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防疫樣本:100萬輛機動車未返回,移民之城如何面對“返工潮”壓力?

根據廣東省的通知,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期限將至,返工潮即將來臨,作為移民之城的深圳,將面臨著怎樣的防疫壓力?

截至2018年末,深圳常住人口為1302.66萬人,其中常住非戶籍人口847.97萬人,佔比高達65.1%。

廣東省人大代表王海日前更是提出,深圳的流動人口占城市的70%以上,在疫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的情況下,面臨前所未有的返工潮疫情防控壓力。

截至2月7日24時,深圳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351例,其中2月7日當天全市新增確診病例17例。在湖北省以外的城市中,深圳的確診人數僅次於溫州和重慶。

而根據深圳交警提供的數據,截至2月7日,仍有100萬左右的機動車沒有返回。

基於這一嚴峻的形勢,從2月8日起,深圳在“車輛防疫檢查點”推出提前申報措施,並提醒市民在回深圳的時候進行提前預約申報。

目前,深圳市交警局在全市設立了 52 個檢查站,覆蓋了所有入深道路。深圳交警和武漢等地進行數據交換,在疫區行駛過的車輛,進入深圳的交通卡口時,卡口設備會有提示。

復工潮來臨

就在幾天前,深圳人還在猜測官方規定的復工時間會不會再度推遲?

2月4日,王海等14名廣東省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關於倡議深圳市階梯式繼續延長春節假期應對新型肺炎的緊急建議》,提出深圳企業2月17日才復工的建議,等疫情相對安全後再全力重整發展產業。

王海認為,疫情防控的最大壓力將出現在外來人口大規模返回之後,特別是深圳製造業的勞務工較多,只要一人感染即面臨封廠風險。而任何一家產業鏈企業出現疫情風險被迫停產,都會導致上下游整個產業鏈數億元,甚至幾十億元產值的巨大損失。

這一擔憂不無道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深圳統計年鑑2019》發現,截至2018年末,深圳就業人數共為1050.25萬,其中第二產業從業人員為444.75萬,第三產業為603.87萬。2019年末,深圳第二產業增加值佔比仍為39%,吸納的400餘萬從業人員,幾乎相當於一座大中型城市的規模。

但繼續推遲開工,同樣意味著直接的經濟損失。

一位政府人士表示,市國資委提出市屬國企園區內民營企業租戶可以免除2個月租金,但非國企園區很少有主動減租的,如果繼續停工,一方面要繼續交租,一方面要給員工發工資,這可能會拖垮一部分企業。

根據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2月9日後復產復工的企業實施報備制度,其中企業必須要準備必需的防控物資,包括快速紅外體溫探測儀、消毒水、口罩等,並且要落實隔離場所。

單是落實口罩儲備這一項,就足以成為一道門檻。一位知情人士介紹,現在已經不止是報備,而是實際核查核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小範圍的調查瞭解到,有的企業已經通過了復工申請,將於2月10日正式開始上班。但也有企業繼續延長假期,有小型製造企業延期到2月17日上班。

一家大型網絡通訊設備供應總部企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研發部門的同事在2月3日起已經開始在線上工作,2月10日起恢復到公司上班,但工廠工人的復工率暫時不超過5成。

“受工廠開工延遲的影響,部分交貨會延遲。短期內一部分訂單可能會流失到東南亞等地。”該人士表示。

防控再升級

為了保證應對復工潮,除了前述在“車輛防疫檢查點”推出提前申報等措施外,深圳的社區防控措施也再度升級。

2月7日,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了《關於建立健全社區聯防聯控機制的若干措施》,包括了“五個100%”、“十個一律”、“四個重點”等社區聯防聯控措施。

其中,社區小區100%實行圍合封閉式管理,小區住戶進出100%實行雙向體溫檢測,出現確診病例的住宅樓單元一律實行14天的硬隔離。

一位湖北籍貫的深圳市民反映,儘管自己已經入了深圳戶口,但街道辦2月6日仍然打來電話,詢問是否回了湖北,或者是否有湖北籍家人、親戚到訪。

另一位深圳居民則表示,從2月7日開始,人和車進入小區都要接受小區工作人員的統一消毒。

2月8日,深圳企業大疆科技對外表示,由其員工組成的防疫志願服務隊正在進行無人機消毒工作,整個活動從2月7日持續至10日,作業單位將覆蓋工廠、社區、醫院、隔離點等區域,預計作業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一位金融業從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旦開始全面恢復上班,單是深圳一個城市,每天消耗的口罩數量都將可能是以千萬計。

對此,深圳市政府在2月8日發佈的《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若干措施》中提及,加快審批生產防控疫情所需物資的新項目,優先配置用地用水用電等資源型指標。鼓勵生產防疫物資的企業擴大技術改造投資,2月1日-3月31日購買的設備,按不超過設備投資的50%予以資助,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

此外,設立進口防控物資快速通關專用窗口。建立採購綠色通道,疫情防控期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市區兩級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疫情防控貨物、工程和服務的,由採購單位自行採購,採購進口物資無需審批。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