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留守”兒童的一封信

王澤 科技日報記者 張景陽

近日,一位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小學生給醫療救護一線母親的信在當地流傳開來,兒子的信,母親的回信,流動的真情撥開了疫情的陰霾。

战“疫”中“留守”儿童的一封信
战“疫”中“留守”儿童的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

今天是2月1日,您已經去武漢一線工作了許多天了,您在那裡怎麼樣?還好嗎?您最近一定很忙吧,電話也不接,微信也不回,就算接通也說兩句就掛了,以前您會問我作業寫完了嗎,看沒看課外書,現在也不問了,爸爸說您是在幫助病人,現在病人很多,所以才沒時間和我說話。

而爸爸這兩天在醫院也是天天加班,從過年到現在也沒休息一天,作為醫生為包頭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每天只能和姥姥在家,雖然有時很孤獨,很想你們,但是我知道你們是“白衣天使”,這是你們的職責與使命。

我和姥姥在手機上看到你穿著防護服的照片時,姥姥哭了,我心裡也很不是滋味,每天跟姥姥時刻在關注新聞。我知道您是在疫區一線治病救人的時候,我覺得您很偉大,我為您和爸爸都是“白衣天使”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媽媽,您一定要保護自己,不用擔心我,我會很聽話的,祝您早日打敗病毒,等您回來。

愛您的兒子

2020.2.1

孩子名叫孔祥喆,是內蒙古包頭市一機二小五年級2班的一名少先隊員。1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首批馳援湖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隊開赴湖北,而此次出征隊伍中來自內蒙古一機醫院醫療隊的王敏就是這位孩子的母親。萬家團圓的日子,母子已經分開半個多月。

說孔祥喆是“留守”兒童,是因為他的父親也是包頭市一機醫院病理科的醫生,疫情發生以來,也在當地一線搶救患者,孩子很少見到爸爸,原本團聚的春節,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卻變成了一種奢望。

信中的文字很稚嫩,卻盡顯孩子的堅強,在家除了完成作業、做家務勞動,他時刻關注新聞,生怕錯過電視上媽媽的一個瞬間,每天與姥姥姥爺都在為在前線戰鬥的媽媽祝福加油。

班主任李老師看了孩子的信,忍不住哭了:“孩子真懂事。”學校領導得知此事後,通知班主任一定要加強與孩子的聯繫,關心與問候是給前線媽媽最大的安心,也是學校、老師給予的最堅強的後盾支持。

身在前線的王敏在緊張工作之餘,含著眼淚給兒子回了信。

親愛的兒子:

看了你給媽媽寫的信,媽媽非常驕傲,兒子你長大了,懂事了,信的內容樸實,字跡工整。

媽媽作為一名白衣戰士,面對疫情,支援武漢,責無旁貸,謝謝你的理解和支持。媽媽上班時候穿防護服,不能接電話,不上班時,也在培訓,學習穿脫防護服,所以不能及時接聽你電話,爸爸也在醫院工作,沒有太多時間陪你,你能按計劃獨立完成作業,堅持在家體育鍛煉,堅持課外作業的訓練,媽媽為你自豪。

你和姥姥、姥爺在家,一定要少出門,勤洗手,在家幫助姥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做姥姥的“開心果”,讓姥姥放心,不要擔心媽媽。我們堅信,全國人民萬眾一心,一定會早日打贏這場戰鬥,控制疫情,早日平安回家。

愛你的媽媽

2020.2.2於湖北省京山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