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紫蘇怎麼高產種植?

尋美旅行記


紫蘇是一種中藥材,葉片、葉梗和種子都可以入藥,新鮮的葉片可以作為蔬菜,乾燥的葉片可以作為香料,煮肉很常用到。種子可以加工油脂可以食用,也可以作為工業用途。因為野生資源分佈很廣,適宜種植的地區很多,所以價格不是很高。如果作為中藥材栽培,怎麼樣才能高產呢?



●地塊選擇

紫蘇適應性很強,幾乎所有的地塊都能生長,對於土壤質地要求也不嚴格,粘土地、壤土、沙壤土和沙土地都可以種植,但以肥沃的沙質壤土生長髮育最好,排灌方便的地塊便於管理,產量最高。經營栽培就不必要考慮太多,地邊、花壇、林下都可以栽植,隨時採集葉片。

●繁殖方式

紫蘇以種子繁殖為主,採集飽滿的種子,直播或者育苗移栽栽培。為了提高產量,一般都是提前育苗,等到露地可以播種的時候就可以移栽了,況且苗期溫度、水肥管理會節約大量的勞動力,也容易培育壯苗。紫蘇在馬鈴薯開始出苗了季節就可以萌發,最適宜的發芽溫度在22~25℃,所以,為了提高產量,完全可以採取拱棚育苗移栽的方式進行。

●紫蘇育苗

2月初,土壤解凍以後就可以整地作平畦,進行育苗了。育苗地以陽光充足的沙壤土最好,每畝苗床需要紫蘇種子20~25公斤,準備腐熟優質農家肥2000公斤,澆足水分以後,撒播種子,在用農家肥覆蓋即可。加蓋一層地膜保溫增溼,等到幼苗出齊以後撤去地膜,撒入尿素10~12公斤後澆水。等到幼苗4~5片葉片的時候即可移栽到大田。移栽前5~7天逐步揭棚練苗,提高幼苗成活率。



●紫蘇移栽後管理

移栽地塊以壤土為主,紫蘇移栽前,取苗區域澆透水,避免幼苗斷根,最好帶土移栽,提高移栽成活率。開溝澆水,按照株行距34~40×50~55釐米的密度移栽,每穴移栽1~2株,移栽以後用腐熟優質農家肥掩蓋根系,緩苗後澆水,每畝地施入過磷酸鈣40公斤和20~25公斤尿素後掩窩。

隨著氣溫逐步提高,紫蘇逐步進入快速生長期,時常保持土壤溼潤,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收穫葉片(蘇葉)、蘇子梗和蘇子。植株在夏秋季,生長髮育快,需要大量的水肥,可以根據田間的苗情經過選擇肥料種類和澆水量。大田幼苗開始生長,第一次追肥最好施入三元複合肥,間隔單獨施入尿素,有露水的時候不要施肥,避免肥料落在葉片上。避免氣溫較高的時間段澆水和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紫蘇病蟲害很少,紅蜘蛛可以用樂果乳油在初期防止,過於密閉的地塊斑枯病可以用代森錳鋅預防,間隔7天噴霧2~3次即可。

採收紫蘇葉片在開花前植株葉片最多的時候採收,避開陰雨天有助於快速乾燥。採收蘇子梗在花序才開始長出來的時候收割整株,放在陰涼處晾曬。採收蘇子在果實成熟的季節採收果穗或者整株採收。



溫馨提示:

紫蘇栽培為了提高產量一般密度過高,一般要求株距不得低於30釐米,也要及時清除雜草,否則分枝少,或者沒有影響葉片數量和開花結果數量。


農耕子


1,選擇土地,重施基肥,紫蘇根系發達,入土可達到30公分,種植在PH值在6.5~7的範圍內,容易生長得更好,紫蘇耐旱能力,比耐澇能力好,因此,種植紫蘇的土地,應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地勢稍高,下大雨地面不積水,排灌方便的砂質壤土為好。一般每畝地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公斤以上,硫酸鉀型45%控釋肥50~60公斤,將肥料均勻撒開,進行犁翻至少30公分深,然後用旋耕機細耕,做到土壤上虛下實。然後製作1~1.2米寬的種植畦,等待播種。

2,選擇紫蘇的種子,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可選擇,選擇香氣濃郁的紅葉紫蘇,或者是綠葉紫蘇品種皆可,要選擇籽粒飽滿,成熟度好,色澤光豔,大小均勻,沒有殘缺,病蟲等危害的種子為好,每畝地育苗需要大約一公斤種子。

3,育苗移栽,只是為了提前上市,可在大棚內進行提前育苗,一般在2月下旬3月初進行育苗,如果是露地直播,要等到4月穀雨前後進行播種。首先製作南北走向一米寬的育苗畦,紫蘇耐低溫能力非常好,低溫達到5度以上,種子就可萌芽,播種前將種子用,福美雙種衣劑拌種後播種,播種不可太深,育苗床上足水,水下滲之後,將種子均勻撒開之後,上面覆蓋一層細潮土,能蓋嚴種子即可,上面覆蓋一層地膜,進行保溫保溼,並將預苗床溫度控制在15~20度,大約一週就可出苗。出苗之後,可進行疏除過於稠密的幼苗。應注意保持苗距三公分左右,以利於幼苗生長,在幼苗生長中間,雜草也隨之生長,可在間苗時進行拔除。一般在幼苗長至6個葉片,就可進行定植移栽大田,移栽之前一週,注意進行煉苗,秧苗子高度控制在15公分之內。移栽之前上足水,有利於起苗,一般定植的行距,一般按照行距35,株距25公分進行栽植。

4,田間管理,紫蘇定植之後,澆足定植水,及時查苗補缺,為保墒,增加地溫,進行淺中耕,結合除草,鬆土。紫蘇不耐澇,在夏季提前及時做好排水防大雨的工作。在生長期可進行噴灑葉面肥促進生長,一般可用0.2%磷酸二氫鉀+0.2%尿素+天達2116,按照不同的用途,進行採收香嫩的莖葉上市或留為種子使用。


木雨聽風


紫蘇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如下:

  一、選地整地

  1.選地:以微酸性、含腐殖質高的壤土或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

  2.施足底肥:施足底肥,特別要施足優質農家肥,如牲畜糞、家禽糞等,要求畝用量在5000千克以上,先經充分腐熟,在春季整地前撒施,然後犁翻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融合。

  3.精細整地:紫蘇為鬚根系,根系發達,可入土30釐米以上,但主要分佈在25釐米的土層中。因此,要在冬前深耕,耕深達25釐米以上,利用冬季凍垡,消滅土地裡的病菌孢子、卵塊和蛹,疏鬆土壤,增強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春種前,進行春耕春耙,把土地整細、平、松、軟,上虛下實。

  4.開溝做畦:如排水不良,會嚴重影響紫蘇產量和品質。紫蘇需精細管理,並多次採收,因而必須開溝做畦。畦面寬以人站兩邊,可以除淨畦面雜草和有利於採收即可。一般要求畦面寬1.2米左右,畦溝寬30釐米~40釐米,溝深15釐米~20釐米。

  二、育苗移栽

  紫蘇採用直播、撒播、條播、穴播均可。紫蘇適應性較強,地溫在5℃以上即可萌發。一般3月下旬~4月上旬為播種適期。也可育苗移栽,如能在棚室育苗,大田定植,則可增長其生長期,以利高產優質。

  1.選用良種:選用日本的食葉紫蘇和國內的大葉紫蘇。紅葉紫蘇葉片中香氣濃郁,綠葉紫蘇生長勢旺,也可選用。選擇色澤鮮好、大小均勻、籽粒飽滿、沒有黴變的種子。

  2.棚室育苗:首先,做好苗床。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和速效肥,在冬季深耕的基礎上,淺耕、整細、耬平,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米左右,畦埂高4釐米~6釐米,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釐米,以利採光。其次,適當早播。播種期要比露地直播的提前30天~40天,一般在2月中旬~3月上旬較為適宜。第三,提高播種技術。將種子置於3℃下處理5天,並用1000ppm赤黴素噴灑,以促進發芽。播種時苗床溫度以15℃~20℃為宜。每畝苗床用種量為1千克左右。用10倍以上的細沙土拌勻種子,均勻撒在苗床內,再撒一層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如果床土不夠潮溼,則需噴水或灑水;如果能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播後一週左右即可出苗。第四,加強苗床管理。出苗後第一對真葉展開時,拔除雜草,除草後追施速效肥1次;第二對真葉展開時,及時間苗、定苗,苗距3釐米左右,定苗後再追施速效肥1次;第三對真葉完全展開並出現第四對真葉時,進行煉苗,煉苗5天~7天,苗高12釐米~15釐米時,即可移栽大田。

  3.移栽定植:留一塊粗壯苗,以備補苗。如果苗床土發白,要在移栽前一天把床土澆透,使土壤溼潤,以利起苗,保持根系完整,帶土移栽。移栽最好選擇陰天、雨前或安排在下午進行,這樣有利於緩苗。定植時按株行距25釐米×35釐米打穴。

  三、田間管理

  1.查苗補苗:栽後5天左右,及時起粗壯苗補苗,保證苗全、苗齊。

  2.中耕除草:定植後10天左右,及時中耕除草1次,注意入土要淺,以免傷根;以後要根據苗情、墒情及草情,再中耕除草2次~3次,並鬆土保墒。

  3.灌溉排水:在其生長期間,特別是夏季生長旺盛期,要及時澆水抗旱,保持土壤溼潤;雨季特別是大雨後,及時清溝,排淨積水,防止受漬爛根。

  4.巧施追肥:定植苗活棵後、中耕前可追肥1次,每畝點施稀水糞1000千克,或用尿素10千克,配成0.3%溶液點施;植株封行前,每畝追施稀水糞2500千克;最好能在葉片旺長期,葉部噴灑0.5%尿素溶液1次~2次。

  5.摘葉打杈: 如以採收種子為目的,應適當摘除部分莖葉,以利通風透光,減輕莖葉營養消耗;如果採收嫩莖葉供食用,可摘除已進行花芽分化的頂端,使之不開花,以維持莖葉的旺盛生長。


翁佳娜助理


1、種植地選擇

紫蘇對環境的適應力還是比較強,一般在正常植物都能正常生長的地方,它就能生長的很好,但是如果在排水良好、肥沃疏鬆的土壤上栽培時,而且溫度和溼度都比較適宜的情況下,它會生長非常旺盛,而且產量和品質也會比較高。

紫蘇高產種植技術

2、種植方式

正常情況下一般採用直播的粉絲,南方和北方播種時間一般有一月的差距,南方播種一般在3月,而北方一般在4月中下旬。直播可以分為壟上播種或者是挖地穴進行播種兩種,壟上播種可以在壟面上按照每行間隔50公分左右,挖一條1公分左右的淺溝,再將種子和較細的沙土混在一起撒在溝裡,在覆蓋一層細土即可。如果是採用地穴播種的發生,需要在壟上按照每行間隔四十公分,每豬間隔二十公分的距離進行栽種。播種後同樣覆一層細土,輕輕壓實,約6-7天后即可生長出幼苗。

紫蘇高產種植技術

3、田間管理

在幼苗生長到15公分是即可斤移栽了,這時首先要將柔弱幼苗的去除,以及新幼苗的替換,並且栽種的時候一定不要力度太大,這樣容易造成根系受損,養分吸收較弱,後期會發生植株大小不一情況發生。同時栽種過密會影響到以後除草工作,所以要注意注意行間距。在定植3月後就進入到生長旺盛期,這時植株對於肥水需求量猛增,需要注意意及時的給植株進行澆水和添加肥料的工作。

紫蘇高產種植技術

4、採收

紫蘇在採收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它的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採收時間和方式,嫩葉在長出來之後隨時的進行採摘,最好是在嫩葉時間早些摘下。籽粒一般在10月左右,用鐮刀割下來之後,經晾曬脫粒後再進行售賣。而作為藥材的話,一定要選擇在陽光較好時收割,及時晾曬以免黴變。而中間的紫蘇梗,要等到果穗長出來後再收割,置於陰涼處蒸發水分,就可以進行儲藏或者是上市售賣了



小林01089


中草藥種植—紫蘇種植技術

紫蘇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紫蘇對氣候、土壤適應性都很強,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壤土。整地把土壤耕翻20釐米深,耙平。整細、作畦,畦和溝寬160釐米,溝深15—20釐米。

2.直播方法

春播,南北方播種時間差一個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直播在畦內進行條播,按行距60釐米開溝深2—3釐米,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播後覆薄士。穴播:行距45釐米,株距25—30釐米穴播,淺覆土。播後立刻澆水,保持溼潤,播種量每畝1公斤,直播省工,生長快,採收早,產量高。

3.田間管理

(1)鬆土除苗

植株生長封壟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區要注意間苗和除草,條播地苗高15釐米時,按30釐米定苗,多餘的苗用來移栽。直播地的植株生長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長,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育苗田從定植至封壟,鬆土除草2次。

(2)追肥

紫蘇生長時間比較短,定植後2個半月即可收穫全草,又以全草入藥,故以氮肥為主。在封壟前集中施肥。

苗高30釐米時追肥,在行間開溝每畝施人糞尿1000公斤或硫酸銨8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鬆土培土把肥料埋好。第二次在封壟前再施一次肥,方法同上。但此次施肥注意不要碰到葉子。

(3)灌溉排水

播種或移栽後,數天不下雨,要及時澆水。雨季注意排水,疏通作業道,防止積水亂根和脫葉。更多內容請登錄中國紫蘇油交易網(zisuyouw.com)查詢。

4.採收加工

食用紫蘇葉:採摘做菜食用新鮮紫蘇葉片要選擇晴天,香氣足。摘紫蘇葉應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蘇未開花時進行。全年每株紫蘇可摘葉36一44片,每畝可產鮮葉1700—2000kg。

藥用蘇子梗:9月上旬開花前 ,花序剛長出時採收,用鐮刀從根部割下,把植株倒掛在通風背陰的地方晾乾。

藥用蘇子: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種子果實成熟時採收。割下果穗或全株,紮成小把,曬數天後,脫下蘇子曬乾,每畝產150-180公斤左右。



村頭老狼生活記


在正常的情況下,這種植物都適用,成熟的種子來進行培育的。如果我們採用直接播種的方式。在春天的時候,南方和北方的播種時間,一般會有一個月的差距,南方一般在3月,而北方是在4月中下旬左右開始進行播種。直接播種我們還可以分為在田壟上播種或者是挖地穴進行播種這兩種方式。在天路上播種,我們可以按照每行間隔,50公分左右,挖開一個一公分,所有的小淺溝,把種子和較細的沙土混在一起撒在溝裡,然後,在上面撒上一層細細的沙土,加以覆蓋。那麼假如我們使用地穴播種的方式,就要在地壟上按照每行間隔四十公分 每顆間隔二十公分的距離進行栽種,在這完成後在上面同樣蓋上比較細的土壤,輕輕壓實,這樣,在之後的六七天左右就可以長出幼苗。


1耿猛


紫蘇為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營養豐富,又是療效良好的中藥,也可用作觀賞植物,還是用途廣泛的工業原料,有著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其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如下:

一、選地整地

1.選地以微酸性、含腐殖質高的壤土或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

2.施足底肥施足底肥,特別要施足優質農家肥,如牲畜糞、家禽糞等,要求畝用量在5000千克以上,先經充分腐熟,在春季整地前撒施,然後犁翻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融合。

3.精細整地紫蘇為鬚根系,根系發達,可入土30釐米以上,但主要分佈在25釐米的土層中。因此,要在冬前深耕,耕深達25釐米以上,利用冬季凍垡,消滅土地裡的病菌孢子、卵塊和蛹,疏鬆土壤,增強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春種前,進行春耕春耙,把土地整細、平、松、軟,上虛下實。

4.開溝做畦如排水不良,會嚴重影響紫蘇產量和品質。紫蘇需精細管理,並多次採收,因而必須開溝做畦。畦面寬以人站兩邊,可以除淨畦面雜草和有利於採收即可。一般要求畦面寬1.2米左右,畦溝寬30釐米~40釐米,溝深15釐米~20釐米。

二、育苗移栽

紫蘇採用直播、撒播、條播、穴播均可。紫蘇適應性較強,地溫在5℃以上即可萌發。一般3月下旬~4月上旬為播種適期。也可育苗移栽,如能在棚室育苗,大田定植,則可增長其生長期,以利高產優質。

1.選用良種選用日本的食葉紫蘇和國內的大葉紫蘇。紅葉紫蘇葉片中香氣濃郁,綠葉紫蘇生長勢旺,也可選用。選擇色澤鮮好、大小均勻、籽粒飽滿、沒有黴變的種子。

2.棚室育苗首先,做好苗床。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和速效肥,在冬季深耕的基礎上,淺耕、整細、耬平,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米左右,畦埂高4釐米~6釐米,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釐米,以利採光。其次,適當早播。播種期要比露地直播的提前30天~40天,一般在2月中旬~3月上旬較為適宜。第三,提高播種技術。將種子置於3℃下處理5天,並用1000ppm赤黴素噴灑,以促進發芽。

播種時苗床溫度以15℃~20℃為宜。每畝苗床用種量為1千克左右。用10倍以上的細沙土拌勻種子,均勻撒在苗床內,再撒一層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如果床土不夠潮溼,則需噴水或灑水;如果能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播後一週左右即可出苗。第四,加強苗床管理。出苗後第一對真葉展開時,拔除雜草,除草後追施速效肥1次;第二對真葉展開時,及時間苗、定苗,苗距3釐米左右定苗。





山東小夥1


種植選地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塊,後期要注重對土壤的改良,多施磷鉀肥和有機肥,適量補充鋅、鎂肥,增加葉片的厚度和色澤度。由於沃柑後期的樹勢較大,所以要嚴格把控樹間距,比較好


觸天丫


應該是向陽,水土溼潤


手機用戶阿才


多放尿素勤剪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