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場有溫度的戰“疫”——深圳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抗“疫”速寫

打一場有溫度的戰“疫”

——深圳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抗“疫”速寫

庚子鼠年,春節。

原本串門拜年、喜慶天倫的傳統佳節,因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肆虐的病毒,緊張著人們的神經。旅行取消了,聚會取消了,呆在家裡成了唯一的選擇。街道,空蕩蕩的;商場,空蕩蕩的;馬路,空蕩蕩的……而在大南山下、深圳灣畔,一群身著移民警察制服的邊檢人,依然堅守在口岸一線,寫戰書、帶頭衝,一幕幕感人事蹟在口岸上演;送關懷、紓民困,一個個感人瞬間在國門定格。打一場有溫度的國門戰“疫”,深圳灣邊檢站在行動。

“讓黨旗在口岸高高飄揚”

作為全國第一個“一地兩檢”口岸,連接前海自貿區和香港的橋樑,深圳灣口岸自開通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地域位置、便利的通關環境一直為出入境旅客所青睞。儘管疫情當頭,出入境旅客、車輛仍川流不息。特殊疫情下,眾所周知,人群聚集越多,危險幾率越高,況且在相對封閉的口岸驗放大廳。面對疫情,深圳灣邊檢站黨委一班人挺在前,幹在前,表率示範在前。深入一線科隊摸排動員,動用各種資源渠道收集防護物資,每日會商研判口岸疫情走向、優化相關措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國門守護者,讓旅客順暢、安全通關,努力做到零感染、零差錯、零事故,讓黨旗在口岸高高飄揚是我們的工作目標。”深圳灣邊檢站黨委書記、站長駱泓蕖表示。

惟其勇毅篤行,方顯英雄本色。深圳灣邊檢站同時向全體民警發出倡議,組建黨員突擊小分隊、創建黨員先鋒崗,作為疫情處置急難險重任務的尖刀力量,號召全體黨員民警報名。

深圳灣邊檢站民警用行動回應倡議。八隊執勤民警範婷婷表示,“面對疫情,家中弟弟、弟媳作為醫務人員早已主動請纓衝鋒一線,同為人民警察的丈夫和我也毫不猶豫地向單位遞上請戰書。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願意為祖國和人民而守護。”而一名剛剛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對象民警在決心書寫到,“我剛剛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不久,現在正是黨考驗我的時候,我強烈要求加入突擊小分隊,請黨組織考驗我!”

有些險,必須冒;有些關,必須闖。面對疫情大考,深圳灣邊檢站民警用數百份請戰書給出了答卷。

打一場有溫度的戰“疫”——深圳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抗“疫”速寫

“你們想得太周到了”

面對洶湧的疫情,做好防護舉措是阻擊疫情的首要之舉。但是棘手的問題也接踵而至:由於疫情突發,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質庫存不足,採購也面臨諸多困難。深圳灣邊檢站集中力量保障一線執勤民警自我防護的同時,也做好口岸旅檢大廳的定時消殺。“我們的執勤民警衝在第一線,庫存防護物資首要用於保障他們執勤所需。如果民警自己都不能保護好,如何讓旅客安心?此外,旅檢大廳人流密集,特別是自助通道,旅客使用頻度高,接觸多,我們必須確保這些地方的及時消殺,給旅客營造一個安全的通關環境。”駱泓蕖如是說。

中心物愷,兼愛無私。疫情當前,國門安全不能丟,但百姓安危也不能忘。在驗證臺上,邊檢民警緊握驗訖章,迎來送往;在執勤間隙,他們手拿消毒噴劑,定時為自助通道、查驗臺進行擦拭消毒。“你們想得太周到了,感謝你們”面對工作的邊檢民警,來自香港的劉先生豎起了大拇指。

國門的溫度

大年初一,天氣微涼。深圳灣口岸入境大廳,帶著各式口罩的旅客步履匆忙。正執行晚班勤務的民警夏璐雪,戴著口罩、手套,端坐驗證臺,一如往常驗放著旅客。這時,一位扶老攜幼的旅客走到她的查驗通道前。接過證件時,同行老人緊張的神情引起了夏璐雪的注意。在翻看證件中,夏璐雪說:“你們是湖北人啊?”,老人慌亂起來“是…是….”一旁的女子戰戰兢兢地解釋,“我們是一直住在深圳的,1月10號一家人去日本旅遊,我們剛才檢測體溫了,都沒有發熱。”“老鄉好,我是武漢人”,夏璐雪一句武漢話讓緊張的父女倆如釋重負,“回家後一定要注意個人的防護,沒什麼事就別出門了。”夏璐雪不忘叮囑老人一家。口罩阻隔的,是疫情而非真情;手套阻擋的,是病毒而非溫度。一句問候,帶給旅客是移民管理警察的暖流。

其實夏璐雪也時刻牽掛著遠在武漢的親人,特別是年邁的姥姥。疫情發生以來,她一有空就打電話、發微信詢問姥姥的身體狀況,並用自己的幽默搞笑給老人家舒緩壓力。殊不知,電話放下後,對姥姥的那份擔憂又重上心頭。“姥姥從小就很疼我,她年紀大了,其實挺擔心她”。一邊說著,夏璐雪一邊拿起和姥姥的照片,看了又看。這時,督導臺呼叫她上崗執勤的通知響起,她放下手機,徑直走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每位邊檢民警都是戰士。在這個關鍵時刻,國門更需守護,過關旅客更需保護。邊檢民警用他們的堅守,築牢國門安全屏障;同時用他們的關心問候,溫暖著每位旅客的歸家路。


打一場有溫度的戰“疫”——深圳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抗“疫”速寫


口岸“大白”

隨著香港對個別省份旅客入境香港政策的收緊、對內地發熱等症狀旅客檢查力度加大,口岸內身著防護服執行接受特殊任務的邊檢民警被不少關注的出入境旅客冠以口岸“大白”的暱稱。原本看來些許緊張嚴肅的畫面,被這充滿愛意的稱呼所沖淡。“說實話,穿著防護服走到旅客面前,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緊張。在他們眼中,這防護服不是阻隔著我與他,而是他與整個世界。所以,執行任務的時候,我會盡量多關心問候旅客,舒緩他們的緊張情緒。”曾承擔這一特殊勤務的民警馮建恆告訴筆者。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深圳灣邊檢站民警身著防護服執行特殊查驗任務達百餘人次。“我是共產黨員,是突擊小分隊民警,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一位剛剛完成任務的民警講。

特殊時期特殊勤務淬鍊黨性。深圳灣邊檢站以最強措施、最嚴紀律、最鐵作風保口岸順暢、護旅客安全,以最優服務溫暖旅客回家路。

守望在戰“疫”前線

同望一輪月,共守一方安。在深圳灣邊檢站,既有同在邊檢系統工作的伉儷家庭,也有另一半在地方公安的雙警之家,更有愛人是醫務工作者,夫妻雙方守望在不同抗疫戰線。他們的故事,譜寫著一曲曲令人敬佩令人流淚的讚歌。

“我愛人2019年從外地考入深圳市公安局,我們今年剛結束6年的兩地分居,本想趁著過年一家人好好團聚一下,但疫情就是命令,我們匆匆吃完年夜飯就各自返回了工作崗位。”民警李明峰告訴筆者。妻子作為一名派出所民警,負責對轄區內重點人員的逐戶排查,而李明峰作為單位技術骨幹,負責口岸查驗設備的維護保障。兩人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門,回到家經常是深夜時分。“孩子初五剛滿一歲,我和他媽都在單位,就通過手機視頻陪孩子過了他人生中第一個生日。家裡老人身體不好也沒法幫忙照顧小孩,就把他放在了舅舅家中”。說著,這位七尺男兒紅潤了眼眶。談及對孩子的虧欠,李明峰哽咽了,“沒辦法,我們都是警察,我們都肩負著重要的工作職責,相信他長大後會理解爸爸媽媽的”。說話間他與同事背起工具包,開始了新一輪的技術巡查。

打一場有溫度的戰“疫”——深圳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抗“疫”速寫

這個春節對於民警孟海濤來說,必將記憶終生。他的妻子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這是深圳市負責傳染病治療的專門醫院,現在負責收治深圳市所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她戰鬥在防疫的最前沿,我心裡其實挺擔心的。大年三十,我一直打電話、發微信都聯繫不上她,心都快緊張地跳出來了。後來,等到晚上十點多了才收到她的回覆。原來她一直在病區工作,穿著防護服不能帶手機”。面對妻子的忙碌,身為警察的孟海濤更多的是理解。由於夫妻雙方工作的原因,他也把小孩送回了河北老家。雖然和妻子同在深圳,但由於妻子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回家,兩口子在同一座城市也只能通過有限時間電話報平安。“我們在不同崗位有不同職責,就希望她能做好防護,我等她平安回家”。說罷,他又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定人定時為家裡有困難的民警家打電話問候、提供幫助,全力提供強有力的思想、組織和後勤保障,讓他們安心工作,這是我們黨委的重要職責。”深圳灣邊檢站黨委副書記、政委歐建軍說。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面前,深圳灣邊檢站全體民警用自己的堅守,等待春暖花開,溫暖那些人、守護這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