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本书让你看了五遍以上?每次看完都觉得特别充实,感觉灵魂得到了洗礼?

成熟的锅锅Q


有,《挺经》。

《挺经》这本书是我2004年2月24日在永正书店买的,至今已陪我有15年有多,当时在书店看时就被其书名和内容给吸引住了,这本书来历非常之神奇,我买的这本是曾国藩著,史林注译的。据说这本书在注译者史林,也就是本书的笔者,在恭访湖南毛泽东故居时,在毛泽东读书的学堂里,仅有的几本书中,也摆着一本厚厚的《挺经》。再加上封页上印有“天下事在局外呐喊总是无益,总须躬自入局,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所以我就买下来了,至今也是唯一本陪在我身边看了五年以上的励志枕边书。

《挺经》这本书,总共有十八卷,在阅读后终于用《挺经》打开了曾国藩这个人的谜团。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是我们历史上永远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只记得那时在正史上对他评价不高,因为他和他弟曾国荃等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人一直学习他,他除了《挺经》遗著,还留存有《曾国藩家书》。他一边打仗,同时也潜心研究学问,强调励志,在义理,考据,辞章,经济等不分”汉学”、“宋学”都研究,倡导经世致用,并且李鸿章还是他的学生,建立湘军,虽无太大实权,但也为清朝延续了几十年的寿命。

这本书十八卷,分别为内圣、砺志、家范、明强、坚忍、刚柔等共十八篇,紧紧围绕着一个字,那就是”挺”字。曾国藩数次在生死存亡时刻,靠着这个字挺过来了。他平生最崇尚的一句俗语式名言,叫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是他平生咬牙坚挺的秘诀。所以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话,那人生又何谈成功。人的一生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

李鸿章有言,对《挺经》的评价是:”我老师的秘诀心法,有十八条,这真是精通选化,守身用世的宝诀。”

赵尔冀评《挺经》是”其生平事业成败之大端,具见于此,研磨多年而不惬怀。”

毛主席评,”昔人有言:欲通一经,早通群经,而首贵择书,其书必能孕群籍而抱力有。”

从上面三人评书论述甚感欣慰得一此书,每每也在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到此书,看到”挺“字,似乎困难全化为乌有,顿时干劲十足。

曾国藩的一生,凭借一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实,终于获得了最后的成功。在此我也以一个“挺”字送给在困境中奋斗的朋友,祝你们早日成功。




极简谋略


梭罗的《瓦尔登湖》,我的枕边书

初识《瓦尔登湖》是在《朗读者》里,忘了是哪位名人读了其中一个选段。

当时听来,觉得那样的生活真宁静、舒适,让人向往。

再次遇到,是在书店,于是,带着当初那份一瞧究竟的冲动,买了回来。

却没想到,打开看时,居然看不进去,不是文字不好,是我太浮躁。

于是把它束之高阁。

记得是某个有阳光的下午,鬼使神差地又把它抽出来,读一读。

这一次开始,我便情不自禁地爱上了。

无论是写景、写农事、写小动物,还是谈读书,谈生活等等,每一个句子,仿佛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注入体内,给我活力。

“过去与未来在此刻交会,而我就站在这起点上。”这句话是我此刻打开读到的,感觉我俩心意相通!

“每个清晨都是对我的愉快邀约,让我像大自然一样简单质朴地生活,甚至与它一样纯洁。”

现在是早上,天早已亮了,小鸟在窗外叽叽喳喳,身处闹市,却能每天在鸡鸣鸟叫中苏醒,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让我有和大自然无限接近的感觉。

“真正的阅读不是凭借表象吸引我们的奢侈品,更不会令我们昏昏欲睡,而是一种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将我们最清醒的时刻全情投入的举动。”

阅读是一种清醒时候的美好体验,是欣然赴一场约会,在约会中忘记自我的过程。

“这双眼睛中蕴含着一切智慧,不仅仅袒露了孩童时期的纯洁,也体现了历经世事后凝练的智慧。”

这一句是描写鹧鸪幼鸟眼睛的话,饱含哲理。

愿自己行走人生的路上,不忘初心,不改最初那双清澈而明亮的“眼睛”,充满好奇和希望,饱含热情与智慧。





爱折腾的二梅


《红楼梦》中的人生百味,着实有趣,百读不厌!不知翻了多少回。现在随手翻到哪就看哪 都是可以看下去的。

有回天气着实热得人不行,先生还见我在躺着看小说好认真的样子,说:“你厉害!”我望了望他,说:“《红楼梦》可以解暑。刚正好看到黛玉痴魂惊恶梦,你把我从这梦中喊醒来了……”

你说哪本小说能超越它?无论时代,无论角度都可以解读,这才是好书。


开心无价宝


毛主席诗词。由于反复看,以前能从头到尾一字不漏背诵三十多首主席诗词,后因年纪大了头部患病记忆力减退就大不如以前了。


英子和靜静的老爸


《百年孤独》,合上书本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从一个完整的世界里生生被剥离出来,好像我就是布恩迪亚房子里飘荡的鬼魂之一,在最后房子化为灰尘那一刻,我也跟着消失了。然后回到我自己的身体里。

这个世界里,我亲眼看见了这个家族从四个人繁衍到几十口人,感受了一个世纪那么长的年月,心里好像也跟着积累了一层一层的青苔和灰尘。

世界初始,一个简单的村落,太阳又白又亮,院子很大,村民会隔墙聊一聊天气,一个个朴实又天真,世界充满神奇。

世界结束,一个空旷硬石墙砌成的小镇,里面的人死的死,亡的亡。天空是一块黑幕,下着凄惨惨的雨。遗留的衰老的人坐在门口,眼睛混浊,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进食。布恩迪亚家长满青苔的房子里,最后一个年轻人,消失在尘灰里。

虽然都说人名很长,读不下去,但是一旦读完了,出来肯定得花一点时间抖抖积落的灰。

回忆的有点想再读一遍,,


Chingwon


《平凡的世界》,第一次读是在初二,那年16岁,如今快奔四的人了,三十年,记不得中间读过多少次,但绝对不下十次。从一次领工资买《平凡的世界》至今,已买过三套。短暂的半生堪称颠沛流离,是《平凡的世界》一次次引领我走出人生低谷。

失意迷茫时,每次拿起《平凡的世界》,都能使我重燃生活的希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这“八九”里,都离不开《平凡的世界》的慰藉。

因为《平凡的世界》,我喜欢上了乡土文学、喜欢上了黄土高原、喜欢上了文学。现在虽然是一名市作协会员,但我要感谢《平凡的世界》给我带来的改变!

因为《平凡的世界》,我去过陕北,在榆林地区打工三年,不为别的,只为体验黄土高原上的风土人情。

因为《平凡的世界》,我爱上了阅读文学书籍,也成为了百分之百的路遥蜜。每次读《路遥传》,我都热泪盈眶。

《平凡的世界》是我的枕边书。

我正在写《平凡的世界》系列书评,不为别的,只为让精神变得纯粹!





苏台文苑


南怀瑾先生所述《金刚经说什么》。

应该说不止五遍,南怀瑾先生堪称现代维摩诘,儒释道无所不通,他用平实的语言释译佛家经典,可读性非常强。

他学识渊博,诸子百家,信手拈来,妙语连珠,字字珠玑。

他注重实修,强调生命体验科学,深精佛法,诲人不倦。

这部书是与楞严大义合集的,可见编者也是禅宗一脉。

因悟性较低,只举几例,算是自我所窥:

一、须菩提在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即:“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释迦牟尼佛对他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在这里南怀瑾老师点出,这个大的法和道心如来已经开示,就是当你求道的这一念发起来的时候,心就住了,就降伏了。这是我们平时读经典时没有体会到的。

二是,老师讲,这部经的特点也是非常平实,开篇第一段即是释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与普通僧人一样,外出乞食、回来冼足、跏趺打坐。这个也是我们没有想到过的深意。

三是,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呢?老师探讨了一下,也是启发智慧。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浪费您的时间。

开卷有益!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叫及时的雨的老头儿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大约是高二的时候,同学带到学校一本《平凡的世界》,说因为姐夫在煤矿工作,所以姐姐买了这本书想了解姐夫在煤矿的生活。等同学看完后,我便马上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至今记得那本书刚开始的场景,开饭时间到了,许多同学都到食堂里拿走了自己的干粮,总有一个少年最后出现,拿走自己的两个窝窝头,这个人便是孙少平,敏感又自尊。这样一个在物质生活上极其贫乏的少年,却有着富足的内心。他看了很多书,小小的县城里面有书的地方,能借到书的地方他都经常去。

后来回家务了农,可是曾经看过的那些书在他的脑中编织了一个精彩的外面世界,总是召唤着他要走出去。

再后来他终于走出了土地,来到市里打工,虽然干的是最累的体力活,虽然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可是只要能停下来,他便会找一个地方认认真真地读书。那一刻我相信,精神上的富足与否,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几经周折,少平最后来到了煤矿。不下矿的时间里,大家都在宿舍里围在一起打扑克,而少平躲在自己的蚊帐里,读着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高中以后,《平凡的世界》又看过好几遍,几乎每一次心情浮躁的时候都要拿起这本书看一看,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找到前进的方向。

《平凡的世界》是整个青春的回忆。


小溪叮咚


我非常喜欢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阅读过很多遍,每次读完我都感到非常充实,也都会有新的体会。

这部小说只有10万多字,讲述的故事也很简单。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他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但是他没有灰心,他打算到深海里碰碰运气,果然他在那里钓到了一条非常大的大马林鱼,那条大鱼很难被制服,它拖着老人一直游向深海,渔夫和那条大鱼搏斗了两天两夜,最终他成功捕获了那条大马林鱼。就在他返航的途中老人遇到了很多鲨鱼,那些鲨鱼和他抢夺那条大马林鱼,老人一次又一次与鲨鱼展开搏斗,他拼尽全力却无法守住自己的胜利果实,最终那条大鱼被吃的干干净净,老人回到岸上时只带回来一具巨大的鱼骨。

这部小说表现了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困境的主题,老人圣地亚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在老人的那次出海经历中他遇到了两个强劲的对手,一个是巨大的大马林鱼,另一个是一群前来偷袭的鲨鱼,老人凭借自己的经验、智慧以及体力最终战胜了这两个对手,但是老人最大的对手却不是这些,而是他自己。

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的体力多次出现透支,同时他的意志也出现过动摇,但是他克服了身体上诸多的不适,他以顽强的意志与对手进行不懈的对抗,虽然他最终失去了那条大马林鱼,但是他战胜了自己,他是名副其实的胜利者。

小说中有句话最能代表小说的主题,那就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部小说如同一支兴奋剂,当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它会给我们以鼓舞,给我们以力量,帮助我们战胜难关,迎来最终的胜利。


杜远山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喜马拉雅上听到的。当时是精品付费内容,听了免费的两节以后,我就被小说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于是,付费听完了全部章节。

后来买了纸质的书,又仔细读了一遍。我发现,每读一次都会带给我不同的感受。

我之所以喜欢这部作品,有几个原因:

一、作者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去观察,讲述整个故事的过程。这样的优点,使小说通篇文字比较纯净,清新。因是孩子的感觉,更显得真实、柔软,也更容易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有强烈的代入感。

比如:我站到教室的角落里,看到同学们都望着自己,我虚荣的激动使我的声音颤抖。我极不牢靠的兴奋,让我感到自己――一个十岁的孩子拥有了真理。“老师也会有错的时候”我这样告诉大家,整整一天我都陶醉在对自己的欣赏之中。

还有这段:“我看到母亲嘶叫着撞向王跃进,他顺手一推,母亲也摔进了稻田。我的父母就像是两只被扔进水里的鸡一样,狼狈不堪地挣扎着。两人挤在一起的耻辱情景使我心酸地低下了头。”

作者这样心酸又诙谐的写法,对于文字运用的功力,除了用精准来表达,我只想拍案叫绝。

二、作者在小说中对于情感的不同描写,亲情、友情、爱情的细腻之中,让人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份心酸和温暖。

1、有着一条美丽大辫子,身材匀称的冯玉清,是主人公对于性最初的启蒙。后来,这个美好的形象也随着冯玉清跟着货郎担走了以后,主人公离开南门,那条美丽的大辫子,也永远地留在了南门而消亡。

2、在那样的时代,孩子们与世间万物一样,被唤醒的性意识,没有能够得到解答的渠道。于是,苏医生的儿子――苏航,把父亲的解剖图册带出来给大家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结成了联盟。对于性,也有了不同的认知。可是,苦于没有人能够给一个正确的引导。于是,在那样特定的环境中,苏宇在荷尔蒙的作用下,空前勇敢地犯了错误,居然在路上,冲上去抱住了一个女人。小说人物这样的举动让人心疼,心疼那个时代,心疼那些没有标榜自由生长的孩子。

3、主人公孙光林生病的祖父,在他们家里,像一个多余那样卑微地活着。“死”,对于他,几乎成了一个理想。而每天早上,祖父在看到盼着他快点死的孙广才时,甚至感觉,仍然活着是多么惭愧的一件事。这样的描写,把生活的悲哀扩大到了极致。

小说中还有对主人公父亲,兄弟和村里几个代表人物的描写,犀利又冷静,使得这些人物清晰,鲜明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作者什么都不用说,那些人物就活生生地自己告诉你了,什么都清清楚楚,这样的写法不能不让人折服。

余华的这部小说,堪称处处是精彩。读这本书,我整个人的感知,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随着作者笔下的悲伤而悲伤,快乐而快乐。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是一种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触碰,更像是一种享受,痛并快乐着。

莫言说: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

我相信,余华老师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揣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