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沈钊


一本好书,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关键是我们的认知不同了,对于书中的共鸣点也就不一样了。

比如,《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刚开始做交易的人读来可能更关注书中开仓点,平仓点以及资金管理方面的内容,交易几年之后再来读则可能更觉得书中对交易心理方面的描述更为精华。

交易的成长过程,其实每个交易员差不多都能够了解差不多,之所以无论在场的交易者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二八定律,原因还是在于对交易心理的认知和执行。

一本《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足以给每个交易者揭示出一副清晰的交易成长路径,只是,所谓的经验只能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得,不是靠一本书就能解决的,教学相长,努力吧。


交易匠人


我不仅读了《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还读了《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巴鲁克自传》、《聪明的投资者》、《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怎样选择成长股》、《逃向期货》、《忠告:来自94年的投资生涯》等。我自己还写了一本综述类的书,叫《炒股别踩这8大雷区:30多位最具影响力投资大师的亏损历程》。

阅读完30多位全球最知名炒股大亨的经历后,我总结了8个炒股雷区,它们分别是:听从小道消息、不建立自己的专业模式、不自信心态、熊市抄底、借钱炒股、不止损、不理性、不求变死守一个模式。

炒股需要极强的自信,甚至要成为一种信仰。利弗莫尔是典范,也是悲剧。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记录的是杰西•利弗莫尔的故事。利弗莫尔有“华尔街巨熊”之称,20岁那年即积累了1万美金的本钱(当时是一大笔钱)。他经历过四次破产,又重新崛起,最终以自杀作为终局。1929年大萧条来临,利弗莫尔因为做空市场而累积到1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1940年11月,在曼哈顿的一家饭店大醉后,利弗莫尔给第三任妻子写了一封8页纸的信,文中称“我的生活是失败的”,然后在饭店衣帽间自杀身亡,身后留下的财产不足10000美元。

感慨炒股人波动的人生,轻易别赌进身家,是利弗莫尔故事带来的启示。他最后总结自己的失败原因是:1、没有足够的自信致使没有充分耐心,等待行情的重新启动;2、仅因为自己判断失误,就纵容自己动怒,受情绪极大的影响,导致自己对棉花市场深恶痛绝,这种情绪和稳健的投机规程是不相调和的。

最后,我总结了勤奋学习炒股的步骤,和大家共享。

第一步:广泛阅读,参考前人炒股经验。100多岁每天还步行去炒股的纽伯格在自传《忠告:来自94年的投资生涯》中总结了自己的十大炒股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研究高手,从前人炒股经验中获益。

第二步:实践出真知。如果想得很多却不去实践,等于没有做任何事一样。培养出对思考的事情立即付诸实践的习惯,才是成功者的首要条件。

第三步:从亏损中总结经验。炒股人群无有一个人不曾亏损过,炒股高手都会仔细分析亏损,从而去赢得更大的赢利。


财经作家邱恒明


从2005年末第一次看《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至今反复看了不下20遍,每一次在市场中跌倒后总结教训再读,都会有更深刻的领悟,这本书影响了无数的投资者,他的的传奇和交易理论,至今仍然有效,因为从古至今,人性从未改变。利弗莫尔巅峰时期,按当时与今天的币值换算,他的盈利远远超过巴菲特,在交易市场中的成就迄今无人能敌,尽管最后因第四次失败及家庭原因而自杀身亡,但丝毫不影响他作为最伟大的投机交易者的存在,这本书中记载了他一生中惨败3次,而其失败的原因,正是我们普通投资者经常犯的错误,所以,如何正确的研读这本书,从每位阅读者各自的角度去学习,总结,应用,就至为重要,看他的传奇经历,除了学习他的操作理念,更要总结他及我们自己历次失败的教训,学会敬畏市场,学会进化,跟上市场的节奏,避免类似错误反复在我们身上重演。

利弗莫尔认为:赌博与投机的区别在于:赌博是对市场的波动性押注,投机则是耐心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股市里赌博迟早是要破产的。这句话值得每一位投资者牢牢记住!

这本书讲的虽然是美国30年代的故事和理论,但其投机精髓始终适应任何年代,尽管时代在变,投资观念在变,规则在变,操作手法在变,但人性始终未变,贪婪与恐惧永远与交易同在;交易者往往对交易原则,技术方法烂熟于心,但大道至简,如何战胜人性、战胜自己,才是成功的关键!

下面简单归纳一下利弗莫尔成功及失败的经验及教训。

成功的经验:

1.      顺大势赢大利

2.      一旦看准,大手笔投入

3.      趋势存在就让利润奔跑

失败的教训:

1.      趋势未出即重仓交易,加上杠杆,倒在黎明之前。

2.      迷信专家及内幕消息,放弃自己的原则。

3.      频繁重仓交易。

4.  最重要的是没有遵守纪律保护好本金,没有严格执行止损原则。


至简投资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我也读过二三遍了。其中最大的感想是以利弗莫尔的高超的投机水平为什么在晚年时最后损失那么大?

这不禁让我想起佛经所说的生灭无常,一切都是缘生缘灭。

利弗莫尔的发家其实是起于杠杆投机,最后他也在失败在了杠杆中。以他那样多年的投机经验和水平进行融资投机都会遭至巨大损失,何况你我等凡人??

我他的经历中得到一个启示是慎有杠杆,一定要做好资金管理。利弗莫尔在晚年时也说过,如果他能做好资金管理,他的投机生涯肯定能走得更稳一些。在某种程度上,他晚年违背了一些自己中年时坚定遵守的投机规则。他在中年时投机总是把一部分赚的钱取出来的。那时的他是很注重风险控制的。可惜他晚年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没有人会永远看对行情,没有人会永远捕捉到牛股。要想在股市或期市上保持不败,我认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适时的退出一部分资金。把所有的资金一直投到市场中,最终的结果是必败的。

我炒股到40多岁以后越来越佩服我们东方的智慧。像激流永退、抱残守拙等名句,尤其是《道德经》,在我看来就是投资的无上宝典。

正如道德经所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投资中只有如此,才能永远不败。


孟可的思想空间


看完了目前的回答,发现没有人在仔细阅读这本书。一个迄今为止公认的股市天才,最后穷困潦倒,饮弹自杀,读完此书,我们闷卷自问,三起三落的天才大作手为什么最后被市场打败?答案是明显的:市场是不可战胜的。所以对于市场我最根本的认识: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基于这一点,要在市场里活下去,一:抛掉你的自信。股市是利用人的情绪来运行的,贪婪和恐惧是我们自信心爆棚和毁灭的两个极端,市场就是游在自信情绪的这两个极端,控制你的思维,造就牛熊交替。自信自负的人进去就是韭菜,只有疯子神经病可以挣钱,这是韭菜的哀叹。二:耐心是种美德。进场过早,出场太迟,专接飞刀……等等。散户终是急急忙忙,因为散户的眼里只看到钱的数字,心里都是钱的多少,而没有关注市场或股票的趋势。总是盘算自己挣多少,怕失去任何一个机会,心理失衡成了常态,哪有冷眼旁观的能力,所以锻炼自己炒股的耐心是挣钱的必由之路。记得大作手里那个老头,持股安如泰山,别人问他,他只是一句:这是牛市。三:如果克服不了自己的情绪,那就和自己做敌人吧。在你恐惧的时候持股,在你加仓的时候清仓。如果你过了这三关,那你至少可以在市场里活下去。纵使没有大作手那样的天才,但可以在市场里活下去。


一只被股市挨宰的猪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很久以前读过,但有几点还是记忆深刻的。

一是投机不可长久

利弗莫尔的一生,四次大起大落,享受人人间的奢华,也经受了破产的煎熬。最后自杀时,也只剩下区区1万美元。他的一生看起来很故事,但最终还是悲剧式的结局。有人说他是死于抑郁,也许有可能,这样非天即地的人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个中的情绪和心理的压力足够让人崩溃。相反,我倒是认同巴菲特价值投资模式,复利才能够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二是时空最为根本

书中有一句话,我现在依旧记得很清楚,那就是“你知道的,现在是牛市”。这句话在书中反复多次,看似很平常,但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这句话告诉我,牛市需要“捂股”,而不是短线的跑进跑出。类似,我也悟出了“你知道的,现在是熊市”。简单的话,让我知道市场方向的重要性,只有看得远,立足中长线,才能走得稳。“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在炒股过程中,很多人缺乏的就是长期观念,缺乏的就是价格空间概念,整天只知道埋头在今天盘面和明天涨跌上。

三是生活才是目的

利弗莫尔在自杀的遗书中还有一句话让记忆非常深刻,那就是“我的生活是失败的”。因为在看这句话之前,我认为象他这样的“辉煌”人生阅历才是有意义的,才不枉到这个世上来了一趟。但他给自己的总结却是“我的生活是失败的”,这让我顿然醒悟。不管投资也好,投机也好,人活着的终极意义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不管成功也好,失败也吧,如果离开了这个目标,让自己生活得一团糟,让自己的亲人生活得一团糟,那再多的金钱,再多的名誉,又有什么用呢?不要痴迷于股市,看看多彩的世界,让自己的亲人,让周围的人生活得愉快,让自己生活得愉快健康,这才是生活,起码这也是进入股市的根本目的,而不只是为了钱。尤其是当股市接连亏损的时候,何必在其中纠结?也许走出来,才能看得更清楚。

谢谢阅读,谢谢点赞,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关注后私聊。


投资悟道


这是一个很棒的问题,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我也读了很多次;跟交易相关的书中,这本书是可读性最强的,因为它通篇都在讲故事。道理都很真实讲的却很普通易懂。深入浅出。这本书在交易进阶的不同阶段拿来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我建议做交易的朋友,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挺好的。


要说读这本书的收获是什么?那实在太多了。书中随便的一句,话可能多深含着交易的真理。下面就选几个,我认为精彩的点,同大家分享。

第一:“投机如山岳一样古老,华尔街没有新鲜事。”这句话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

1:就是中国文化中”大道至简“的道理。交易之道无外乎:低买高卖,高卖低买。这些是永不可改变的。我们在投机市场当中经营,要不着价格被低估的时机买入,或者价格被高估的时机卖出。有人说这都是毫无意义的废话。但投机交易的本质也就在次;除此之外,你还能总结出别的东西吗?没有了吧?

2:投机交易这个行业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百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孜孜不倦的在追求投机市场的诀窍,神秘的指标,神奇的技术,预测市场,洞悉行情的方法。大家想一想百年来有几人成功?。投机金融市场真的存在什么秘密吗?真的存在神奇的规律吗?百年以来所有的人都在追求就算有什么秘密,也早已经被前人发现了;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第二:一个人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从自己所犯的全部错误中得到所有的教训。人们都说凡事都有两面性,但股市却只有一面,不是多一面也不是空的一面,而是正确的一面。

交易的进步都是错误的积累。

犯错和交易进步的关系是:犯错改错可以让交易者成熟;可以让交易进步。但并不是犯错就一定能够改正错误,进而改进交易。很多时候一个交易员要不停的犯相同的错误;当犯错的次数和严重程度积累起来的时候,交易员才会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你痛了,才会知道改。有的交易员,不停的倒在相同的错误上。一年甚至几年,犯相同的错误。甚至形成了交易的惯性。不持仓的时候可以很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一旦持仓,却总也改不了。

交易的世界没有情感,非白即黑。


更多金融知识 | 交易技术 | 财经资讯请关注我√


八位数花园


你说的应该是这本书吧!

很早很早就看了这本书,说实话真心觉得一般,为什么?

第一,因为不实用。因为文中所举的例子都是作者自己的经历,而他确实上个世纪的人物,而大多数都是期货的交易。一般能很难看下去但是我还硬着头皮看完了。

第二,书本中的宏观大局是我们要学习和领悟的地方。 不管是索罗斯,和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彼得林奇都是推崇这位伟大的投资者杰西.利弗莫尔。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很早就就研究股市中的规律和周期。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那么电脑交易都是记录股票的价格,所以很少有人会研究每个天价格之间的联系很不同,所以他是最早研究价格走势的人物。他曾经也失败过,但是很快就成功了起来。

第三。任何事情都是一定的规律,物极必反的哲学观是这本书的精华。

我们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物极必反的哲学,运用在股票之中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只是粗略的总结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买一本看看,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用户50729628900


每一次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本身的经历是一直在变化的,而我们在书中,看到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影子。

你变了,你的视角就变了,你看到的内容,你看到的重点,也就跟着发生了变化。

这个道理,就跟我们刚开始做交易的时候可能觉得止损最重要,然后觉得心态,然后是系统,然后是执行是一个道理。

我们身处于一个具体的情景中,我们所见所感就不同。

我最后一次读这本书离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过,因为我经常写利弗莫尔的文章,其实也算是在不知不觉中重温了很多。

要说我现在的感想,我觉得其中比较深刻的一点就是利弗莫尔的一句话:投机如山岳一样古老,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因为人性从未改变。

看利弗莫尔的经历,看利弗莫尔的感悟,那些趋势的概念,那些人性失控的瞬间,那些强者恒强的道理,那些只做交易规则之内交易的规划,那些要求自己耐心,要求自己冷静的过程,跟我们今天的交易市场,有区别吗?

没有。

百年的投机市场,至今,投机的需要经历的磨练,依然就是那些内容。

利弗莫尔交易超过40年,他一生的大起大落,坎坎坷坷,可能他早就看穿了这一切。

而我们这些后人,读着关于他的书,感叹着他凄惨的晚年,认为自己可以更好更长远的活在投机市场上,继续去感悟利弗莫尔所经历的一生。

我们的起始点不同,我们的环境不同,但是,投机市场的真相依然是从未改变,这里是人性的博弈场,这里是金字塔顶端才能够获利的领域,我们,又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

或许我们永远超越不了利弗莫尔的巅峰成就,因为他交易做的太猛,但是我们或许可以更中庸一些,更加稳定的长期存活下去。

各位觉得呢?


天启量投


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所以这样子说,就是因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存在了书籍,才导致了人类的智商得以能够遗传。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基本算是学习操作股票的经典书籍,相信很多学习金融和经济的人都看过。

该书讲述了主人公利弗莫尔,从用手抄写价格,悟出了行情模式。随后成为了华尔街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数次的沉浮。在这期间除了成熟的交易技巧不断地磨炼,同时自己的心里也在不断地成熟。原本主人公以为从事股票交易仅仅是靠运气交易,可是事实是却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

其实主人公最让人值得敬佩的就是,自己犯了的错误自己勇于承担,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也是最让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同时里面有很多经典的总结:(1)价格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2)市场的长期下跌绝对不是空头打压所致,一直股票长期的下跌,要么是市场的原因,要么就是公司存在一定的问题。(3)在多头市场做多,在空头市场做空。

这些都是书中的交易前辈留给我们的交易经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作为想成为职业交易员的我们,就必须具有职业素养,哪怕你是散户,也要成为职业的散户,这样才能赚到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