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弧圈球的思考

球桌上躍動的銀球,讓人賞心悅目。擊打和摩擦是弧圈球避免不了永久話題,弧線和力量是球友心中不變的追求。下面談談我的體會。

擊打和摩擦的特點

首先擊打是可以製造弧線的,例如挑臺內小球。擊打是不可以製造強烈旋轉,它的缺點是曲度小旋轉弱,優勢是速度快力量大。純粹的摩擦是不存在的,有接觸碰撞那一下才有摩擦。過於追求摩擦,球體旋轉強,弧線曲度明顯,但球不往前走。

如何製造帶旋轉的弧線

想給乒乓球一個良好帶旋轉的弧線,那麼揮拍軌跡就應該是一條穩定的弧線。好比無論對方發什麼球,你用反手手腕的轉動帶動揮拍,都能給球製造一個向上的摩擦力。為了確保產生弧圈效果,揮拍前板頭朝下方,揮拍後板頭朝上方,揮拍過程會給球體一個摩擦。這樣可以解決部分球友反手拉球或擰拉弧線不飽滿的問題,反手拉球或擰拉時板頭朝下可以製造更充足的弧線。

補充:揮拍過程中不應該壓拍,抬肘壓拍或刻意壓拍是無法摩擦球體的。也就是無法保障旋轉充足、弧線飽滿。揮拍軌跡應是直線斜撞式。

如何讓弧圈更加前衝

上面已經講了如何給球體一個帶旋轉的弧線。如果揮拍軌跡與球體相切,出球旋轉強速度慢。為了加大前衝力,就應該增加球與球拍的揮拍距離,和球體產生最大力量的撞擊後,迅速揮拍直線斜撞式摩擦球體。

至於如何才能做到揮拍撞擊力量最大化,還是靠重心轉換頂胯那一下。轉腰更多的是保證直線斜撞式軌跡的穩定。

補充:撞擊後的摩擦要求持續性,要求動作做完整,這樣在揮拍過程中給球體一個持續穩定的摩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