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代大部分大学生要面对考研,家长却还是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尹小昔


大部分大学生都要面对考研,但是能考上的只是少数。就业形势也不乐观,优质工作竞争激烈。所以当代大学生过的并不轻松。

之所以家长们会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用大学轻松来激励学生努力高考

二,家长不了解现在的大学,没上过大学或已经毕业很久

三,对大学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认为只要是大学生就是人才


灯塔高考志愿规划


第一,一部分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大学,甚至9年前我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有的农村家长还以为大学要包分配工作,观念落后。可能是从高中生那里了解的大学,而高中生受一部分高中老师的误导,以为大学就好耍了,高中辛苦三年。

第二,大学是一个崭新的平台,如果认真学习的话,可以学到非常多的知识,对将来的就业和考研会很有帮助,也会比较辛苦!


大学可以系统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进入社团学生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进图书馆看书,然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兼职为自己的就业做准备。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知道我这个专业需要阅读大量的名著,于是我空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泡在图书馆阅读,各种各样的名著;我还认识一位生物工程的学生他们的专业要做很多实验,他几乎每天都住在实验室里,起来就做实验,但是他还是学得很开心,尽管他很累。

第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人想通过考研,继续深造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201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830万,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而且还有很多往届的未就业的学生,还有研究生要就业,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所以很多人自然就想到了:提高学历来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第三,考研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可以进入一所985 211,甚至是全国十大名校,可以重新选择一个专业,可以重新选择一个城市,而且与高考相比,考研进入一个好学校,选一个好专业,一个热门城市,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这一点来说对很多人都特别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很多人选择继续考研的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因。


比如高考要想考上清华北大必须各地级市的高考状元,今年像我们四川省清华北大总共才招三百多人,而考生人数多达60多万。而考研究生,要考上清华北大,普通本科院校的所有学生都可以考,而且通过努力完全有可能考上,比起高考的难度系数要低一些。

第四,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很多行业招生的门槛就是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且待遇丰厚,这也是很多人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

像我所在的教育行业,现在一般县城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招聘老师,都要求是研究生,有的要求还是名校的研究生,像各地最好的一些学校,比如深圳中学,就招聘到了清华北大的研究生。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公招考试:教师公招考试,事业单位公招考试,还有公务员公招考试,很多好一点的岗位基本上要求是研究生,大城市有的还要求是博士研究生,所以研究生成为了很多行高薪行业的一个敲门砖,这也是大家争着去考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很多行业考了研究生之后,特别的好就业,薪资待遇直接和学历挂钩,学历越高,能力越好,然后越容易就业!

各个行业工资都和学历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医学行业尤其如此。当然学医的时间比较长,然后费用也会比较高,但是后期读出来之后,后期的待遇也会很可观。我有个同事的女儿都是读的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一个同事的女儿,是读的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8年制,现在正读大三,然后根据他对他女儿的了解和未来的,就业规划,他已经给他规划了要考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博士研究生,按照那位同事说的,同样是读广西医科大学,如果是普通本科生,就只能够进乡镇中心卫生院,好一点的能够进县一级的医院,然后如果是硕士研究生就能够进县级医院和地级市的医院,如果是博士研究生,然后容易进市地级市的医院,如果是名校能够进省级医院,而且薪资待遇直接呈递增规律,一般本科可能只有几万十来万,然后硕士可能就有二十万以上,然后如果是博士研究生可能有五十万元。另外一个同事的女儿是读的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学,目前已经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持有者


我女儿上高三的时候,我就经常对孩子说:再坚持一下,考完大学你就解放了!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为了让孩子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有个盼头!现在高考的孩子真的太辛苦了!我觉得给孩子一些盼头没什么错,还有就是我女儿上了大学以后,我就再没逼过孩子学习,考不考研也由她自己决定,现在中国的大学生确实要比高中时轻松太多了,有的孩子上了大学就不再好好学习了,并且绝大多数都能对付毕业了,当然这些人不包括考研的孩子们,大学考研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自己愿意去学习的,这和大多数高三孩子不一样,考研的是主动学习的多,高中生是被动学习的多,所以说才会有好多父母和我一样,给孩子一些盼头,告诉孩子上了大学就不会这么辛苦了!我觉得事实也确实如此。


天河水29209501


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了将来有个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大学毕业后都规划了自己读研的计划。然而家长却又自己的看法:

1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生也好,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好,最终都要面临就业。如果毕业后没有一个好的工作,有时候真的还不如一个打工仔,所以现在社会上流传一句话:3000元请不到农民工,只能请到一个大学生,这是没有社会关系大学生父母的普遍认为。

2 婚姻成本增加,现在青年人结婚,硬性三件套:房子、车子、彩礼,让普遍父母苦不堪言。不管你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还是研究生,都得过这一关,然而现实是这些东西都需要钱才能解决,而不是文化高低能解决的。

3 现在大学生普及了,也不再稀奇了。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良传言,比如大学生读书混日子啊,上课睡觉啊等等,认为大学生素质在下降,造成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认知程度也在下降。

4 知识分子婚姻观念的改变,男研究生难娶,女研究生难嫁越来越普遍。我领导一个朋友的女儿,本科毕业要求读研,被父母断然否决,理由就是:女孩子书读多了难嫁!

基于此,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能读个大学毕业就够了,读研究生就没必要了。

请勿喷,我的这些认知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观察总结!不针对某类人,只是就事论事!


豫中有爱


直接想和你分享一个真实考研故事,他叫吴华伟。他2019年1月来到尚德备考清华大学的工程管理硕士(MEM),半年后成功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面试。

不仅如此,因为他成绩优秀和学习时积极地互动,吴华伟还被邀请到尚德机构,与同学们做备考分享,他还组建了线下MEM面试互助小组和模拟面试考试,帮助更多同学顺利备考。

吴华伟说,不忘记自己报考时的初心,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学会分享,备考路上会事半功倍。

01

吴华伟是山东潍坊人,目前在北京从事AI人工智能相关工作。说起为什么要考研,他坦言自己其实2018年时就已经有了提升学历的想法。“山东是高考大省,我想通过考研来实现我的名校梦,我身边许多同事都是硕士学历或者海归,提升学历能让我自身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考研,还是来自同事的一个刺激。“当时是2019年初,我有一个同事之前跟我说过自己打算考研,结果一问他2018年12月就已经考完了。”

吴华伟之前咨询过许多线下提供考研培训的教育机构,自己最终选择尚德机构,主要是看重了线上培训的便利性。“我经常出差,线上学习更加方便。”

尚德学习规划师得知吴华伟希望报考北航的MEM,详细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推荐他可以向清华大学发起冲刺,吴华伟接受了这个挑战。

02

回忆这一年的备考,吴华伟能够顺利通过清华面试,总结出了自己的学习经验。

他把MEM备考分为了材料准备和基础学习两部分。MEM和工商管理硕士MBA的面试侧重点不同,MBA注重管理知识,而MEM则是更贴近自身从事的工作。

“材料准备,咱们的尚德老师会提供通用模板。我自己准备了主脉络,我对自己的工作更加了解,梳理好脉络会让我在面试时更加应对自如。”吴华伟说,自己非常认真地浏览了考试相关政策,通读了清华的网站,这样才能知己知彼。

准备好了主脉络,尚德老师再对他的材料进行了修改,同时还有模拟面试、礼仪指导等课程,让他准备得更加充分。

“面试的时候,咱们尚德的邹赟杰老师在模拟面试课程对我特别有帮助,让我脱稿也能准备得很充分。”

03

在基础学习方面,吴华伟的方法很实在,他把自己的备考分为了3个阶段。一是打基础阶段,按时听课,及时补课。“我因为经常出差,有时会落下一些课,我都会要求自己及时补上。”

二是做题阶段,尚德提供了大量题库,做题是枯燥的,但是真题都非常宝贵,对备考作用非常大。“上课时老师会带着大家做题,这些上课做过的题我都会自己再做一遍,缕清做题思路。平时只要这么学就没有问题,考前就是大量的真题练习了。”

三是方法论阶段,吴华伟表示这也是他备考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把题库都理解了吃透了,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备考时也别忘了回归基础,查漏补缺。”他说,“没有真正的秒杀技巧,所谓的秒杀都来自己大量的练习和方法论的总结,备考时没有前期的积累,哪怕觉得自己已经熟能生巧了,后期只能是抱佛脚焦虑。”

04

清华大学的工程管理硕士(MEM),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面试,这是非常难得的好成绩,考完后,吴华伟还被请到了尚德机构,专门开了分享会,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经验。

后来他还做了一件事:组建了线下MEM面试互助小组和模拟考试,义务帮助还在备考的考生培训面试技巧。

最后,被问起这一年里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吴华伟说首先是不能忘记初心,要记得自己为什么要报考,“很多同学时间都很紧张,这在我看来是借口,我经常出差,平时每天22点下班,但依旧要求自己每天学习至少两小时。”

他也坦言自己确实有撑不住的时候。“我会强迫自己坚持学下去,因为有时我累了想第二天再学,实际上一懈怠就很难再撑起来。通过找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家一起督促效果会很好,尚德老师给我和同学们拉了群,大家每天讨论作业,一起分享,就能事半功倍。学过之后想要印象深刻,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别人再讲一遍。”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祝大家早日考研成功!”


尚德机构


其实这个并不矛盾啊, 说白了大学的确是比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要轻松很多,尤其是那些来自于人口大省的农村地区的孩子们,那参加高考之前的复习可以说是用了不少心血。很多都是熬出来的,不知道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出来的。但到了大学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我用英语来说下:我们知道英文中有secondary school以及Post-secondary School 的说法, 也就是说高中属于前者,但是高中以上的学历属于postsecondary scool.所以,两者在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层次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读的学历越高,人数就越少。


再者,即使大学毕业可能会上研究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考研接着读研究生。 毕竟读完大学就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已经具备了做相对高级工作的一些素质。而不像高中毕业生,毕业工作或许大多数还是只能做一些体力活。


所以呢,家长的说法其实并么有什么错


留学李玲芬老师


形势需要。

在大学扩招以后,本科生己大不如前吃香。这是现实也是进步。

跟上时代步伐,乘年轻、知识在脑、拼搏一下。有本钱有身体有时间,只要有意志和理想。这是一本万利的事,年轻人应当去争取。

家长怎么讲,和家长自身有关,要听更要有自己观点,因为你是个受过本科教育的成年人。


被叫作黄老师的1948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从当前大的人才需求体系结构来看,整个行业领域对于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依然是最大的,虽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整个行业领域释放出了很多创新型人才需求,这也是导致当前考研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从整体的人才需求量来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依然相对比较小,所以并不是大部分大学生都需要面对考研。对于很多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在本科毕业就积极参加工作,也是一种对社会、家庭和自身发展都比较负责任的表现。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推动下,孩子只要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或者说家长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真正的压力才刚刚开始。目前有不少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要想获得一个更好的就业岗位,确实需要进一步读研,而当前考研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所以只有一小部分考生有机会走进研究生课堂,所以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考研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对于很多不参加考研的大学生来说,要想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有更好的就业渠道,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当前行业领域对于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促使很多普通高校逐渐提升了实践课程的授课比例,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个过程也必然会增加学习压力。

最后,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期间应该重视各种级别的专业比赛,这对于未来的就业和考研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其实你可以对比一下。在我们的父母辈之中,曾经上过大学的应该算是少数。可能有一些家长朋友上过大学,但也仅仅是作为专科生或者部分本科生,但是对于大部分的重点学校的家长们来说,他们应该是明白学习之苦的。

大学对于部分同学来说确实是天堂,是玩耍的天堂,但是每个人都无法否认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所要付出的努力做出的牺牲。

如果所谓的严是单纯于是否有人来管,那么大学确实不严,没有人来管你你。但是大学却有一个特殊的管理者那就是自己。

很多家长朋友在他们的这个记忆深处,高三也许是印象非常深刻,所以前辈们总是会说,相对于高中三年来说,大学是比较轻松的。

高中阶段。学习他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必须要完成自己选所选的科目。但是大学之中我们的可选性会更多,所以在人生的选择和努力之上我们都是自由的。


学悟致用


家长说的与学生面对的就不是一回事,也不是同一个时间段。这问题纯粹是个混淆是非。家长说的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说是考大学阶段。高中在家,家长压力巨大,天天支撑上学孩子的作业、早饭、晚饭、睡觉等,非常疲劳!而大学是一个明确的阶段。考上大学是第一目标。再说了,上了大学,孩子远离父母,眼不见,心不烦!到了大学,家长的责任就会轻松许多,这就是家长说的考上大学就会轻松许多。

至于大学毕业,部分学生面临考研问题,是在四年之后的问题,与家长说的不在同一时段。其二,无论考研再人多,也就二三百万人,最多也仅仅占到大学毕业生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绝大部分依然是进入社会。所以,绝大部分家长依然是轻松了。其三,考研都是学生自己的主张,绝大多数家长根本不同意或者就不知道考研有什么用,也不会支持,所以,考研的问题是学生自己背上的,与家长无关。

所以,这个问题标题混淆时空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