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来看看这几张大学生“面孔”

全面战疫情,青年当有为。在疫情防控战全面打响后,花溪大学城各高校的大学生们不畏风险,挺身而出。通过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参与到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下面来看看在抗疫一线的这几张大学生“面孔”。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陈绍祥:“我父母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我也要参加抗疫,直到疫情结束。”

抗疫一线:来看看这几张大学生“面孔”

早上10点,在花溪互通养牛居委会执勤点,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记者眼前,他和现场的交警、医务人员以及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正在对往来车辆的后备箱进行检查,对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和登记。采访中得知,他叫陈绍祥,19岁,是贵州师范大学大一学生。疫情爆发后,他通过养牛居委会主动申请到一线参加抗击疫情。自1月30号开始工作,每天工作时间不固定,车流量大时要从早上9点一直忙到下午7点。

“前几天下大雪、下大雨,卡点上只有棚子,也没有电炉,凳子,这些工作人员就站着,特别是值夜班的人,从晚上一直站到第2天凌晨,感觉在一线战斗的工作人员真的很辛苦”。陈绍祥主动给我们谈起了他这段时间的工作感受。参与卡点检查后,陈绍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遇到车流量大的时候,在寒风中一站便是一天。养牛居委会党支部支书陈啟发赞不绝口地说:“他的工作细致而认真,每天都准时准点来,非常负责。”

抗疫一线:来看看这几张大学生“面孔”

陈绍祥说,自己的父母也在抗疫一线奋斗,自己也希望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一直干到疫情结束。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徐雷:“认真干好每一件事,为抗疫出力”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前不久贵州省面向社会发布招募防控疫情应急志愿者动员令,很快得到全省青年的热烈响应,目前已有1万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徐雷便是其中一名,他被安排到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药物资保障组的综合协调组工作,协助组长汇总收集各地各单位各工作组的有关数据信息、简报等。徐雷说,核实全省相关信息资料,一个数据、一个信息都不能错,更不能遗漏,为了完成好这项工作,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9点左右,最晚一天凌晨一点才离开。徐雷表示,当前疫情形势还很严峻,每一个数字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因此要认真核查、认真校对,决不能出半点差错,所以他会努力干好。

抗疫一线:来看看这几张大学生“面孔”

徐雷由于怕父母担心,他是瞒着父母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的,直到上岗工作后才告诉父母。他告诉父母,自己是一名党员,国家有难时,就应当挺身而出。徐雷每天收到最多的微信信息便是母亲发来的叮嘱和关心。

抗疫一线:来看看这几张大学生“面孔”

抗疫一线:来看看这几张大学生“面孔”

抗疫一线:来看看这几张大学生“面孔”

贵州医科大学学生徐安康:“用所学知识,干好物资调配工作,用行动支持抗疫!”

徐安康是贵州医科大学口腔专业的学生,目前在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药物资保障组负责物资调配工作。他说,自己很欣慰能够在这个时候参加抗疫,可以把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用到抗疫中,比如面具消毒用品等物资的等级分类、各个医院的详细单位名字的分类等,作为医科大学学生,自己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

抗疫一线:来看看这几张大学生“面孔”

徐安康的母亲是医生,父亲是村干部,他们也在基层疫情防控一线奋战,对于儿子担任志愿者,他们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徐安康说:“如果自己早毕业的话,或许也可以报名成为武汉医疗支援队伍中的一员!对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他十分敬佩和感动”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奋战在抗疫一线岗位上的志愿者不下5000名,他们很多都是90后、00后。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学生在大难面前“敢担当,有作为、负责任”的勇气和魄力!

数字频道 贵安新闻

记者: 龙梦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