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催婚

小時候家附近有個公園,每隔兩年它就充當一項社會活動的場所。最早它是花鳥魚蟲市場,擠滿了逗巴哥說話圍觀食人魚的小老百姓,後來它變成了賣假藥的地方,犯罪分子貓在灌木叢裡,鬼鬼祟祟地和接頭人對暗號,再後來政府加強了管理,這裡又變成了老頭老太太打撲克的地方,好鬥的老人們,帶一瓶水幾塊乾糧外加一個小板凳,把一副撲克牌扇得啪啪響,個個像個好勝的年輕人,再後來老頭老太太都學會了上網玩連連看,這裡搖身一變,就變成了相親的地方,每週六日的早晨,七點鐘開始,就已經有一群憂心忡忡的大爺大媽,懷裡揣著兒子姑娘的小照片,偷偷摸摸地和看得過眼的“潛在親家”說,“哎,這位大姐,你家是姑娘還是兒子?”有些聲勢浩大的父母親甚至舉起了牌子,把孩子的藝術照放大了貼在正中央,旁邊寫著“大學畢業”“月薪三千”“二十三歲”,也有帶了親友團的父母親,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幫忙物色,那一雙雙火眼金睛,在小樹林裡放著警惕的綠光。


這些照片上的姑娘和小夥子,通常並不知道爸媽的算盤,知道了通常都必定要大吵一架,他們大多不想結婚,或者已經有了在一起幾年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只不過那個相愛的戀人並不是個條件優越的人,爸媽堅決地不同意。


那還是十年前的狀態,現在相親已經上升到了另一層高度。什麼百人千人的相親大會,有專業的主持人,安排大家在巨大的場地裡一起做遊戲,看對眼的馬上就能牽手;還有那麼多層出不窮的相親網站,有點像肯德基的點餐服務,只要打開手機,輸入你要的條件,總能發現適合你的那一款;還有數不清的相親節目,霸佔了每個地方臺的黃金檔。我曾經是地方臺的忠誠粉絲,有一次正看到動情處,女人問男人“大哥你啥情況?”大哥用低沉地聲音說,“我喪偶的。”姑娘一驚,“啥?上哪去?”我那會還在電視機前沒心沒肺地大笑,忽然肩膀被人用力地拍了一下。我回過頭去,十幾張和我相關不相關的面孔,個個帶著操心的神情,他們前赴後繼地來問我,“這麼大個姑娘怎麼還不著急啊?!”


我為什麼不催婚


說得好像我只有去結婚,才有點女性的價值。


朋友和我說,年底了,親戚催婚緊,連爺爺都找到後老伴,兩個老人戴著夕陽紅的帽子,每個月遊山玩水。全家只有自己還單著身,最怕在餐桌上有人提起結婚的話題,過年這麼高興的事就變成了行刑一場。她說,“不明白,覺得自己現在一個人的生活挺好的,為什麼大家非得催婚,非得消滅單身,非得讓自己過得和別人一樣才甘心呢?”


我也最討厭別人拿著那樣的眼神打量我,一副“二十六七歲的女孩子還談什麼夢想”的輕蔑表情,好像我這個年齡的姑娘,還哪有什麼遠方可以去,二十五歲不結婚就是罪大惡極,趕不上三十歲生孩子就完蛋了,親戚朋友每天在微信上輪番轉播著醫學博士對於晚婚晚育危害的看法,偶爾再施加點感情的壓力,“你看,xx和你同歲,娃娃都上小學了,人家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多高興。”


我為什麼不催婚


每次出現這樣的對話,我就覺得自己仿若被推到了一個車站口,正在和幾千幾萬個人等同一輛列車,那麼多不相干的人在身後為我加油,告訴我“你一定要看好時間,這輛車人多,你先出左腳,再出右腳,別忘了用胳膊肘使勁,穩準狠,搶不過別人就使小花招,搶個靠窗的好座位。一定記得啊,這一路沒停站,得開個幾十年,可能中途有人搶座,你得睜大眼睛,保持警惕,不得馬虎!”


可是,我既沒帶所需的行李,又沒帶上厚厚的錢包,還不想踏上一趟不停車的旅程。我不明白,我為什麼非得要在這一刻登上一列超載的列車,去和別人因為搶一個座位而拼個你死我活?我為什麼不能走出車站,去火車站外面的麥當勞吃個甜筒,或者去附近的公園轉一轉?我為什麼不能等下一列火車,那上面或許載著別人都不知道的馬戲團,或是開去一個風景更優美的目的地?


我每次都擺出一副寧死不屈的態度,整張臉都在翻譯著這句話“我人生的幸福,和從哪一秒結婚有什麼關係?!”可是催婚的大爺大媽並不領情,我這樣的眼神根本就是無效的反抗,二十六七歲的女孩子已經敗成了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他們一副惋惜的樣子,根本不顧我闖四方的努力。


我為什麼不催婚


其實我不必和別人一起其樂融融,我自己也挺高興的。獨居的日子過去四年了,最開始說不孤獨絕對是騙人的,一個人做飯花兩個鐘頭再用十分鐘吃掉,總是覺得太孤寂,一個人在睡不著的深夜裡看窗外搖擺的樹影,總是覺得太害怕,一個人在過節的時候小酌一杯,總是有“對影成三人”的悲涼……我在很多這樣的時刻,想找個人一起相互取暖,拉著他的手說說我的心裡話,可是我漸漸地發現,自己在這份期待中,沒有等來任何人。


我絕對不是堅決的不婚主義,可是也完全接受不了湊合著的婚姻。很多時候,遇見了充滿好感的人,慢慢地開始一段戀情,卻發現他並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很多時候,和一個人在一起,原本以為可以自此攜手,卻漸漸地走出了不同的軌跡……人大概就在這樣反覆交替的憧憬和失望中,練就出一身堅強的本事吧。我漸漸地發掘出獨居的快樂,一個人看菜譜做飯哼著跑調的小曲,一個人喝紅酒點上蠟燭製造屬於自己的浪漫,一個人去海邊散步撿貝殼聞著大海的鹹鮮味,一個人去看電影邊喝啤酒邊吃爆米花笑到前仰後合,一個人打扮得漂亮一點去餐廳吃飯嚐嚐雜誌上推薦的小甜點,一個人好好奮鬥狠狠賺錢,漸漸就擁有了幾年前滿心憧憬的生活……


這些年的獨居里,戀人沒能來幫我做的事,我自己為自己一一做好了;戀人沒能帶給我的溫暖,我用自己的堅強和獨立彌補了;戀人沒能和自己一起分享的快樂,朋友們也都一起來幫我分享了。我感謝這四年的靜心等待,沒有把自己慌張地交付給任何一個人,讓我自身的能力,和我對婚姻的期待,也有了足夠的升級時間。如果說四年前的我和現在有什麼不同,就是我所需要的溫暖,從任意一個男人變成了一個特定的人:我希望他風趣幽默,帶著一顆充滿想法的腦袋,不必有錢,但一定精神富足,我們能快樂地過一過現世安穩,也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窘迫。如果他這一刻出現在我面前,我不用身披婚紗,也會馬上嫁給他,如果他要很久很久才到來,我也不介意自己等得久一點。我多麼獨立與勇敢,還有很多事可以去一個人做,還有很多愜意的時光可以一個人去過。


我為什麼不催婚


別誤會,我絕對羨慕早婚而幸福的朋友,見過一些十八歲結婚二十歲生孩子現在娃娃已經可以打醬油的小夫妻,依舊愛得樸實真摯,依舊在共同為未來打拼著,生活有滋有味,充實幸福。我不贊成的,是一個好端端的姑娘,還有大把的好時光在前面,卻被催婚給徹徹底底地綁架了,就這樣草率地做出決定,要把接下去生命中的幾十年和一個並不確定的一起度過。


我的一個女性朋友,每天八小時的工作已經成了副業,主業是每天下班後的相親活動。她說,“我身邊人都在催婚,我都被催怕了,再不行動,就被挑剩下了!哎,你說你,比我還大一歲,怎麼一點不愁呢!”這個社會就這樣在二十六七歲的男女青年中製造了一種無形的恐慌,每個人都在催婚和被催婚的角色中跳來跳去,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結婚的意義。我想,就算有一天成為一個老姑娘又怎麼樣呢,我相信這世界上的某個地方也一定有著一個和我一樣不肯將就,不肯湊合,不肯屈就於現實的老小夥。我們彼此經歷了孤獨的數年,如此執著倔強,只為讓一場婚姻有它該有的意義。


我見過一些美好的“老姑娘”,她們三十幾歲才結婚,婚姻一樣幸福快樂,四十幾歲才生孩子,孩子一樣健康可愛。她們經歷了很多一個人的時光,一個人去旅行,一個人去品嚐美食,一個人去看畫展看攝影展。那是多麼漫長的等待,可是她們並不介意,她們知道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會補償她們所有的孤獨。這些老姑娘的存在,讓我知道,婚姻不必成為你體驗人生的必經途徑,如果無法做主自己的婚姻,那又怎麼可能控制人生中的其他東西?當你草草地做出決定,你的手裡握緊的唯一籌碼,就是性別。要知道,再過幾年,靠努力,靠沉澱,你身上的籌碼越來越多,就不會再屈就自己的年齡。不是隻有年輕,才是一個女人的籌碼,一個女人一定有比年輕,更大的價值。


我為什麼不催婚


親愛的社會,請收起無效的催婚吧,我知道這是一份好意,卻無法完全地接受。我們這些聰明的姑娘們,已經練就了一身無聲的反抗。我的朋友說,在和親媽的鬥智鬥勇裡,她學會和每一個相親對象開門見山地講,“我今天來不是為了你,是為了滿足我媽的願望。看到那個在窗戶外面走來走去好幾圈的婦女了嗎,那就是我媽。我根本沒有結婚的想法,你要是有意相親,就別浪費時間和金錢了,你要是和我一樣,都是母命難違,既然來了,咱倆就聊聊天,一起把這出戏演好。”


不要試圖說服一個充滿夢想的姑娘去結婚。我只是知道,不管是下一秒結婚,還是十年後結婚,一場幸福的婚姻不會是因為“來不及”,唯一的原因只能是“我愛他”。


還記得你第一次遇見一個真心懂你的朋友嗎,你們在一起講生活談理想,說什麼都有相似的見解,就連對方的每一個眼神都懂得含義。你和她擁抱,握手,恨不得親上她一口,直道這是相見恨晚。你手舞足蹈,掩蓋不住喜悅,“天哪,這就是緣分!”


人類為什麼覺得緣分如此珍貴,是因為它需要足夠的耐心,不可強求,只能安心地等待。


婚姻是最高級的友誼,這也是最難得的緣分。只要耐心等待,總有一個人,會在一個美好的午後出現,從此就駐紮在你的生命裡。他聽得懂你所有的憂愁和喜悅,愛著你的夢想和憧憬,願意和你把同一份人生過得充滿意義。


他是那麼地好,那麼地好,好到,讓你多年執意守候的孤獨,都有了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