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實現“天人合一”嗎?

鵬友程


天人合一,如果你是一位探究《易經》的學者,一定懂得(易經)的核心思想,那就是天人和一的概念。

應該把這個(合)字改為成這個(和)字。天人真的合一,眾生只有死亡。所以萬物,萬事只有在(立求)之中萌生,生命得以延續。

注:為什麼不見議(地人合一)那?人怕地,地埋人。

老黃曆翻著新日期,只有開拓才能悟實,人類才能發展…………………………………

驕龍個人見解:人如果能實現(天人合一),那就是死亡,從歸於大自然。天無定數…………………………

天人和一的觀念只能在《立求》中生存……………………………………



驕龍


這個問題我不太懂,但是我的一個經歷可能和這個有點聯繫!供你參考,也藉此機會希望有人給我解惑!

這次經歷有幾年了,但是我一直記憶猶新,記得那是剛剛立秋的時候,那段時間工作非常忙,部門正缺人手一個人負責好幾個事情,我跟領導經常出差,大家也知道和領導一塊出差是一件非常累的活,因為除了忙正事以外,還要服務好領導的一切,行程安排 ,聯繫各個地方去拜訪,反正零零碎碎的事情都要你去做。所以出差回來就想好好休息休息什麼也不想做,但是因為缺人手家裡的工作你不做沒人替你都攢在那裡等著你,那段時間非常的累終於感冒了,人一累身體免疫力就降低,而且我的體質本來就比較差。用了幾天時間帶病把所有工作全部完成了,我就是屬於有事想快點幹完心裡舒服的那種,那天晚上回家後因為很久沒收拾了又花了一個多小時把家裡打掃了一遍,喝了一點感冒藥就躺著睡覺,但是翻來覆去因為鼻塞始終睡不著,我乾脆就坐了起來,什麼也沒幹就是靜靜的坐在床上,不知為什麼坐著坐著我就想反正沒事不如按照前段時間看的靜心呼吸試試,按照所看的先靜心,但是說著容易做起來很難,因為你越不去想 所有思緒越向你湧來 不是你所控制的!試了一會感覺不行,我突然冒出一個念頭,既然萬千思緒都主動來,不如我就專心想一件事,怎麼說也是自己主導的不用被動接受,就這樣我閉著眼先想公司的事情都完成了,又想著乾乾淨淨的家頓時很輕鬆很舒服,在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反正就是把注意力放到簡單的地方,慢慢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先是心裡突然知道一輛黑色小車從那邊的濱河大道上駛過(離我家大約一公里遠),然後心裡又冒出一個白車在家旁邊的加油站加油。真的我沒去想,心裡就突然冒出來,在然後我聽到很遠的地方有很多聲音我也沒去分辨沒去在意,在後來我突然像失聰了一樣但是意識確很清醒,這期間時而能感覺身體暖洋洋的,那種感覺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想不出用什麼詞語形容準確,想了很久“虛 靜”有點意思。唉!真不知道怎麼說,好像我在清醒的靜靜看著一片安靜的自己或者不是自己,或者和自己什麼關係都沒有的不知什麼東西,能感覺到說不出來的東西或者不是東西!你說眼前看到的是一片黑吧!有好像能看到漆黑樣子,不是那種眼前一片漆黑的樣子,唉,估計有人看見我說的,肯定說我胡說八道了,但是就是那種感覺,我也說不清楚。

就這樣一睜眼凌晨三點多,我竟然就這樣坐在床上四個小時,而且還沒感覺累,那天晚上從三點多醒了後就非常精神,一直到天亮也沒有睡著,更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上班絲毫沒有睡眠不足犯困的感覺,反而一整天很精神。

這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我常常想起,我也想那天會不會坐這睡著了只是做了一個夢而已,但感覺又太真實了,我是說意識太清醒了,而且還有感覺(身上暖洋洋的)做夢應該沒有感覺吧?每次想起來都很後悔一件事 那就是我心裡出現的那輛在加油站 加油的白色車,我應該第二天去加油站問問那個時間段是不是有一輛白色的車 在加油站 西邊中間加油機 加油了,當時如果去問一下或者看一下監控也不會讓我疑惑至今。

這就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或者是做的一個比較真實的夢吧!那天的經歷沒有再出現過,我有時刻意想在體驗一下 但都失敗了。其實那感覺挺好的,對了還忘了那天過後嚴重的感冒突然就好了也不鼻塞了,以前我感冒要一週才能好,所以我感覺人有時候也挺神奇的,從那之後我就很重視自己的感覺,比如我頭條的名字,我第一眼看到就感覺很舒服,心裡念起來也舒服,我並不算是佛教或者道教的信徒,和我起的這個名字沒有關係我就是看著順眼舒服而已,但是我也不排斥這些宗教反而比較尊重,去泰山啊還有其他什麼地方的寺廟我也都會拜一拜。

看到這個問答本來想簡單說一下,結果一囉嗦寫了半天,主要是想寫清楚,但是又不知怎麼表達更好,就囉嗦了請見諒,大家就當閒著隨便看看吧,如果碰巧你知道你懂得也請幫我解一下“奇怪夢鏡”




道靜清明


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實現“天人合一”!對於我的答案,一定有不少人質疑,甚至有人會嗤之以鼻,認為這就是天方夜譚。那麼,就請大家跟我一起來探尋一下: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說法源於老莊,是一種哲學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歸根覆命。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

對於這種解釋有些人可能會不明所以,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給大家闡釋一下。

我們的耳朵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用科學的說法就是頻率。我們的耳朵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大約在20Hz到20000Hz間。同樣,天地也有頻率,但天地的頻率卻不是用耳朵聽的,是用心來感悟的!人生於天地之間,來自於天地,是天地的一分子,自然可以感受到天地的頻率,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

因此,我認為天人合一就是心與天地同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渾然一體。

而這種感悟是很難用語言來描述的,正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相信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情境:在春暖花開的時侯去郊外踏春,天高地闊、雲朗風清,空氣中飄蕩著青草的芬芳,陽光慈母般溫暖地灑在身上,偶爾有幾隻小鳥飛過,留下一竄清脆的歡歌。你所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感觸到的,無一不是快樂、愜意、舒適。不知不覺中,意識脫離了身體,像輕柔的風,拂過草地、拂過高山、拂過小溪,與小草、與小溪、與高山、與這片天地融為一體。

又或者在看某些科學頻道的節目的時候,當看到宇宙宏大的場面,看到那深隧的星際,是否突然間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電視中的視角也好像成了自己的視角,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徜徉。

沒錯,這種瞬間的感悟就是天人合一!

而最容易出現這種感悟的情況就是在心與天地、與大自然最接近的時侯。那些心思純粹、單純質樸、直率善良的人是和多愁善感的人也是最容易感悟到的。

其實每個人剛出生時都是一樣的,心若透明一塵不染,所以叫赤子。後慢慢的長大,隨著五官感受以及環境和教育的不同逐漸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人。逐漸被物質、世俗、名利所腐蝕,心也就越來越渾濁了,離天地自然越來越遠了。因此現代人很少能有這種感悟了。

耳朵能聽到的頻率由於生理原因是有限的,但心與天地自然的頻率卻是無限的。心越窄,感悟越少,心越寬,感悟越多。

因此,只要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放下名利、物慾之心,多多親近自然、感悟自然,人人都可以做到“天人合一”!


紅塵路過客


天人合一是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莊子給岀了兩大方便法門,一是心齋,二是坐忘。

心齋是剔除心中一切雜念,抱神以靜,無視無聽,無思無慮,一切遵從天性而行。

坐忘,是一種通過聽息達到無我的狀態,感受不到自己的肉身存的時侯,便入了空門,此時摒棄一切感官對外界的認知,只依靠心靈感應,如莊子所言“循耳目內聽,外於心知,則鬼神來舍”,這便是天人合一了。

古今中外的修行者都在追求天一合一,達到天一合一便是靜而聖,動而王,神動而天隨,不為萬所累也。

老子和莊子都主張“萬事託不得己於中”,也就是說靜也好,動也好,都是遵從內心的力量,而不是靠思考和推理,這便是天人合一。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怪凡人心不堅。只要人不受喜怒哀樂等情志的干擾,人的呼吸就是均勻的,如果能長時間保持一種均勻的呼吸,那麼就能和天地的氣息達成共振,因為你有固定的呼吸頗率一旦是天地氣息的一個公約數就不以共振,時間越長越能感受到天地能量的加持。“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其實佛家的禪定、入定和道家的心齋、坐忘都是在找這個境界。

天人合一是一種歸天性的過程。天人合一其實在剛出生的嬰兒身上就已經實現了,嬰兒的狀態就是天人合一的㧋態,所以老子在巜道德經》裡反覆提到要“復歸於嬰兒”要如“嬰兒之未孩”,“未孩”指得嬰兒還沒認生,還沒有分別心之前的狀態。

復歸於嬰兒就是天人合一,老子、莊子、佛祖等高功大德都做到了。

大道至簡,普通人只要能見賢思齊,返樸歸真,也能入定,也能天人合一。

古人誠不我欺。


郭偉勝


這不是天人合一嗎



路神158186055


“天人合一”源自老子之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一個最重要問題。早在西漢之前,天人合一思維已經非常流行,代表性的理論主要有商周之際《周易》的天人合一思維、戰國後期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和西漢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

自古以來,人們對"天人合一",特別是對“天”的解讀可謂是眾論紛紜,目前尚無統一的、最終的定論。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天"代表"道"、"真理"、"法則"、”規律,”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迴歸大道正道,歸根覆命。近現代不少學者認為,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宇宙自然在本質上是相聯繫的、相依存的,故一切人與事均應遵循客觀規律,順乎自然規律,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的相互共存,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融。

筆者更傾向於人能實現天人合一的觀點,這是因為"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學術思想,而且是一種社會狀態。天道與人道本來就是合而為一的,人受性於天,人的生存離不開天,天與人融為一體,自然相處,和諧共存,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狀態,事實證明天意民心不可欺不可違。天道公平無私,而人時常由於私慾過多等原因而背離天道,破壞了天人合一,天下由和而生亂,由小亂而變大亂。人類復歸於天人合一對於天下治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天人合一則天下有道,天下有道就會自然生態平衡,社會和諧穩定。



文海墨韻


天人合一是道家哲學一種至高無上的思想概念,想在修練中達上這個最高境界,要真正實現天人合一是不可能的。

易曰:立天道曰陰與陽,立地道曰柔與剛,立人道曰仁與義,謂之三才。可是天道不可移,地道不可移,而人道在社會上是十分複雜的,只有以作行動來準則仁與義,所以,就己將人道從天地間分離出來。

天地間都是以同類相聚,包括自然界的變化,天與地共同隱藏著無形看不見的規律,是自然規律成為一體的。而人是在中間生生不息,有形的社會規律。為此:有相異之處就必須分開來。

老子是指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無的宇宙觀,唯心論重視天地自然,更重視人與天地參。所以天地陰陽共成,而人只有以言行舉動來準則道德觀念,因此,要實現天人合一是一種抽象思想,無法做到天人合一。



誠心走天下2


人在夢中還沒醒來,人只是一個受造之物,天上的神降在地上取了一個普通人的外殼,成為一個普通的人但她的實質仍然是神,有正常人的需要,有完全的神性與正常的人性,她在供應著人的所需,她發表的一切話語打開了在天的一切奧秘,刑罰審判了從古至今的人類的種種惡行,我從她的話中經歷了神話的審判刑罰之後認識了被撒但加工後所活出的醜鬼之態。所以說:基督就是實際的神自己。靈與肉身是一的只有神自己,所以說神不造神,只造神之外的造之物。人若執迷不悟,總想當神那就是神經不正常了。趕緊調整自己吧!自己反省反省面對現實,腳踏實地的做個真正的敬畏神的人,不觸犯神不更好嗎?神創造了天地萬物是全人類當敬拜的,阿門!


一個小小的受造之物


看了一些回答,一部分的回答說得天人合一很簡單,那只是理上的天人合一,不算數的。一句話,你生死關過不了,天人合一免談。有人能生靜,靜極可以偶爾感覺有神通的樣子,還不是天人合一。

莊子說,人與天一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古代我們所稱的幾位聖人是達到的。帝王裡面,堯舜禹是達到的。按佛家說的境界來說,沒有四禪八定之初禪及以上的證果,都達不到天人合一。

通俗說,如果還在用意識去思考,都不會達到。生活中有些人不是用意識思考的,那些專一心念、一心向善完全不顧自己的人可以,這個專一不是絞盡腦汁去鑽營,而是不加思考的,很自然的,本能反應一樣的,只可意會了,語言不好表達,這一類人已經對死沒有概念的,也過了初禪定得證果。

所以,人是可以實現天人合一的。但現代人很少了,儒釋道三家裡面,當今也很少了,因為口頭禪太多了。儒家也是,宋明理學開始,幾乎沒有,都是理上說說。道家在南宋白玉蟾之後還有沒有,就不清楚了。

我沒體會過,不知道那種境界什麼樣,也是理上說說。大家怎麼去想像,只要還是意識的想,想的那種天人合一的樣子都不是。


九諼草


中國人民早已經實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就是宇宙,中國已經發射了四次載人航天飛船。2003年神州五號,2005年神州六號,2008年神州七號和2012年神州九號。

其中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也是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飛船載有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三名宇航員,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神舟九號飛船是中國第四艘載人飛船,載有3名航天員,用以執行與天宮一號進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 宇航員進入天宮一號生活了10余天,之後順利在內蒙古返回。

載人航天技術遨遊太空就是天人合一的概念,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正在飛速發展,我們即將登上月球,在月亮中漫步。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的航天技術能聳立於世界之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