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裡鯉魚特別多,水面不大每次打窩都冒泡,就是很少吃鉤。怎麼釣?

十里平原


選擇安靜的地方打窩,定時定點少打勤打。多打幾天窩,然後不打了再釣。釣大魚,一點要安靜要守得住。

晚上上大魚的機率比白天大,就是因為晚上安靜。

大魚之所以能長大,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像小魚那樣膽大貪食。大魚之所以能長大,是逃過一次次被捕殺的風險才長大的。具有很高的警惕性。

另外,釣場附近有果樹的話,儘量靠近果樹下面釣,沒有果樹的選擇在大樹下面。或者水裡有障礙物的附近。

釣大魚在餌料方面也有講究,接近腐敗的味道或者本味可以使大魚放鬆警惕。它們只吃它們經常吃的,認為這樣才是安全的,突然來個大腥大香的東西,會感到害怕。

最為一個不夠資深的釣魚愛好者,能告訴你的只有這麼多了。

希望大師們不吝賜教,指導。謝謝!



三哥6751


河流野釣鯉魚是很多野釣愛好者很喜歡的,因為河裡的鯉魚勁大,中魚後手感很不錯。按題主所講,打窩後有冒泡,卻很少吃鉤,墨海從自身經驗來分享其中的原因。

天時

魚不開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氣氣候原因導致的。雖然很多上班族釣友只能週末解解毒,但也要明白,有時候週末的天氣並不適合釣魚。從季節上講,鯉魚在春夏秋三個季節進食較活躍。從天氣方面來講,下雨前的悶熱天,氣壓低,魚不怎麼開口。鯉魚性猾,白天釣沒有夜晚吃口好。所以,守大鯉魚,不妨試試在氣溫穩定、氣壓高的夜晚作釣。


地利

鯉魚是底層魚類,膽小怕光。所以在選釣位時,要注意,在河流作釣,儘量選擇閘口、壩下、洄彎、內彎等水流緩慢的深水區,尤其是樹下、或有亂石堆的地方。深水區長期受水流的沖刷,水底淤泥較少,水流緩慢區則是上游食物經常沉積的水域。

窩餌

鯉魚在不同季節,所喜歡的窩料餌料味型不一樣。春季可用腥香藻香的顆粒打窩,用腥香餌料作釣。夏季適合用酒香的玉米小麥打窩,用穀物香味的餌料作釣。秋天適合用菜籽餅、紅薯丁打窩,用紅薯丁或香味的餌料作釣。野河作釣,窩料餌料的味型上,儘量使用接近天然食物本味的窩料餌料,狀態上,減少霧化,多用顆粒留魚聚魚。



作釣手法

打窩一次不宜大多,要少打勤補。調釣不宜太靈,調低目釣高目甚至跑鉛都可以。釣深不宜釣淺。不宜頻繁提竿驚窩。要保持環境安靜。

以上是我的拙見,我是墨海,一名喜歡野釣的八零後,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交流!


墨海遊釣


河裡鯉魚多,證明傷害鯉魚的天敵少,導致鯉魚繁殖後代越來越多,對於河裡有鯉魚不吃餌料,少吃鉤,我們來進行以下分析。



1、河裡食物豐富

河水肥沃,食物豐富,鯉魚天天能吃飽對食物不發愁,自然對外來食物不感興趣。

2、天氣影響

魚是趨溫的動物,會根據天氣、水溫、季節等因素來改變活動水層,覓食習性。



3、餌料不對味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方魚”,每個地方,水域,相同的魚類品種,所喜歡的餌料味道都會有所不同,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現象,偏餌。

例:大家在一條河裡釣鯉魚,有的人使用其他的餌料垂釣常常沒魚口“空軍”,有的人使用野戰藍鯽+918紅蟲腥味版,餌水比1:1,反而連竿上鯉魚,然後大家都知道了這個餌料配方搭配,人人都在同一條河使用,你自己用了另外的一款餌料,當然是沒魚口。



最後總結

窩料打下去,有鯉魚進窩,有魚泡,鯉魚不吃鉤,要麼就窩打大了,要麼就是窩料的味道比主餌味道更濃所導致的,可能有的釣友會說:“浮漂調整的不好”,鯉魚開口,你就算是不調浮漂,只要餌料能下到水底,鯉魚就會吃鉤,野生鯉魚與養殖的鯉魚不同。


貓先生快樂垂釣


對於滑魚,尤其是鯉魚,釣法不能太精細,要反其道而行之,滑鯉魚特別聰明,吃食謹慎,經常吸進嘴就吐出來,只吃窩料,不吃釣餌,所以必須窩,餌同種,就是窩料和釣餌都是一樣的,餌不能細了,必須粗糙,三種混合最好,老玉米,麥子,穀子(必須帶殼)打窩,連打三天,打一週最好,直接用乾的,不要加任何添加劑,乾貨魚吃的慢,在一個地方停留時間長,用麥子泡發快,玉米慢,穀子殼兩邊帶尖,影響滑鯉的判斷力,出釣前把窩料泡半天,老玉米用水泡一天做餌,用7、8號的伊勢尼鉤,魚鉤偏小,滑魚吐鉤稍慢一些,粗主線,最好用大力馬子線,專攻巨物,大力馬線特別軟,可以降低魚的警惕性。魚竿至少6.3米,7.2米遛魚輕鬆,抄魚麻煩。注意大物上鉤魚竿不要豎起來和地面垂直,容易斷稍,魚竿要保持70多度,魚一近岸邊,人就向後退,魚一前衝,人向水邊走,始終保持魚竿大彎弓,利用魚竿彈性來緩衝魚的衝擊力,直到把魚遛翻,抄網衝頭向尾,一氣呵成,大鯉魚會打樁,會裝死,打樁的可以繃住杆子把杆尖左右快速擺動,帶動魚線絲絲響,彈魚竿也可以,叫旁邊人幫忙彈線更好,把震動直接傳遞到魚頭,震盪魚腦,魚一會就受不了。鯉魚在衝了幾次後會不動裝死,其實在積蓄體力,你拉到岸邊急於抄魚,往往跑魚,杆子繃住,人離岸邊遠一點,抄魚的用抄網把戳魚身一下,魚又會衝,持杆向前走幾步同時把魚向側面引,一般戳兩下,就再也無力了,放心抄吧!看漂要根據情況,不要等完全黑漂,滑魚可不一樣,看準時機就提杆。


手機用戶71513925389


你好,

根據你的描述,鯉魚多也進窩裡,但是不吃鉤。這個原因很可能是你的餌料不對鯉魚的口,所以鯉魚不吃。

你可以多次且選擇不同的餌料做釣。鯉魚是雜食性底層魚,要釣到鯉魚首先得釣底,其次就是餌料了。

釣鯉魚的餌料的味型比較多,如:腥香、香腥、酵香、甜、薯香、藻腥等,你可以多嘗試幾個不同的味型施釣,總有一款味型是他不可抵抗的。

且鯉魚喜歡吃顆粒偏大的餌,對霧化好的碎餌不是太感興趣,純野生的鯉魚更是如此,也是相對難釣到的。

另外野生鯉魚還有一個特點,非常明顯:那就是謹慎膽小。

所以在釣鯉魚時,要安靜,餌料還可以選擇天然餌料,如:玉米、螺螄等,這樣可以讓鯉魚放鬆警惕更大膽的吃餌。

最後,釣大魚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是純野生的大魚,並不是你有好的釣技和牛皮的餌料就能釣到,這和運氣也是有關係的,也需要去堅守滴。哈哈哈




小康愛釣魚


窩料一次不要打太多,容易導致魚只吃窩料不吃餌料,要勤補少打。餌料味型要儘量與窩料一致,因為鯉魚生性膽小,攝食時非常謹慎,如果餌料與窩料味型差別太大,也會導致鯉魚只吃窩料不吃餌。在調釣方法上儘量釣鈍一點,讓子線彎曲,以方便鯉魚吸食入口。


野釣之巔


首先聲明一下:我不是做廣告,我上星期無意之中買了一款餌料,效果不錯👍。有意者私信






三世船伕渡你魂


雖然窩中有魚卻不吃鉤的原因很多,但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

1.水底淤泥太多。打窩之後,先是來小魚鬧窩,就已經把窩子攪混了,鯉魚進窩後,更要龔泥覓食,使窩中變成了泥湯的世界。這時不管你用什麼釣餌,鉤下到窩中是很難被窩中的鯉魚找到的。

2.魚被釣的太滑了,只吃窩餌不吃鉤。有的釣場,天天都有許多人在釣,因為釣的人多了,投料也多,那裡的魚是不缺吃的。鯉魚本身生性警覺,加上天天有人釣,所以這種地方的鯉魚就變的更滑,更難釣。不管是鉤.線.墜,只要一看到這些就會逃之夭夭,只吃窩餌,決不吃鉤。而且很多時候是吃頭一天打下的窩餌。只要水面稍有響動就立刻遊走不知去向。

 3.水太肥,水中天然食物非常豐富。有的水域,由於種種原因,使水很肥,時間長了水中自然生物會很多,而這種肥水一般來說水中容氧量偏低,這種水裡的魚既缺氧,又因為長時間吃某一種水中自來就有的食物形成了口闢,所以這種地方的魚對一般的釣餌是不會感興趣的。    

針對上述分析,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應對辦法:

1.用底浮釣法。就是減輕墜子重量,使餌鉤懸起,離底5--10釐米,而且要離開窩子50---100釐米,最好是在窩子的前面或者左右都可以,

但不要在窩子的後面。這樣就可以躲開混泥湯。在鯉魚遊進或游出窩點的時候將其釣獲。 

2.對已經被釣的很滑的鯉魚有兩種方法:一是不打窩,直接用大包鉤,包的要大,入水時一定不要有響聲;腦線要長(30釐米為益),線最好用紅色的;墜子要沉底,要儘量體積小;就等黑漂。二是在手竿漂.墜不變的情況下,去掉腦線雙鉤,安上一副炸彈鉤,要去掉炸彈鉤的餌簧,只用鉤.裝餌方法和平常裝炸彈鉤的方法一樣,餌團略小一點,餌鉤入水時要蕩進去,不要有響聲(這可是個技術活)。餌鉤入水後,只要漂不動就一直等,但只要漂動了,就是沒有上魚,也要提出重新裝餌。這個方法經多次使用,對付滑鯉魚非常有效,不用打窩,一鉤下去就是窩了。

3.對食物豐富的肥水塘,要是釣鯽魚,可以採取拖釣.逗釣等方法。但對鯉魚不行,頻繁的提竿不但引不來鯉魚吃鉤,反而會把鯉魚驚跑,所以對肥水塘的鯉魚只能靠選擇天氣和使用特殊餌料。天氣最好選有3--5級風的降溫天氣,北風最好。餌料有以下三種可供選擇:一是煮熟的大麥粒,最好能提前1--2天打窩,把煮熟的大麥粒1--2斤拌入泥中打入窩點,釣時,鉤上就掛大麥粒,掛兩粒;二是粉碎的顆粒飼料加生蠶豆粉加小米,比例是2:1:1,一半打窩,另一半做包鉤料;三是想辦法弄到本塘魚已經吃習慣的食物做釣(對野塘來說這種可能很小)。


明明愛釣魚


😃😃😃😃😃😃我用事實證明,我知道










鯉魚殺手


玉米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