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碧崇輝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陽樓記》,在這篇文章中,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為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


一、字面闡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兩句話,是上下互文,要兩句話合在一起解釋。

物,指外物。己指自己的人生遭遇。

兩句合在一起,意為:不因因為外物和自己的人生遭遇而感到快樂或悲傷。

二、文中之義

岳陽樓,在今湖南嶽陽城西,面臨洞庭湖,是古代文化經常登臨寫詩作文的場所。范仲淹在文中說,自古文人墨客,在岳陽樓上,都會受到自己的人生遭遇與洞庭湖的風光影響。

登岳陽樓的文人騷客,若是洞庭湖的陰雨天氣,就會感到極為悲涼。

但若是遇到洞庭湖春和景明,天氣很好,就會感到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這就是“以物喜,以己悲”。

范仲淹說:“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古代的聖人,就不同於這樣的文人墨客,他們不因為外物和自人的境遇而快樂和悲傷,他們在廟堂上就會擔憂百姓生計,身處江湖,就會擔憂君主的安危。

范仲淹在寫《岳陽樓記》之時,與文中的另一和主人公滕子京一樣是被貶之身,所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含有對滕子京的勸勉之意,不要因為我們被貶了就感到悲傷,而要胸懷天下民生。

三、超越自我的人生哲思

人生於世,免不了因為自己的得失進退而感到悲傷或欣喜,但若一個人關切的東西,永遠侷限在自我身上,那麼他的視野就會極為狹窄,他的人生就不能獲得真正的價值。

一個人,只有超越了自我,能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關切,對宇宙人生有更多的思考,他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這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蘊含的人生哲理。


正是有此超越自我的人生覺知,范仲淹才會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北宋文人士大夫的楷模。


謝小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不以物喜”這個“物”字可以是財富,也可以是權利,不要以其得到而喜悅,也不要因失去而悲傷,得之不喜,失之不憂,順其自然。“不以己悲” 不要抱怨自己所遇到的困難,不要看到自己的弱點或是失敗而沮喪,樂觀豁達的面對一切。

生活中有驚喜,也有無奈,有得也有失,擁有一顆平常心很重要,也就要求我們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何保持一顆平常心,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因為人是有情感的,《禮記》中寫道:“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上雲捲雲舒。


閱讀與思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這是北宋文學大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於北宋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9月15日為重修岳陽樓所寫的《岳陽樓記》中的片斷,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名句而被廣為引用。

那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究竟是什麼意思?要理解這句話得先了解這個名篇的一些背景史料。

好友滕子京在任甘肅涇州知州時,曾因動用官銀犒勞戍邊將士、祭奠英靈、撫卹遺屬而被彈劾,謫守巴陵郡。滕子京在岳陽三年,重修了岳陽樓,興建嶽州學宮,築偃虹堤。慶曆四年,岳陽樓重建完畢,滕子京邀請好友范仲淹為此作記。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六十四年的人生歷程,一直執著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與政治主張,也是北宋詩文革新的先驅。他的作為和主張,深受人們稱道,亦為後世敬仰。但也常受排擠與打擊。使得他的文章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立意,同時又兼具對世事人心的洞察與體恤。

《岳陽樓記》是其中的名篇。

首先在於這篇夾敘夾議的記敘文章立意高遠。孟子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已經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士大夫共同的人生信條。范仲淹寫這篇記時,正貶官在外,本已遠離官場可獨善其身,但他沒有,而是仍然追求天下之任,並以“天下為己任”,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來勉勵自己和好友滕子京。這種境界遠遠超過了士大夫之流,顯示出其人格的可貴。

再次,范仲淹通過記文闡明民為邦本的政治主張和治國理念,直抒胸臆,氣勢磅礴。

同時,在文中也對同處逆境的好友給予了安慰與鼓勵。

全篇有記有敘,夾記夾敘,寫景抒情,意境深遠,成為千古傳頌的名作。

瞭解了這篇文章的背景我們再來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就不會斷章取義,產生歧義了。

其實這句話在文章中是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相關聯的,也可以說是為下面一句做了鋪墊,在思想境界與理想追求上是一脈相承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勉勵與鞭策自己和好友,放下個人榮辱,放棄一切“物”求,而要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與樂觀主義。

“不以物喜”是道家的傳統思想與主張,使人們不受外界物慾干擾而保持心態的平和;“不以己悲”除了道家的理念外,還是古代賢達人士的修身要求。這兩句話反映了一種很高的思想境界,超越自我與感觀的精神境界。

正如佛家主張的“慈悲為懷”、“四大皆空”,是要求人們能超越地水火風這四大物質構成的所有物質世界,超越人類自我的感觀物質,而努力使人快樂去人悲傷一樣,是一種大愛大情懷大境界。

因而,我理解的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對自己、好友、天下有識之士的勉勵與勸誡,這句話與文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起構成了范仲淹所提倡的士大夫的立身立命準則和修為品質。

這句話,放在現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是中華兒女,更是職場人士的修身有為之道。





菩提無樹企業文化共創


范仲淹的,年輕能背誦,四十年後的現在也能背: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心曰"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說做人心胸要開闊,有志向,有家國情懷,少計較得失,要高風亮節,不因外物的美好而特別高慶和眷戀,不因個人的寵辱得失而悲哀消極無作為。

范仲淹我是很欣賞而敬仰的。他公元989年生於今徐州,兩歲父逝,其母為把他養大而改嫁朱姓,他也改朱說。範從少就勤奮好學,頗有抱負,後別母離朱家去求學,忍受了別人難忍的窮苦,以讀書為最高樂趣,經多年寒窗苦讀,終在二十七歲一舉及第,走上仕途,改回原姓,取名仲淹,接母來贍養,後官承相,他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是一個有遠大抱負和高尚情操的人物,他的傳也名作不知鼓舞了多少中華學子,特別是:不從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不知影響了多少人。總之,他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功名滿天下,我十分佩服而崇敬他





樹德漢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為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要理解著這句話,就要先了解范仲淹當時的創作背景。

寫作緣由


范仲淹作此篇是在慶曆六年,也就是公元1046年。當時的北宋王朝內外憂患,外有契丹和西夏的虎視眈眈,內部階級矛盾日益加深。面對如此危急存亡的時刻,以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目的是改善處境,鞏固政權,後人稱之為“慶曆新政”。但是改革觸動了保守派大地主階級的固有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在以太后為首的保守官僚集團的壓迫下,皇帝改革的決心也出現了動搖,最終改革失敗了。“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


這時昔日好友滕子京從湖南來信,要他為重新修竣的岳陽樓作記,並附上《洞庭晚秋圖》。於是就有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岳陽樓記》。


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當時范仲淹被貶職後,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惆悵至極而發出感想。不僅是為了安慰自己不要太在意改革的得失,更是提醒自己胸襟要豁達,眼界要寬廣,一次的失敗算不了什麼,來日方長啊。


那麼這句話對於我們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後人啟示


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這句話看似再簡單不過,可是真正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恰恰相反,我們會因為外物的好壞而計較,而耿耿於懷。會因為自己的得失高興或者懊惱。


我們生下來,就開始和各種物,各種人打交道。隨著我們不斷長大,和這些物這些人的聯繫日益密切,甚至不可分割。


他們的好壞,自己的得失,時時刻刻都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小時候我們會因為得到一顆糖而笑開了花,會因為得到老師表揚而洋洋得意,也會因為犯錯被家長責罵而感到害怕,還會因為小夥伴不和自己一起玩而感到傷心難過。現在的我們,為了每月的工資唯唯諾諾,對上司點頭哈腰,和同事們爾虞我詐,不願多出力。休息日絞盡腦汁想著什麼娛樂活動最省錢,和交往的對象產生懷疑,面對父母感覺自己不爭氣而心有愧疚。


種種的事物和人都和我們解脫不開,難道我們真的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嗎?


沒錯,我們當然做不到。我們只是普通人,又不是聖人。


這句話的意義就在於,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看待事物看待人的方式和態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是做不到,但是我們可以學著去做,變得豁達,使自己胸襟變得更寬廣,能包容下更多的事物,能讓我們看淡身外之物,不讓它過分影響我們。是我們在遇到困難,遇到挫折,感到傷心,感到難過時的一劑良藥。

這劑良藥可能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但能夠讓我們得到一時的安慰,一時的豁然,一時的放鬆,能讓我們擺正態度,不那麼計較,不那麼在意,這也是保護自我的一種方式。


稍以物喜,稍以己悲。對於我們普通人,便足矣


芬芳杜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譯,就是:不以外物(的變化)而喜,不以自己(的得失)而悲。這簡直就是三顆石頭落水,不通不通又不通矣哉!

其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互文見義。所謂互文見義,即是相關的話語互相補充、互相滲透(好比派遣間諜打入敵人內部)。我們不宜一葉障目,不見森林,而須高瞻遠矚,統籌兼顧。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綜而合之,其義自見:不以外物(的變化)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互文見義,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古詩文裡多得很。比如杜甫的:“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當今常用熟語裡也多有互文見義的,如“南征北戰”,“手忙腳亂”。還有“飯前便後要洗手”中的“飯前便後”,也應按互文見義來理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涵,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已經講得相當清楚。

范文正公說,各色人等觀覽岳陽樓和洞庭湖風光,覽物之情大約有兩種:

第一種:在霪雨霏霏,陰風怒號時節,憂讒畏譏,感極而悲。

第二種,在春和景明時節,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喜氣洋洋。

這兩種人,或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或因個人遭遇的得失,從而引發內心情感的或喜或悲。這是:以物喜,以己悲。這其實也正常。這是平常之人的一般表現。

但我們的范文正公不是一般人。他說:真正的仁人君子,不同於上述兩種人,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真正的仁人君子,已經忘掉自己這個小我了,他們胸中裝著的,是天下,是人民。他們心憂天下,心憂萬民。生於憂患,先天下之憂而憂,哪有閒工夫去理會私己的那點小破事。

最後,範先生說,這種真正的仁人君子,少有遇見哦,我好孤獨。


莫安排


文丨李怡(ID:誠摯人生為夢啟航)

詩文解析第5期

生活,有時喜歡而不得,有的時候又會因為自己不夠優秀而暗自哭泣,已不知是在哪天看到了這句話,特別喜歡,不開心的時候用來激勵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宋朝詩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書中譯文“不以外物的好壞和得失或喜或悲”,和我自己的理解有一點點的差異。是滕子京在被降職一年後在新的職務上諸事順利,老百姓也都安居樂業,在百廢已興重修岳陽樓題詞時有感出此佳句。倘若人們都在這些俗事中操心什麼時候才能高興起來呢?

在有著七情六慾的這個花花世界裡,經歷著,有得有失,得到了就高興,得不到時也請讓自己釋懷,人生短短几十年,可以努力讓自己變的更優秀一些,你的人生得到的就會比失去的更多,看淡一些,保持一顆平常心,無論外界和自我有任何的起伏都保持著這顆心態才能愉快的活著,幸福就會長在。

追夢路上期待與您同行


誠摯人生為夢啟航


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一篇寫景抒情的佳作,同時代人歐陽修稱之為“文正《岳陽樓記》,精切髙古,而歐公猶不以文章許之。然要皆磊磊落落,確實典重,鑿鑿乎如五穀之療飢,與世之圖章繪句、不根事實者,不可同年而語也。”

這篇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其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廣為人們傳誦,幾千年來,都激勵著我們,是我們放佛聽到了跨越時空的錚錚良言!

但要深刻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還需要做許多的功課。

第一,先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字面意思

字面上來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的是不因為外物而喜,不因為自己而悲。但似乎意思不完整,我們需要採用文言文翻譯常用的“添”字訣,將省略的內容添加進去。那麼,這句話就是“不因為外物的好壞而高興,不因為自己的得失而悲傷”。但意思很矛盾啊,壞怎麼讓人高興,的怎麼會讓人悲傷呢?

其實,這裡運用到了“互文”的修辭手法,"參互成文,含而見文”,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不因為外物的好、自己的得而高興,不因為外物的壞、自己的失而悲傷)。

但這裡還會有一個疑問,明明是一篇寫景的文章,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呢?這就是我們要說的下兩點:

第二,再看寫作這篇文章的緣由

《岳陽樓記》作為一篇經典的寫景散文,按道理,若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身所感,是不可能寫的出來的。但事實上,范仲淹確實沒有到過岳陽樓,而只是憑藉一幅畫所寫出來的。具體經過是這樣的:

慶曆四年,被貶到嶽州巴陵郡(今湖南嶽陽一帶)的滕子京,重新修葺了岳陽樓,就寫信請范仲淹寫一篇文章,隨信附送了一張畫。范仲淹就藉助這幅畫,通過大量的想象和聯想,寫出了這一篇千古名篇!

可這一點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什麼關係呢?彆著急,繼續往下看:

第三,深刻理解,還需要結合范仲淹和滕子京的人生經歷

其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句自勉和勉勵他人的話,具體來說,就是勉勵自己和滕子京的話。那為什麼要勉勵自己和滕子京呢?

這就要涉及到兩人的人生經歷了——兩人都屢遭貶謫,那個時候,都是失意人!

作為北宋的政治家,范仲淹頗有政治理想,於慶曆三年,出任參知政事(相當於宰相,王安石也曾擔任此職,發起變法,夜以失敗而告終),發起"慶曆新政"。但新政受挫,第二年(慶曆四年)就被貶到鄧州,相當於從正國級降為了正廳級,完全就是“斷崖式”。

與他同病相憐的還有一個人,就是滕子京。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科進士,兩人志趣相投,遂成好友。滕子京仕途多舛,屢遭貶謫,從中央官員到地方小官。所以,《岳陽樓記》的開篇就是“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一個“謫”字,包含了多少的心緒!

兩個官場的失敗者、政治理想的失意者,同病相憐,氣息相同。所以,范仲淹寫這一篇文章,就是含蓄規勸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感染老友。所以,文章中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就是說,我們現在雖遠離朝廷,但還要為國為民擔憂!最後一句,更是直抒胸臆“微斯人,吾誰與歸!”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高告誡滕子京,不要因為修了一座岳陽樓(修得好或者不好),也不要因為自己的地位高還是低(得或者失)而高興或者悲傷,要有更大的境界,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心境之恬淡,境界之宏大,理想之高遠,這,才是這句話背後隱含的更深的含義!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我輩自當從“古仁人之心”中,吸取精神的營養,用平常心看待外物,用淡泊心對待名利,用進取心,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水三心


句出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優其君;處江湖之遠,則優其民。

直解:不會因為外在的物質而感到歡喜,不會因為自己的處境命運而感到悲哀。

我們需要把這句話放在歐陽修的整段語境中來理解一下:

原文是: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意思是:哎呀!我曾探求過古時仁人的心境,或者和這些人的行為兩樣的,為什麼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他進也憂慮,退也憂愁。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古仁人必定說:“先於天下人的憂去憂,晚於天下人的樂去樂。”呀。唉!不是這種人,我與誰一道歸去呢?

由此看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要做個木頭人,是先與天下人去憂,後於天下人去樂。

這是一種大擔當,更是是一種大境界。

和道家所謂坐忘,和佛家所謂放下其實不是一回事。


水滴國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所作《岳陽樓記》第五自然段。

范仲淹,字希文,江蘇省吳縣人。宋仁宗時,西夏國君趙元昊屢次侵犯宋朝邊境,宋朝派范仲淹和韓琦帥兵扺抗。范仲淹守邊數年,西夏人畏懼他,再不敢犯邊。慶曆三年,他回朝擔任最高軍事長官副職,接著升遷副宰相,提出了升降官職的辦法。並且提出均田賦,修武備,厚農桑,減徭役等一系列革新的政治措施,觸犯了大官僚的利益,以致推行不久失敗。他也遭到貶謫。慶曆六年出任鄧州知府。這篇文章就是他在鄧州任上應滕子京之邀而寫的。其實,應邀已經很長時間了,但他並設有親臨岳陽樓。

第五段"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一憂,退一憂。然則何時而東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東耶!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我們通觀全段,不難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的意思。"不以物喜"指第四自然段所說的情狀。即登岳陽樓不能以所看到的動人景色而"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不以己悲”是指第三自然段所描述的"則有去國還鄉,憂讒畏飢,滿回蕭然,感激而悲者矣"所描述的自身情形而悲哀。

由此可見,作者虛懷若谷,優國優民的良苦用心和博大情懷,以及"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這便是我對這兩句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