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元宵節,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你與元宵節有哪些故事呢?

竹中人


今年的這個元宵就很有紀念意義!一直待在家裡,響應政府號召,也算是為國家做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吧!

也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沒吃上湯圓了。都沒買到湯圓。

不過和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相比,這都不算什麼!加油,我的祖國!


JianglaiStar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就是為我準備的,因為2006年的元宵節是我最難忘的一年,我很樂意把關於元宵節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2006年那一年我13歲,剛開始上初一。作為一個男孩子,春節期間我是特別喜歡要爆竹,煙花等。從臘月就開始玩,基本是要瘋的那種。那年,我爸過年給我買了很多爆竹,煙花,我爺爺奶奶也給我買了,還有我姑也給我買了,我除夕晚上呢收到800塊錢壓歲錢,我又去買了300塊錢爆竹。

當時,我臥室裡一共就堆了差不多5個大紙箱的爆竹。我爸想罵我,礙於過年就沒說,只是淡淡的說了句:“既然你這麼喜歡放,那就把剩下的500塊錢零花錢都買爆竹了,我去給你買把香,讓你放的時候點火方便。”既然我爸都這麼說了,我就一不做二不休的把壓歲錢都買了爆竹了。我爸就說:元宵節之前一定要放完就行!我就從正月初一的開始放,晚上也放,反正有空就放,一直放到了元宵節,到了晚上,我也不知道怎麼還有整整兩大箱爆竹,還基本都是擦炮,數量又多。

要怪就怪03的物價太低,800塊錢我記得差不多買了十箱爆竹。到了晚上,吃了晚飯,大概晚上九點左右。我爸就開始整我了,他也沒說我,把我的爆竹和放到門外,然後把我推出去了。接著說:“小夥子,什麼時候爆竹放完就叫我開門,今天晚上放不完就放一夜吧,外面的燈不關。”

天公不做美,放了一個小時左右,下雪了,真的好冷好冷。我叫的小夥伴都不幫忙放了,回家去了。沒辦法,我就一個人一邊放一點丟的那種,一直放到了24點過五分才放完,當時我人都快凍感冒了,嘴唇都是紫色的了。雪下的好大。我爸就給我開門了就問我:“感覺怎麼樣,過癮不過癮,還放不?”我說不放了,打死我也不放了。從那年元宵節以後,我再也不要爆竹了,看到爆竹就想吐那種,真的是放傷心了!從此,這個愛好再也不存在了。今天為止,想想那天晚上的情景,我都瑟瑟發抖……

以上就是我跟元宵節的一個故事,不美好,太難忘了。我爸教育我也確實有一套……受教!






俗人壹枚小張


記得以前每逢元宵節,家人就會去看花燈,放煙花,如今正值疫情高峰期,只能在家。

以前過節的時候,爺爺會講故事給我們聽,關於以前的事情和一些傳說等,如今爺爺離開了我們去了另一個世界,很想念爺爺,陪我看電視的可愛老頭兒老太太再也不能講故事給我們聽。

還記得那年元宵節,有個人和我分手,約定說如果我們一年後的元宵節都沒有談戀愛就繼續在一起再也不分開,後來那個人再也沒有出現過,也沒有了音訊…

原來,散場才是人生的常態…


Suger糖豆


元宵節才是中國真正的情人節 隨著節日的臨近 這一觀點被再度熱炒 理由是在封建社會,青年男女平時無法見面,唯有此時,女孩兒才可“合理”結伴出遊,成為尋找意中人的天賜良機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如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如大詩人歐陽修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如大詞人辛棄疾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時,才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叮遠新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因為疫情的出現,今年的元宵節與往年與眾不同,所以大家儘量不出門,少出門,讓疫情快快消去。這樣我們的生活也會慢慢恢復正常。大家加油,中國加油!




淺夏天心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的習俗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文名

元宵節

英文名

Lantern Festival

別稱

上元節、天官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

節日時間

農曆正月十五

節日類型

中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中國

節日起源

燃燈習俗、漢武帝祭祀說、紀念平呂說等

節日活動

賞燈、押舟、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

節日飲食

元宵、湯圓

節日意義

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設定時間

漢朝


選擇題真難做


元宵節我們吃的元宵,跟83天皇帝袁世凱還有一些瓜葛,差一點我們的元宵節吃的就不是元宵了,袁世凱覺得元宵節吃的元宵諧音“袁消”而讓老百姓禁止叫元宵從而改口“湯圓”可是一個83天的皇帝,並沒能讓老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的那個元宵,改口成湯圓!


不許與大樹爭鋒


每年的元宵節正好也是我媽媽的生日,所以每次都是在家陪著媽媽一起過,往年舅舅姨媽姑姑嬸嬸都會回來,今年因為肺炎特殊情況,就只有自己一家人過啦,媽媽許願說,期望疫情快點好轉,祝大家都健康快樂[愛慕]


小米爸


首先向還在一線奮鬥的白衣天使致敬,你們辛苦了。萬家團圓的日子,你們還在想疫情做鬥爭。謝謝你們。每年的元宵都是在外度過的,今年是在家陪父母過的,有欣喜,也有難過吧,因為每年我都是初八上班的,今年因為疫情。到現在還在家。還不知道什麼時候上班呢。2020年,是我這麼大,比較難忘的一年。在元宵佳節。祝大家以後都發大財,哈哈


蛋總哥


也許是長大了 感覺沒有年味了 記得小時候的元宵節鬧燈會 市區佔好幾條街 各地的特色都有 人山人海 熱鬧極了 真印證了一首歌 (我不想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