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碧崇輝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在这篇文章中,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


一、字面阐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句话,是上下互文,要两句话合在一起解释。

物,指外物。己指自己的人生遭遇。

两句合在一起,意为:不因因为外物和自己的人生遭遇而感到快乐或悲伤。

二、文中之义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城西,面临洞庭湖,是古代文化经常登临写诗作文的场所。范仲淹在文中说,自古文人墨客,在岳阳楼上,都会受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与洞庭湖的风光影响。

登岳阳楼的文人骚客,若是洞庭湖的阴雨天气,就会感到极为悲凉。

但若是遇到洞庭湖春和景明,天气很好,就会感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这就是“以物喜,以己悲”。

范仲淹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古代的圣人,就不同于这样的文人墨客,他们不因为外物和自人的境遇而快乐和悲伤,他们在庙堂上就会担忧百姓生计,身处江湖,就会担忧君主的安危。

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之时,与文中的另一和主人公滕子京一样是被贬之身,所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含有对滕子京的劝勉之意,不要因为我们被贬了就感到悲伤,而要胸怀天下民生。

三、超越自我的人生哲思

人生于世,免不了因为自己的得失进退而感到悲伤或欣喜,但若一个人关切的东西,永远局限在自我身上,那么他的视野就会极为狭窄,他的人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价值。

一个人,只有超越了自我,能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关切,对宇宙人生有更多的思考,他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这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蕴含的人生哲理。


正是有此超越自我的人生觉知,范仲淹才会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北宋文人士大夫的楷模。


谢小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不以物喜”这个“物”字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权利,不要以其得到而喜悦,也不要因失去而悲伤,得之不喜,失之不忧,顺其自然。“不以己悲” 不要抱怨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不要看到自己的弱点或是失败而沮丧,乐观豁达的面对一切。

生活中有惊喜,也有无奈,有得也有失,拥有一颗平常心很重要,也就要求我们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人是有情感的,《礼记》中写道:“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


阅读与思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是北宋文学大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9月15日为重修岳阳楼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片断,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名句而被广为引用。

那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究竟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得先了解这个名篇的一些背景史料。

好友滕子京在任甘肃泾州知州时,曾因动用官银犒劳戍边将士、祭奠英灵、抚恤遗属而被弹劾,谪守巴陵郡。滕子京在岳阳三年,重修了岳阳楼,兴建岳州学宫,筑偃虹堤。庆历四年,岳阳楼重建完毕,滕子京邀请好友范仲淹为此作记。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六十四年的人生历程,一直执着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政治主张,也是北宋诗文革新的先驱。他的作为和主张,深受人们称道,亦为后世敬仰。但也常受排挤与打击。使得他的文章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立意,同时又兼具对世事人心的洞察与体恤。

《岳阳楼记》是其中的名篇。

首先在于这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章立意高远。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共同的人生信条。范仲淹写这篇记时,正贬官在外,本已远离官场可独善其身,但他没有,而是仍然追求天下之任,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和好友滕子京。这种境界远远超过了士大夫之流,显示出其人格的可贵。

再次,范仲淹通过记文阐明民为邦本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直抒胸臆,气势磅礴。

同时,在文中也对同处逆境的好友给予了安慰与鼓励。

全篇有记有叙,夹记夹叙,写景抒情,意境深远,成为千古传颂的名作。

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背景我们再来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就不会断章取义,产生歧义了。

其实这句话在文章中是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关联的,也可以说是为下面一句做了铺垫,在思想境界与理想追求上是一脉相承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勉励与鞭策自己和好友,放下个人荣辱,放弃一切“物”求,而要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乐观主义。

“不以物喜”是道家的传统思想与主张,使人们不受外界物欲干扰而保持心态的平和;“不以己悲”除了道家的理念外,还是古代贤达人士的修身要求。这两句话反映了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超越自我与感观的精神境界。

正如佛家主张的“慈悲为怀”、“四大皆空”,是要求人们能超越地水火风这四大物质构成的所有物质世界,超越人类自我的感观物质,而努力使人快乐去人悲伤一样,是一种大爱大情怀大境界。

因而,我理解的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对自己、好友、天下有识之士的勉励与劝诫,这句话与文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起构成了范仲淹所提倡的士大夫的立身立命准则和修为品质。

这句话,放在现代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中华儿女,更是职场人士的修身有为之道。





菩提无树企业文化共创


范仲淹的,年轻能背诵,四十年后的现在也能背: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心曰"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做人心胸要开阔,有志向,有家国情怀,少计较得失,要高风亮节,不因外物的美好而特别高庆和眷恋,不因个人的宠辱得失而悲哀消极无作为。

范仲淹我是很欣赏而敬仰的。他公元989年生于今徐州,两岁父逝,其母为把他养大而改嫁朱姓,他也改朱说。范从少就勤奋好学,颇有抱负,后别母离朱家去求学,忍受了别人难忍的穷苦,以读书为最高乐趣,经多年寒窗苦读,终在二十七岁一举及第,走上仕途,改回原姓,取名仲淹,接母来赡养,后官承相,他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的人物,他的传也名作不知鼓舞了多少中华学子,特别是:不从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人。总之,他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我十分佩服而崇敬他





树德汉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要理解着这句话,就要先了解范仲淹当时的创作背景。

写作缘由


范仲淹作此篇是在庆历六年,也就是公元1046年。当时的北宋王朝内外忧患,外有契丹和西夏的虎视眈眈,内部阶级矛盾日益加深。面对如此危急存亡的时刻,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目的是改善处境,巩固政权,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是改革触动了保守派大地主阶级的固有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皇帝改革的决心也出现了动摇,最终改革失败了。“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


这时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于是就有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岳阳楼记》。


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当时范仲淹被贬职后,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惆怅至极而发出感想。不仅是为了安慰自己不要太在意改革的得失,更是提醒自己胸襟要豁达,眼界要宽广,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来日方长啊。


那么这句话对于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后人启示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这句话看似再简单不过,可是真正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恰恰相反,我们会因为外物的好坏而计较,而耿耿于怀。会因为自己的得失高兴或者懊恼。


我们生下来,就开始和各种物,各种人打交道。随着我们不断长大,和这些物这些人的联系日益密切,甚至不可分割。


他们的好坏,自己的得失,时时刻刻都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小时候我们会因为得到一颗糖而笑开了花,会因为得到老师表扬而洋洋得意,也会因为犯错被家长责骂而感到害怕,还会因为小伙伴不和自己一起玩而感到伤心难过。现在的我们,为了每月的工资唯唯诺诺,对上司点头哈腰,和同事们尔虞我诈,不愿多出力。休息日绞尽脑汁想着什么娱乐活动最省钱,和交往的对象产生怀疑,面对父母感觉自己不争气而心有愧疚。


种种的事物和人都和我们解脱不开,难道我们真的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吗?


没错,我们当然做不到。我们只是普通人,又不是圣人。


这句话的意义就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事物看待人的方式和态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是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学着去做,变得豁达,使自己胸襟变得更宽广,能包容下更多的事物,能让我们看淡身外之物,不让它过分影响我们。是我们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感到伤心,感到难过时的一剂良药。

这剂良药可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能够让我们得到一时的安慰,一时的豁然,一时的放松,能让我们摆正态度,不那么计较,不那么在意,这也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


稍以物喜,稍以己悲。对于我们普通人,便足矣


芬芳杜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译,就是:不以外物(的变化)而喜,不以自己(的得失)而悲。这简直就是三颗石头落水,不通不通又不通矣哉!

其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互文见义。所谓互文见义,即是相关的话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好比派遣间谍打入敌人内部)。我们不宜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而须高瞻远瞩,统筹兼顾。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综而合之,其义自见:不以外物(的变化)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互文见义,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古诗文里多得很。比如杜甫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当今常用熟语里也多有互文见义的,如“南征北战”,“手忙脚乱”。还有“饭前便后要洗手”中的“饭前便后”,也应按互文见义来理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涵,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已经讲得相当清楚。

范文正公说,各色人等观览岳阳楼和洞庭湖风光,览物之情大约有两种:

第一种:在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时节,忧谗畏讥,感极而悲。

第二种,在春和景明时节,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气洋洋。

这两种人,或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或因个人遭遇的得失,从而引发内心情感的或喜或悲。这是:以物喜,以己悲。这其实也正常。这是平常之人的一般表现。

但我们的范文正公不是一般人。他说:真正的仁人君子,不同于上述两种人,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真正的仁人君子,已经忘掉自己这个小我了,他们胸中装着的,是天下,是人民。他们心忧天下,心忧万民。生于忧患,先天下之忧而忧,哪有闲工夫去理会私己的那点小破事。

最后,范先生说,这种真正的仁人君子,少有遇见哦,我好孤独。


莫安排


文丨李怡(ID:诚挚人生为梦启航)

诗文解析第5期

生活,有时喜欢而不得,有的时候又会因为自己不够优秀而暗自哭泣,已不知是在哪天看到了这句话,特别喜欢,不开心的时候用来激励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书中译文“不以外物的好坏和得失或喜或悲”,和我自己的理解有一点点的差异。是滕子京在被降职一年后在新的职务上诸事顺利,老百姓也都安居乐业,在百废已兴重修岳阳楼题词时有感出此佳句。倘若人们都在这些俗事中操心什么时候才能高兴起来呢?

在有着七情六欲的这个花花世界里,经历着,有得有失,得到了就高兴,得不到时也请让自己释怀,人生短短几十年,可以努力让自己变的更优秀一些,你的人生得到的就会比失去的更多,看淡一些,保持一颗平常心,无论外界和自我有任何的起伏都保持着这颗心态才能愉快的活着,幸福就会长在。

追梦路上期待与您同行


诚挚人生为梦启航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同时代人欧阳修称之为“文正《岳阳楼记》,精切髙古,而欧公犹不以文章许之。然要皆磊磊落落,确实典重,凿凿乎如五谷之疗饥,与世之图章绘句、不根事实者,不可同年而语也。”

这篇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广为人们传诵,几千年来,都激励着我们,是我们放佛听到了跨越时空的铮铮良言!

但要深刻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还需要做许多的功课。

第一,先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字面意思

字面上来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的是不因为外物而喜,不因为自己而悲。但似乎意思不完整,我们需要采用文言文翻译常用的“添”字诀,将省略的内容添加进去。那么,这句话就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但意思很矛盾啊,坏怎么让人高兴,的怎么会让人悲伤呢?

其实,这里运用到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参互成文,含而见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不因为外物的好、自己的得而高兴,不因为外物的坏、自己的失而悲伤)。

但这里还会有一个疑问,明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下两点:

第二,再看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岳阳楼记》作为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按道理,若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是不可能写的出来的。但事实上,范仲淹确实没有到过岳阳楼,而只是凭借一幅画所写出来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庆历四年,被贬到岳州巴陵郡(今湖南岳阳一带)的滕子京,重新修葺了岳阳楼,就写信请范仲淹写一篇文章,随信附送了一张画。范仲淹就借助这幅画,通过大量的想象和联想,写出了这一篇千古名篇!

可这一点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什么关系呢?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第三,深刻理解,还需要结合范仲淹和滕子京的人生经历

其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句自勉和勉励他人的话,具体来说,就是勉励自己和滕子京的话。那为什么要勉励自己和滕子京呢?

这就要涉及到两人的人生经历了——两人都屡遭贬谪,那个时候,都是失意人!

作为北宋的政治家,范仲淹颇有政治理想,于庆历三年,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王安石也曾担任此职,发起变法,夜以失败而告终),发起"庆历新政"。但新政受挫,第二年(庆历四年)就被贬到邓州,相当于从正国级降为了正厅级,完全就是“断崖式”。

与他同病相怜的还有一个人,就是滕子京。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两人志趣相投,遂成好友。滕子京仕途多舛,屡遭贬谪,从中央官员到地方小官。所以,《岳阳楼记》的开篇就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个“谪”字,包含了多少的心绪!

两个官场的失败者、政治理想的失意者,同病相怜,气息相同。所以,范仲淹写这一篇文章,就是含蓄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所以,文章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说,我们现在虽远离朝廷,但还要为国为民担忧!最后一句,更是直抒胸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高告诫滕子京,不要因为修了一座岳阳楼(修得好或者不好),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高还是低(得或者失)而高兴或者悲伤,要有更大的境界,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心境之恬淡,境界之宏大,理想之高远,这,才是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更深的含义!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辈自当从“古仁人之心”中,吸取精神的营养,用平常心看待外物,用淡泊心对待名利,用进取心,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水三心


句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君;处江湖之远,则优其民。

直解:不会因为外在的物质而感到欢喜,不会因为自己的处境命运而感到悲哀。

我们需要把这句话放在欧阳修的整段语境中来理解一下:

原文是: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意思是: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由此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要做个木头人,是先与天下人去忧,后于天下人去乐。

这是一种大担当,更是是一种大境界。

和道家所谓坐忘,和佛家所谓放下其实不是一回事。


水滴国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第五自然段。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省吴县人。宋仁宗时,西夏国君赵元昊屡次侵犯宋朝边境,宋朝派范仲淹和韩琦帅兵扺抗。范仲淹守边数年,西夏人畏惧他,再不敢犯边。庆历三年,他回朝担任最高军事长官副职,接着升迁副宰相,提出了升降官职的办法。并且提出均田赋,修武备,厚农桑,减徭役等一系列革新的政治措施,触犯了大官僚的利益,以致推行不久失败。他也遭到贬谪。庆历六年出任邓州知府。这篇文章就是他在邓州任上应滕子京之邀而写的。其实,应邀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他并设有亲临岳阳楼。

第五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一忧,退一忧。然则何时而东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东耶!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我们通观全段,不难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的意思。"不以物喜"指第四自然段所说的情状。即登岳阳楼不能以所看到的动人景色而"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不以己悲”是指第三自然段所描述的"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饥,满回萧然,感激而悲者矣"所描述的自身情形而悲哀。

由此可见,作者虚怀若谷,优国优民的良苦用心和博大情怀,以及"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这便是我对这两句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