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别人发两段以上60秒的语音,不方便就打电话”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如果你有时间连续发两段60秒的语音,如果你是领导,你想让属下不用有自己的观点,按命令执行即可,但是你要关注属下是否领会了你的意图!

另外我觉得这可能也是现在社会重铸诚信体系的一种个别方式,现在的工作万事要留痕迹,以便工作在出现问题后,把控错误环节,从而改进工作方式!


我的名字叫文杰


关于别给别人发两段以上60秒的语音,不方便就打电话的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发语音的人肯定是有特定的对象,这个别人应该不是泛泛的人,他知道对方一定会耐心的听完语音,并且会有回复的,也许他们双方都喜欢这样的交流,富有神密色彩,而打电话则显得有点直来直去,缺乏必要的语言色彩,发语音省去了问答式的庸俗,自由度更大,特别是恋人之间的语音,可以充满着浪漫气息,对方听了会觉得很陶醉很享受,并且会有无尽的思念和遐想,通电话则容易有尴尬,有时候会话到嘴边却难以启齿,所以发语音比打电话更好。

二是发语音的人可能知道对方很忙,不便打电话打扰他的工作,虽然有事要对方办理,但事情不紧急,所以就发几段语音给他,深知他一定会在不忙的情况下听完语音,并且能够按照语音的请求,为自己办好所托之事。

三是发语音的人可能数学很好,善于精打细,打电话语要化电话费,而在家发几段语音确分文不化,而达到的目的完全相同,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不打电话,只发语音肯定有他自己的考虑,或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处理问题的方式各有不同,选择也不一样吧。


西出阳关杨时明


看来很多人喜欢发长语音啊,我是琳琳爸带乔乔记录生活,我说一下我的看法,如果不同看法的欢迎回复讨论

60秒以上的语音我也是非常的讨厌,不是领导发过来的语音我从来都不听,重要的人我会选择语音转文字去看,看懂多少是多少,那些什么7788的群里的肯定是忽略掉了。

其实现在有语音输入法,不方便打字可以用语音输入啊,别人方便看,你发起来也不会很麻烦,而且别人所在环境不一定方便去听语音,反正我是不支持发长语音的,有重要的事情可以打电话,我方便听的话肯定会接对吧。


琳琳爸带乔乔记录生活


首先需要申明一下,我非常不喜欢语音。

语言的信息量远大于文字,对说的人来说确实能带来方便,但相反的,对于听的人来说会带来非常多的不方便,比如说:

筛选信息和分析信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是文字的话,我可以很精准的知道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语音,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对方是什么意思,如果对方不能很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相当于我花了很多时间做了一件无用功,如果听的不清楚的话,我可能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重复听,但是发的人往往考虑不到这些。所以很多时候一看到别人发语音就头痛,看到一连发了几条60秒的语音,简直是拉黑的心情都有。

不是什么时候都方便

不是你给我发语音的时候我刚好就方便听,如果我在开会、在图书馆、在开车……看到你给我发这么多语音,我是听还是不听回还是不回呢?因为我不知道你发的事情到底有多重要,我能看到的就是一个图标。所以建议在发语音之前先问一下别人是否方便听,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会让人觉得不被尊重

如果你真的有事情的话,建议还是打电话。虽然电话也是说话,但是是双方互动的,这会让人觉得你是在尊重对方。比如说,你儿子高考考了好成绩,你想请亲戚朋友来吃升学宴,如果你只是发个语音的话,估计很多亲戚朋友都会不愿意来,即使是来了,很多人心里也会不舒服,但是电话就完全不会这样。

所以说真的不要发条60秒的语音,即使真的要发语音,好歹等别人回复了再发,是不是?



喜欢流川枫的樱桃小丸


两段60秒的语音,在听每段语音的时候,必须一次性听完,还不能暂停,在继续,如果别人在忙或者是没有耐心,又或者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没有时间或者心情去听完,那么可能就会放弃这个信息,这样子就会很容易忽略对方给发过来的重要信息或者是重要通知,你在拿着手机焦急的等回复,然而,对方根本就没有“阅读”你的信息,造成的后果是谁的责任?谁来承担?所以在两三句话说不明白的情况下最好选择给对方打电话进行交流,既不耽误时间,双方也能快速的交流信息。

如果这个“别人”是亲人,或许是没什么问题,因为他们对你永远有无限的耐心,但如果是朋友或者上级,那么这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给糖就会笑的孩纸9


首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能够引起我共鸣的。我觉得“别给别人发两段以上60秒的语音,不方便就打电话”这个问题要放在不同的情景下来考虑它的合理性。

第一点:就拿我自己而言,我一般和自己家里人或者是朋友才会发语音,如果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一般也会只发文字。因为我觉得,你发语音,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听语音,可能别人有时候不方便去听语音,所以我很喜欢打字说。当然了另外一方面,因为家里有些上年纪的老人,不认识字,所以呢在联系的时候我会更多选择发语音,重要的事情会打电话。

另外,我觉得,不管是和家里人还是其他人,我都认为还是别发两段60秒的语音,唱歌除外。因为有时候你倒是很方便的通过语音,不想打字去说了很多,别人还要打开听完。这就占用了别人两分钟时间,不是关系很熟的人,就我而言我也会反感。方便了自己的时候,却让他人觉得不方便,这样的行为我不赞同。

第二点:我觉得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可以去发长语音,比如说一些老师的授课,或者是你和同学朋友间重要的交流,有时候不方便打太多的字,说语音也可以很好的表达情绪,不懂也可以反复听。因为说话的那一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没法用手打字,又不能打电话,只能选择发送长语音来说明。


怎么啥名字都有无语


在中国职场,很多人会使用微信进行工作上的沟通交流,而非邮件。

而像下图这样的聊天情况,则很可能会激怒信息接收方。

为什么呢?文章列举了几个理由。

首先,并非所有场合都适合听语音,这会让接收信息方觉得很麻烦。

假如你收到微信语音的时候正在一个嘈杂的地方,就需要把手机贴近耳边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听;如果你在图书馆,就需要插上耳机;如果你在开会,就要等到会议结束……

其次,用语音发送的信息无法进行搜索,如果哪天想起来要查找某条聊天记录,根本找不到。

而且,尽管微信有将语音转换成文字的功能,但只针对普通话。不要说英文了,就算是中国的方言甚至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都无法识别。

此外,微信的语音没有暂停功能,如果你错过了某个重要的单词,就要重头开始听。

最后,如果没有WiFi,语音比文字会消耗更多流量。

文章总结说,在聊天时发语音,本质上就是方便自己,麻烦别人。你给一个人发语音,其实就相当于告诉他:“我比你更忙,更重要。”

所以,语音几乎都是在不对称的关系中使用的,比如领导对下属传达指令。

文章提醒外国人,在职场中使用微信时,除非你是聊天对象的上级,否则慎发语音。即使你想说的话再长,也得耐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

而且,最好一条消息就把话说完,不要分成好几条短消息发送,这既减少了信息接收方的手机震动次数,也节省他们的手机电量。

如果出于特殊原因必须要发语音,比如消息比较紧急而你又正在开车,或者手指受伤无法打字等等,那么就一定要先向对方道歉并告诉他你别无选择。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所罗列的观点基本都说到了点子上。

随着微信的普及,当下中国的社交礼仪已经多了一条:尽量别发2段以上60秒的语音。这不仅仅是针对职场,日常社交也一样适用。

许多中国网友都表示无法忍受语音信息,尤其是一言不合就发60秒的。

原因和文章里说的差不多:

很多场合不适合听语音,很麻烦;

听到一半一不小心点错了,还得重新开始听;

虽说有转换文字的功能,但如果对方普通话不标准就只能靠猜;

同样的信息量,文字可以在几秒内看完,语音却一定要从头到尾听60秒才行,太浪费时间;

再遇上一个表述能力差的,说话带各种语气词的,简直分分钟暴走。

最后,在一条60秒和6条10秒的之间,网友含泪选择前者……

说到底,语音信息不仅仅是地位的象征,还是关系亲疏的体现。

许多网友表示,即使领导发来100条60秒语音,自己也只能一边腹诽一边听完;

而关系近的朋友和家人发来的语音,自己不仅会认真听,还觉得声音能传递出文字表达不出的东西……

所以,其实人和人交往貌似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交流之前先掂量一下彼此之间关系的亲疏就行了……


Ins美摘


个人觉得啊,与其N个60秒的语音,不如一通电话高效率,我试过一整个页面都是语音留言,真想忽略不计……[捂脸]
以下就是我从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分享,希望能帮到大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6a39ca3c9e24d83b26b9f0b0e7b8ae8\

是卡特吖


现在通信技术先进,有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语音聊天就以使用广泛的微信来说,选择语音聊天首先语音聊天成本是流量,电话是按时间计算话费,语音聊天与电话聊天优点在于听到的同样是语音,但是前者你有时间思考后再答复对方,且思考时不会收费。当然电话聊天能更快速与别人沟通,我想大多数人电话聊天的已经极少,除非遇到急事。


千曲百意


有重要的事还是打电话细节上说的清楚,60秒语音感觉只适合闲聊,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语音,简直是灾难,真的听不清说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22000b3fb9fa6aeda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