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读《伤寒论》,对里面的重量单位很疑惑,究竟该如何换算,才能完全释放经方的效果?

和自己赛跑的人19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药量的使用是根据病人疾病的轻重而用,不可以照书搬方,人的病没有有一样的,更没用照着书上的药方长病的。


素问心愿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

  一钱匕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 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 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 约40 克

  厚朴1 尺 约30 克

  竹叶一握 约12 克

换算的时候记住两点:当时的重量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是分几次吃的,这样折合才算准确,再者就是根据当地药物用量习惯,符合当地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啧优


在拜师学艺和读祖国医学典籍中,我也碰到网友遇到的这个问题困扰。

我1969年下乡为患者治病,第一张方子完全是在恩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方剂治疗的。

至1973年十二月初,在昌宁县新华书店购得《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一书。书中第506页一一第四节:《古今度量衡比较表》较为全面地古今度量衡的标准演变过程。国务院于1959年6月25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改革命令》明确规定:"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一律改十两为一斤,中医处方用药,为了防止计算差错,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计量单位,不予改革。

我曾为师父抄写过若干病案,处方用药中,发现原有的"钱"巿制(10进位)1钱改为公制5克。还听师父为我讲授云南名医吴佩衡用药的故事:言吴吴老先生善用用理中汤治疗胃病,其中附子剂量较大,究其原因就是同时加入了细辛一味!有一开一合胃气之功效!

学医之道事过去五十多年了!网友提出来的这一问题,只好翻开书籍简介。仅提供参考!




Sj51586581987


我不太知道,为什么有人一定要把《伤寒论》的用药量,换算到现代单位里来。要知道,《伤寒论》成书于1800年前,那个时候的药量,真的适合现在吗?

换比例换算一下,应该更好理解。而不是一定要追究张仲景用了多少量。

要知道中国的幅员辽阔,南方跟北方的差异都很大,用药的量也有很大的差别,就以钱这个单位为例,北方的话,通常是以5克为一钱,南方的话,一般是3克作一钱,北方用药量多偏大,南方多数偏小。就是跟当地的气候,体质,包括饮食习惯等多方面都是有关系的。

所以,看古书医籍的话,要学会融汇变通,不能死读书。还是要结合临床综合考虑的。


医家故事


中医贵在明理。

很多医者在临证中发现中医众多流派没有一个能放之于四海而皆准,于是回头再苦研方证对应不讲啥道理的伤寒论,毕竟伤寒论组方严谨,有时候效如桴鼓,当然不效的时候就是认证不准,或没有抓住主证。

这本是下下策,是不能明白医理的无奈之举,却被有些推为上策,并自诩经方派,不过是刻舟求剑而已。更有人把不效归结为古今度量衡不一样,事实上一两一钱换算成15克,还是3克1克真的不重要,古法药量大,煎煮时间长,今时很多时候几克药量完全可以有效,关键在于明理,明白医理,明白药理。

不明白彭子益,就难以明理,终生在黑暗中摸索。


中医临证心法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已经暴露出完全不懂中国古代医学与方剂论辩。

一方三剂两响者,一钱等于3克,两钱等于5克。

三响,三钱等于9克,四钱等于15克。

响;日服两次为两响,三次为三响。

具体的细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达,记住一个关键,用药越轻医术越高。


用户碧家小玉


先不说你如何得知,经方的效果,没有完全释放?

中医从来就没有搞清楚,它理论里用来治病致病的那些阴阳五行寒热,到底是物质还是能量抑或是其它的东西?

更别说对它们进行量化。比如说,什么程度的“寒”,能称之为“大寒”?某种植物或矿物里,“大寒”的含量是多少?

这些中医用来治病的基础的东西,无法探测量化,那么更高层面上的某味药该用多少克,根本就是无从谈起。


madcat73227021


必须要按现在药典规定的剂量来换算,《伤寒论》一两等于现在的3克。


道法自然1000


朋友:中药古代以钱为单位,现代以克为单位,换算成三钱为一克,你要是不懂把方剂用古法计算到药店去抓药,药剂师会一目了然,他不会搞错,请放心!


7575933289254


不是研究历史的,为何要浪费时间在故纸堆里?难道越古越好,悠久历史成了中国人的沉重包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