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最欣赏的人,往往是因为自己做不到

在唐诗中,我们发现,李白和杜甫是分不开了。他俩之间相差十一岁。李白比杜甫更大一些。

我们为什么老是说李度风格?原来有这样一句话,子美(杜甫)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原来李白的诗是飘逸如春烟,秋澜,海上的浪翻,无拘无束。而杜甫的诗则如深潭,老松,涧底的虎啸。他们两个人的这种风格的形成,源于李杜两个人的思想性格以及创作态度的差异。

李白被称为诗仙,仙,是被道家喜欢的,不食人间烟火。因此李白的感觉,独来独往。当他写出《将进酒》时,贺知章听道这首歌时,知道这是李白,立马说是“谪仙子”。引荐给唐玄宗。唐玄宗看过后,立马封他为文化部人员。拿皇粮的人。

唐玄宗喜欢杨玉环,请李白来帮自己给最爱的人写诗。于是李白写出了《清平调》。到现在都流传着。

而杜甫呢,更加受到儒家的喜爱,更受重视?因为杜甫所有的事情都是告诉你怎么做人。李白会告诉你如何与月亮对影三人,而杜甫则是爱他的妻子,爱他的儿子,告诉你人间真实的样子。杜甫的伟大,在于完成了人的部分,他被称为“诗圣”。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在唐诗里,不断用李白和杜甫来做比较,则是两种不同的生命情境。李白是孤独地走出去,杜甫则是不断的走进来。他的“官吏”他看到三种官吏,三个不同的官吏的残忍,恐怖。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在一次去石壕这个很穷的小山沟里借宿,遇到了当地的豪吏去抓壮丁。在读到老妇人说自己的三个儿子的事情时,一阵被心痛。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三个孩子都被抓壮丁了,其中有个孩子被杀,但作为这个母亲,只能面对这些当官的,不能太悲伤,也不敢有埋怨,只能说: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生的人就好好活着吧,死了就那就死了,还能怎么办?到最后,“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夜渐渐深了,谁都不再言语。

我们的生命中,需要有李白,让我们不是人间烟火,但也需要有杜甫,让我们面对痛苦,看到一种坚韧。

我们知道杜甫和李白,其实是很好的朋友。虽然后来分来了,但是两个人依旧思念对方。

杜甫写李白:《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写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和杜甫:最欣赏的人,往往是因为自己做不到

【有糖写作课:与你一起写作、阅读,让生活有温度,让生命有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