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專注力太差,提高專注力有什麼好的訓練方法嗎?

YANGHUA-2046


孩子專注力差,已經成為家長們普遍擔憂的問題。也是各個早教中心和教育課程都再三強調的重點,但一週只有一兩次的早教教育課程真的能讓孩子學會專注嗎?當然不太可能,所以培養孩子專注力,也是從生活、遊戲、學習中一點點積累的。具體怎麼培養呢?一下總結幾點,為您提供一下方向與思路。

第一點少打擾。除非孩子邀請,否則不要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去。

第二點創造環境。

第三點榜樣的力量。作為和孩子相處時間最久的我們,如果我們做事三心二意,那怎麼要求孩子保持專注?

第四點遊戲的設計。第一要有明確的目標,一件事情,我們能專注進去,一定是我們知道我們要做什麼,漫無目的地搭積木,人很難專注,如果我們要搭一個車庫,有個目標,更容易專注,如果我們畫畫兒漫無目的的話,很難專注,要畫小橋流水,相對容易專注。所以確立明確的目標是培養專注力的重點。第二,難度要跟你的能力相匹配,如果想讓我們能夠沉浸在一件事情當中,這件事情一定要不能太難。

所以在我們陪孩子互動的過程當中,一個大目標先要有,要搭一個城堡,然後把它分解成具體的小目標,當孩子腦子裡裝著一個目標的時候,孩子就會專注進去,你說搭草坪,孩子開始尋找綠色的方塊兒,如果你只是跟他說我們來搭房子,太籠統了。第二,給孩子挑選的目標得難度適中。一定是在孩子的能力和挑戰之間有一個平衡,太難了還是做不到,太簡單孩子不願意做。做不到和不願意做的事情怎麼可能專注在裡頭呢?

第三點,就是在孩子做的過程中,適當的提供反饋。我們要跟孩子說什麼,千萬不要誇:寶寶好聰明,好棒這種虛幻的誇讚沒有意義,如何稱讚,描述她在做什麼,寶寶,你把綠色的都找出來了,你找得很快,你把綠色的很快全部找出來了,這種具體的過程描述式的反饋,才是有價值的,孩子知道我剛才做了什麼。而且接下來也有利於我們提供新的目標,那我們接下來就是要找藍色的啦,我們要來搭車庫吧。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一定是建立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所以你要明白,你的孩子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都有專注力,就好像有的孩子喜歡畫畫的時候能坐得住,有的孩子聽音樂能坐得住一樣,專注力不分品種,它就是一種意志品質。只要孩子在一件事情上能培養出來專注力,那麼他做任何事情。都會能專注,不只要他想。因為專注就是你自己想不想的事情。而有沒有這個能力是從小鍛煉出來的。



BOBO的移動城堡


時常聽到寶媽們說,我仔的專注力不好,這怎麼辦呀,今後學習可累了,燕老師您有什麼好的辦法嗎?聽到這些,我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提高專注力的辦法。

一,孩子的專注力差不是與生俱來的,而專注力好的孩子也不是天生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正確的引導,教育有效的干預,父母時刻的陪伴對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是先決條件。

二,急時發現孩子在專注力上的偏移。

我女兒現在讀初中。小學時,她有個最大的特點,每次我去學校接她,老師都會說,你家女兒今天神遊了幾次,也不知道在想什麼,課堂的內容也不知道聽進去了沒有。針對孩子在學習上有了專注力的偏移要急時知道,陪伴在孩子旁邊通過正確的方法加以改正。

三,提高專注力的方式方法:

1,切記,不要在孩子面前絮絮叨叨,不要以愛孩子為名義破壞孩子自己建立起來的規範的學習或遊玩的模式。

2,當孩子在專注於某事時,不要打擾,評價,甚至幫忙。這樣會使孩子失去自信的同時,專注力也會殆盡。

3,家長堅持原則,保住底線也是提高孩子專注力的一個策略。在家給孩子玩具,書籍等,最好就是1個1個給,不要過多的讓孩子選擇,這時父母就要講原則啦。

4,遊戲是提高孩子專注力最有效的方法:

訓練大腦的遊戲:

找不同

通過兩幅基本相同的畫面,讓孩子找出圖中的不同,根據年齡的不同投放的難易程度不一。

腦筋急轉彎遊戲

和孩子玩此類遊戲不要過於傾向成人類型的,可以在猜謎語,猜成語上讓孩子多思考思考。


感統遊戲

盪鞦韆,大滑板

通過盪鞦韆訓練孩子的本體覺和前庭覺,刺激身體的各個系統,從而調節身體的各個感覺本能,提高專注力。

聽力,視力遊戲

報數拿數字卡,說動物拿動物卡,說一句話,把這句話記錄下來。

在一張畫有50或100甚至更多的圖案的圖片中,找出其中一個不同於其他圖案的。

四,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方式方法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只要孩子不是病理的,在父母愛的陪伴及科學的育兒,引導教育下,孩子都將是棒棒噠。


愛嬰燕老師


就入學以後的孩子來回答。

把孩子的專注力很差,推到了一個極端的程度。其實孩子的可塑性更強。專注力即興趣點是動態。

每個孩子的注意力都會有不同的興趣點(也就是專注力),不能說他(她)的興趣點不在你認為的學習上,就是專注力差。畢竟學習對未來至關重要,專注力是關鍵。既要保護好孩子學習以外專注力,又要完成重中之重學習好的目的。

學習對每個孩子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長的馬拉松。我在孩子小學時,晚飯後帶孩子去逛公園,出去孩子當然高興。一手拉著孩子,一手拿著孩子的課本,考考他、背背古詩每節課後都有練習,我認為做這個就夠了,算術也可以這樣完成。這樣溜達著就解決了專注力引導到學習上了。還有,我總結了學習好目標實現的幾個關鍵詞:吃好、玩兒好、睡好、身體好、學習好。寫在A 4紙上,貼在學習桌前的牆上,和孩子一起來平衡做好這幾點。看一下當下,哪個做的還欠佳,就去完成哪個,是不是很有意思。

這裡只講專注力的引導。題主滿意麼?

我是恆星,以家長的視角觀察事物,努力學習,分享感受。


恆星


孩子的專注力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做為家長,一定要在生活中學會引導和觀察,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會比較容易。我的兩個孩子都是我自己一手帶大的,再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孩子的專注力是很短的,我經常會帶孩子們去室外玩耍,給他們看天上飛得鳥,地上的小螞蟻,或者樹上的那個樹葉是什麼形狀,刻意的跟孩子一起互動,看到孩子感興趣,就多說兩句,多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問一問,數一數,孩子在不斷刺激下,滿滿的學會觀察,學會專注。大一點的時候,親子閱讀,親子游戲也是很好的專注力訓練的過程,比如看書的時候家長可以的改變聲音,模仿書中人物的對話,孩子會很感興趣,也就會專注的聽,會越來越喜歡看書。遊戲中可以跟孩子一起搭積木,一起玩過家家,讓孩子扮演角色,都會讓孩子很開心,喜歡參與其中,這都是我的經驗之談,希望對你有用哦!!





努力爬呀爬的蝸牛


這個問題我也是深有感觸,我家小傢伙現在四歲,專注力也很不好,從小就比較好動,依稀記得曾經我是多麼羨慕好多媽媽抱著寶寶看電視,我家抱著他在動,躺在小轎子裡在動,坐在手推車裡在動,中午也不睡覺,從來沒有自己玩著玩著睡著的。

不過最近我驚奇得發現他自己一個人可以玩很久了,我忽然感覺一夜回到解放後。

現在想來,除了他本身性格好動外,剖腹產,平時對他過於保護,不合時宜干擾他的注意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專注力。

專注力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很關鍵,所以我也在探尋保護提高他專注力的方法,主要方法有:

1.儘量不干擾他

小傢伙有時會一個人自己邊說邊玩,我雖然很好奇他在做什麼,但是現在我很有意識的不去打斷他做的事情,讓他的專注力得到保護。

2保證充足睡眠多運動

作為大人睡眠不好,精力不足時專注力也會很差,對於孩子同樣如此,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強運動,有利於提高孩子的精力,對提高專注力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3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喜歡的東西容易保持專注,所以平時我會有意識的讓孩子多思考,多提問,多接觸不同的環境,讓他覺得大自然很有趣,我們看到的表面現象背後都有著他更深層的原因,為什麼樹葉會落,為什麼有的會浮在水面,有的會沉在水下,為什麼會有彩虹,會什麼氣球會爆炸,雖然很多道理我有時也會表達不清楚,但是我會慢慢引導他去尋找他認為可能的原因,自己去探尋問答的答案遠比快速得到答案更有趣。

4玩各種腦力遊戲

孩子的世界離不開遊戲,我們常玩的遊戲有水果切切切,蘿蔔蹲,舒爾特方格,找不同,走直線等等,每次他都會玩的樂此不疲。看著他開心的樣子,我也感覺很幸福。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不如先去思考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專注,與孩子一起尋找適合你們的方法,這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你說呢?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nana雜貨鋪


我在我的兩個孩子的專注力培養上是這樣做的:1.儘量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來做,若是不喜歡的事情父母應該儘量把事情變得有趣,讓孩子感覺到是在玩。2.在孩子游戲,學習的過程中不要打斷他。3.專注力培養的繪本我覺得對我的孩子來說也很有用,我的大寶現在三歲四個月,沒事的時候他可以自發的持續自己看書半小時以上。


皓茗媽媽


不同年齡階段專注力的時間



越小的孩子注意力越短,新生兒注意力是5-10秒,三個月孩子注意力1-2分鐘,六個月是2-3分鐘,一歲半是5-8分鐘,兩歲是10-12分鐘左右。兩至三歲時最長的時間是10分鐘上,六歲左右能夠堅持到20分鐘左右。

所以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之間的上課時間都是不一樣的;從十幾分鍾到幾十分鐘。

親子游戲鍛鍊專注力



分豆子,準備不同的豆子,如黑豆,黃豆,紅豆,綠豆等,都混合在一起,讓孩子把這些豆子都分開。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專注力時間來選擇幾種豆子混合來玩。父母必須一旁陪伴玩耍。

想想看,佈下面是什麼,準備一些孩子喜歡的小玩具,一塊枕巾大小的花布,先選幾樣玩具,讓孩子看1分鐘,然後蓋住,讓孩子猜,可以變換玩具和增加玩具,也要根據年齡的專注力時間。

紅蘿蔔,白蘿蔔……

看圖畫書



可以通過兩種類的圖書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這些都是需要父母陪伴來玩耍:

走迷宮類的書籍,根據年齡,從簡單到複雜的。

找不同類的圖書,根據年齡,從簡單到複雜。

培養孩子注意力的誤區是: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他們並不願意去做的事情。

父母要學會引導。

我是幼師寶媽說育兒,歡迎關注,留言。

幼師寶媽說育兒


作為一位2胎媽媽,我全職帶大了一兒一女。

如今老大5歲多,老二2歲多,兩小屁孩專注力都很好。

老大可以自己全神貫注看超過1個小時的繪本和爸爸下圍棋超過1個小孩還只呼不過癮(老大在幼兒園表現也是棒棒的哦)。

老二可以聽姐姐給他講繪本超過1小時。


對於怎麼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我有以下幾點心得:


1無為而治。

首先我們都必須相信孩子天生便有專注力,不破壞便是最好的訓練。

撫心自問,孩子在認真的玩著積木的時候,你有沒有因為飯點到了,就火急火燎的要求孩子放下積木開始吃飯?

孩子在樂此不疲不停重複做某件你覺得的無聊且無意義的事時,你有沒有阻止他,讓他去坐你喜歡他做的事?

孩子正在發呆時,你是不是關心的告誡他:別發呆,去找小夥伴玩吧?
如上種種,如果都有,那麼恭喜你:你只在一步一步親手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2儘量避免或減少高強度的刺激(如看電視,玩電子遊戲)。

電視,電子產品堪稱哄娃神器,那是因為不斷轉換的畫面帶給孩子高強度的刺激,如果孩子長期習慣這種高強度的刺激,那麼以後遇到低強度的刺激(上課,閱讀)或者略帶無聊的事情時,你讓他怎麼全神貫注?


3培養孩子閱讀,帶孩子讀古詩能最好鍛鍊得孩子的專注力。

給孩子讀繪本,讀古詩,讓孩子從小習慣低強度的刺激。

以上是我作為媽媽的幾點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娛評君”感謝關注支持:以文會友,各種八卦,育兒分享停不下來......


娛評君


研究發現,中國90%的家長對孩子的注意力感到不滿意,注意力問題以及延伸出的問題,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社會交往都有著極大的關係。


今天,總結「22字專注力訓練口訣」,帶大家一起學習如何輕鬆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多多運動

運動是一種動態的專注,孩子必須要學會控制身體動作,才能專注於該項活動。


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就是在被診斷出小兒多動症後才開始練習游泳,在體育訓練中逐漸學會了自律和用意志力控制自己的行為。


運動能增加肌耐力、讓孩子坐得住,不會趴著上課;運動能宣洩孩子過多的動能,吃得多睡得好;運動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加大腦含氧量,腦袋更加清楚。


運動本身是種身體操作活動,雖項目各式各樣,但都需要多個感官同時進行參與,大腦要負責收集、處理並反饋這些信息,同時還要操控身體做出正確的反應。


用一句話形容就是,運動帶來的專注力會貫輸到大腦和身體。


鼓勵對話


鼓勵對話,可以改善孩子把家長說的話當“耳邊風”、聽他人講故事時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經常打斷別人說話等聽覺注意力弱的問題。

在生活中,大人說話時,可以問問孩子的觀點,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尊重。


千萬別忽略了聊天對話的作用,一個不懂傾聽、沒有耐心的人很難長時間跟人聊天交流,這本質上其實就是孩子聽覺注意力訓練的過程。

鍛鍊觀察

在生活中可以通過鍛鍊觀察,來提升孩子對細節的注意力。

比如,超市裡同一件物品有著不同品牌和不同規格,價格往往也是不同的,家長可以教孩子如何選出自己需要的或性價比最高的,這不僅鍛鍊了孩子的視覺注意力,而且對於孩子的數字敏感度和算術能力的提高也都有作用。

這種鍛鍊觀察的方式還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請幫忙拿抽屜裡面紅色的杯子」或者「浴室裡的綠色毛巾」。

在等車或等紅綠燈的空檔,也可以和孩子聊聊眼前的事物:「你看,紅綠燈上停了一隻鴿子」「我們來數數有幾個穿黑衣服的人」等等。

調整坐姿

據統計,我國有64%的小學生有駝背傾向,幼兒園小孩姿勢不良的狀況更高達7成以上。

小孩坐姿不良,不僅影響體態、視力,同時對注意力也有影響。

人的大腦只佔體重的2%,卻消耗了15%的血液循環。坐姿不良容易造成肺部無法伸展,而習慣性的淺層呼吸讓身體得不到充足的氧氣。

伴隨而來的是,血液循環不良、腦中氧氣加速消耗,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也就是說,坐姿不正確,不但身體容易疲勞,專注力也會跟著降低。

研究證實,長時間駝背的坐姿,對大腦的影響不只是專注力,還會造成自信心低落,減弱記憶力和空間認知能力。

在對待這件事上,建議家長不要反覆嘮叨和要求孩子坐好,而是針對孩子的腰部和腿部力量給予適當鍛鍊。

一方面,讓孩子多多開展自己喜歡的運動。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練習吊單槓、雙手往後握好拉背伸展等動作,逐漸提升肌耐力。

培養主動注意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在課堂上可以專注地聽老師講課,注意力可以跟著老師走。

而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大多數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干擾,分散注意力,不能跟上老師的思路。

對於這兩種情況,我們通常稱為“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又稱“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

主動注意指的是自覺的,有預定目的,需要意志力來支配的注意力。被動注意指的是不自覺的,無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力來支配的注意力。

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時候都是被動注意,他們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像看電視、玩遊戲等,但是這種注意習慣會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

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主動注意的意義更大。

主動注意可以幫助小孩選擇性接受某些有用信息,排除其它無用信息的干擾,將自己的心理活動朝向某一事物,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這也就是為什麼總是有家長說自己的小孩平時看電視、玩積木的時候很認真,但是一到課堂上就老是走神。

為了讓孩子有更高的學習效率,更好的做事習慣,提升主動注意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方面,父母可以嘗試給小孩安排一些注意力小遊戲,比如舒爾特方格。

或者藉助一些“小提示”來幫助小孩,例如準備幾張寫有“集中精神”、“專心聽講”之類的卡片,放在小孩的文具盒或者課本等小孩可以看到的地方,從而能夠對小孩及時地進行積極暗示,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

如果說父母不知道如何去實施這些方法,或者是實施了一些方法後小孩沒變化的,就有必要給小孩進行專業的注意力訓練了。


多特兒童專注力


只要6件事,就能找回孩子的專注力!很多父母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專心、坐不住,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其實很多事情在家裡就可以做,比如幫孩子學會“聽”和“看”,說孩子可以理解的話,從孩子喜歡做的事開始來練習集中注意力等,這樣在生活的點滴中孩子慢慢地學會了保持注意力,做事更專心。
有位朋友曾這樣抓狂地問我:“為啥我家孩子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我說的話沒反應?關鍵是他聽力沒問題啊!”
一個做幼師的親戚在聊天時也提到過,幼兒園裡確實有些孩子是這樣,他們對老師的指令缺乏反應,需要老師不斷督促才能跟上節奏。
還有的孩子雖然反應比較快,但非常容易走神兒,在一件事情上保持注意力的時間遠低於同齡人。
中國心理學研究所調查顯示,在我國660所大中城市中,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問題。
其中:
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
60%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
20%的孩子“經常走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已經將注意力問題列為引起全球兒童學習障礙的首要因素。
注意力不集中,小時候可能是端杯水一邊喝一邊玩,把水灑一身;長大後可能就是一邊聽課一邊玩,課堂內容一知半解,做作業耗時耗力。
更嚴重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依舊無法集中注意力,當別的孩子都做完交卷時,他只能完成試卷的四分之一內容。
怎樣才能讓孩子及時聽到指令,然後聚精會神地完成一項任務?怎樣才能讓他們將注意力更好地停留在一件事上?下面這些辦法,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一起練習。
1、幫孩子學會“聽”
回想一下家裡有沒有這種情況——家人之間經常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大聲交談,和孩子說話也常常是想起什麼就說什麼,無論孩子正在做什麼事,身邊總有聲音圍繞著他。
長時間被各種語音指令包圍,孩子對語音信息的敏感度會降低,甚至逐漸養成“屏蔽”語音信息的習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像沒聽見一樣”。
這跟聽力無關,是孩子的身體對各種繁雜聲響啟動了自我保護機制。
平時儘量給孩子創造安靜的生活環境,避免打擾孩子的專注力,有事要跟孩子說時,記得和他面對面,請他看著你的眼睛,告訴他現在要做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必要時可以請他重複你說的話,確保他聽到並且明白你的話。
2、幫孩子學會“看”
在確定孩子接收到指令後,你可以進一步把要做的事情做給他看。
有的小朋友吃飯喜歡邊吃邊玩,簡單制止效果並不好。而如果每次提醒,都貼近孩子的臉,請他看著你的眼睛,告訴他要一手扶著碗,一手握住勺子,把食物送進嘴裡,並做出正確示範。
幫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正確行為上。這樣重複幾次後,他吃飯比以前專心多了。
3、說孩子能聽懂的話
如果你只說“哪裡來的放回哪裡去”,孩子未必聽得明白,你需要告訴他更具體的做法。
用孩子能聽懂的話來敘述指令,並示範給孩子看,這樣的交流最為高效。
還有就是儘量別跟孩子急,溫柔平靜的態度有助於孩子理解你說的話。如果你講話時態度很不耐煩,孩子也會受到你情緒的影響,感到慌張而無所適從,結果就是直接忽略你所說的內容。
4、從孩子喜歡做的事開始來練習集中注意力
孩子肯定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讀繪本、拼圖、搭積木等等,從陪孩子做這些事情開始,每天幾次,每次幾分鐘,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集中注意力,逐漸延長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以讀繪本為例,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坐在桌前,一邊讀一邊注意孩子是否在認真聽,當發現孩子扭動身體或手腳亂動時,提醒孩子坐好,然後再繼續讀,還可以不時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參與講故事,幫孩子專注於聽你的聲音和看繪本的畫面。
直到孩子注意力實在無法集中時,停下來,告訴孩子今天他聽得很認真,非常好,等他想聽的時候再接著講。
幫孩子練習集中注意力,不等於要強迫孩子做事。只有在興趣引導下,根據孩子的實際狀態來練習,才能不斷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5、幫孩子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對於還不會看錶的孩子來說,時間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概念,他們不瞭解時間流逝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生活中很多事都有關聯性。
就拿早上起床來說,很多孩子都不明白起床、穿衣、洗漱、出發去幼兒園等等這些事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也理解不了如果穿衣和洗漱沒按時做完,就不能按時出門,就會遲到。這時你教育他要抓緊時間,基本是對牛彈琴。
時間觀念的培養,可以從關鍵的時間點開始,比如早上7點必須起床,7點半必須出門,晚上9點必須關燈,在這些時間點到來之前,提醒他到了該做什麼事的時間了。
慢慢孩子就會知道,他必須在這些時間點之前做完一些事情,逐漸對時間形成明確的認識,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6、玩一些任務遊戲
多跟孩子一起玩些鍛鍊“自我約束力”的遊戲。
最簡單的有“一二三不許動,我們都是木頭人”,還有“盯點遊戲”,和孩子一起盯著家裡的某個點或物體看,儘可能不移動目光,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
還可以設置一些獎勵來吸引孩子堅持。當然,獎勵是你和孩子事先商定好的,在合理範圍內。
除了這些方法外,家長還可以和孩子在家每天花個把小時,坐在電腦前,教孩子學jint速讀,也許孩子的識字量還有限,沒關係,速讀學習本身就是要注意力集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先讓孩子體驗靜心調息,在短短的三分鐘時間內,也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