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寶寶不聽話,我應該如何教育?

閻摩愛00000


“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有多可怕?只有經歷過的媽媽才知道。

幼兒到了兩歲出現第一個叛逆期,具體表現在:

喜怒無常,說翻臉就翻臉

時刻“我不!”掛在嘴邊

固執己見,什麼都要自己做

不允許別人碰他的東西

對一切要求說“不”,經常哭鬧,難以管教。


為什麼會出現“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

1.孩子自我意識萌發

當孩子剛出生時,他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他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當他慢慢長到兩歲時,突然間明白了“我”的存在,意識到我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孩子內心正經歷一場“自我鬥爭”,為了獨立、自由和自立。

出去玩吧? 不

喝水吧? 不

看書吧? 不

孩子們通過“不”傳遞出的信息是,我有自己的主意,我自立了。

2.好奇心爆棚

為什麼太陽在天上?

為什麼小鳥會飛?

為什麼蘋果是紅色的?

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究其原因是孩子的左腦開始發育,充滿了好奇心,時時刻刻想知道所有的事。

3.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兩歲時,大腦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不能自主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挫折的耐受力低,遇到困難容易爆發情緒,說哭就哭。


如何順利的度過“Terrible Two”,家長要這樣做:

1.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對話

溝通要講究技巧,換一種說話方式,兩歲的孩子,想法千奇百怪,經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這時家長要理解孩子,不要和孩子唱反調,不要制止孩子的行為,如果家長用決絕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

所以,父母要減少使用“不可以”、“不對”、“不要”的詞彙,多理解孩子。

2.不能隨意妥協

兩歲的孩子有了自己的需求,稍微不如意就哭鬧,想要什麼東西,想做什麼事得不到滿足,就開始哭鬧,家長一旦妥協,之後的日子,孩子只會變本加厲,他們明白想要的東西可以通過哭鬧來取得。

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蠻不講理哭鬧的時候,家長不要發表任何意見,就看他哭,不管哭多久,孩子哭累了就不哭了,最後告訴孩子,哭沒有用。

3.教會孩子表達情緒

無論有多麼生氣,都要控制自己情緒,要保持冷靜。要讓孩子明白開心、沮喪、憤怒、生氣等這些情緒是正常的,鼓勵孩子說出自己想法,並教給孩子如何解決,這樣也幫寶寶發展了語言能力。

當你的孩子正在遭遇可怕的兩歲時,少一點責備,多一些耐心,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需要家長的陪伴,需要愛的澆灌,不要強求,靜待花開。


棟果寶媽


您好,我是南瓜媽媽,專注科學育兒,很高興為您解答。

兩歲的寶寶不聽話,該怎麼教育呢?

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先給您講一下發生在我家裡的事。前段時間,我兩歲的侄女到我家裡來玩耍,她的口頭禪是“不要不要”,就是你跟她說話,問她問題,十個有八個都是“不要不要”,另外,一言不合就開始哭鬧,一旦哭鬧起來,至少要哄半個小時才能哄好。至於您說的爬高踩低,那更是再平常不過了,沙發後面的靠背放下來,在上面跳來跳),我怕她摔著,吧靠背放回去,過來一會兒人家又翻下來接著跳。

所以說,您說孩子不聽話,愛踩高扒低等等,都是正常的,孩子的天性如此。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順應孩子的天性發展。

孩子愛爬高踩低,家長首先要將家中容易導致孩子摔跤的安全隱患去掉,然後,給孩子創作合適的遊戲環境。比如,給孩子一塊平整的墊子,鋪在地上供孩子玩耍蹦跳。

其次,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如果孩子長時間呆在家裡的話會產生厭煩情緒,此時,家長要注意多帶孩子出去玩,一來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二來可以讓孩子在玩樂中消耗過多的精力。

第三,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有些孩子固執愛哭鬧,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導致的,比如我自己加的小侄女,因為總是擔心媽媽被搶走,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媽媽來,比如出門去玩,一定要媽媽抱,吃飯一定要媽媽喂等等。一旦他人想要代勞,孩子就會情緒失控大哭不止。

所以,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一定要給予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讓孩子慢慢地感受到家人的愛。一個孩子只有在小時候獲得足夠多的愛,長大後才會更加勇敢自信!


我是南瓜媽媽,專注科學育兒,歡迎您關注我,育兒路上,你我同行。寫文不易,感謝您的點贊,轉發。


南瓜媽媽育兒說


你好,我是寶媽阿梅姐,我家孩子在2歲的時候也是非常調皮任性,管教不了,幸好嫂子在育兒方面很有經驗,也告訴了我很多專業的育兒知識,我也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

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任性、調皮又不聽話,好好商量不行,打罵也不行,真的非常頭疼。面對這樣的孩子,大家在管教的時候可以遵循這幾個原則:

1.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我們總是覺得孩子不聽話,其實是因為我們包辦得太多,孩子一旦不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就覺得他不聽話。其實孩子就算很小,也有自己的思想的,在合理的範圍內可以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在孩子任性哭鬧的時候,我們不要硬碰硬去解決,而是通過轉移注意力來讓他聽話。

3.學會對孩子說不

孩子哭鬧要買玩具,在公共場合到處亂跑喧譁、隨處大小便等這些行為我們要學會說“不”,即使制止孩子。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也不要輕易對孩子妥協,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哭鬧能解決一切,以後越鬧越大。


寶媽阿梅姐


好巧,我家二寶快要兩歲,但是我已經提前感受到了瘋魔的terrible two帶來的極大衝擊。

凡是我說不要做的她偏要不停地去做,凡是我要幫她做的她統統拒絕,凡是哥哥看上的東西她必須要得到,凡是不合心意的立即哭鬧,一言不合就躺地上……

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但是卻是最令人抓狂的叛逆期,青春期叛逆,好歹我們還可以想辦法溝通。兩歲的孩子,講溝通貌似有點難為家長。

這就是孩子的發展規律,所有兩歲左右的孩子都要經歷這個過程。就像我們無法阻止衰老一樣,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做到讓一個兩歲的孩子“聽話”,

既然這樣,不如放鬆心態,接受現實。

隨他不聽話,又會怎樣?我的方法是:

第一,給夠自由。只要不涉及人身危險的,隨便折騰,旁邊有人看著點就行。比如爬桌子、翻東西、光腳跑、穿和溫度不匹配的衣服、自己吃飯等。

第二,保持底線。對於絕對不能做的事情,溫和堅定地拒絕,決不妥協。哭了怎麼辦?沒辦法,那就哭吧,心疼了,就抱著孩子,讓孩子在我們肩膀上哭,甚至拍拍哄哄,但是不能做的事情還是不能做。注意事項是:千萬不要發脾氣,一旦發了脾氣,很多方法都不好用了。你相信麼?孩子其實很多時候是試探而已,當發現家長很堅定時,他們就放棄了。


西西養兒經


我家寶寶兩歲一個月,很調皮,比如說喜歡去米缸玩米,把洗衣機下水管拔了,把東西扔馬桶裡,把東西藏起來,一個人坐電梯跑了……還要吃飯看電視,她爺爺奶奶說是被我寵壞了,有的說要打她,把她打痛,可是我有點不忍心打,都是對她好好說,她每次都答應,就是做不到


用戶1356825055561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從小寶寶加入家庭開始,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為孩子將來發展做了N種可能得設想,其中最為頭疼的就是孩子性格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兩歲的孩子正是孩子學東西和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兩歲的孩子會觀察大人的一舉一動,會知道那個家長容易說話,那個家長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因此會根據不通的人做出不同的反應。就如我家的寶寶來說,今天正好是兩週歲生日,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就發現這孩子會看人下菜碟,比如在我和孩子玩兒的過程中就很聽話,不讓抱,想幹什麼,我說不可以就不做,在和姥姥一起玩兒時就讓抱,什麼不讓幹就哭,然後姥姥就會允許去做。兩歲的孩子沒有是非觀,也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只是按照自己的喜惡去做一些事情,因此在孩子不聽話時,一定要先弄明白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分不同的情況去應對,如因為想要得到某樣東西得不到而大哭大鬧,則要耐心的去給孩子講解,告訴孩子先做好一些東西才能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東西,比如背過一首詩,就會給買等等,初期做會很難,但養成習慣後,也會形成自己通過努力才能得到;再比如孩子是因為做某樣東西做不成功而著急,則要安慰孩子的同時給孩子親自做示範,這樣孩子無形中就會形成一種習慣。自己的淺陋見識,希望不會誤導大家。





freezing5


孩子兩歲,正式步入孩子產生自我意識的階段,不聽話是自然的,正常的,所以首先不要大驚小怪,坦然接受就好。

孩子兩歲,開始意識到我和媽媽原來不是一個人啊,最初來到這個世界上,寶寶是以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呢。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發現我是我,媽媽是另一個人,於是開始產生自我意識,有了自己的想發,不再媽媽說怎麼就怎麼,開始說“不”。雖然說完不,還該幹嘛幹嘛,其實蠻有趣的。

這就是孩子本性的樣子,自然的成長,逐漸有自己的意識,自己的主意,祝賀你!迎來了寶寶第一次“青春期”也可以說是覺醒期!


婚姻家庭諮詢師康莉


與其說孩子”不聽話“,其實真正的意義在於,是沒有按照大人的想法來做,那為什麼孩子會不聽話呢,因為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想法,小寶寶的天真無邪,對世界充滿好奇,而每個寶寶都有一顆”想要探索世界“的心,所以孩子的想法才更直接,更簡單 ,完全會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定,所以也就出現了家長所說的“不聽話”。

一、 2歲以內的小寶寶相對來說,不聽話多是餓了、冷了、困了等等,而這些相對來說比較好滿足,只要吃飽穿暖,有人陪玩,就樂此不疲了。

二、 2-3歲的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孩子不聽話多是由於,其獨立性要求受到限制而又不能很好表達時,常會以發脾氣表不對抗。

父母長輩難免會寵愛孩子,但過度溺愛會滋生孩子任性、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劣性,令父母很苦惱。 孩子不聽話、小任性有時候會不分場合,尤其是公共場合會導致父母的很尷尬。長久下去對孩子日後良好品行的形成非常不利,長大後會變得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暴躁,與他人相處困難。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

1、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性格形成的初期,也是最關鍵的時候,家長要時刻做好引導,給孩子正確的方向,而不是強行讓孩子“聽話。”

2、當孩子發脾氣時不宜一味的遷就憐憫,否則會助長他發脾氣的劣性,愈發愈烈,不可收拾。這時家長可採取分散注意力、冷處理或引導法來糾正孩子發脾氣的行為。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暫且不理睬,忽視他,當寶寶知道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慢慢亂髮脾氣的現象就會逐漸減少。

3、另外,教育方法要一致。當孩子安靜下來後父母要給他講清這樣做是不應該的,父母都不喜歡撒潑的孩子,讓他說清楚自己的要求,能滿足的就滿足,但應作為對他發脾氣的一點懲罰延後滿足。不能滿足的講明道掉孩子發脾氣的壞習慣。更不可讓孩子養成條件為滿足時,就以哭鬧變成要挾的砝碼。

4、家長應尊重和理解孩子,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不聽話屬於正常現象,父母切記不要太過著急,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孩子其實是很敏感的,多鼓勵表揚她做的好的方面,家長也要多些陪伴,在玩耍陪伴中言傳身教,寶寶在潛意識裡會慢慢學到很多的知識,家長也切不可一味的要求寶寶“聽話”。


兒科醫生鮑秀蘭


很多父母知道孩子會經歷青春叛逆期,但很少父母知道孩子在2-3歲也會經歷叛逆期。

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叛逆行為多為言語上的,比如:你給他餵飯,他轉過頭去;

你給他穿衣服,他假裝看不見,或者直接拒絕;

你牽他的小手,他會故意甩開。這些都是孩子獨立敏感期的表現,代表著孩子自我意識已開始萌芽了。

孩子的情緒沒有對錯之分,父母不需要去壓抑,而是需要接納和引導。

當孩子的叛逆情緒爆發時,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的感受,關引導他控制和調節情緒,對培養他的情緒自控力是十分有意義的。

在孩子不良情緒爆發時,父母首先應做的是與孩子產生共情再提出建議,最後再規勸孩子。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父母這樣跟孩子說:“你再哭,媽媽就要生氣了。”“你這樣做,媽媽不喜歡。”

這樣的提醒看似為了平復孩子的情緒,但實際上是在綁架孩子的情緒。

孩子會很自然地想:我得對我媽媽的壞情緒負責。

於是,他們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緒,但情緒如果不外露,是會有內傷的。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知道他不好的行為會引發什麼樣的結果,引導孩子對他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而不是讓孩子對父母的情緒負責。

當孩子哭鬧時,父母不妨讓孩子靜一靜,等他情緒平復一些了,你可以對他說:“你知道嗎?你剛才哭的時候,可是耽誤了自己的遊戲時間哦。”

所以,每當孩子叛逆情緒爆發時,父母不要立馬想到去“滅火”,而是給孩子獨自感受和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

孩子每平復一次情緒,他的情緒自控力就得到了一次鍛鍊。

當孩子冷靜了後,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思考,想想剛才的情緒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引起的,以後怎麼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Linda家庭育兒


我們都知道兩歲的孩子有一個著名的稱號,叫做麻煩的兩歲。

因為兩歲的孩子他們最突出的表現,喜歡挑戰權威,喜歡說對“不”。許多媽媽發現孩子到了兩歲以後,無論你說什麼,他都喜歡反對你。甚至許多時候為了反對而反對。

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發展,他們發現可以自己去決定一些東西,他們渴望自主權。

而同時他們的語言開始發展,他們明白語言的權威和力量,發現可以用語言去說“不”,可以去用語言拒絕一些事情,甚至挑戰權威。

許多時候他們玩弄著語言的力量,卻不明白自己要表達的意圖。

他們喜歡用語言去操控大人。看到父母為此氣急敗壞,會更開心於自己的力量。

父母的策略:

安全第一

如果告訴孩子不許碰什麼,不要去玩什麼。你往往發現他們會反其道而行,你只能指望自己把該鎖的東西鎖起來,把許多危險的東西束之高閣,不要寄希望於孩子聽從你的勸告。

這個時候你告訴他不要去碰什麼或者什麼東西危險,往往是在提示他,這裡還有一片新大陸,等著你來發。

給他選擇

不要去問他“現在要不要洗澡”,換成“你要帶著小汽車去澡盆裡,還是帶著小鴨子去澡盆裡?”

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對一切說不,所以不要給他一個是否的問題,而是應該給他一個雙向的選擇問題。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做主,實行自己的自由意志。

冷場處理

在許多商店中,撒潑打滾要挾父母給自己買玩具的,往往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許多父母因為在公共場合覺得難堪,或者孩子實在鬧得太兇,無論怎麼講道理都講不通的時候,都會讓步給他買玩具,這個行為就相當於變相的在鼓勵他撒潑打滾是一個有效的手段。

這時候更合適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冷處理,不做他的觀眾。可以自己去看一些其他的東西,保持孩子在你的視線範圍內就可以,等到他情緒冷靜下來,再走過去,溫柔而堅定的重複你的原則。

轉移注意力

這個時候的寶寶們雖然讓人很頭疼,可是他們的注意力是轉向得非常快的。

所以千萬不要和孩子硬碰硬,應該學會轉彎,繞開他們的目標,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之前我家的閃電在2歲的時候,經常到了飯點,因為要玩玩具,而不願意上桌吃。

這個時候,我們會先不管他,自己先坐下來吃飯,並且誇張的咀嚼,發出吃得很香的聲音。家人們邊吃邊談論:這個蔬菜多麼可愛,比如這個胡蘿蔔是小白兔最愛吃的,味道非常的香甜,他的注意力會被立刻引到飯桌上來,要求抱他上桌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