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庸(三):修身,人格的养成路径,每个人都离不开

修身就是擦掉后天的情、识、观念等,及意识产生的行为。

漫谈中庸(三):修身,人格的养成路径,每个人都离不开

修身的来源

  • 子思告诉我们:性,天命;"道"中显"性"。"道"当然不可须臾离!离,本性将不在,违背天命。所以,可离的不是"道"。这个可离的是什么呢?《中庸》提到"度思"、"射思",属于可离的,它是我们意识的作用,不属于先天的"性"的一面。所以,修身就是擦掉后天的情、识、观念等,及意识产生的行为。
  • 有人也注重修身,一身学问气。不过,一言一行,那个固执己见很明显,生活中我们这种体会太多了。有人去西藏净化心灵,兜一圈回来还是该咋咋,意识的观念改不了。这是审视自己、反省自己不够!
  • 天命之谓性,人,谁知道自己的本性是禀赋于自然那股力量的?可能不太知道哈。现代人好像多挣些钱才好,有个美好的生活,谈不谈本性、谈不谈修身不是关键问题。没错,这是人的正常追求,孔子在《礼记》中谈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可见儒家不否定欲,而是以礼来调整人在欲、恶方面的态度与表现。用法制来调整是国家的要求了,礼是站在个体角度,法是站在社会角度。
  • 所以,对人的本身追求,不是控制的,是要保持节度的。我们真正明白了人性的来源,也就是见"道",然后才是真正的修身与认识本性。这一"见"只是在理上见哈,也很难的,需要善行。

漫谈中庸(三):修身,人格的养成路径,每个人都离不开

正确认识修身

  • 修身,从哪里体现呢?
  • 从人的行为来说,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通俗地说,人看不到的地方不可以乱来哦!
  • 从修身功夫上来说,孟子养浩然之气,罗近溪修炼"不动心",修炼的每一步都有一个见地(或说境界),不可执着,它只是一个过程,还不究竟。当然,现代人很少能做这些了,更谈不上执着。事实上,修身这件事儿,我们每个人都在做的,只是每个人见地不同罢了。
  • 罗近溪先生修"不动心",真到了不动心,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动。为什么这样?因为不动心,身体气的运行受影响导致。好比有人养生,什么补的都敢,越病越补,最后身体跨是当然的了。当时,罗近溪头脑是清楚的,就是不动心,认为这样就是儒家修身要达到的境界,担心破了这个境界。
  • 有些人道德很高,做起事来,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一定要怎么样才行,这都是没有把儒家的实质搞通。不管年龄大的、年龄小的都有,每个人都坚守着一个谬论。
  • 正确认识修身极其重要,观念不对,最后与成魔没啥差别。记得一个报道,一个女孩为了去上海看明星演唱会,学业不管了,家里没钱,也要供她去。这勉强叫她的"修身",魔道了。这次肺炎疫情,我们的钟南山同志,一心为民,生命至上,这种"修身"——菩萨道了。

漫谈中庸(三):修身,人格的养成路径,每个人都离不开

认识本性

  • "道"在修到最隐蔽、幽微的境界也看不见,不要执着它是。好比上面提到的有道德之人,执着他那个"见地"。所以,子思告诉我们,要慎独——审慎精思,见地与证道,是量变与质变的差别,证道后才能见性。
  • 慎独,这个词源自《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关于识神的独悟、独见、独明三个境界,是修养中智慧发起的境界,抽象的,证不到,只能意会了。后世儒家有些人境界达不到、不理解,就玩儿文字功夫勉强解释!
  • 譬如,"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这一段出自《论语·泰伯》,程朱理学派认为:曾参的意思是保住了全身。这是从孝经角度发挥,这种观点把儒家思想看成静态的、僵化的。很多人找孔子问仁,答案都不同,这说明"仁"是用的一面,变化无穷,它的体就是《中庸》的"道"。"仁"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行的"人道",就是一种人生观。不然,那么多人没事儿找孔子问仁干嘛呢!同理,"孝"亦如此,无法定义什么是孝,只能说那种行为属于孝。
  • 曾参这时手脚动不了,让弟子把手脚放放好,引用《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说恪守道德像现在手脚不能动一样难,现在可以解脱了,这是行为上戒慎的功夫。


漫谈中庸(三):修身,人格的养成路径,每个人都离不开

我们基本了解了人生是这样一个过程:理上见"道"——修身——证得本性,这是人格的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