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葬在了定军山?死后三十年刘禅才给他立庙

提起成都的旅游景点的话,武侯祠那是必去之地,只不过成都的武侯祠却非蜀国所建,也非单独祭奠诸葛亮的祠,而是后世修建的一座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合祀祠庙。


为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死而后已”却未归葬于蜀地,而是埋葬在了让他呕心沥血之地的汉中,也就是今日陕西省的勉县。第一座武侯祠是刘禅应了川蜀人民的强烈要求之后,才建在了定军山下的诸葛亮墓旁。
“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军山”,从汉中诸葛亮武侯墓的楹联看,埋葬于此是诸葛亮的遗命。下面就尝试分析一下,诸葛亮遗命葬于定军山的几个理由。

归葬于汉中透露的政治含义


诸葛亮为何葬在了定军山?死后三十年刘禅才给他立庙

汉中勉县的武侯墓 封土应为后人所加

从古自今丧葬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时候的人讲究“入土为安”,但更重视的是“落叶归根”,归尸骨于故乡,也就是归葬。

三国虽是乱世,但对于“礼”法,大部分士人还是刻意遵守的,对于死后归葬也是十分重视。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是这方面的反面例子。

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晋书》)

就是说,陈寿在洛阳当官的时候,母亲跟他一起住。但是母亲去世时,留有遗言,说不必回乡安葬,葬在洛阳就行了。陈寿于是就遵从了母亲的遗言,将母亲安葬在了洛阳。想不到他的举动被认为是违反“礼制”,于是就被贬了官。

诸葛亮是死于五丈原,如果按照三国时人理解的归葬,他的老家可是远在数千外的琅琊。但他归葬于汉中,其实也不算违背最初的“礼制”

关于归葬,《礼记》是这样定性的,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可见,“礼制”中,归葬代表着礼和仁。但是《礼记》的归葬并不是说一定要落叶归根。

大公指的是姜尚姜子牙,说他虽然被封到了营丘(齐国),但是他们五代人都葬在了宗主国周的境内,既不是封地的齐,也不是老家的河南新蔡。这种做法表达了他们世代忠于周。

所以礼法最初形成推广的时候,归葬在“礼制”中是有着政治意义的,不只是孝,更是要体现忠。

这一点后来在唐朝特别突出,很多祖籍在各地的官员们,最后都归葬在了长安和洛阳这二都之旁。


诸葛亮为何葬在了定军山?死后三十年刘禅才给他立庙

成都的武侯祠实则是与刘备合祀之所

诸葛亮虽为归葬于蜀汉的政治中心成都,但是遗命归葬在了蜀汉的北方门户汉中,葬在了他矢志“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北伐大本营定军山畔,自然也可以看做是一生为蜀汉“尽忠”的最后体现。

出师未捷身先死 为何归葬定军山?

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许先帝以前驱”,立誓“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惜事业未竟身先死,才有了“饮恨遗命葬军山”的慨叹。

“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而定军山所在的勉县则是咽喉中的咽喉。勉县,古时候作沔阳,有古阳平关扼住了秦、陇通往川蜀的道路。而定军山与天荡南北对峙,正好与阳平关形成猗角之势,为汉中的门户与咽喉要塞之地。

《三国演义》中老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对于蜀汉而言,这一场胜利还有一个更为重大的意义,也就是逼得曹操放弃了汉中,随即,刘备在沔阳(勉县)“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先主”,也就是自立为汉中王。

后刘备虽死,诸葛亮仍不忘“兴复汉室”,矢志北伐,227年,做“出师表”后,随即率军入汉中,而他屯兵之所就在定军山下。

此后的八年间,诸葛亮都是以定军山为大本营,发动了五次声势浩大的北伐。在此地留下了“八阵图”“木牛流马”等后人未能尽解之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竟天下大势在中原,诸葛亮穷尽后半生之力仍未能完成对刘备北定中原、重振大汉的承诺,所以他将自己葬在了这个离中原最近的地方,这个他最后生活战斗了八年的定军山。正所谓,“此魂何甘归故土。”虽然他死了,却仍要留在这汉中之地,用魂灵守护这生死攸关的蜀汉门户。

诸葛亮遗命看其廉政作风

诸葛亮的遗命虽短短几句,但是对现今社会而言却仍有着警醒作用,是一代伟人留给历史的宝贵财富。

“死后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

这句话就是说,造个坟,墓坑不用大,能够容纳棺椁就好,入殓的时候就穿平常的衣服,也不需要任何的随葬品。简而言之就是不搞奢华浪费的厚葬,不搞什么形式主义,当然这种薄葬与他一国丞相的身份是并不符合的。但诸葛亮选择了简简单单来,简简单单地去。也许他懂,身后名比什么豪华葬礼都重要,都不朽。

诸葛亮一生为国,哪是谨慎,是兢兢业业,可谓两袖清风守廉清正,始终把勤政、廉洁作为立身为官之本,就如他去世前写给刘禅的信中所言: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自表后主》)

我死之时不敢有余财,就怕愧对陛下信任。所以就人格而言,诸多溢美之词并不过分,诸葛亮无愧为后世典范。

诸葛亮死后三十年才立庙

诸葛亮虽然是拳拳之心诚心恳意的,不过对于一直生活在诸葛亮羽翼覆盖之下的刘禅而言(刘备的遗言:父事丞相),没准巴不得自己当家作主了吧。

诸葛亮死后真就证明了这一点。

据《襄阳记》,说得知诸葛亮去世后,“百姓巷祭,戎夷野祀”老百姓自发地祭奠诸葛亮。“言事者或以为可立庙於成都”,就是说众议纷纷应该给诸葛亮在成都立庙祭祀。

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

不过,27岁的刘禅对此一概不准。

基于此,也有声音认为,诸葛亮不愿归葬成都实则是怕刘禅有其他想法。不如这样两不相见的好。


诸葛亮为何葬在了定军山?死后三十年刘禅才给他立庙

诸葛亮去世三十年后 蜀国才在定军山建了武侯祠

诸葛亮死于234年,直到263年,也就是过去了将近三十年,大臣们屡屡上书,说百姓总是私下祭祀诸葛亮,这样有损朝廷威信,所以应该为诸葛亮立庙,不仅让亲属、故臣、百姓能够前往祭祀,同时也能稳定蜀汉政权。

这一次,刘禅终于同意了,“诏为亮立庙於沔阳。”

这个阿斗为什么这次会同意呢,因为曹魏已经磨刀霍霍了。就在诸葛亮的庙在定军山的墓旁建了没多久,曹魏就大军南下。

这一年冬天,西蜀灭亡。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战死沙场。

不说蜀地人民如何怀念祭奠诸葛亮,就连敌人对他一样敬重,

“武侯垒东南有定军山,入山十余里有诸葛武侯墓。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墓刍牧樵采。”( 《艺文类聚》引《梁州记》)

结论 生而治蜀 死犹护蜀

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一生确实是鞠躬尽瘁,尤其是他生命的最后八年,或许他确实穷兵黩武,但是却矢志不渝地要兴复汉室,为了恢复中原八年之内五次北伐,只可惜出身未捷身先死。

他的遗命是将自己葬在大本营的汉中定军山下,可谓生而治蜀,死犹护蜀。也许因为在这里可以近望中原吧,也许他想这样的话能够鼓舞前线蜀军将士士气,或许,他也不愿回成都去见刘备。

就如他墓前的楹联所写,“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军山。”

参考文献 《三国志》、《后汉书》《襄阳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