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合理膳食行动——特别时期更要注意营养补充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进入防控关键期,由于尚缺乏特效药物,提高自身免疫力成为大家的期望。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中,特别强调“注意营养”。的确,宅在家里,除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传染源,好好吃饭成为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那么,在提倡居家作息的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如何安排好一日三餐,通过合理膳食来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呢?

1.提高防范意识,拒绝“餐食”接触传播

对于新冠肺炎,我们了解得还很少,也正是由于“新”,大家都没有抵抗力。我们知道呼吸道飞沫是其主要传播途径,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了解接触也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在我们围桌吃饭的时候,有太多的“接触”行为,如“食物-食物”“食物-人”“人-人”,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首先,特殊时期不建议大家频繁采买食物,特别是不买野味、不接触活禽畜。出门购买食物等商品的次数应减少到最小。尽可能降低在市场中,人与人呼吸道飞沫传播、选购食物时接触传播的可能。

其次,冰箱存储要注意生熟分储、干湿分储、密封储存等原则,保障食物储存安全。

另外,食物加工处理时要特别注意生熟分开。动物性食材可能受到微生物、寄生虫、化学等污染,特别是肉类、蛋类等生的动物性食材,一定要单独处理。每个家庭的厨房里应该有两套案板、刀具、抹布等,区分处理生熟食物;并注意,洗手后再操作熟食,把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最后,食物要完全煮熟煮透,不吃生鱼生肉、半熟食品等;一家人吃饭,也相当于“聚餐”,一定要注意在特别时期分清“你我”,尤其是该病毒潜伏期较长,即使一家人吃饭也要采用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减少相互之间的接触。

2合理膳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合理膳食,即保障膳食的质量并最大可能满足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生理功能的需要。对于普通健康人,合理膳食相当于平衡膳食;对于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合理膳食则按自身需要调整膳食结构。

合理膳食是机体营养的根本,也是保障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更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疾病风险的重要保障。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具有防御、监视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其他系统相互协同,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人体识别和清除机体内不应该存在的(如细菌、病毒、死亡细胞、突变细胞等)异物功能就叫免疫力,也是人体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没有任何物质或药物可以替代免疫系统,但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心情愉悦以及生病后避免滥用药物和抗生素等外因加强免疫力。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者失调的时候,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而生病,如反复感冒、嗓子炎症,甚至一些重症。

充足营养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础,一些营养素如蛋白质及糖蛋白、氨基酸等物质,维生素A、B、C、D,铁、锌、硒等都具有重要的提高免疫力功能,营养与免疫密切相关。同时,要注意提高免疫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没有一种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不同种类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不同,各有特点。对大多数2岁以上健康人来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膳食指南》)都是我们最大程度保证机体营养和健康的基本守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杜绝浪费,兴新食尚等核心建议,是我们做好自家一日三餐的基础。大家可按照膳食宝塔所示掌握每日食物搭配。

另外,每天要睡足至少7小时,主动运动至少30分钟,避免焦虑、疏解压力等,都是提高获得性免疫力的好办法。

3特殊时期,营养补充要充分

在这个特殊时期,要注意吃好、睡好、心情好,提高免疫能力。

提高新鲜蔬果的摄入量

《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平均摄入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新鲜蔬果富含我们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植物化合物、膳食纤维,特别是深绿、红黄色叶菜含量更高,这些都是维持生理功能、促进代谢和机体“抗炎”的原料。必需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也很重要,茶油、橄榄油富含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减少炎症也是有帮助的。

蛋白质摄入要充足

《中国居民参考营养素摄入量》中,建议轻体力劳动的健康成人每天大约摄入55-65克蛋白质。这个特殊时期,蛋白质摄入更要充足。蛋白质是免疫增强的基础材料,无论对于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都很重要。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很多,要达到基本需要,除了主食提供10%-20%外,还需要大约1个鸡蛋、3-5两的鱼肉类、300毫升牛奶或酸奶(或40克左右的奶粉)以及少量大豆制品提供剩余的蛋白质。要提高蛋白质摄入量,个人推荐增加鸡蛋和奶类制品摄入,一方面,它们是优质蛋白来源,鸡蛋富含磷脂、胆碱、维生素类,奶类富含钙、维生素B类,酸奶还富含有益菌;另一方面,鸡蛋、奶粉、酸奶、液态奶也容易购买、储存,且方便食用。

多喝水

人体水分不足的时候,细胞外液或内环境不稳定,就会造成温度、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变化,继而引起人体发热、低氧、电解质不平衡等,可导致细胞功能受损或疾病。面对当前疫情,更要保证充足的水摄入量。

建议成人每天饮水1700-2000毫升,相当于7-8杯水,可以是白开水、茶水、梨水、萝卜水等。全天的水分摄入应在2700毫升左右。3-17岁少年儿童饮水量为800-1800毫升。有些老年人口渴感觉不敏感,可以根据24小时尿量(大约1000-2000ml)、次数(5±2次)和颜色估计水分是否摄入充足。

适量补充营养素

某些情况下,当膳食供应不能满足时,可以利用营养保健食品补充营养。如果知道哪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某种营养素缺乏,可以进行单独补充。例如,“阳光营养素”维生素D,在冬季可以单独补充;维生素C,在蔬果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单独补充。如果无法具体检查,可以直接补充全营养素片或冲调婴幼儿配方奶粉、特殊用途医学食品(全营养粉),从而调整、补充必需营养素的摄入量。这个办法简单好操作,对胃口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方便、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