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一些学校要求教师一天4签到有必要吗?为什么?

心向远fang


一流校长抓文化,二流校长抓成绩,三流校长抓考勤。签到的次数越多,说明这所学校一盘散沙。不签到,老师们还用心工作,这是管理的成功,不到校,老师还在用心备课批作业,这是学校管理的至高境界。


瑞启好友


教师都是热爱自由的人,这样的做法先不论是否有必要,首先会让教师强烈反感。教育是“交心工程”,而这种生硬的管理制度,能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呢?我看很难。一个不能提升教师幸福感、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是低效的,是徒劳的,这样的管理还有必要吗?

1.教育是良心工程,管得住身体能管得住心吗?

学校要求老师签到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求教师在岗在位,单纯地认为老师在学校就可以投入精力去备课、批改作业。

这样的想法太过单纯了。一件工作,用心去做与应付去做简直天地之别,而“用心”和 “应付”背后的动力是源于教师对职业的认识和职业的操守,应当与学校的点名毫无关联。

相反,学校这种生硬的管理模式,只会增加教师的反感,掺杂着这样情绪的老师工作起来可能还是应付的成分要多一些。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作为一个领导要相信教师的敬业精神、担当精神和负责的态度。信任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李嘉诚说,鸡蛋从外面打破是一道菜,而从里面打破是一个生命。领导的管理应当激发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热忱,而不是成为教师情绪的反向指标。

2.与教师管理最适宜的模式是“弹性管理”制度。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教育现象,学校的教学成绩与“签到”是成反比的。越是热衷“签到”的学校教学成绩越差,越是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越好。

我工作的学校也从来没有签到制度。有课上课,没课备课,忙完开路,教师有充份的自主权,但是教育教学成绩年年被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升学率、优生推进率,率率名列前茅。每年招生季,学校广场排满了人,挤破了门。

与我们相邻的一家兄弟学校,天天搞签到,搞得教师人心浮动,外流的教师多,辍学的学生多,各项考评指标样样倒数。最终学校校长成为了这项“签名”的牺牲品。

教育管理从来就是一门科学的复杂的艺术,如果单纯地认为一天签几次名就能管好教师,就能提升教育教学成绩,那也太也简单了!校长真的想为教育贡献一点力量,只要记住一条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关爱教师,这样的校长才能收获教师的心,得到教师的支持。能够帮助别人成功的人就是最大的成功,能够给别人带来的快乐的人就是最大的快乐。奉劝天下校长共勉之。


青衫李探花


我老婆她们学校原来要求教师一天四次签到,凡是没有签到的,按缺勤处理。在绩效工资中按一次10元扣款,还要扣除相应的年度考核分。

后来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老师代签情况比较普遍,一些领导出于私人情面,对部分教师网开一面,也有的学校领导,经常不在学校,忙于自己的生意或者私事,但在签到表上都标注为出差,老师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引起按规矩办事的教师强烈不满。

有一次明察暗访组到学校检查工作,发现签到表上和实有人数不相符,有八人不在学校,六位普通老师,两位学校领导,但在签到表上标注六人已签到,两位领导出公差。

经调查核实,六位老师为代签,两位学校领导办私事,明察暗访组将他们作为全区的典型,进行了全区通报,并依据教育局的相关规定,作出了严肃处理。

她们学校在去年也换了新校长,废除了以前的签到制定,改为现在的头像扫描考勤和空堂坐班制。老师空堂坐班,很多老师表示不满。请问这样的考勤制度合理吗?

欢迎在评论区建言献策!


Lance课堂


完全没有必要。出勤是教师德勤能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考勤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相信教师的自觉性。出勤的目的是为了出力,如果有的学校考勤管理过于“神经质”,往往会引起一线教师的反感,有可能会造成“出勤不出力”现象,与学校考勤目的背道而驰。



有的学校考勤过于频繁,教师为什么会反感呢?一是考勤会有漏洞,如签到可以代签、按指纹可以用橡胶手纹代按,值日领导点到,会遇到教师上厕所或在操场锻炼身体,而说不清,目前,也只有刷脸的唯一办法了;二是有的学校将后勤人员与一线教师分开考勤,而经常外溜的人,早就通过小手段,到后勤上去了,这明显有失公平;三是有的领导离校,经常以公差之名,除非教师查学校公文,才会让其原形毕露。



教学工作是份良心工作,有的教师在家都在思考如何转化学生,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如果设计探究活动和准备教学用品等;有的班主任早上6:30就到校,晚上9:30学生回宿舍才离校。所以,有的学校采用相对宽松的人性化考勤管理,各项工作成绩顶呱呱,为什么?



因为学校抓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认真落实随机听课,认真分析班级间的差距,对课堂不达标、班级差距超出合理区间的,作教学解剖,这样,教师自然就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头等大事!如果教师教学不到位,出勤又散漫,如何向学校和学生交代呢?也许这就是管理的艺术吧…


红蓝推演


在一些学校,学校领导要求教师每天刷脸签到4次——用考勤机上午签到一次、签退一次;下午再签到一次、签退一次,一天合计4次。大部分学校都执行这种制度,但令老师们感到万分郁闷的是:有时候我们来到学校忙着进教室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可能忘了进办公室刷脸,或者刷脸签到之后忘了自己到底有没有签过到,心中就会万分纠结。除此之外,一些学校还在4次刷脸的基础上再次“创新”:比如某节课没有上课的老师必须呆在办公厅,然后必须在坐班签到表上签上大名。我盘算了一下,刷脸签到4次,再加上手签坐班签到表两三次,一天单单签到的次数就达到六七次。

那么,如果漏签了会怎么样呢?一方面,要扣绩效工资中的考勤津贴;另一方面,要扣考核分中的考勤分。每天如此反复签到4次,甚至4次以上,风雨无阻,到底有没有必要呢?我觉得对教师队伍中的“流师”(在岗不在位的教师)而言有必要,而对其他老师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必要。对于混日子的教师而言,你每天签到一百次,他(她)的教学态度会发生转变吗?他(她)的教学能力能得到提高吗?对于自觉性很高的教师而言,就算一天只签到一次,他(她)同样会早出晚归,同样会爱生如子,同样会是一个学校的“顶梁柱”。

对于学校领导来说,每天让教师签到4次,是一种无奈的举措。对付那种极其不自觉的人,你不用这种办法,你也很难搞定他;同样,一个学校单单依靠考勤机来管理师资队伍,这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一个学校所有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非单单靠一部人脸考勤机就能搞定的。当老师迟签一秒就被扣几百块钱,当老师早签一秒被当作早退而变成缺勤一午,当教师上个厕所都会被记作坐班缺勤,只会让学校的怨气越来越浓郁,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甚至会降至冰点。那么,这样的学校不仅是老师们的不幸,更是孩子们的不幸——因为,老师怨气越大,传道受业的效果就越差。
以前用笔手签考勤,也没出现几个“流失”;现在一天刷脸4次,教育教学的成效就真的提升上去了吗?那些出工不出力的老师就真的绝迹了吗?在规定的几分钟之内让教师必须签退,那么那些加班加点的老师一旦太投入而忘了刷脸,就真的倒血霉了。每天的签到,并非不可以。但是,考勤机放在哪里,考验着一个学校校长的管理水平。把考勤机放在办公室的某个很难被发现得旮旯之地,还是把考勤机放在每一个教师的必经之地,这虽然只是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足以显示出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同样,签到的时间段,是在短短的五分钟的一个时间段完成签到,还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段内完成签到签退,同样也能决定着教师怨气的多寡。


微雨润苗


非常有必要!一天4次太少了!我们这早8点中午11:30,下午14点晚6点标准4次刷脸签到签退,而且中间不定时抽查。

不管你去干什么,不在课堂则一定在办公室。抽查人员只等5分钟,5分钟之内座位仍无人则算旷课,按旷课扣钱!即使你去厕所拉肚子也不例外。有意见直接去给校长解释!

校长一个观点:一线教师又不象管理人员一样事多责任大,没有其它事。所以课堂与办公室两点一线正常。

在我们当地4个普高中,我们校是精细管理模范学校。教育局曾大力宣传我校管理经验,原准备在其它三校推广,但因高考成绩与他校差距逐年拉大,且现在差距太大!所以这愿望一直没实现!

我想这也是我们校长最大的遗憾!


一沙一世界52136658


完全没有必要

虽然现在科技手段不断加强,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但教学质量有时却差强人意,学校管理老师的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指纹打卡等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私企,像现在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也陆陆续续的开始进行对工作人员严格管理,少则一天两次打卡,多则一天四次。打卡方式也多种多样,有指纹打卡、有人面识别、也有采用钉钉打卡,对于正常上班的人来说,只不过上下班多处一些程序,但对于一些晚到早退的人来说,却是灭顶之灾,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下班打开的时候,很多人匆匆从单位外跑进单位,来完成每日必备的功课。

不过对于老师,管理不必过于苛刻,在不耽误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备课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必留在学校,家里、学校都可以,甚至到高校图书馆备课也无不可。如果非要将老师在课下时间像机关单位一样拴在办公桌上,备课的时候是否能标新立异不说,枯燥乏味是肯定的。也许你会说,老师可能会偷偷跑出去干私事或者从事兼职。的确,确实有部分老师利用工作时间去干兼职,但这也不代表所有老师,只是一些个例罢了,并且一旦从事培训,被举报是迟早的事,多数老师也不会的。

老师不会像机关单位那些老油条一样不去上班,多数老师还是以教学为主要任务,上课教学几十年内还不会发生多大改变,学校照搬其他单位人员管理方式,效果反而不好。类似一天打卡四次,虽说有时只是动动手的事,但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管理,反而会挫败老师的积极性,容易产生惰性。


鹰眼看教育


这样做的校长一定有病。

我记得早几年我们这边有个学校,校长要求办公室4人以上才能开空调,40度以下不得开空调,老师办公不能玩qq , 如果老师玩qq ,校长会直接的电话去警告老师。

如果这个校长在我们学校,我一定把他气死。别说因为他是校长所以他有这个权力,他不是我老板,我的工资也不是他发的,他也没有解雇我的权利,如果我拒绝不执行,他真的奈何不了我。昨天我就没有执行看管饭堂的规定,也没有人提醒我,在我们学校就是这样,校长主任不合理的要求我一般都不会执行,最多就是不评优秀,不升高级,我生活得非常写意呢。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有个刚上任的主任,在老师群里面要求老师不得代签到,还什么都说这个规定哪个规定的,要求老师这个不能做哪个不能做。我直接去校长室找校长谈,一,你让那个主任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如果不能把绩效工资单上传到老师群,请你明确是哪个部门哪份文件规定的,不要假传圣旨,否则我会直接投诉她;二,校长行政本身就其身不正,自己迟到还要补签,你凭什么要求老师不能代签,你有证据证明我上班时间找人代签是因为偷鸡外出挣外快,欢迎举报,否则别乱嚷,因为签到本身就不是什么铁纪律,全区都没统一,欢迎你向上汇报说我代签,看会不会把上面的领导笑死。

经过我一吵,那个主任从此不敢在群里面再发这些言论了。

如果我学校的领导一天要我们签4天到,我一条投诉就可以让他们在全市出丑。他们才不敢这样做。现在的社会是有王法的,因为你升了职就可以乱来,这只能在同行面前出丑,而不是威风。其实很多人当个小领导就想标新立异,可以,但别惹到一般的老师,想劳役老师,问过我们这些自由人,从不拍马屁,也不受别人威逼利诱,我就是他们的恶梦。


中小学英语精修


有没有必要那不是老师说了算。今天县教体局来我们乡检查“精细化管理”。在所检查的超过50个的项目中,有一项就是签到。我们学校有十二个老师,除了两个代课的,其他老师都在学校住校。我从周一早晨7:20左右到校,到今天是周四,没出过校院,五上级仍要求学校必须让老师签到,也对,不签到怎能体现“精”“细”“化”(量化)管理?😛😛😛😛


陶令想去桃花源1


想起一句话:一流校长抓文化,二流校长抓成绩,三流校长抓考勤。

虽是笑谈,却有一定道理。

大多数县市区都有这样一所学校——历史悠久、名师辈出、教学质量过硬,培养人才无数。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多年后仍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真正做到了“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这样的学校,注重文化建设,秉承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勤奋努力。这样的学校,都少不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学校的优良传统,在他们手中打造和传承。

老师调入这样的学校,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自我道德高求和专业业标准,即所谓,“不待扬鞭自奋蹄”。这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力量,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流校长抓成绩,很好理解。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管理为手段,重奖重罚,亦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学校财务充足且有较大自主权的时候,用这招,既能名利双收,学校管理也井井有条。

三流校长抓考勤,往往发生在那些校长无法驾驭住局面的学校。老教师倚老卖老,中年教师恃才而傲,年轻教师吊儿郎当。校长眼界心胸都狭窄,既无容人之量,又舍不得花钱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整天气急败坏发脾气,买来考勤机试图把老师们圈住。

以上三者,高下立判。

要求教师一天4次签到,能不能有效管住老师、管理好学校?用事实说话:

某校,教职员工百余人,一直采取办公室主任查勤的方式管理教师考勤。因为学校有较好的传统,老师们都很自觉,有事必请假,考勤可以做到人性化管理,相安无事。

后出现指纹考勤机,觉得是个好东西,遂安装一个在门卫室。结果,反给了一些人钻了空子,按了指纹后转身就走,临近下班时再来按一次。考勤机上显示坐班到位,人却没在学校。

有些聪明的教师,从某宝买来制作硅胶指纹的设备,给自己的手指做了个模具,相互之间代签到。

不久出现面部识别考勤机,指纹模具失效,但只签到不坐班的弊病仍在。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管理者又想出办法,要求一天签四次,并对时间段作出规定,将一天八小时均匀切分。这样,教师即使想签完到后离校,也没有意义。与此同时,在签到处安装监控摄像头,监视器放在校长办公室,哪些人中途离校,全在校长掌控之中。

于是,老师们被彻底锁死校内。校长的“管理”成功。

但是,教书育人,是要用心才能做到的工作,锁住老师们的身,却未必能锁住老师们的心。教师坐班,是天经地义的,这件事,原本不必大张旗鼓进行防范。

很简单,学校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师们难道敢把课丢着不管,离校去做私事?即使偶尔外出,也必自己调好课。只要不影响工作,何必管得太细?

当然,对于那些工作马虎塞责,没事也爱往外溜的老师,需要约束。校长可以个别谈话,敲打敲打,就会有效。

每天签到4次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1、考勤公示时,老师们睁大眼睛对比,发现某些管理人员经常缺勤的秘密,校长无法解释。下次公示之前,先抹去管理人员缺勤的记录,偏有用心的老师,平时偷偷记录了他们的坐班情况,公示时拿出来比对,搞得学校管理层灰头土脸。

2、坐够了八小时,有些教师下班后,不再接受学校任何工作安排,不家访,不接家长电话。理由很充足——私人时间,请勿打扰。

3、教师不主动发现学生潜在问题,工作浮浅。


说到底,管理者的立场很重要。是把教师当作事业伙伴看待,还是当作统治对象对待。前者,可以上下一心,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根本无须在考勤管理上耗费多少精力。而后者,却需要与教师斗志斗勇,即使赢得了表面的胜利,也无法赢得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世事莫不如此,学校也是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