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我明白了

中考失利的我,靠著父母的關係進入了一個貴族私立高中。我先來介紹我的高中(雖然我這種關係生學籍不在這裡,為了保存升學率學校操作讓我們學籍在外地),高中一個年級只有三百五十個人。有一個學校著名的30班,是專門培養清華北大的尖子生班。而我這種,高一上學期就是處於放牛班的高一七班。我的同學非富即貴,攀比隨之而來。沒有人安心學習,哪怕是期末聯考都有同學可以靠關係提前拿到答案。而我,似乎就不堪入目,土到平凡。原以為進了好學校就是踏入了大門的我也隨波逐流。我挑我喜歡的課聽,不喜歡的化學課就和同學一起上課看手機電影,那段時間真的是看了太多恐怖片了,現在還記得《咒怨》把我們嚇得尖叫以至於把化學老師氣的不想上課。

很快,暑假一過,我們就分班了。這時我才明白玩的懲罰是苦熬。高一上學期的雪球越滾越大。我也沒有順利的讀我喜歡的文科,也失去了女朋友。下決心在理科平行班裡好好學習的我,也沒有出人頭地。抑鬱不得志也許就是如此。

我漸漸的感覺命運如此,我沒有動力,也失去了信心。我去過許多補習班,難得的幾次數學考好了,滿心歡喜卻立馬受到班主任不信任的冷言冷語。我越發低落。我爸媽生了一個弟弟。

我開始學著自己生活,自己尋找活著的意義。我開始厭學。我告訴媽媽我不想學了,我想打工,我真的學不走了。我媽靜靜的看著我說:十年寒窗都過來了,最後的你不拼一拼嗎?哪怕最後是考不上本科的,那也至少可以走一個專科,有一個專科的學歷啊。我想也是。

在我高三的那一年,我開始拼搏了。也許是氛圍的原因。大家都在努力,你一個人也玩不起勁,跟著學也許還能找到學習的快樂所在。

現在回想,以前學校的食堂我們唏噓為“西農堂”。我們是一次性交夠一年的伙食費的,所以隨便吃。出了高中的校門,我也在沒有找到當年下了課飛箭一般衝出教室飛奔食堂搶飯的快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