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該不該做家務?

ftsyl


我認為這不是啥問題,人人都應該做家務,中學生也不例外了。

最近網上家長為上大學的孩子請保姆這件事炒得火熱,該不該讓孩子從小做家務?這一問題再次被人們討論。網上曾披露這樣一組數據:各國小學生每日家務勞動時間,美國1.2小時,韓國0.7小時,英國0.6小時,法國0.5小時,日本0.4小時,而中國0.2小時,即每天12分鐘,城市裡的孩子家務勞動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而美國哈弗大學的學者們在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之後,得出了一個驚人得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 1:10;離婚率與心理患病率也有顯著差別。

相信你看完這組數據之後,心裡也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了,中學生該不該做家務?該!當然應該!孩子應該從小就做家務,更不用說中學生了!

參加家務勞動孩子不僅可以為父母分憂,更是有利於孩子今後的就業成才和生活幸福。孩子應該被培養成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但是,“勞”總是不被一些家長重視。

其一,父母認為孩子學習任務太多,每天的家庭作業都要寫到晚上十一點,哪裡還有時間做家務?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他們應該把精力都放在學習上,考學才是他們的任務,而不應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費功夫。但是不曾想過,學生學習也要勞逸結合啊,學生長時間的學習,身體很累,大腦很疲勞,學習效果也不好。如果能在學習累時參加家務勞動,不僅可以讓大腦休息,還可以鍛鍊了身體,學習效果還好,何樂而不為呢!

其二,家長擔心他們做不好反而添亂,於是他們事無鉅細的包辦孩子的生活事務,早上起來刷牙給孩子擠好牙膏,洗臉熱水準備好;孩子地也不會掃,桌子也不會擦;換下來的髒衣服給孩子洗好,甚至衣服幹了還要幫助疊好;孩子吃過飯就把碗在飯桌上一放,那可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的壞習慣可是媽媽的“功勞”。換個角度想一想,孩子如果學過一次做家務,自己再做不就得心應手了嗎?誰還能天生就會做家務活嗎?長期如此那可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這樣的孩子估計只能是溫室的花朵了,談何身體素質的提高,談何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記得過去網絡報道一個孩子上大學了不會洗襪子,於是媽媽送孩子上大學時買了一百多雙襪子,春夏秋冬四季的都有,孩子穿髒了直接可以脫掉扔掉,這豈不是一個可怕的笑話。更有甚者有個家長在孩子上大學時,因為擔心孩子自己照顧不好自己,乾脆自己辭職去陪讀了,這真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媽媽”啊!她豈能知道這是在害孩子啊!

其三,做家務不僅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培養親子關係,更讓孩子懂得感恩。當孩子一件事情成功完成之後,這油然而生的滿足感又再次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如果能給孩子們提供一些較複雜而有趣的勞動,如做晚飯、修理東西、洗衣服等,即使你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教給他們怎樣做,但是想到孩子以後會成長為一個有能力的人,那是很值得的事。更何況與孩子一起做家務的過程中,你與孩子團結協作,讓孩子懂得了合作精神。孩子與你勞動的過程中體悟到了勞動的艱辛,他(她)會感恩父母給他(她)所做的一切。前幾天早上與一位當媽媽的好友聊天,她來例假身體不舒服,早上沒有起來為上高中的兒子做早餐,而當她醒來時兒子已經為媽媽做好了蒸雞蛋膏,還為媽媽熬好了紅棗粥,讓媽媽感動的淚流滿面,這可是當媽媽的平時讓兒子學做家務的好結果,兒子不僅會做,而且知道心疼媽媽,這情感真是讓人心醉了。這難道不讓那些不讓孩子從小做家務,大了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媽媽反思的嗎?

其四,孩子從小做家務還有利於孩子將來成家立業後婚姻更穩定。前幾天和一女網友聊天,她說她現在心裡很崩潰,她結婚六年了,老公是城市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是媽媽的嬌寶寶,從沒有做過家務,也不會做家務,並且認為家務就是媽媽或者老婆應該做的。她說二人世界時她還能忍受,她洗衣做飯,老公從來不知道搭把手。有了孩子後她要招呼女兒的一切生活,還要洗衣、做飯、刷鍋,還要上班,而老公只知道下班後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對髒亂的家視而不見,有時看到家實在髒了還埋怨老婆沒有收拾好家務。每天晚上八點多下班,她看到沒有收拾的家和冰冷的茶水,她的心情很糟,當她質問老公為何不收拾一下家務,為何不燒點開水時?老公玩著遊戲頭也不抬。當她把老公的行為舉止告訴婆婆時,婆婆也輕描淡寫的說老婆不應該多幹家務嗎?哪有家務活攀著老公的?她簡直無語。她渴望被老公寵著,愛著,渴望下班回來後老公端上來一碗熱飯,或者一杯香茶,然而婚後的生活奔波讓她流淚,讓她心酸。她有時想著為何不在結婚前搞清楚老公會不會做家務?願意不願意承擔家務?她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躺在床上還要夜裡照顧女兒,她的心在滴血,對老公夜晚的愛撫也不再回應,兩人的關係沒有了溫馨和諧,只剩下了冷戰。她的內心深處很絕望,她所渴望的愛情婚姻一地雞毛,她說如果不是女兒小她一定會離婚,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勸解她。這難道不是她老公的媽媽從小沒有讓兒子做家務的責任嗎?當媽媽的不僅培養了一個不合格的兒子,還培養了一個不合格的丈夫。

總之,作為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這不僅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工作和婚姻幸福。望天下父母不要嬌慣孩子,要努力培養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人生千千結


毫無疑問,中學生應該做家務。中學生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樣他們未來才能擁有更高的綜合素質,而不要只顧學習就輕視勞動。德智體美勞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個人發展要素,勤勞的好習慣可以遷移到學習等方面。

不會做家務將弱化孩子的生活能力。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曾教過一個叫利小藝的學生,每次輪到他衛生值日都是搞不好的,都被學校扣分。


後來我瞭解他在家裡是老么,上面有三個姐姐。家長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對他過度呵護,所以在家裡從爺爺奶奶到爸爸媽媽都很少叫他幹活。他還有一個不良習慣,就是在校自己不洗衣服,換下來就放在宿舍裡的一個膠桶裡,到週末再打包拿回家去叫家長洗。


學生不勞動會養成好逸惡勞的惡習,所以中學生一定要做些家務,通過勞動實踐除掉懶惰惡習而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勤做家務的孩子更能刻苦學習。很多家長本意是想為了孩子在家裡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就不叫孩子做家務。

這樣做看起來是在幫助孩子,實際上害了孩子。在我們瞭解的學生中,那些學習懶惰的往往都是在家裡邊什麼都不幹的,反而那些學習勤奮的學生都是勤於做家務,包括做飯、搞衛生等。


勤勞是一種好習慣,一旦形成後也會遷移到學習上,所以勤勞的學生在學習上也更能吃苦。因此,不要把愛勞動和愛學習分開,而應當讓學生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務,讓他們體驗勞動實踐,逐漸的養成勤學習、愛勞動的優秀品質。


勤做家務的孩子有更強的責任感。新學年開始了,林老師新接手高二(6)班的班主任,他要重新選出班幹部,因為對這個班不熟悉,所以他進行了民主選舉,選出了新的班委員。其中班長是一個男生,通過一個周的觀察,發現這班長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做到位,主要是缺少責任心,比如該叫起立的,有時叫有時不叫,該安排班幹值日,有時安排而有時沒有安排,所以有的老師就建議他換了那個班長。

後來據他了解,這班長的媽媽在家裡什麼事都不用孩子幹,所以他沒有養成做事的責任感。責任感需要在實踐中形成,沒有體驗過就很難形成。


中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必須在體驗過程中形成。中學生要全面發展,就必須參加必要的勞動包括家務勞動。通過做家務,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光榮,從而養成勤動手的好習慣和強烈的責任心,增強獨立生活能力。


樂學樹園


中學生適當做些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會間接增加孩子的信心。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從小學階段都要力所能及做些家務的。倒垃圾,洗碗,掃地。

到初中時,各人房間自己整理,收疊自己的衣服,幫忙寫家庭採購清單,清理養的貓狗大便等。

孩子學習之餘,參與家務勞動,體驗生活的同時增強責任心,也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另外也是換腦休息的方式之一。

記得讀初一的女兒放暑假時,帶著弟弟一起煮好米飯,洗好蔬菜,我回家只是炒菜,吃完飯讓我們坐在沙發上休息,她和弟弟分工合作洗碗收拾廚房,姐弟倆有說有笑,家裡充滿溫馨,當我表揚感謝姐弟倆時,他們回答:“爸爸媽媽平時為我們做那麼多,爸爸媽媽辛苦了!”

我內心真的很暖啊,覺得所有辛苦都值了。

現在女兒出國留學,很快融入學校生活,隔兩天視頻一次,開朗自信,我想和她一直參與家務還是很有關係的。

所以我贊成中學生做家務。


做個女俠


中學生應該做家務。我的看法是:做家務不影響學習。真的,我兒子從小就教他做家務,不影響學習。

一、上學前,讓他自己整理玩具。

二、上小學時,孩子掃地,洗碗。這些家務孩子參與,不但家務活會幹,寫作文有活可寫。他經歷過,寫得精彩。與生編硬造的作文不同,一看就是親身經歷過的。

三、上中學,雙休日回家也適當做家務。如洗衣服,做飯菜等。高中課程緊,他完成作業,動手做點家務,是勞逸結合,一點不影響學習。

試想一個什麼也做不好的孩子,可能學習上拔尖蓋帽嗎?放手讓孩子做家務,孩子自信滿滿,學習也見起色。





星辰燦爛


回答是肯定的。中學生必須做一些家務,包括做些簡單的飯菜,洗自己的小衣服,幫助家裡大掃除等。

但是畢竟是學生,學習是天職。現在作業也太多,所以沒有必要讓孩子天天做。

幾個例子,我弟弟和弟媳都80後,我弟弟有大姐二姐,所以在家基本不幹活,就是學習,學習成績也不咋樣,從勞逸結合角度看,也許當初他多做點家務會促使他努力學習。弟媳是城裡人,嬌生慣養,十指不沾陽春雪。現在倆人什麼都依靠老人幹。弟媳他爸每天大早到他家做早餐,等他起來吃。老人前些日做了白內障手術,大冬天的也是抹黑去幫做早餐。完全不心疼體貼老人!

所以,從小要告訴孩子,家務是每個成員的義務和責任。即是爸爸媽媽讓你少做家務,多學習。但那不是爸爸媽媽必須的,一旦高中畢業後就要更多的分擔家務。


蘭室說教


我個人覺的是應該做家務的,中學生都十幾歲了,自己的事情也應該自己能做了,比如,洗衣服,做飯,等,的確,有很多孩子確實從小不會做家務,長大就會了,可是我們要的是從小就要養成做家務的這個好習慣,不要等長大了到了社會上人家都在拼命努力的工作,而你在努力的學做家務。

我是七歲自己搭著小板凳就開始煮飯了,我家是農村,農忙的時候早上都是我起來煮飯,菜都是我媽隔夜炒好的,我們家早上都要吃乾飯的,因為稀飯不經餓,我父母吃完早飯都是要幹農活的。衣服我自己洗,可能說了有很多人不相信。我是80後,地地道道農村人,從小我就養成了做家務的習慣,以至於現在我不依靠任何人小日子也過得非常不錯。

其實從小就開始學做家務,等於就在培養你的獨立性,你現在是感覺不到它的好,等你長大了到了社會,你會發現你的獨立性會很強。

以上僅僅代表個人意見!


成小鬧


我從小學四五年級就學會了洗衣服做飯,初二就去上級去學校了,也沒耽誤考大學。

都中學生了,連個家務都不會做,那不是廢物嗎?再說了做家務能用多少時間,每天最多用半個小時。多學這半個小時就是學霸了?就能考上清華北大了?

不過有一種情況可以完全不做家務,如果家裡特別有錢,可以給孩子請個長期的保姆,這樣可以一輩子不做家務,就很皇帝一樣。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點學習時間,不讓孩子做家務。豈不知看著孩子在埋頭學習,其實心早都不知道飛哪裡去了。

說什麼長大了就會做家務了,不錯,是會做了,但就是不做,有人伺候我,幹嘛還要自己做,被人伺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父母伺候我不是應該的嗎?大多數啃老族都是這麼背寵大的。

所以,該做的家族就讓孩子去做,累不死他們,也耽誤不了他們的學習,勞逸結合不是很好嗎?


homework


我個人覺得,一個家庭幸福的基礎就是全家人的共同付出。就說家務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必須做家務。

作為中學生更應該做家務。我家裡有保姆和鐘點工,但是家裡的兩個孩子都做家務。

大兒子今年初一,學習任務也很重,他的家務活是擺餐桌,收拾餐桌,擦地。每天洗自己的內衣和襪子,整理自己的房間。上週保姆不在家,週末大掃除他也要參加的,打掃遊戲室,洗澡間,洗衣房都是他的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所以家務活不光要幹,還要幹好。

以上為個人意見,歡迎大家指正。


自律的摩羯寶媽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中學生應該做家務了,不然以後出學校連家務都不會,這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那麼你將無法更好的在社會里生存下去。我記得我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做家務了,我爸媽在收拾家裡的東西,我就在旁邊跟著做,12歲就會煮飯洗衣服,基本做家務不成問題了。媽媽負責教我洗衣服、洗碗、收拾家裡。而爸爸教我煮飯、炒菜。直到後來上中學,離開爸媽回老家讀書,和奶奶住在一起的時候,家務活我什麼都幹,每天洗碗,洗菜,收拾碗筷,煮飯炒菜。雙休把作業寫完我就打掃衛生,給奶奶洗衣服,拖地等等這些都不成問題。所以越早會做越好,不管走到哪裡都不會因為做家務耽誤時間,不知道幹嘛。相反會做家務的人是很受歡迎的,走到哪裡都會做,不要養成嬌生慣養的壞習慣,啥都不會做,這樣是最不討人喜歡的。最基本的家務是要必須會的。





萍子i


哈哈,唉,什麼問題,現在的人一定要嬌成這樣?找什麼藉口啊,都中學生了。不要寵壞孩子啊,中學生都不做家務,長大了還會做嗎。告訴孩子,家裡他有份生活使用的,他也應該做事。我幼兒園畢業還沒讀小學,就要用柴煮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