中國人,喜歡燈籠的紅色,喜歡過節的溫暖,喜歡鞭炮的熱鬧,戀家,重情,擁有信仰。這就是屬於我們民族的文化吧,也是人類的文明。中國人含蓄的性格里流淌著永不消逝的炙熱和純粹。它柔軟,堅韌,亙古流長。人們會在節日的白天像大人一樣地忙碌應酬,也會在節日的晚上像孩子一樣赤誠天真。我們禮數週全,感情充沛,熱愛著人間。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中國人的節日多是辛勤勞作後的報酬或是豐收的喜悅。多是對美好之人的紀念或是美好生活的期盼。當我們跪拜神明的那一刻,心中如赤子般純粹虔誠。我們祈求平安,寄託思念。在佳餚酒肉中,在圓缺變換的明月中,將平凡的日子凝縮,刷上熱鬧的紅漆,將生疏的關係重聚,連上情意的溫暖。節日是一個驛站,我們在此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丟棄該扔的,拾起該拾起的,繼續生活。節日是我們冷清枯燥生活的一個瞬間,它熱鬧溫暖,告訴我們心懷感恩,珍惜眼前,也是心之所向。
我祝你大吉大利,也祝你平安喜樂。多彩的中國人,希望你在節日裡許下的願望,都能實現。
閱讀更多 瘋狂的蝸牛愛奔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