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故事—(5)生命还是非生命


在发现病毒之前,我们笃信自己已经了解了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无论再微小的生物,总还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新陈代谢,二是繁衍后代。

病毒的故事—(5)生命还是非生命

细菌就是这样微小的生物,它们有细胞壁、细胞器、DNA,可以自行生产合成需要的酶并且代谢,可以繁衍后代。但病毒则更微小,结构也十分简单,就是一个蛋白质外壳,包裹一些遗传物质。

病毒的故事—(5)生命还是非生命


现在,请你把一粒盐撒在桌子上,看看这个小颗粒,它的一条边上可以排下10个表皮细胞,或者100个细菌。如果换成烟草花叶病毒,则可以排下1000个。

病毒的发现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更小,结构更简单,更因为他们存在的行为:病毒通过感染细胞,注入DNA或者RNA,利用感染细胞的细胞器来复制自己,然后释放出去,再感染更多细胞。病毒的所有目的就是复制自己,不感染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是最纯粹的寄生者。

只能通过寄生宿主才能生存,这在生物界似乎也是司空见惯的。

病毒的故事—(5)生命还是非生命


比如寄生在植物中的菟丝子,寄生在动物中的寄生蠕虫,甚至是寄生在单细胞生物中的某些细菌。但病毒和这些寄生者们还有本质的不同,其他寄生者只是汲取宿主的营养,用于自己的新陈代谢。而病毒不吸取什么“营养”,它们根本不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

当病毒感染宿主时,它们表现出了生命的特征,虽然没有新陈代谢,但最起码还在繁殖后代。但是当病毒离开宿主的时候,还记得拜耶林克用病毒结晶吗?它们和自然界中其他的晶体已经毫无差别。或许我们可以说,病毒在宿主中时表现的像个生命,而在离开宿主时就是一堆有序的大分子,徒具生命的基本构成物质,却毫无生命的任何特征。

病毒的故事—(5)生命还是非生命


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有了迟疑,因为它介于我们定义的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在此之后,我们对病毒了解的越多,就越惊讶于病毒的种种“奇观”。

比如阮病毒居然没有任何核酸物质,比如巨型病毒简直酷似细菌,再比如逆转录病毒的基因居然在我们人类的基因组中随处可见……

关于病毒与生命的关系暂且先放下吧,不如我们先逐个了解下就在我们身边的病毒,也许答案,就藏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