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提出控制明星片酬,跟这次疫情有什么关联吗?

欣儿雷手工坊


片酬问题折射出社会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培养什么样的世界观,从而决定国家培养什么样人的大问题!


智言堂


毫无疑问李兰娟院士的提议和这次疫情是有关联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科研在于积累和储备,任何科研成果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所以,只有重视科研人员科技人才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会不断兴旺昌盛。



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明星越来越受欢迎,网红赚钱越来越多,一些所谓大明星拍一部电影动不动就是几千万,年收入上亿元。一个小小的网红年收入上亿的也大有人在。然而我们的科研人员呢?和老百姓没有什么大不同,挣着普通人的工资,仍然会有普通人为了生活而发愁的尴尬境遇,试想这样的条件下如何能安心搞科研,如何能够激发搞科研的激情。






科技力量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因为从中受益的终将是老百姓,然而明星和网红的价值何在?就是为了歌舞升平,听你唱歌,看你耍帅吗?难道听一次演唱会,看一次电影,老百姓会从中赚到一分钱吗?这种无聊之极的炫酷表演价值何在?



就拿这次疫情来说,冲在最前线的是我们的医护人员和医疗团队,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这么大的年龄仍然坚守在一线为了打赢这场疫情战而不懈奋斗着,他们才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和网红。


远山的呼唤


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确实是一个社会现象,这次是借助了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个事件,把压抑和隐藏了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再一次公开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否能够有序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秩序和计划,无论哪一个行业或者专业,在发现进程中都要有合适的“配重”,多或者少,都会破坏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节奏,急功近利的房地产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大家早已看到,而过多的精力、财力投入到所谓的娱乐业也会是如此,短期的经济收益后,是“行业配重”的失衡和民众精神世界的扭曲。这考验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导向,更是考验了企业、资本、组织、机构的“责任”和“使命”,这也正是契合了“初心”和“使命”教育。我们每个人或者是组织,都不是孤立的,要做到整个社会健康的发展,就是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个人的权益和能力越大,他的责任和义务也就越大,万物的发展都是要遵循平衡这一个规律和原则,“独行快,重行远”,不要为了一己私力而破坏了“良知”这个规则


看天少年


李兰娟院士的观点切中时弊,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是这次疫情暴发后,给人留下的反思。

李兰娟院士说的这段话是这样的:希望国家能适当管控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建议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教育孩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

首先,是“适当管控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

管控前面有“适当”二字,说明还是非常理性的建议,希望扭转价值分配的不公平,但是也希望这是渐进式的展开。李兰娟院士一席话,之所以引得广泛的认同,说明她所说的现象确实长期存在。人们需要娱乐,但时代的进步更需要科学。二者的价值不能存在巨大的反差。

其次,建议“把高薪高地位给科研和军事人员”。

科技带来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更新。高薪与高福利也因此要向德才兼备的优秀科研和军事技术人员倾斜,才是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动能,才是中国面对全球化竞合的底气。道理大家都懂得,而现实则很骨感。最有钱的那一拨,往往娱乐、炒房与炒股有关,科研引领财富之潮,仍然未曾掀起。李兰娟院士显然是看到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一个切面。

第三,希望“教育孩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

这话是具有长远眼光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娱乐带来偶像,科学带榜样。是需要偶像,还是需要榜样?这不能仅靠说教,还需要价值倾斜来引导。


波士财经


李兰娟院士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现在很多年轻人一出来就想做明星当大腕,为的就是那超高的片酬和收入,这无疑是很不好的现象,如果年轻人全跑去娱乐圈了,以后谁来担当大任?李院士在这关键的时候说出这番话,恰恰能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还记得当初《如懿传》《孤芳不自赏》等电视剧开拍的时候,几个主演的片酬动辄四五千万,个别女演员的片酬更是高达1个亿。当时这个消息一出来真是把观众吓到了,过往我们以为明星拍片虽然收入丰厚,但是也完全没想到会高到如此离谱。一时之间,很多人都说以后要进娱乐圈发展,不仅风光体面生活还滋润。

过往我们对明星高片酬的事情已经颇多争论了,但是似乎变化并不大,而如今李院士出来发声,她的话无疑是很有说服力的,因为她是最感同身受的。这次发声无疑是一次很好的纠正机会,纠正有些年轻人老是抱着明星梦的思想,纠正某些明星艺人动不动耍大牌的举动:那些高片酬的明星艺人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小生爱电影


这种话以一个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说出来是极不合适的。原因有

一:价值观扭曲。三百六十行都重要,任何行业的前几名收入都不低,尤其包括医生,画家,演奏家…百花怒放方是春。

二,赤裸裸的行业歧视。好莱坞的经济文化力量并不低。演员收入也不低。

三,心理的失衡。这完全沒必要,存在即合理,画家一幅画的价值,钢琴演奏家一首钢琴曲,大律师,大会计等等。

四,做好自己,莫论人非。这次疫情还没过,言之过早,你也没把疫情控制住就去说东道西,徒增笑耳。


清虚懒人


从这次疫情可以看出国家有难的时候冲在第一线的永远都是科学家、医生、官兵和科研工作者,像韩红这样的明星有几个冲在一线,明星一首歌几分钟唱下来就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一部电视剧拍下来片酬就是上千万,相比跟这些科学家搞科研来说赚钱太快,哪个明星身价不都是亿为单位的,现在国家大难面前几个出来捐款?试问下这样下去国家还怎么发展?我们的国家就应该把医疗发展起来,而不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都是外国人,中国人应该可以有能力攻克癌症和艾滋病等,但需要国家再这方面加大力度把钱投到该需要的地方。李院士的话很中肯的也希望国家重视起来。


利剑笔谈


这个问法就是暗示李院士提出的片酬问题和疫情无关。之前咱们国家就有“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的现象,现在科技工作者工作得到国家认可了,待遇改善了,对国家对国民是大好事。而现在明星待遇偏高,男足待遇偏高等等问题还很突出,有的明星偷税就能上亿元,中国不要学日本韩国欧美搞明星经济,那样国家不会强大。建议国家在待遇上实行“三六九等”,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吧,大清朝有规定,太监最高官职不能超过四品,只有李莲英官居二品。如太监都是一品大元,谁去读书,谁去科考?读书,科考又有什么用?话说回来,那些读到硕士,博士,著书立说,在工作中对国家有实际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应该受人崇拜。而那些没有学历,靠脸蛋,靠青春的明星,小鲜肉就不应该受人追捧。


tjsjsh


李教授只是提示社会,要关注对社会有益的科学家,在社会资源分配上要重视科技人才,分配要合理,不要盲目崇拜有些“影星”“明星”。

社会上有的职业是拼风险的,要把气力放在培养大量的社会有用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身上。

这次抗疫情,84岁的钟南山教授亲自上去了,73岁的李兰娟教授上去了,难道我们没有后备力量吗?中青年医学科学家在哪里呢?

这是一种责任感和危机感,不要指责她的言论,她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关山枫叶


片酬是市场行为。明星的收入是包含影视拍摄收入,广告代言收入,演出收入等等,从收入构成来看,归根结底:观众决定了明星收入的多少。观众喜欢,明星收入就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戏骨明明演技很高,却收入很低的原因之一。

而科研人员的收入主要是由政府或者研究机构发放的,所以收入的多少,是由所在的机构决定的。

国外的研究机构科研人员收入也很高,甚至终身只研究一个在咱们看来可能都没有产出的课题上面,依然有资金的支持。这只是说明每个国家或者机构对于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财务能力,财政预算占比的不同。

由此可知,二者的收入来源不同,抑制明星的收入,和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很多明星也为疫情捐款捐物,发挥了自己的积极作用。假如李院士的出发点是想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我想更多的是她们所在机构的财政预算制度所决定的。而不是通过抑制明星片酬所能决定的。个人认为,通过政府行为抑制演员的收入,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政府和市场,各行其事,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当然,应该重视提升国民素质,提升整个民族对科研学术的重视程度,科学强国,科技兴邦,是非常重要的!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强才不被欺侮!避免下一代过分追星,玩物丧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每一个读书的青年人,都要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努力学习去报效祖国!

希望下一次有更多钟南山院士这样的英雄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