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家長都把孩子送到鄉鎮縣城去上學,不在自己村裡上,這是什麼原因?

故鄉的雲3813


現在農村家長都把孩子送到鄉鎮縣城去上學,而不在自己的村子裡上,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是村裡小學規模小。

一些小的村莊,一年的適齡兒童只有十來個人甚至十來個人都不到。由於人少,教師資源和教學設備資源相對不足,是造成學生流失,去鄉鎮和縣城上學的主要原因。

二是教學質量比較差。由於老師配備,教學設備落後,學生少,競爭力不強等因素影響,這些學校的教學質量普遍較差,為了不耽誤孩子前途,只得到鄉鎮和縣城去就學。

三是年輕人在外地打工,為了照顧孩子方便,也為了孩子能受到較好的教育,所以就去自己的工作地點求學去了。

四是從動心理。有的孩子到好的地方上學了,別的家長也不會示弱,也會把孩子送到好的學校。你走我也走,所以就都到鄉鎮,縣城,甚至更大的城市就學去了。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我是村官阿麗,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明確一點,現實中的農村,連學校都很少見了,更不用說孩子在農村上學了。

阿麗從小在農村長大,小學一直是在村裡的學校上的,那時候每個村裡都有學校,整個學校怎麼也有個100多個學生。等到阿麗上高中時,因為沒有生源,村裡的學校就關閉了。直至現在整個鄉鎮12個行政村,沒有一個有開辦學校的,甚至整個縣城,18個鄉鎮裡的村莊,沒有幾個有學校的。

所以,農村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鄉鎮縣城上學,而不在村裡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農村適齡上學的孩子減少,學校關閉。


在農村,擱以前,一個家庭3-4個孩子是很普遍的。但現在,3個孩子的很少,最多兩個,有的如果一胎是兒子,乾脆就不生了。這個現象致使適齡上學的孩子驟減,學生越來越少,再加上學校的資金來源有限,久而久之,學校也辦不下去了,只能關閉。


二、農村人口大量外出,孩子跟隨父母外出。


現在的農村,放眼望去,人煙稀少,阿麗在農村呆了4年,平時村裡只有住一些老人。遇到暑假寒假,外出的父母才會帶著在鄉鎮或縣城上學的孩子,回農村。

再者,農村是有留守兒童,但大部分兒童到了上學年齡,父母都會帶出去,讓孩子跟隨外出上學。


三、鄉鎮縣城的教育質量更好


農村的教育資源和鄉鎮與縣城相處,還是有差距的,不管是從師資力量上,還是教學設備上。再加上,現在農村的生活水平整體提高了,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還是非常重視的。所以只要有條件,家長都會讓孩子去鄉鎮或縣城接受更好的教育。

四、存在跟風現象


阿麗記得,以前在村裡上學的時候,村裡的孩子學習也不比鄉鎮縣城的差。每個學期,全鎮所有學校的學生都要進行一次統考,阿麗所在村的學生每次都名列前茅。

但隨著社會的變化,農村人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見有些人家的孩子去鄉鎮縣城上學,那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後,不管條件允不允許,都跑去鄉鎮縣城上學了。

總結:農村家長送孩子到鄉鎮縣城上學,而不在村裡上學,和農村人口大量外出有關,也和農村整個生活環境變化有關。學生大量外出上學,導致農村生源減少,生源減少加快了農村學校的關閉,久而久之,農村家長也只能送孩子去鄉鎮或者縣城上學。


我是村官阿麗,一個喜歡實話實說的基層幹部,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大學畢業之後,我做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所在的小學只有六個班級,在校學生也只有二三十名,相比縣城小學每班近乎百人的班額,天壤之別。雖然近幾年國家從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加大了對農村教育的投入,農村學校的面貌也漸漸煥然一新,但農村學校的在校人數依舊在急劇減少。

那為什麼現在的農村家長,捨近求遠,依然要把孩子送到鄉鎮縣城上學呢?我以親身經歷總結了這麼幾點:

⑴農村教育的現實"骨感"

農村學校生源少,教師的競爭壓力小,且教師資源也不足,這就導致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得過且過的態度拉低了教學質量,如此惡性循環勢必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能力。加之農村教學設備不完善,相比縣城各種新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差距很大。

⑵農民"有錢了"

近年來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積極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再加上很多農民選擇去城市發展,經濟收入增多,生活漸漸穩定下來就考慮將子女接到各方面都更加完善的縣城學校來了。

⑶跟風的心理

在農村,鄰里之間誰家做了什麼事情,大家也會跟著去做,生怕落後了被人恥笑,誰家的孩子去縣城上學了,其他人家就會絞盡腦汁,想方設法也把自己的孩子送進縣城的學校。

無論是教學水平、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設備,縣城的學校的確要優於農村學校。為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場所、為孩子的未來負責是每一個農村父母的心願,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農村父母要把孩子送到縣城上學了。


新華融媒新消費


我們幼兒園也有部分孩子是來自農村的,他們的父母為了孩子上學,選擇在幼兒園附近租房子住。跟他們有過多次交流,我總結了一下,有這幾種原因:

一、家長的教育觀念提高了,意識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決定讓孩子到城裡的幼兒園上學。

有個家長對我說:夫妻倆都初中畢業,老大上小學時就輔導不了了,感覺對不起孩子。現在老二剛3歲,為了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一定打好基礎,要給孩子選一所好的幼兒園,於是把家裡的地包給了別人種,一家人進城租房子,父親到工地打工,母親選擇做鐘點工,保證接孩子有時間。

二、一部分進城務工人員,不想把孩子留在家裡當留守兒童,於是就把孩子接到城裡,讓孩子在城裡上幼兒園。

三、農村的教育的環境和師資力量相對較差,也是許多家長選擇讓孩子進城鎮讀書的重要原因。

孩子的成長需要好的環境,孩子的學習需要好的教育。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受到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





燕子老師說育兒


我大兒子已經拿到研究生通知書,他小學二年級就到市裡上學了,已經十五年了,那個時候他在家裡上一年級,全班第一,但和城裡上學的發小閨女比,差二十多分,這讓不信邪的我意識到農村和城市教育的差別,這樣才在二年級時把孩子弄到市裡。後來中考我兒子在他們學校六七十名,但成績比我們鎮全鎮第一名要高五分。後來小兒子上學直接就讓他去市裡,現在要上初三了,數學基本上一直滿分,其它科目也不錯。兩個孩子都在市裡上學,給我最大印象就是市裡每個班主任老師都是嘔心瀝血,辛苦的不得了,孩子情緒波動,老師都隨時感受出來,並和家長溝通。下兒子六年級的班主任是個年青媽媽,他開家長會時談到她自己的孩子,都哭的特別傷心,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班上,以至沒有精力看管自己的孩子,而導致孩子成績不好。


心善無求


現在農村家長,都把孩子送到鄉鎮縣城去上學,不在自己村裡上,這是什麼原因?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我們村就是這樣,那些年輕夫妻多半都是將孩子送到縣城裡上學,不過我們縣城裡上學是可以,但一定要有房子,只有在縣城買房子才能去實驗小學讀書。目前實小的幾個分校,附近的房價全部大漲,漲到了八九千元一平方,我們這才不過四線縣城,房價就漲這麼高,可見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花費了多少心血。

我鄰居就是如此,孩子剛上1年級,他去年年初買的房子,正值房價最高的時候,隨後國家的調控文件才下來。他首付了30萬元,現在每個月還房貸4000多元,生活的壓力非常大,經常抱怨著後悔了,但為了孩子他還是要繼續堅持,他說等房子“滿五”之後就將房子轉賣出去,反正孩子已經取得學籍了。

其實像我鄰居這樣的人很多,他們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著想,大家不想自己的孩子會落後別人一步,畢竟鄉村的教育資源並不是太好,老師的年齡也都偏大,雖說也有年輕教師,但教學的設備也跟不上。記得我上學那時候,鄉村學校有800多人,但如今學校裡就200多人。

我們這是人口大縣,一個縣一二百萬人,不可能學生會減少那麼多,原因就是都去縣城的學校讀書了。鄰居說他兒子的班級裡有七八十個人,讓我十分的吃驚。不過想想也是,那些年輕人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重視,希望子女都能夠領先一步,這樣才能考上好大學。而在農村學校的學習風氣不高,大家只能選擇將其送到縣城裡,你咋看?


惠農圈


這是許多人的共性,總認為高一級地方的什麼東西都是好的。農村孩子到鄉鎮縣城上學,小城市孩子去大城市上學,這也成了中國小學生上學的特色。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現在許多年輕父母都不在農村,在鎮上或縣城打工,孩子隨父母在縣城上學。

我堂弟家的三個孩子,前兩年一塊從農村小學轉入縣城小學。主要是因為他媽媽在縣城打工,白天雖然無法照顧孩子,但至少晚上能看見。她奶奶也隨同去了縣城,邊打工邊照顧他們。一家人租房住在一起,既能掙錢,又能接受城裡的教育,孩子進步也很快,她們都覺著很合適,很好。


二、農村小學教學環境差,師資力量薄弱。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富足,家家都裝有空調或取暖設備,孩子已經習慣了冬天不受凍,夏天不受熱的生活。但在農村學校,這些條件都不具備。許多農村學校雖然都建起了教學樓,但教室裡既沒電扇又沒空調,孩子冬天受凍夏天受熱,教學條件較差。

農村小學教師年齡大的,主要是以前的民辦教師,或代課教師轉正來的,學歷層次低,一般是初中或高中畢業。年輕的特崗教師,一般是二本或三本院校畢業,有的是大專畢業,有些學校還甚至有十幾個代課教師。縣城小學的教師,年齡大的一般是老師範畢業生,年輕教師一般是農村小學或初中教師,通過筆試、面試選調進城的農村骨幹教師。


另外,農村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完善。許多農村小學由於缺少教師,只按排了語數英三科,體音美等科目由於缺教師,都沒有設置,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很枯燥乏味。城市學校的課程設置則相對完善,能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因此,有些農村家長,帶孩子租房在城裡上學;有些直接把孩子送進學校周圍的託服中心。

農村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縣城上學,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農村學校和城鎮學校間存在差異,差異只要存在,這種情況就會一隻存在。


教壇雜談


筆者就是一個農村人,在我爸爸那一代,我們村就有小學,到我上學的時候就已經瓦解了,我們到附近的村裡上學,這裡聚集了很多個村的孩子,那時候學生還挺多的,一個班也有幾十個人,也能配上幾個老師。

時代在發展,現在村裡的學校幾乎很少了,就算有學校學生也很少,更多的是選擇去鎮上還有縣城去上學,就像我的弟弟妹妹們,他們從小學開始就在鎮上讀,鎮上有小學有初中,基本上9年義務都可以在鎮上完成,去鎮上上學的成本更高,他們需要每天坐校車往返,每年需要2000元的校車費用,生活成本也要高一些,在村裡上學的話可以省去一筆錢,但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選擇起鎮上上學。

鎮上相比村裡而言,教學條件要好一些、師資力量也強一些,在村裡沒有多媒體設備,老師也是年紀比較大的,在鎮上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老師也是一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他們雖然沒有老教師那麼多經驗,但是小孩子更喜歡他們。

而縣城的條件更好,很多家長租房陪著小朋友上學,有的地方限制的,就直接買房陪小朋友上學,為的就是很好的學習環境以及條件,我妹妹曾經跟我說,她們的數學老師問他們想不想考到市裡面去上高中,多見見世面,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其實越大的城市教育條件越好是大家都認同的,能讀好一點的學校就讀好一點的學校,我有一個老師,他們夫妻兩都教過我,我也去過他們家吃飯,她們都是高中老師,卻費力氣把孩子送到省會城市裡上高中,當然孩子也不負所望考上了清華大學。

大一點的地方教育確實要好~師資力量、教學設置等等都要好。


樓盤網


朋友們好,我是鄉戀。農村家長只所以把孩子送到鄉鎮、縣城、市區上學,這一點不難理解。誰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農村與城區的學校相比,不是差一個檔次。多年來儘管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著力解決,但城鄉差別還是不小的。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好的、拔尖的教師,大都集中在城區,而鄉村因住宿、生活、婚姻、醫療等,留不住拔尖人才。只要是名師,大都讓城區學校挖走了。我認識一個音樂教師,剛開始,在縣城中學,後來被我們這兒"二類“高中挖來了。沒多久,又被我們這兒的頂尖高中挖走了。聽說,這位教師,現在青島名校執教。

第二、城區校舍不是高一個檔次。這個有目共睹,大概甭細說了。各類教室、體育館、實驗室、圖書館、食堂、宿舍等,一應俱全。農村學校怕是不俱備吧!

第三、平行班多,競爭力強。城區大的學校,一個年級就四五個、七八個班,哪個班級考砸了,老師面子也過不去。我聽網上一個農村教師網友說,他們學校九個教師,二十七個學生。這學,能教嗎?這學校想破腦子能好嗎?難怪這位網友是學校教導主任,還天天上網。

再說還有一些,光這三點,怕是短期內解決不好。因此,絕不能怪家長把孩子送進城裡讀書了。


雞肋


有更多的農村的孩子到城裡來接受教育,這是一件好事,這也是讓很多農村家庭走出人才的一種方式,具體來說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農村人的腰包鼓起來了

那麼孩子送到城裡或者是這樣上學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家庭的條件有所改善,像我小的時候,就在村裡的小學上學,家裡都是務農的,我那個時候的同伴,絕大多數也都在村裡上小學,只有到初中以後才到鎮上去上初中,那個時候鎮上的小學,每個月都組織學生看一次電影,而且各種活動豐富多彩,我們只能從別人的口中聽到這些精彩的活動和精彩的講述,那個時候就是因為家裡沒有錢,不可能把我們送到鎮上去上小學,接受良好的教育。

這些年隨著扶貧政策的落地,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農村的經濟,農村的人口在收入方面也比以前大幅度提升,這也使得他們有經濟實力,能把孩子送出去讀書,經濟是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孩子走出去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農村人真的富了起來。



農村家長的教育意識上來了

在農村家庭富裕起來的同時,很多農村的家長朋友們,他們的教育意識開始覺醒,逐步認識孩子必須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只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之後,才能走出農村,走出大山,走進城市的中心,成為一個不需要務農的農村人,這是祖祖輩輩農村人的一個夢想。

現在的農村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的投入,雖然在總數上遠遠的不如城市家長對孩子的投入,但是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只要孩子肯學,只要孩子願意學,很多農村家長就是砸鍋賣鐵也願意去供孩子讀書,這在過去是不敢想象的,這一切主要是由於家長們的教育觀念的轉變。



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一般

很多農村家庭把孩子送出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農村的學校,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確實要比鎮上的學校和市裡的學校相差很多,我們這個地區的農村學校,多數都是小學,一個小學裡,三四個老師圍著一兩個學生轉,在這樣的學校當中讀書,有很多的弊端,首先就是讓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氛圍,競爭的氛圍,同時留在農村的老師,他們的教育能力教育水平相對來說要低一些,有能力的老師,或者是有門路的老師,早就到鎮上去或者是到市裡去工作了。



不排除有攀比的情況

當然在這個送孩子出去上學的過程當中,也有一些家長是因為攀比心理嚴重,看到你家孩子都送出去了必須也要把我家孩子送出去讀書,當然這種攀比,可能在一定意義上能夠促進孩子學業的成長,也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教育環境,並不完全是錯的。

父母在城裡打工,方便照顧

如果父母都在廠裡打工的話,把孩子接過去,讓孩子在城裡的學校裡讀書,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就像我們很多的大城市都有打工子弟小學,或者有很多的夫妻常年在城市裡打工,然後在城市裡租房子住,把孩子接過去,進入到一個小學或者是初中學習,既能方便照顧孩子又能夠避免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增進親情,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事情,避免了每年都會出現很多的候鳥兒童。



總之我覺得把孩子送到鎮上或者是市裡讀書,這是一件好事,這體現了我們這個社會的進步,體現了農村的經濟的發展以及教育觀念的轉變,同時能夠讓更多的寒門子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也能夠促進社會人才的產生,無論對誰來說這都是有好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