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断学习干货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干货,百科上释义为不含水分,实用性强的

知识方法,重点在知识和方法。尤其是近年来知识付费的崛起,各种干货大行其道,无干货不付费,似乎成了各种宣传的常态。

那些不断学习干货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仔细想想,干货真的有用吗?

如果干货真的有用,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断的学习干货?

以文案培训为例,文案大师B的课程,B大师深谙文案的奥秘,课程宣传文案写的超级棒,学会文案副业轻松月赚1万,N年文案大师,曾操盘XXX(非常牛逼的品牌)文案项目带来xxx的业绩增长。

A同学看到广告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韭菜已经在心头冉冉升起,兴致勃勃的报了名,学完了1周课程,给老师点了无数个赞,分享了N多心得,得到了同学的赞美,心里美滋滋。大家以为一个崭新的文案大师即将诞生。

然而,现实里很少有奇迹。

2周后,学的内容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又开始焦虑了,这时大师C的文案培训课程又出现在了眼前,A同学一看介绍,嗯,这就是我想要学习的,我确实有这些不足,成功的人行动力一定要强,下单,付款,整个过程没有超过30秒,一气呵成。

A同学嘴角露出了一丝丝微笑,心想,上天总会眷恋努力的人,让我发现了这么好的课程,这次一定能脱胎换骨,彻底学成一个文案大师。

然而,现实里很少有奇迹。

那些不断学习干货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2周后,我们在大师D的学员交流群里,又看到了A同学的身影……

干货,确实很难让A同学成为大师,但是干货,能解决A同学的焦虑,这是实实在在的意义和价值。

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可以为师,10个文案大师里面,可能有3个有些真本事,3个是现学现卖,3个是从没实践过的纸上大师,还有1个可能是骗子。

关于文案,每个人都能给你讲几句,每个老师都有一套逻辑和方法论,高手可能有一些自己原创的方法论,大部分是经典的理论二次加工回炉,重新贩卖给你。

终于,A同学在学习了5个文案大师的课程以后,彻底不知道该怎么写文案了,于是乎转型为运营人员,开始穿梭于运营大师的各个课程中,寻找新的力量。

庄子曰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这句话用到今天的知识付费和学习环境下也不为过之。

那些不断学习干货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干货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增加见识,能解决问题的只有背后的思考,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致富,于是有个叫拿破仑·希尔的人早在1937年就写了本书,叫《思考致富》。

干货不能复制,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产品、品牌背后都有非常复杂的逻辑,只有分析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背后的逻辑,加上自己的智慧和思考,才有可能找到出路。

不然为什么那么多有干货的人不跳出来帮帮诺基亚,帮帮ofo这些大公司解决问题呢。

如果有人告诉你,跟着他学了什么课程,就能月入1W以上,他大概率是个坏人。如果学了就月入1W以上,中国就不会有几亿人每月拿几千块的薪水在辛勤工作了。

那些不断学习干货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脑子是个好东西,出门一定要带,尤其是行走网络江湖,更要处处小心翼翼。

2019年很多人都关注个税改革,其实5000元的起征点,与大多数人都没啥关系,人们更应该关注关注智商税。

回归主题,那些不断学习干货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呢?我也不知道,大概率可能在寻找下一个干货的路上吧。

PS:我不反对学习干货,只是反对一些把干货当做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学习干货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解决问题是要结合智慧思考和知识,没有一种干货可以100%复制,这种懒惰的思维学习再多的干货,意义并不大,就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