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夷陵:藍帳篷堅守“觀音堂”村

湖北夷陵:蓝帐篷坚守“观音堂”村

湖北夷陵:蓝帐篷坚守“观音堂”村

“我們年都沒有過,連著幾天吃泡麵,就是要盡全力護住他們。”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觀音堂村黨總支書記朱永波說。

在觀音堂村,一條200米的警戒線,將擴大範圍的醫學留觀人員隔離在家。而在警戒線外10多米的地方,一座藍色帳篷,一方黨員群眾,不分晝夜地守護著他們。

觀音堂村發現確診病例,是過年前的臘月二十八。從發現的第一刻起,觀音堂村黨員、群眾們就紛紛行動起來。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觀音堂村抓得細、落得準。從病人發熱到120救護車送診,兩小時;周圍密切接觸人群篩查與鎖定,4小時;消殺、隔離、監視,當晚12點前全部完成。

通過篩查,密切接觸者5人,間接接觸19人,進行居家醫學留觀。這樣還是不放心,病人屋場周邊100米內的25戶、69人全部“鎖定”。一條警戒線,隔離不隔心。鎮、村安排信息員負責監督和生活物資代購、健康管理員負責消殺和每天體溫檢測、心理疏導員負責長期居家情緒疏導。

“我們為他們專門建了一個群,村幹部和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常兵、醫生顏昌珍也拉在群裡,隨時解答他們的問題。”朱永波翻開聊天記錄,“請大家注意按時量體溫”“最近天氣好,一定不要憋不住出來曬太陽”“我們一定能贏”,一句句叮囑和鼓勵,讓人們安下了心。

“在這麼嚴重的情況下,村裡黨員幹部對我們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給我們送來了牙膏、香皂、米和油,村醫每天來屋裡消毒,我們一定會配合村委會做好隔離。”留觀隔離戶張國華激動地說。

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居家留觀人員,主要都居住在省道與村道交匯的岔路口邊,是車輛、人員過往的要衝。為防控好疫情,村裡決定在此設卡,搭起藍帳篷,安排專人24小時輪流值守。

然而,全村3986人,村幹部只有5個人,算上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和鎮上的包村幹部,也才不到10個人。駐村第一書記李道坤,已經58歲,膝蓋不好,仍然每天上路,攔停車輛、勸返行人。鎮政府包村幹部陳天周也已56歲,天天忙著運送物資,統計信息。要24小時值守,特別是大冷天裡值夜班,需要更多的年輕人。

不曾想,當朱永波把困難在微信群裡一說,立馬就有人站出來。

“我們村裡、組裡都建的有微信群,當時我看到的,就有好多人報名,最開始都是黨員,後面也有不少群眾。”第一天值夜班的黃彬彬說,他本來就在鎮機關幼兒園當保安,習慣了值守,又是黨員,義不容辭地站了第一班崗。

1組村民黃殿玉,因外婆年老多病,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一次,他也自告奮勇要去帳篷值夜班。“村裡幫過我們很多,現在村裡人手不夠,加上我又是退伍軍人,更要站出來。疫情防控好了,為大家,也是為自己。”黃殿玉說。

村幹部陳金萍住在14組,開車到值守點,得走1個多鐘頭的山路。“你一個人在外面,我不放心。”看到妻子忙在外,丈夫秦發潤也報名值夜班。他們5歲大的孩子,老人幫著照看。

藍帳篷裡,一張簡易床、一把小凳子、一隻取暖器。“兩個人換,大部分時候都在外面守,太冷了就進去坐著烤一下取暖器,根本不會躺下來睡的。”值夜班的黨員李正權說,“我們村發現有確診病人,我們一刻也不敢馬虎。”

“留觀區值班值守,我們定有規矩。黨員執勤佩戴黨徽;中午飯村委會負責送,夜晚吃泡麵;負責道路交通管制,除開允許通行車輛外一律不得通過;配合村醫進行警戒線內住戶的外沿消殺;留觀家庭人員一律不得外出或與人接觸,封條車輛一律不得啟用;留觀區域人員如有特殊情況,人員外出或接觸其他人員、身體不適等及時報告村委會;隨時配合鎮指揮部和村委會在點上的臨時性工作。”朱永波說,“這些,大夥兒完全做到了!”

幹部、黨員、群眾,守護著疫情中的山村。沒來值守的村民,也為他們送溫暖。霧渡河鎮是獼猴桃之鄉,種植大戶李正喜,這幾天天天往帳篷跑,給他們送獼猴桃。村民易琴,也為他們送去水果。

如今,專家建議的14天醫學觀察期已到,村裡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居家留觀人員,均無發病跡象。村裡被確診的那名村民,經過醫院治療,病情已轉危為安、漸漸好轉。觀音堂村的藍帳篷外,每一個夜晚,依然有人默默堅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柳潔 通訊員 高秉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