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答題技巧


高中歷史答題技巧

高中歷史試卷答題技巧、規範要求及示例 一、 關於選擇題的答題 從近幾年高考歷史試題看,選擇題都是單選題,不存在多選的情況。做選擇時,應注意每個題組前的引言。引言中包含了很多信息,例如:題組要的考查的時間跨度、時間段、具體的專題及核心內容等。 選擇題的審題。審題是最關鍵的環節,正確審題可以保證答題向正確的方向邁進。如果審題錯誤,那麼就會做無用功。審題時應注意仔細閱讀題乾的內容,對於關鍵字詞要做適當的標記。選擇題可以用筆做標記(如 、 、⊿、 、∞、○、? 等符號)提醒自己注意關鍵信息。 無論是一般類型的單個選擇題,還是集群式(或稱專題式、整合式)選擇題,都要審清四個要素,即:時間、答題主體內容、條件限制、題目考查的核心。   Ⅰ、審清題目的時間限制   時間限制通常有四種情況,一是有明確的時間限定,如19世紀中期、唐代等等;二是有下限,隱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國民族資本發展情況);三是有上限,隱下限,如自孔子興辦私學以來(教育的發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確,如"蒸汽時代"、"法蘭西第二帝國期間"等等。遇到這裡所講的第二、三、四種情況,首先必須根據歷史知識準確判斷時間的上下限制。近年來文綜試卷中的集群式選擇題,除了總序中對時間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題中均有指定的概念,做這一類選擇題,既要把握總序中的時間限制,又要弄清楚每個小題的時間要求。   Ⅱ、審清答題主體   答題主體就是指思維對象,也就是命題人要求你所答的內容。審清了這一要求,選擇的方向就確定了。選擇題考查的主體內容可以是歷史事物的原因、內容、特點、性質、結果、影響等等。   Ⅲ、審清條件限制   選擇題同樣有條件限制,即題設條件,涉及時間、角度、對象等多方面,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些條件限制幫助答題的切入點。   Ⅳ、審題目的核心要求   審清楚題乾的主要的考查內容要求。 做完選擇題要認真檢查,檢查無誤後要及時把答案轉塗到答題卡上。工整的填寫好答題卡的姓名和准考證號,規範的塗好考號、試卷類型和科目代號。 二、 關於材料題的答題 非選擇題,即材料題。解析題:要注意材料題的3個特點和3個類型。   材料解析題體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圖表數據越來越普遍,涵蓋內容越來越廣泛豐富,這反映信息社會的特點與要求;二是材料與填空、選擇、問答各種題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內容可以是跨學科的綜合。   解答非選擇題即解析題的技巧必須注意一個前提、兩個原則、兩個充分、三個步驟。   一個前提是,讀懂、弄通和透徹理解材料。尤其是圖表與數據,必須明確其中主要概念,說明的主要問題,而後弄清楚圖標與數據是怎樣展示概念、說明問題的。   兩個原則,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聯繫課本。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問題的角度不一定與課本完全相同,聯繫課本是必要的,應該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課本所學的相關知識掛上鉤,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 兩個充分,一是充分獲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謂有效是指回答問題、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這是答好材料題的關鍵。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問題,同樣是得分的保證。 三個步驟。首先,仔細閱讀每一問題,找出做每一小題的依據(即依據材料幾,是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和所要回答的核心內容。其次,仔細閱讀材料,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最後,依據材料有效信息組織整合問題答案。  Ⅰ、歷史文獻型   文獻型材料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如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歸納的綜合能力,對歷史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考查資料多為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史籍文書等。   對策:要全面閱讀史料,找準史料反映的時間、空間和人物(主體對象)三要素(充分注意所引用材料的出處,因為出處往往隱含著時間、人物、內容等重要信息提示。)。然後聯繫教材上的知識點,有針對性地回答。回答時請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切忌斷章取義,導致文不對題;二是切忌不管幾問,在第一問中全寫完,二、三問便無話可說;可以適當多寫幾句,但前後答案不能矛盾。答題語言組織上應努力做到言簡意賅、簡介概要、條理清楚。 Ⅱ、 圖畫型   圖畫型簡釋題是以直觀的圖畫代替文字描述反映歷史現象,圖畫可以是人物、文物。   (1)人物類   對策:做題時,要把題目信息、人物圖片與教材知識結合起來,尤其是對一些古代人物的繪畫圖,還要能從其服飾、髮式、容貌等進行全方位的判定和提取信息。做題時要注意:要看大不看小,注重重大問題,不要太注重細枝末節,不要因小失大;要跟學過的知識掛鉤,特別是考綱範圍內的知識,不要考慮沒學過的內容;要跟歷史知識掛鉤,不要考慮非歷史知識。   (2)文物類   對策:歷史文物是記錄歷史的重要載體,正確理解歷史文物,尋找有效信息,建立其與題目之間的聯繫方式,是考查考生能力的一種主要方式。因此解答此類試題,一要明確題目的設問要求;二要從設問角度出發解讀圖片,並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尤其是題中標註的時間和出處;三是要結合設問要求對信息進行判斷,正確解答。  Ⅲ、 圖表型 圖表型簡釋題的材料是以圖表形式出現的,主要考查處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要求根據數據變化的軌跡看出事物的變化發展趨勢,看出影響數據變化的歷史背景。圖表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曲線圖表、餅狀圖表、二維表格表、柱狀圖表等。 三、 答題規範示例 組織答案時,應儘自己最高水平書寫認真、工整。書寫應以題乾的題號為基準對齊。整個題的答案應該左對齊,因為試卷沒有格線,書寫的時候注意每行都盡力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例如:33、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2分)。 材料一:"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美國《獨立宣言》 材料二 :"各洲選舉人應具備該洲眾議員之選舉人所需之資格。(眾議員人數及直接稅額應按合眾國所轄各洲人口之多寡,分配於各洲,此項人口數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幷包括服役數年之人,但未被課稅之印第安人不算。) ——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請回答: (1)《獨立宣言》闡明瞭哪些資產階級民主原則?(4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一在哪些方面相牴觸?它說明了什麼?(8分) 答案組織示例: (1)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答案要言簡意賅,用詞恰當。) (2)《獨立宣言》;:宣稱一切人生來自由平等,但1787年憲法卻規定了選舉人應具有的資格,不承認廣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權利,打下了種族歧視的烙印。說明了1787年美國憲法有侷限性。(答案要有得分點,語言力求言簡意賅,用詞恰當。) 高中歷史綜合題題分析思路 1.怎樣分析某一歷史階段文化特徵形成的原因?   【方法提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經濟在意識形態領域裡的反映,某一歷史時期(階段)文化的發展與當時社會條件存在著密切的聯繫。根據這一原理,我們可以把中國古代史上某一歷史時期(階段)文化特徵形成的原因歸納成如下幾個方面。   ⑴政治因素:國家統一與分裂,社會動盪與安寧,政府重視與摧殘。   ⑵經濟因素:經濟發展與停滯,發展的新突破與新的生產方式出現。   ⑶民族關係:民族團結與戰爭,民族融合與交流。   ⑷對外關係:友好往來與頻繁交往,閉關政策與開放。   ⑸前代基礎:   【例題釋疑】   例1 宋元時期的文化特徵如何?其形成這一特徵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要點:宋元文化具有"高度繁榮、領先世界、人才輩出、成就輝煌"等特點。其原因是:兩宋時期局部統一和元朝大統一的實現,社會相對安定。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特別是商品經濟的空前繁榮與海外貿易的極大發展。民族交往頻繁,民族融合出現中國歷史上第二個高峰。對外關係空前活躍。隋唐時期文化發展的基礎。   例2 (1996·全國)概括指出並結合史實簡要說明唐朝文化燦爛輝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點和歷史地位。   答案要點:政治穩定:全國統一,政治相對穩定的時間較長;經濟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全面繁榮,出現盛世景象;對外開放:和朝鮮、日本、印度、西亞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特點、地位:全面繁榮 (有傑出成就的各領域);兼收幷蓄:廣泛吸收外來先進文化的表現);世界領先:領先於世界的項目;影響深遠:促進亞洲和世界文明進步的表現。 2. 怎樣分析歷史事件的意義 【方法提示】 1. 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意義:該起義的特點+沉重打擊了(或動搖了、瓦解了、推翻了)**朝的反動統治+迫使**統治者調整政策,減輕農民負擔,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2. 中國古代統一戰爭的意義: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開創**長期統一穩定局面,有利於人民安居樂業,促進生產發展和各地區經濟交流,為國家繁榮強盛創造了條件。 3. 近代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意義: (1)對本國的政治而言:推翻了**統治(或廢除了**制度),確立了**形式的資產階級統治,為資本主義發展(初步或進一步)掃除了障礙; (2)對本國的經濟發展而言:促進本國資本主義發展+發展表現的高度概括(可選); (3)對外國的影響(可選) (4)特點或侷限性(可選) 4. 中國近代史上重大人民運動的意義:性質+特點+影響 (1)性質:鬥爭目標(反……反……)+階級屬性(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學生、人民等)+鬥爭形式(革命、改革、起義、運動等) (2)特點(可選) (3)影響或歷史功績(略) 5. 近現代史上中共召開的重要會議的意義:解決了**問題(或提出了**主張,結束了**錯誤,確立了**正確理論或領導等,總之是會議的核心內容),標誌著……,為……指出了正確方向+會議的特點(可選)。 【舉例說明】 1.隋末農民起義的意義:瓦解了隋朝的統治,促使唐初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減輕百姓負擔,從而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隋朝統一的意義:結束了三國以來長達三個多世紀的分裂割據狀態,開創了隋唐兩代長期的統一穩定局面,有利於百姓安居樂業,為經濟發展、社會繁榮和國家強盛創造了條件。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1)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君主立憲體制的資產階級政權,使英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2)促使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逐步發展為世界經濟強國殖民霸國; (3)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 (4)英國革命的勝利是資產階級首次在歐洲大國取得的勝利,標誌著資本主義制度的誕生,從而標誌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4.太平天國運動的意義 (1)性質:它是一次規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 (2)影響: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為後來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3)特點:規模大、時間長,提出《天朝田畝制度》,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由於發生於鴉片戰爭之後,使它在反封建的同時又擔負起反侵略的任務;它的某些領袖還提出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這是非常可貴的。 3.怎樣分析歷史事件的目的   【方法指導】   歷史事件的目的一般分為根本目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   1.根本目的:如果事件或政策、措施是統治者所為,那麼其根本目的一般是為了維護或鞏固其統治(如**王朝的統治、**階級的統治等),在做選擇題時,如果需要區別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的話,關鍵要看選項中哪一項和其統治利益最接近。   2.主要目的:根本目的其實就是最主要目的,其他主要目的是指當事者除根本目的外想要達到或希望實現的各種結果中佔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目的。一般來說,長遠目的比眼前目的主要,全局目的比局部目的主要,集體目的比個體目的主要,深層次目的比表面目的主要。   3.直接目的:顧名思義,就是當事者想要達到的表面的、淺層次的目的。有時直接目的表現為統治者的聲明、宣稱等口頭表示。   【舉例說明】   1.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目的   (1)根本目的:鞏固西漢王朝的統治;   (2)主要目的:發展農業、促進西漢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3)直接目的:減輕百姓負擔,保證充足的農時。   2.羅斯福新政的目的   (1)根本目的:鞏固和加強美國的壟斷資本主義統治;   (2)主要目的:解決1929年以來發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緩和階級矛盾;   (3)直接目的:每一項措施都有其直接目的,如實行《國家復興法》的直接目的是為了復興工業,實行工賑救濟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提供就業崗位,增強社會購買力等。   3.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的目的   (1)根本目的:謀求美國在歐洲的霸權,為美國的霸權服務;   (2)主要目的:增強協約國力量,擊敗德奧同盟國;   (3)直接目的:報復德國實施的"無限制潛水艇戰"。   4.1921年蘇俄實施新經濟政策的目的   (1)根本目的:鞏固工農聯盟,維護蘇維埃政權;   (2)主要目的:發展國家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3)直接目的:消除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失誤,在恢復農業的基礎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 4.怎樣區分和解答選擇題中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方法指導】"根本原因"是引起事物發展變化的潛在的、深層次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比較持久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因素。"主要原因"是指一定歷史條件下導致該事件發生的諸多現實的、具體的因素中起決定作用或決定性作用的原因。兩者的區別在於"根本原因"在語言表達較為抽象,分析時一般可從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內因和外因的關係、歷史事件或政權的性質(或階級本質)等方面入手;"主要原因"在語言表達上較為具體,分析時一般從具體史實入手,通過對多種因素不同作用或地位的認真比較得出正確結論。應當指出的是有些"最主要原因"與"根本原因"並沒有實質上的不同,其區別在於,"根本原因"是從原因的性質上說明其重要性,"最主要原因"是從原因的地位重要性來確定的。 【例題釋疑】 例1 (1995年-全國)法國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貴族的統治阻礙了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B."七月王朝"極端腐敗,激起人民強烈憤怒 C.革命前農業歉收和經濟危機使人民生活狀況極度惡化 D.人民覺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人民共和國" 解析:社會改革和革命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激化的產物。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入手,很容易得出正確的答案。選項A中"金融貴族的統治"屬於工場手工業時期的上層建築。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工業資產階級隊伍壯大,它要求打破金融貴族的統治,建立工業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從而促進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因而選項A是正確的。 例2.(2001年-全國)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滅亡命運的根本原因是 A."新政"只是騙局,沒有真正實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稅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強反對中國實行"新政",製造障礙 D."新政"不能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 解析:改革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在於改革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從四個被選項來看,C項是外在的因素,B項是改革過程中的一個側面,是非本質的因素。實際上在二十世紀初,推翻封建統治,實行民主共和已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而清朝的本質是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政權,不管改革不改革、是真改還是假改都不可能順應時代潮流,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從而挽救自己滅亡的命運。所以A項作為根本原因也是錯誤的,答案為D。 例3 (2001年-廣東河南卷)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標誌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政權的確立,這主要是因為 A.議會權力加強 B.法律取得至高地位 C.國王權力受到限制 D.內閣制度形成 解析:1689年《權利法案》的通過是英國君主立憲出現的主要標誌。《權利法案》最主要的目的和作用就是為取消貴族特權和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證,從而使資產階級的革命成果得以鞏固。本題的四個被選項都體現了英國君主立憲的特點,但仔細分析,A、C、D相對B項而言,處於從屬地位。因為如果沒有法律至高地位的確立,"人治"仍然大於"法治",那麼,國王的權力受到限制就是一句空話,議會的權力加強就會失去保障,內閣制也就不可能形成。故正確答案為B。 例4 (2000年-全國)從尼德蘭革命到法國革命歷時兩個多世紀,而此後僅半個世紀資本主義就初步形成為一個世界體系。這主要是因為 A.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和廣泛傳播 B.維也納體系激化了各國社會矛盾 C.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力量迅速增強 D.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州 解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四個備選項分別從政治、經濟、國際關係等方面揭示了這一原因。但哪一個起著決定作用,是最主要的原因呢?按照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觀點,我們可以得出正確答案為C。因為工業革命使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經濟力量迅速增強,從而導致了政治、國際關係等方面的相應變化。 5.怎樣分析變法改革成敗的原因?   【方法提示】分析改革成敗的原因要四看:⑴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或趨勢;⑵看當時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確;⑷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此外,世界近現代史上的改革還要看國際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例題釋疑】   例1 結合史實分析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春秋以來,隨著井田制的破壞,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逐漸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封建化趨勢);在新興地主階級的推動和秦孝公的有力支持下(改革派力量強大);"廢井田,開阡陌",動搖奴隸制的經濟基礎,"廢特權、建縣制",摧毀了奴隸制上層建築,從而建立起適應封建經濟發展的新制度。(政策措施正確,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商鞅不畏權貴、勇於獻身改革(改革者必備素質)。   例2 試析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   北宋中期開始,三大危機嚴重,積貧積弱,病入膏肓(趨勢);大地主大官僚的極力阻撓和破壞(改革派力量弱小);所有措施中,沒有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農民負擔不能減輕,因而當時最主要的危機不能解除(政策、措施不力);用人不當,新法出現危害百姓的情況(改革派中有的素質較差)。   例3 日本明治維新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要點:   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在世界許多地區展開,同一時期,日本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有了相當的發展。(發展資本主義成為潮流);封建專制統治相對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迅速壯大,倒幕派掌握較大的實力,終於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統治(改革派力量強大,且掃除了主要阻力);倒幕派建立新政權後,大刀闊斧地實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措施正確得力,順應歷史潮流,也反映出改革者素質好);西方列強集中力量侵略中國和鎮壓中國人民抗擊侵略的鬥爭,客觀上使日本發展資本主義有一個相對寬鬆的國際環境。 6.怎樣分析實現國家統一的歷史條件?   【方法提示】分析國家統一的歷史條件一般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⑴經濟因素:看看經濟是否發展;各地間的經濟聯繫是否加強;差距是否縮小;是否為國家統一提供了強大的物質條件。   ⑵政治因素:看看是否是人心所向;民族融合是否加強;利於分裂割據的經濟基礎是否減弱或消失。   ⑶核心力量:看看是否存在有實力、有影響、有抱負的政治實體。   ⑷領導者的素質:看看策略是否正確;組織是否有力;指揮是否得當。   以上諸條件中,⑴⑵是客觀條件,⑶⑷是主觀條件。   【例題釋疑】   例1 (2000·春季北京、安徽卷)結合史實分析隋統一的社會歷史條件。   解析:本題要求回答社會歷史原因,主要從經濟和政治二個方面的因素去考慮。   答案要點:   (經濟上)三國時,江南初步開發。從西晉末年起,北方農民大批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使南方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北魏統一後,黃河流域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南北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南北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從經濟上奠定了南北統一的基礎。   (政治上)北方少數民族在經濟和政治上受漢族文化影響,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重新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各族人民共同要求;東晉以來,南方士族地主佔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據政權的社會基礎。南朝時,士族勢力逐漸衰落,這也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   例2 閱讀材料:(摘自鄧中綿著《康熙》·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鄭經以後的臺灣政權,內部相互傾軋,矛盾重重,已成為加重臺灣人民苦難的割據勢力。同時,鄭氏集團還經常竄犯大陸,使福建人民"內輸官賦,外輸鄭餉",處於"十室九空"的破產地位。……1681年(康熙二十年),姚啟聖(清福建總督)向康熙帝上疏,提出鄭經已死,其子年幼,而內亂不息。……主張乘機統一臺灣,並推舉熟悉水戰的施琅為指揮官。康熙採納了這一建議,並提出,三藩叛亂,已經次第平復,"惟有海寇遊魂,潛踞臺灣,尚為閩害"。……因而"特加擢用"授施琅為水師提督官職,令其乘機收復澎湖、臺灣。   ……這時,鄭氏集團懼怕清兵打擊,乘機派人攜書到福建,"請照高麗等外國例","願稱臣進貢,不剃髮登岸"。康熙帝得知後表示,臺灣"不得與高麗比"。拒絕了鄭氏集團的請求。……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立臺灣府……。   問:依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指出清政府能夠一舉收復臺灣,完成國家統一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好本題,關鍵是要有一個正確的思路(見方法提示)。思路明確,則會做到邏輯嚴密,條理清楚。順著正確的思路閱讀材料,分析問題,尋找答案,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要點:   經濟上:1683年,康熙帝即位已有二十餘年,清朝的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為最終完成國家統一創造了物質條件;   政治上:一方面,鄭氏集團的腐朽統治和分裂國家、阻撓統一的企圖,違背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不得人心。另一方面,三藩之亂被平定後,清朝政局穩定;消除割據,實行統一成為兩岸人民的共同要求。   主觀上:康熙帝立場堅定,用人得當,決策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