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成年人的友誼,都是互相利用、勢均力敵的”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古人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需彼此磨合切磋,彼此三觀較吻合才有意願持續交往下去且可能功利性不那麼強,否則彼此沒有相互利用的價值或者能正面PK得火花四濺的能力,是很難持續交往下去的,走著走著感情就淡了,也就散了。但是,社會上三觀穩定且較吻合的情況不太多,且還有自己不同的志趣,表現方式也可能不一樣,走向彼此欣賞,彼此成全的也不少。所以,三觀較一直且能持續鴻雁往來,詩書茶酒唱和的真不多,如果有,多半是知己了。


東北亞區域中心


不能肯定的這樣說,

雖然我覺得人們相處的第一想法就是交換,小的時候我們總是會用彼此喜歡的玩具來交換朋友,有玩具的時候很多小朋友圍著你,現在又何嘗不是一樣呢?

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有一部分會越來越親密。

至於勢均力敵,這個說法,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友情是一個雙向輸出的過程,如果已有單方面的輸出是很難持久下去的!

在我看來。純粹的朋友肯定是存在的,只是特別少。如何區分呢?

不摻雜任何的利益輸送,就類似於親人間的存在,我相信這種友情就不會是相互利用,但是這種大部分都是長時間處下來的。

生意夥伴之類的酒友,商友,這種關係都是看對方有沒有價值,會隨著功能性的變化而浮動,千萬不能交心,可能你付出了真心下一秒,就形同陌路。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結識的都是酒友商友之類的存在,如果想要交到更多的朋友,就應該努力學習與進步。

曾經身邊的朋友發生過一件事,她和同事相約一起離職,然後一起開店,結果她離職後過了一個月,她的同事依舊正常上班,對於她敷衍一拖再拖。

她找到同事表達不滿時,她的同事只是回答了一句“你太沖動了!”

還好後果不是很嚴重。

真正的友情是什麼樣的呢?

我認為他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離、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不一定常聯繫、但一定總放在心上。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留言探討。


CC生活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fbe1ae0a1d14fcc9d715dbb5b71ce2b\

十五弟vlog


當今社會中就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朋友就是用來麻煩的”說的是不要覺得怕麻煩而不去告訴自己的朋友,如今的社中的社交裡的“朋友”包含了多重意義

第一是真心朋友,對於一個能夠把後背交給對方的人來說,朋友不會在乎你的麻煩和利用,他/她會覺得如果你有事不請他/她幫忙才是不把他/她當朋友,對於真心朋友來說相互的利用可以理解為相互幫助;

第二是表面朋友,這裡的“朋友”是一個包含貶義的詞語,因為他們相互利用對方的優勢或者劣勢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帶有自私利己的心態來對待朋友,這裡的“朋友”表面是朋友但實際上是笑裡藏刀,想著怎麼踩著對方的肩膀往上爬或者是讓朋友掉進自己設計的陷阱裡,對待這樣的朋友需要謹慎,小心處理這層關係

在自己的社交圈裡需要給“朋友”劃分界限,心裡要清楚跟誰是真心朋友,又和誰是表面朋友,當然,我希望你們擁有的都是真心朋友,願美好圍繞在你們左右!


阿珊短視頻


這句話基本揭示了職場上成年人交往的本質一一即利益交換的"潛規則"。既然是這樣,為什麼還要用友誼來"遮羞"呢?

因為友情的作用不僅是遮羞,還有許多功能。例如橋樑作用。就是職場上最容易聯結關係的就是友情。人的感情表達是個人理智的觸手。這些觸手像章魚一樣,每天伸向四周,捕捉利益的信息。當雙方觸手接觸後,會對信息過濾丶篩選與識別確認。一經確定,就會開始有意識地往來。逐漸發展成為朋友關係;

還有掩蓋作用。就是隱藏住交往的真正目的;

還有套牢對方的作用。在朋友之間交往過程中,會有一部分利益交換。甚至交流相互的家庭及隱私。往往使人被迫陷入了友情的籠子裡,無法脫身。例如"三國演義》中的"蔣幹盜書",就形象地詮釋了友情的全部功能。還有經常看到的諜戰劇中有不少這方面的事例。

當然不排除也有極個別的純真友誼。

總之,就大多數人來說,這話不錯。


天道若龍


事實如此。之所以那麼努力,其實就是在爭奪一個優先權。人類同樣是地球生物的一部分,一樣要遵從叢林法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但是你既然知道了互相利用的本質,那麼利用弱者是不是同樣需要保護弱者?弱者在利用和被利用之中成長進化,不也是適者生存的規律嗎?

眼光長遠的人,或者說優秀的智慧的人,在屹立於同族強者之列的時候,強者之爭不也是爭奪資源嗎?弱者也是資源之一,利用弱者保護弱者才是不敗的根本吧?

不要太狹隘的理解成人遊戲規則!不管你是強者還是弱者,不管你是利用還是被利用,其前提是你要麼聽話要麼有用。那麼聽話和有用就是成熟成長之路!


狼神公爵


其實成年人的社交中一開始大家相處,可能是因為朋友的介紹,或者是工作上面的交往認識的,隨著認識的時間長了,發現大家趣味相同,性格相投關係處的不錯,這是一種人際的交往,不是一種利用。當朋友工作遇到事情了需要幫助了,當朋友感情受傷了需要你的關心了,當朋友做生意遇到資金週轉不靈了需要借錢了。當你混的好了需要你拉一把的時候。這是一種幫助也是一種利用關係。因為大家都是平凡的人,在社會中生活,就要解決生活中遇到的衣食住行,繁衍後代等諸多問題,然而解決問題的時候,當勢單力薄的時候,就需要藉助外力來幫忙,這時候就會產生利用關係,很正常。俗話說的好,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看似很現實,很勢力,也很沒有人情味,但現實情況這是一句成年人的真理。當你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你的朋友幫不到你的情況下,別人幫助了你,久而久之,這樣他就會需要依賴別人同時與你產生生疏,所謂的勢均力敵就是如此。有位專家說的話我覺得很對,以交朋友的心態去做生意,而不是以做生意的目的去交朋友。這樣的友誼才能長此以往的延續下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b348fa93309460ab24bace1d73d17f5\

家裡蹲研究生


我倒是不完全贊同你的說法,當然了,你說的現象肯定是存在的。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就是說什麼樣的人找什麼樣的人,我個人理解就是“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話粗理不粗。合得來的人就好好處,合不來的人就井水不犯河水嘍。


FG享受生活


不贊同這個觀點!

成年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友誼確實也變得難能可貴。因為從結識開始,人和人之間最開始的交集就從年幼時的同學發小這種單純的關係,變成了工作、合作、買賣等利益關係。所以可以說,從一開始,就已經把成年後的友誼,上了一道鎖了。但是即便是這樣,友誼也不是全部互相利用、勢均力敵的。

1、一概而論的觀點本身就站不住腳。不是所有因利益往來的關係都不能發展,也有合作伙伴惺惺相惜。不是所有對立的勢均力敵都不可調和,也有競爭對手相互欣賞。相信自己在工作之中的遇到的人,也是自己很欣賞的,有的甚至成為了日後事業的合作伙伴。這一點,每個人心裡應該都是有體會的。

2、人性本善,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發現適合自己交往的“好人”。每個人對於交友的原則都是不一樣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選擇適合自己的人交朋友,和選擇自己的伴侶是一樣的。抱著開放的心態,一旦遇到值得結交的人,我們還是應該放開心胸,去多瞭解瞭解的,因為年幼的時候,我們那些單純的友誼,也是這麼積累下來的。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結識的機緣不同了,我們就再也覺得自己不會有朋友了。

3、成年人的世界,本身就不一樣,成年人揹負了更多的責任,最基本的就是上有老下有小,我們不得不面對年幼時未面對的利益關係,因為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繼續下去。成年世界的友誼,需要我們換一個角度,去審核去判斷。因為不能完全排除利益和競爭的關係,所以就要儘自己的能力控制好交友時候牽扯的利益和無法避免的競爭,不讓這些問題影響到自己,人情是人情,道理是道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成年人也是有珍貴的友誼的,但是需要自己更好的去處理和判斷。


老年生活大百科


大家好,我是一位90後的寶媽,大學畢業之後我在職場上也呆了幾年,直到寶寶出生了才做起全職媽媽。
按照我之前的社會經驗來說社會真的很現實,你有錢有權有財靠攏你的人很多,電話響不停,微信回不完,相反如果你沒錢沒權沒財會有人主動的去認識你嗎?我很肯定的說,根本不會有人想主動認識你!因為你身上根本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
我個人認為社交的本質就是價值的互相交換,是互惠的,都是相互利用從而達到各自想要的東西。在社會中很少人會雪中送炭都是錦上添花的比較多。你認識別人,別人不一定認識你,好想你認識馬雲,馬雲根本不認識你一樣的道理。所以現在很多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更優秀,去優化自己的生活圈子,使自己更上一層樓[呲牙]


所以我對成年人的友誼都是互相利用,勢均力敵的觀點還是比較認同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4a340790b4e4c11879f20d2da50cd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