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古风元宵夜的浪漫 这一夜该有多少人走在月色婵娟里啊

遥想古风元宵夜的浪漫 这一夜该有多少人走在月色婵娟里啊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犹记得明月相照的元宵夜,树木悬上五彩的灯饰,一片火树银花,如同千万株树一起花开,又像一阵风吹落了漫天的星辰。

遥想古风元宵夜的浪漫 这一夜该有多少人走在月色婵娟里啊

这一夜,京城特别解除宵禁,准许市民夜游,于是街上马走烟起、香尘不绝,明亮的月光追着行人来相照。 (战国时,秦国大臣李冰在四川岷江建造七星桥,并在每座桥上置一铁锁,后人便以「星桥铁锁」比喻城市的夜禁制度。诗中「星桥铁锁开」一句,意思就是解除夜禁。)

遥想古风元宵夜的浪漫 这一夜该有多少人走在月色婵娟里啊

游赏的歌伎着意打扮过,一边走一边哼唱着《梅花三弄》的曲子。步摇雪柳,在乌黑的发鬓上随着脚步摇晃。朱颜如玉,耀花了行人的眼睛。令人不禁想起那首诗: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一夜是多么地自由而快乐啊,既然维持首都治安的执金吾不禁止夜行,时光也别催游人归去吧!不然如何消得如此地良辰美景呢?
  
这是唐代苏道味的《正月十五夜》,所写的便是唐代元宵之夜的景致。历来的中国诗人吟诵了太多有关元宵之夜的诗句,也许是那火树银花、星桥铁锁太过粲然,数千年仍牵动着思绪里那根感性的弦。
  
也是唐朝的崔液,在他的《上元夜》里,欣喜地说:


  “玉漏铜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隔了一千多年,仍然可以听见他欢喜得不能自己的声音。这个夜晚,有多少人走在月色婵娟,灯火辉煌里,看月满冰轮,灯烧陆海。  
  
他们的喜悦,经过一千多年,同如今竟没有什么分别。
  
绵延悠长的中国历史,恍恍千年间的喜哀相连。

遥想古风元宵夜的浪漫 这一夜该有多少人走在月色婵娟里啊

到了宋,欧阳修的元夕变得凄伤,他在应该与情人融融相聚的元宵夜里忧伤地低喃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遥想古风元宵夜的浪漫 这一夜该有多少人走在月色婵娟里啊


物是人非,孑然而归。人生之事,只怕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辛弃疾豪迈,“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一阙悲歌,吹碎了南朝红胭朱粉,醉生梦死。但他也婉约,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王国维说,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然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到了明朝,出了位风流的才子,嬉笑间元宵又有了勃勃生气:“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他说灯月相辉,方是元宵;言笑晏晏。才为良辰。唐伯虎,这个在民间传说了几百年的才子,真让人无语。

遥想古风元宵夜的浪漫 这一夜该有多少人走在月色婵娟里啊

元宵的夜,似乎分外地浪漫。

太平公主遇上了薛绍;陈三与五娘一见钟情;影娘也在这一晚和宇文彦订下终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元宵的夜,明月相照,彩云伴归。孤独的人,清灯相拥,细雨无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