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虚开发票案件频发,如何才能有效遏制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的发生?

股海无涯苦做舟


现代型增值税具有税制简化、机制严密、对经济扭曲程度低符合税收中性要求的优点,世界上有170多个国家开征增值税,是全球第三大税种我国第一大税种。

当前增值税普遍采用间接扣税法,即企业在购进环节需要以进项税的形式向上家支付税款,形成进项,等到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才能抵扣,我国增值税抵扣是通过增值税专用发票来链接的,即“以票控税”,许多被利益诱惑的不法企业利用间接扣税实物流和发票流分离的特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受票企业可以直接抵扣应缴增值税,获得的非法税收利益。

此外,增值税计税方法有一般计税 ,简易计税,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有些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发票意识淡薄,逃避监管销售货物不开具发票,有的行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比较难,也造成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潜在需求市场。

近两年,税务总局、公安部联合海关和人民银行开展了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专项行动,查处了许多上千万、甚至几亿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遏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首先企业方面购进货物要有索增值税发票意识,不要购买虚开的进项票,对于虚开增值税专用要有防范意识和制度, 提高税务风险意识。

而目前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识别机制属于事后监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虚开增值税发票问题。

其实在实行增值税的国家,都面临增值税欺诈逃税现象。

欧盟有些国家已开启增值税征收机制改革,实行增值税拆分缴税,增值税拆分缴税的核心就是在交易发生时,计算该笔交易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并将销售额和税款分别处理,销售额支付给销售方,税款则以规定的方式支付给税务机关,这样就消除了只开票不做纳税申报缴纳税款行为,遏制虚开增值税专用效果比较明显,然后进项形成留抵,实行留抵退税。

我国增值税立法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要建立增值税缴存制,个人理解应该是增值税征收机制方面的变化。如果可以顺利实行,应该可以有效遏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新税视点


虚开发票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小微企业。目前大中型企业由于存在风控及专业财务人员,已经基本不存在这种行为了。

至于为什么屡禁不止,我认为有下列几点:

1,利益趋使。目前虚开发票的公司多为贩卖发票的公司,由于下游公司普遍存在缺成本票(进项票),为了规避税费,找到这些虚开发票的公司。

2,关联企业。目前市场经营中,普遍存在合作伙伴,以及关联企业等,为了避税,虚开现象很普遍。

3,法律意识。相比之前,今年稍微好些。虚开发票现象,做得多,处理的少。因为不是所有的都会查到,所以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总结下来:根源就是成本票的问题,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企业有这种避税的需求,这种现象就会存在。最有效的遏制方式还是多宣传,加强意识,预防为主,一但出现,严肃处理。

奉劝大家一句,唯有诚信经营,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没有一家企业能靠偷税漏税走上市场巅峰。


河南茂达会计服务


如何遏制虚开发票,就要先弄清楚虚开发票的动机,虚开发票的常用手法。只有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提出有效的遏制方法。

为什么虚开发票案件频发?

有句话叫“没有交易就没有杀戮”。发票的作用不外乎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和作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凭证这两种。纳税人如果没有发票就不可能抵扣,就不能税前扣除,就要多交税。这就是纳税人挖空心思,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发票的动力了。

但是纳税人拿到的发票不一定是与实际交易相符合的,有些是伪造的,有些金额、数量等是与交易不一致的,还有些是从与交易双方无关的第三方取得的。

所有上述列举的都属于“虚开的发票”,即使形式上完全合法,也是不能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的。

虚开发票的常见情形和手法

一、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的定义,虚开发票包括以下情形:

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总结一点,就是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都是虚开的发票。

所谓“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包括发票上交易的参与方、发票品名、数量、金额、税额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或者不完全一致。

二、虚开发票的常用手法

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如,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甲企业没有采购农产品棉花,但是利用农产品收购发票为自己开具了货值100万元的棉花,并抵扣了进项税额10万元。这就是没有实际交易,完全虚开了发票。

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如,某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了一批建材,不含税价5万元,应买家要求,开具了一张8万元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这是与实际金额不符合的虚开发票。

3、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己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如,A企业为一般纳税人,从自然人张某处购进一批面粉,因自然人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A企业就从一家粮油商店虚开了一张同样金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支付了5%手续费给粮油商店。

遏制虚开发票的办法

稽查审计虚开发票的主要思路就是对发票的票据流、货物流、资金流的“三流一致”进行核实,一张正常、真实的发票对应的货物、资金和票据应该是吻合的,能相互印证的。

但是也有很多困难,很多交易往往是不能完全验证这“三流”的,比如服务性质的交易,像运输发票的虚开,就很难查实,只能从发票开具方的实际货运能力来推断核实。还有很多现金交易也非常难查。

所以,要遏制发票的虚开势头,个人建议如下:

第一、减少现金交易的比例。对于一定金额以上的交易,强制规定不得使用现金交易,否则对该项开支不予任何认可。现金交易难查,但是转账交易就有迹可循,对于查询资金往来就容易得多。

第二、资金的网络必须通过制定的银行账户进行,不得通过指定账户以外的其他任何账户进行。

很多虚开的不法分子,往往通过很多个不同账户之间互相转账、拆分,故意把资金交易弄的眼花缭乱,就是为了规避查询资金往来。

第三,强化技术防范,采用新技术对发票的全流程进行跟踪。例如,最新的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全流程完整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发票,可以有效解决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的难点。

第四,加大检查频率和处罚力度。加大检查频率,压缩企业弄虚作假的空间。加强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特别是对企业相关人员,要纳入信用黑名单。以往打击很多企业的虚开行为,往往把矛头对准了企业,忽略了责任人员的惩处。


总结:对虚开发票的防范和打击不是一劳永逸的,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只要有虚开发票的“需求”,这类不法行为就很难禁绝,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尽可能压缩虚开发票的空间。


税收之家


虚开增值税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是近年来税务机关严打的两个对象。要遏制虚开发票,无疑要遏制住市场上的发票需求。

那么虚开发票需求从何而来?

首先,老板们要知道,替别人虚开、请别人虚开、介绍别人虚开都是虚开发票的违法行为。有了这个意识,才可能降低风险。

主要的产生虚开发票的需求可能有几种:

1. 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取得采购发票。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总之,无法正常取得进项发票。那么,这会导致企业多交增值税,所得税。沉重的税负压力可能会让企业铤而走险。选择找供应商代开。而代开的人因为能轻松牟利,所以也愿意冒险。

2. 躲避税收。

由于企业按照正常的经营,取得的利润要按照25%交企业所得税,取得的税后所得,还要再按照20%交个人所得税,税负率比较高。所以,为了能够把税降下来,所以选择请人开发票,把利润长期做成亏损或者“微盈”。

3. 套取资金。

虚开发票之后,为了避免账实不符,企业会将款项转给对方企业,扣除虚开的成本后,再将剩余的资金套现回来。当然,有时候仅仅是出于为了套现而去虚开。

4. 其他情况。

有时候自己没有开票的资质,那就请朋友帮忙代开等等。或者请朋友帮忙走个款引起的虚开发票。

如果要遏制虚开发票的行为,那就要从源头去解决这些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相关配套政策和企业自己改变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1. 对于无法取得发票的。

目前为止28号公告是有史以来最清楚的对税前扣除凭证问题的解释。所以,要搞明白哪些是一定要发票抵扣的,比如培训行业,大部分的是人工,要区分是工资还是劳务,怎么抵扣。对于一些行业性的问题,比如建筑行业,废品收购行业,有些发票的取得,可能确有困难,这一方面需要企业主动去通过各种税收筹划来改进,一方面也希望税收的政策能更加完善地覆盖到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

2. 对于避税和套取资金的情况。

同样,不仅有赖于企业自身的纳税意识和节税方案,也有赖于国家是否有进一步的减税降费政策。今年以来,红利政策还是比较多的,因此企业也要利用好这些政策来进行自身的税收筹划。在今后,两套账的时代必将终结。

3. 其他情况。

这些因为自己不能开某些发票请人代开的情形其实都是有替代方案的。这个需要建立起大家的意识,不一定是要找朋友开,自己有可能能申请开或者能去税务局代开。对于特殊范围的发票,自己不能开的,也不要请别人虚开,要用合法的方式进行替代。

我是财会小童,与您分享我的观点,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财会小童


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频发,受害主体多发生于中小企业。


虚开的因素

有中小企业取得发票的现实困难、被动“开票加价”的客观因素,也有企业管理对法制观念淡漠、对失控发票、异常扣税凭证知识点的模糊,同时对征收机关对相应违法行为处理、违法虚开增票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不够了解的主观因素。

遏制

遏制这类严重危害中小企业利益,损害整体纳税环境的违法行为,笔者认为重点应放在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身上。虚开增票的祸首是恶意卖发票的主体,但源头却是买发票的“市场需求”。

一、相关需要普及的知识点

1、失控发票

1)、概念

失控发票,顾名思义就是指失去控制的发票。按照有关规定,未按时抄报税的企业,经税务部门电话联系、实地查找而无下落的,其当月所开具和未开具的防伪税控专用发票全部上报为“失控发票”。由于“失控发票”是企业走逃或发票丢失而引起的。发票虽属于真票,但比假票更具隐蔽性。

2)、失控发票的源头在哪里:

a、最大的源头出现在卖发票的企业。这类企业从注册设立之初,就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卖一定量的发票,收完钱就走逃消失。这类祸根出票金额大隐蔽性强,因而危害性也最大。

b、从少数正常经营的,因为某种原因出票人有主观意图突然走逃故意的企业开出的票,依然把这类票划为失控发票的范筹。这类情况出票量相对较小,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等特征突出。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不可不查不防。

3)、失控发票的重灾区:

a、建筑安装、运输类企业。该类企业,特别是只能接劳务分包、清包工的小企业,因甲方强制要求10%、1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被动接受的缘故,造成大量销项税额不能抵扣。病急乱投病,杀入卖发票的陷阱。

b、部分毛利率高、存货核算混乱的企业,为了逃避纳税义务,主动进入卖发票的陷阱。 4)、失控发票的处理:

a、直接代失控企业缴纳失控发票上载明的增值税。

b、代缴失控增值税,税金申请期末留抵。实际工作中,这种情况基本不能抱幻想!

5)、失控发票的防范:

坚决不能再买发票了,很多经济业务可以到税务局代开发票;

2、异常扣税凭证

1)、概念

异常扣税凭证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善意取得增值税发票的过程中,由于销售方走逃、失联等原因被征收机关认定为发票异常的统称。异常扣税凭证有别于失控发票最大的区别是:异常扣税凭证善意取得、失控发票有主动买发票的故意。

2)、行政处罚

异常扣税凭证严重打击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严重破坏经营环境和纳税环境,取得扣税凭证的企业是受害者。在现行“以票控税”的背景下,增值税已抵扣的作转出处理,同时因走逃企业未完税增值税(销项)由受票人补缴(合不合理?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3)、防范

a)、严格遵守“三流后一”的相关规定;

b)、建立健全定期核查机制,定期评估合作商经营情况。(核查发票的工作量有点大!)

c)、其它措施希望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下宝贵意见,共同学习。

综述

综上所述,有效遏制虚开增值税发票,源头在于切断“买”发票的“市场需求”,重点在于从刑事上和经济上双重打击“卖”发票的“供票渠道”。中小企业买票的决果,必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如何规避风险,如果保护企业正常经营生存和发展是现实紧迫和必要的课题。

依法纳税,诚信经营!


顺通财税段贤明


发票需改革,比方说不需要抵扣全面按6%增收,这流失会少些,实际有抵扣抵税,流失更多,是有出口退税空子,招商兔税,实际流失更多。


华海机电1


接收发票前对对方公司的情况和资质进行审查,多在企查查,信用中国查询。合同,非现金支付凭证,出入库资料一定要完备,不能损失了钱财再损失自由。


精诚方略商学院


取消增值税,改为别的税种征收。这一办法可能是杜绝或根除虛开增值税发票的最佳或唯一的方法。


用户4027364901


资金流货物流发票流,一致


厚道的任先生


款先到账后开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