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玩古玉太難了,要掌握的知識太多,有沒有簡單的鑑定辦法?

玩古賞今


談談自己的感受,本人幾年前喜愛上了奇石、和田玉的收藏,逛了不少地攤、市場,參加了很多小型拍賣會。通過了學習與實踐相結合,購得了一定的藏品,豐富了自己傳統文化知識,當然,也有打眼交學費的經歷,但還是收到了很多心宜的藏品。購買時的感覺就是非常喜歡,價格還能接受,當時未必真能看懂看透,瞭解一件藏品的內涵、寓意非一日之功,隨後在研究每件藏品的過程中,時常會有驚喜發現,特別是古玉,每觀察到一種現象,就會查閱大量的資料,通過對比、篩選提高自己的認識和判斷能力。所謂的捷徑就是知識的積累過程。下面介紹一下,我所觀察到和田古玉中的牛毛紋浸色。如圖




靜心石屋


這事說不清。

有人參加過多種古玉器學習班,看過很多的專業書籍,說出來頭頭是道,可還是買假專業戶。有人識字不多,但看東西特准。

三十多年前,我認識一位14歲就到一家非常署名的古玩店學徒,一直在這家店幹到退休的老前輩。他講了一件事,舊社會學徒很苦還不算什麼。三年後、老闆讓你去收東西,如果出錯,不擔工錢分紋沒有,還要受罰。所以,他們對師父所收的東西銘記於心。當然,在那個時代,假貨比較少。

我說的兩件事,講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多看真東西,不要死看書。理論要與實際相結合。還有,商有很多族,周有很多國。各國和各族的工藝水平和技法千差萬別,不能用書本上的東西去套。但鑑定一件玉器前人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即:沁,工,玉質,紋飾,器型等要記清。


見證文明


一般漢代以前的玉器為"古玉"。

一,水漬
在地質及大氣條件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埋藏地下常常有微細的潛流,涓涓不息、常年流動,浸潤、侵蝕著玉的表面,形成流動狀的、深深淺淺的水漬。

二,織物纖維痕

不少古玉直接放置在人體上,或者包裹於織物中。在一定的溫溼度和壓力下,纖維及顏料脫落,牢牢地黏附於器物的表面。因此,在顯微鏡下,甚至肉眼也能看見紅、藍、綠等顏色的織物纖維,經緯分明。

三,植物根莖印痕

某些植物根莖有無孔不入的特性,植物蛋白新陳代謝而分解的酸性物質可以對器物的表面造成侵蝕,所以能夠看到有清晰疊壓關係的根鬚狀印痕。

四,縫隙孔洞碎石
地表有大量的二氧化硅類和碳酸鈣類礦物存在,它們可以以液態或者以固態的礫石形式存在並運動著,在空隙裡聚集、硅結、板結,堅韌無比,即使是隨水流進入空隙裡的一塊小石子也難以剔出。
五,碳化痕

古人有“灸玉”習俗,燒過的玉器有生物碳的附著滲入,呈點、面分布,往往很深入,無法消去。

六,昆蟲蟲卵殘體
多在古玉的縫隙中。
七,鑽痕

鑽具出現以來,鑽頭基本是圓錐或菱形形狀。由於是人力,所以壓力小、鑽速慢、非勻速、進尺慢,鑽痕表現為往復、相對平行的運動態勢,出現不甚均勻的旋紋。而現代螺旋紋鑽具因高速、勻速旋轉則不會出現平行的鑽痕。新石器時代以石治石時期,其鑽痕與古代使用金屬鑽具的鑽痕,有相似特徵。

八,驅邪礦物殘留

自然界的一些礦物有殺菌、驅蟲、防腐的作用,古人以為它們有驅妖辟邪的功效,將它們置於墓葬和居所裡。因此,有一些古玉被赤鐵礦、硃砂、雄黃等礦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通過放大鏡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縫隙中殘留的礦物顆粒,在水化合以及弱酸作用下,致色離子由表及裡漸進、深入地滲入玉器內部,顏色絢爛奪目。

考古發現,距今兩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就將大量的赤鐵礦粉末撒在山洞中,也因審美的需要,將石灰岩製成的珠子染成紅色。我國戰國和漢代的大型墓葬中,經常有大量的硃砂以及被硃砂染得鮮紅的玉器,如越王墓。

總之,鑑定和評估古玉,既需要細微觀察,也要全面分析;既要抓住微觀,更要把握本質和整體的真實性,切忌以偏概全,放大或忽略局部。只有排除每一個細微處假的可能性,進而歸納、演繹和推理,最大限度地將感性和理性結合起來思考和判斷,才能獲得最大的真實性。

玩酷集郵與收藏


古玉第一眼看老光,生坑出土古玉有冰光冷光,就是那種與墓中陰氣氧化而成的如銀似霜冷冷的光。盤熟的熟坑古玉或傳世古玉有一種老熟的寶光。第二眼看工痕,過去都是砣具工,線條用砣片切割,起刀收刀兩頭尖,砣片切割中間深,圓弧轉彎有轉接痕,鑽孔有挰鑽螺旋痕,還有管鑽痕,透雕拉絲痕等等。沁色與出土的堆積物有關,有鐵鏽土堆積物,與之相對應有鐵鏽斑。有銅鏽土堆積物,與之對應有銅綠沁。還有硃砂土堆積物,與之對應有有硃砂沁。還有黑色鐵堆積物,與之對應有鐵沁。水銀土堆積物,與之對應有水銀沁,還有石灰土堆積物,與之對應有石灰沁或鈣白化等等。一般清代玉器沁色不重,明代略帶沁,宋代以前可能帶鈣白化。還有氣味辨別有鐵鏽銅鏽石灰等等墓葬氣味,有的還帶有屍臭味。掌握這些不一定能斷代,斷新老足夠了。斷代還需要紋飾,造型,時代風格等等還需要很多,溼坑古玉不在上面介紹範圍,簡單就介紹這些吧。











六扇門人jgy


古代玉器的鑑定目前主要還是靠眼力,靠經驗閱歷,雖然現在有很多精密儀器輔助檢測,其實大部分還是高倍放大鏡🔍,只要能掌握了古代玉器雕刻工藝,製作方法,還有玉器的自然包漿和人為上色的區別,對自己的眼力會有很大的提高,多學習多看書,等學到了真本領鑑定古玉就非常簡單了,這段時間我開始在頭條上發表一些文章,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咱共同學習,切磋,相互交流,一起進步[握手]






臥龍軒收藏館







鑑古藏珍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各種板材


玩古玉也玩了一二十年了,好多朋友也這樣子問過我。我只能說真沒簡單的方法!





愛古玉


材質上,可以找有資質的珠寶鑑定機構;鑑別年代上,除了請專家、前輩以外沒有捷徑。

鑑定古玉要對歷史背景、各地習俗、宗教禮儀等在玉器上特徵表現知識的掌握。同時還要掌握各種專業的鑑定技術,比如:沁色、鈣化、包漿等。要學習古玉鑑定不僅要理論學習,更要多把玩、多實踐交流,不斷測試自己,總結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鑑定水平,才不會大眼,這個過程中要做好一定資金的準備[呲牙]


翠娘娘


想玩轉玉器首先應該認真細讀、多讀有關古玉的專著,這些學術著作凝聚著豐富的知識。推薦的書籍有:清末吳大徵所著《古玉圖考》,對古玉的時代、用途、名稱、尺寸均有詳盡說明和考釋,且繪圖精確,頗有參考價值。另外,楊伯達主編的《中國美術全集·玉器》,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玉器全集》,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國古代玉器》,張廣文的《玉器史話》,香港專家李英豪的《鑑別古玉》、《民間古玉》、《護身玉》、《保值白玉》,臺灣專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鑑定全集》等書,皆可拿來認真品讀,細細揣摩,只有這樣才能玩轉分辨真假古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