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渾濁社會中保全自己,謹記曾國藩這句遺言

曾國藩“立身之道,以禹、墨之勤儉兼老、莊之虛靜”。所謂以 “虛靜”立身,即面對功名利祿,要儘量使心靈虛寂, 堅守清靜,從而求得解脫和精神上的自由,也就是曾國藩處世“三字箴”中的“清”字箴所說的:“名利兩淡,寡慾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欽”。

想在渾濁社會中保全自己,謹記曾國藩這句遺言

這似乎與他立志自強、建功立業的思想相互衝突,其實不然。曾國藩推崇虛靜,把它作為立身一法,主要是指平時不求不應得之榮,剋制耳目口體的嗜慾:功成名遂之際,則設法避免權力之爭,甚至放棄某些權利,以免成眾矢之的,保住既得的功名。因此,曾國藩的虛靜立身,實際只是一種惜福求全之道,與老、莊的虛靜不可同日而語。

想在渾濁社會中保全自己,謹記曾國藩這句遺言

曾國藩在登上仕途不久,即對官場中的爭名奪利、互相傾軋有了切身體驗,深感在滿族權貴與漢族官僚的夾縫中存身不易,於是便開始注意保全之道,特將自己的居室命名為“求闕齋”,意謂衣食起居、功名利祿,“求其闕(que缺,缺乏、短少),而不敢求全也。”不過,那時他正在滿懷抱負,銳意進取,因而虛靜立身,還僅僅是奉行勤儉,謹守誠信之類。

想在渾濁社會中保全自己,謹記曾國藩這句遺言

到了晚年,曾國藩封侯拜相,可說一遂生平所願,這時他開始認真地施行其虛靜立身功夫了,常常抱定“臨深履薄”(臨深淵, 履薄冰)之想,戰戰兢兢,生怕搞出一點亂子,導致身敗名裂。當他弟弟曾國荃率軍包圍天京,眼見大功告成之際,他諄諄告誡曾國荃說:“吾兄弟報國之道,總求實浮於名,勞浮於賞,才浮於事。從此三句切切實實做去,或者免於大戾”。攻陷天京之後,他三番五次勸曾國荃解甲歸田,並設法幫助其獲得朝廷批准;接著他又趕緊自行大批大批地裁撒湘軍,以免兔死狗烹的大禍發生。

想在渾濁社會中保全自己,謹記曾國藩這句遺言

曾國藩虛靜立身,不僅僅是受老、莊思想影響的結果,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所致。他在攻陷南京後給曾國荃的信中說:“處大位大權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幾人能善其末路者?總須設法將權位二字推讓少許,減去幾成,則晚節漸漸可以收場耳”。“吾兄弟高爵顯官(曾國荃陷,南京後封伯爵),為天下第一指目之家。總須於奏疏中加意檢點,不求獲福,但求免禍”。可見曾國藩虛靜立身之說,只是一種保全功名之道。

想在渾濁社會中保全自己,謹記曾國藩這句遺言

​在當今社會,我們要想保全自己,不僅要深刻理解這個社會的運作機制,最重要的還是到讀懂人心,同時我們也要剋制自己的慾望,面對功名,要儘量做到心靈空虛,堅守清淨。

關注本頁,下期將闡述曾國藩的修身處世之功夫——尚謙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