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民主与法制四川新闻(记者 黎志飞囗刁觉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医护人员都在做战“疫”的逆行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争着向组织申请主动请缨,同时主动各缴党费万元。


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王启蓉正在诊断病情

“樊某某,1月19日从浙江经武汉转机回成都(未出机场),居住五凤某组,至今未发烧、未咳嗽、不气促,无任何不适情况。”

“毛某某,男,32岁,白岩村10组,1月24日下午,排查发现暂居糖坊街4栋。1月14日从彭山坐动车返家,经过14天的观察,各项指标正常。”


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王启蓉的检测笔记

一组组的名字在王启蓉的抗疫日记本上铺呈,那娟秀的字体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被隔离者的详细情况。看着她近半个月来对每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密切接触者所做的记录,看着她对每个隔离者,每天检测的体温、咳嗽、气促以及饮食、精神状态等,以至于“别出门,多开窗,禁烟酒”的叮嘱,让我非常感动和佩服。而更让我钦佩的是,在元宵节这天,她刚有点空闲时,便叫上爱人梁成勇,分别以个人名义向党组织各缴纳了10000元的党费。


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王启蓉夫妇缴纳特殊党费的收据

王启蓉,“中国好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五凤溪社区卫生站医生。爱人梁成勇,二十多年来一直协助她开办诊所、当好后勤,夫妇俩扎根乡村23年。儿子梁显懿,现就读江苏南通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专业,大二学生,寒假在家并随母实习。


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王启蓉及队员走进白岩山中宣传、检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袭来之际,一家人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之中。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王启蓉被分配到“医疗救治组”,并主动申请回到条件最艰苦的白岩山片区。梁成勇便报名参加志愿者,成为“五凤镇党员突击队”中的一员,儿子梁显懿在父母的感召下,成了五凤镇的一名志愿者。他一边为母亲开车,一边跟着母亲实习。

一家人就以这样的方式,投入到五凤镇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成为防控战场上的特殊队员。


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梁成勇(后排右二)在“党员突击队”中

白岩山片区地处龙泉山脉中段东麓腹地,辖区内有七山四沟,群山连绵,壁立千仞,沟壑纵横。白岩山主要是现在的白岩村所辖地,由原来的高峰、战斗、白马三村合一,方圆11余平方公里,距场镇10余公里。王启蓉负责的区域除这片大山外,还有五凤溪社区几个组。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往返于大山与场镇之间,为这个区域内的3名从湖北返乡和2名从外地回家的隔离者上门检测2次。针对这种情况,儿子梁显懿想,往返一次山上,就得一大天。他便悄悄地与母亲商量:“爸爸参加了突击队,我就陪您上山吧。不但可以给您开车,又可以学习。”母亲心有不忍,怕自己的爱子感染上病毒。儿子看出了母亲的担忧,“我是学医的,知道如何防护。”听了儿子的话,心里暗自高兴,觉得儿子长大了。于是,母子俩就每天开着车行进在怪石嶙峋、山路崎岖的村道上,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走了一户又一户。每天一大早,很多村民还在熟睡,一辆孤独车影已在旖旎的山腰间盘旋,满载母子俩的责任和村民的信任,来到每一位居家隔离者的院落。

腊月三十,除夕,一大早三口便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丈夫梁成勇投入到“党员突击队”的行列中,王启蓉与儿子开始对每一个隔离者进行宣传、检测、记录和安慰。


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王启蓉(左一)在白岩山中隔离者院内检测

“1月24日,腊月三十,除夕,晴,13时52分。

白岩村19组,毛某某,体温36.5℃。张某某,36.5℃。两人均无咳嗽、咳嗽、气促现象。”

“2月1日,正月初六,阴。

白岩村1组,肖某某,上午,体温37℃。下午,体温37℃。叮嘱: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外出,保持室内通风,有任何不适请及时通知我。”


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王启蓉(左一)在隔离者家中测试体温等

每天的早出晚归,造成本已繁忙的诊所无人看管而经常关门,但王启蓉的电话却每天却响过不停。为协调好居民来诊所看病与外出检测隔离者的时间关系,她充分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或晚上出诊,而回到家里却已深夜时分,等整理完资料已是凌晨,三口之家和谐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有时却没机会在一起吃个饭,有时父子见一次面都成了奢望。


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王启蓉(右一)在与隔离者家中检测

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工作已成为王启蓉的常态。这个春节,一家人就这时光倒错中默默地坚守着、奉献着。

王启蓉告诉我,最近心情非常沉重、很难过。看见一批批志愿者奔赴武汉前线,看见一个个远离亲人的志愿者,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同行不分白天黑夜地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生死线上,为阻止疫情的漫延坚守着、奋战着。自己心情也同前线同仁的心情一样,为每天递增的感染者揪心,也前线的志愿者担心。 “我真想加入武汉的志愿者队伍。但是,这一方需要我,乡亲们把我当成他们的‘守护神’,就要坚守好自己的阵地,守护好我的乡邻。”


金堂:一家人争上“疫”线,夫妇各缴万元党费


每天的走访、宣传、检测成为近段时间王启蓉(右二)工作的常态

“我的愿望又没实现。”王启蓉很遗憾地说,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我当时行装都准备好了,准备去灾区当志愿者,但因坚守“我的阵地”而放弃。这一次武汉疫情爆发,每天从电视新闻上看到那些动人的画面,让我泪流满面,我的心也早已与前线的志愿者同在。我想,有他们在必将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她说:“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虽然没能去到前线,但必须为武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做点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加倍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前线,并和家人商量,用自己绵薄之力,向党交一份‘特殊党费’,借此弥补我的遗憾,以慰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