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大柴胡汤到底有无大黄呢?

用户12345670wys888


《伤寒论》204条指出:“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少阳以呕为主症,大柴胡汤更是“呕不止”,可见本方证确属禁攻之例。仲景既言呕多见阳明证者也不可用攻,何况本方不具有阳明证,其禁攻下,已显而易见。205条又云:“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其心下硬满系热结胃脘,胃气壅滞,与阳明腑实的部位有上下之别,性质有无形、有形之分。若但据心中痞硬或心下硬满,贸然攻下,必伤中气,每致下利之变证,故言方有大黄,则与原书治则相悖。

二、从煎服法看:

大柴胡汤系“去滓再煎”法。《伤寒论》中去滓再煎方剂的特点,多属于和解之剂,且寒热并用,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再煎之目的,是使其药性更加协调,作用和缓持久,所以大柴胡汤以此煎法,其功效主治不言自明。相反,《伤寒论》凡具泻下作用的方剂,不论其作用大小,均未见有此种煎法。故若言本方泻下,似与理难通。

三、以大黄煎煮时间而论:

《伤寒论》汤剂用大黄者计12方,除大承气汤、柴胡加龙牡汤大黄后下少煎外,余者均与他药同煎,并根据病情的需要,煎煮时间长者由七升煎至三升,短者由三升煎至一升半。惟大柴胡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虽《伤寒论》汤方煎药非以时计算,但大黄从一斗二升煎至三升,足见其为久煎。据现代药理研究,大黄主要含有泻下成分(蒽醌苷)和收敛成分(鞣质)两种,若煎煮时间过长,泻下成分破坏,收敛成分煎出,非但不能泻下,相反会出现便秘的副作用。故以此旁证,本方亦当无大黄。

四、依方后注文来看:

《伤寒论》运用泻下方剂的原则是得效即止,慎勿过剂。如大承气汤方后注明“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亦注明“初服者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而大柴胡汤仅强调“温服一升,日三服”,并无类似注文,证明原方本身并无泻下作用。

五、从仲景名大小诸方来看,多是据其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

如承气汤根据阳明腑实热结的程度不同方有大小之分;建中汤由于中焦虚寒的轻重不同方有大小之异……柴胡汤与上理相同,也是根据少阳枢机不利,郁热内壅的程度不同而方有大小之别。因此,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均为和解少阳之剂,具有疏解少阳、宣泄郁热的作用,所不同者是小柴胡汤病证较轻,大柴胡汤病证较重而已。

(摘抄)


用户12345670wys888


大柴胡湯又名双解散,他的作用是表里两解,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湯有大黄一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